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道十年一小变,百年一大变,未来之变局不可知,就已往之变局推之,则吾人今日,不可不以兢兢业业之心,临此未来之变局。
今日欧洲各国之大战争(一次世界大战),实为百年以来之大变,而其影响于吾中国者,亦将为十年中之小变焉。欧洲在百年以前,为法帝拿破仑全盛时代,自莫斯科退兵以后,俄普奥瑞之同盟军,来因同盟之日耳曼军,与惠灵知侯所将之英吉利军,合攻巴黎。拿破仑辞帝位,仅为地中海中爱而拔孤岛之王,欧洲诸国开维也纳会议,议战后之处分,此1849年事也。更回忆200年以前,则为法之路易十四世称霸时代,前后战争凡四起,西班牙、荷兰、日耳曼、意大利诸国皆被其侵略,英吉利、葡萄牙、普鲁士、瑞典之兵,皆被其挠败。然勃伦哈姆之战,卒为英将马而伯罗奥将欧热尼所破,割地以和,各国开拉士连会议,而路易十四世之霸局于是终结。此1714年事也。拉士连会议以后,西班牙就衰,而英吉利之海权乃盛。维也纳会议以后法兰西受挫,而日耳曼之势力乃张,其直接关系于欧洲之国际,间接影响于世界之大势者,久为历史家所注目。此次战争,其结果之重大将不减于勃伦哈姆与滑铁卢之两役,当为世人所深信。世事之进行为螺绵,历史之开展成圆周,吉人日抱怀和平之理想,以为世界文明日进,则战争将从此绝迹。此理想殆不能实现矣……
故此次大战争之关系于吾中国者,一为戟刺吾国民之爱国心,二为唤起吾民族之自觉心。此虽为间接之影响,而关系于吾中国十年内之变局者,当以此为最巨。一旦有事,而驱耕之民,捐其血肉之躯,以拥若辈之权利,其逡巡畏避。怨叹悉苦,亦情理之当然也,近十年以来,我国上下所以谋立宪者,亦外战世变,内察国情,欲谋国家之生存则对于普通人民,不可不高其智德,优其待遇,兴以公权,度以自治,变一姓一人私有之国家,为全体国民公有之国家,而后能合全国之心思才力,以捍国家之患难,谋国家之发达……
国际之战争,将不息而自息矣,故此次战争其作始虽巨,将来这结果,或不至改变现状,亦非无理由,欧洲各国,或渐悟穷兵黩武之非计,知武装和平之能保,一变为无武装的和平,各国国民,互以好意相结合,国民之爱国民,民族之竞争心,不表见于火,而表见于工商实业文化事业之中,则此次大战争之血,或将一洗前世纪积恶,而培养新纪世之和平,未可知也,果尔,则世界历史交于此战争以后,起头着之大变化,何百年大变十年小变之足云乎。
(注:伧父,原名杜亚泉,原《东方杂志》主编)
点评:
文/车前子
90年前,哪怕是民初最敏锐、最具有国际视野的观察家,大致也不会料到爆发于1914年的“欧洲”(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有多么具体的、深刻的影响。
“故此次大战争之关系于吾中国者,一为戟刺吾国民之爱国心,二为唤起吾民族之自觉心。”当时《东方杂志》主编、著名时评家杜亚泉先生,意识到“此虽间接之影响,而关系于吾中国内之变局者,当以此为最巨。”不幸而被杜先生言中,五年之后,一战平息之后的“巴黎和会”,竟然成为中国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而即使现在看来,“五·四”运动仍然可以当作中国近代一次巨大的转向。
历史像一条长河,而我们总是习惯把历史折成一卷卷的书页来看待。90年前的一战是这样,90年后的美伊战争仍然是这样——尽管战争之于我们十分遥远,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但这样标志意义的战争将怎样深刻影响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政治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日用?可以肯定的是,这必将在未来10年内广泛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美伊战争显然是冷战后最有可能彻底改变冷战格局的世界意义的大事。在这一点上,它的意义甚至超过9·11事件的影响。因为,此一战将极可能是后冷战格局重新厘定的真正开始。
今日欧洲各国之大战争(一次世界大战),实为百年以来之大变,而其影响于吾中国者,亦将为十年中之小变焉。欧洲在百年以前,为法帝拿破仑全盛时代,自莫斯科退兵以后,俄普奥瑞之同盟军,来因同盟之日耳曼军,与惠灵知侯所将之英吉利军,合攻巴黎。拿破仑辞帝位,仅为地中海中爱而拔孤岛之王,欧洲诸国开维也纳会议,议战后之处分,此1849年事也。更回忆200年以前,则为法之路易十四世称霸时代,前后战争凡四起,西班牙、荷兰、日耳曼、意大利诸国皆被其侵略,英吉利、葡萄牙、普鲁士、瑞典之兵,皆被其挠败。然勃伦哈姆之战,卒为英将马而伯罗奥将欧热尼所破,割地以和,各国开拉士连会议,而路易十四世之霸局于是终结。此1714年事也。拉士连会议以后,西班牙就衰,而英吉利之海权乃盛。维也纳会议以后法兰西受挫,而日耳曼之势力乃张,其直接关系于欧洲之国际,间接影响于世界之大势者,久为历史家所注目。此次战争,其结果之重大将不减于勃伦哈姆与滑铁卢之两役,当为世人所深信。世事之进行为螺绵,历史之开展成圆周,吉人日抱怀和平之理想,以为世界文明日进,则战争将从此绝迹。此理想殆不能实现矣……
故此次大战争之关系于吾中国者,一为戟刺吾国民之爱国心,二为唤起吾民族之自觉心。此虽为间接之影响,而关系于吾中国十年内之变局者,当以此为最巨。一旦有事,而驱耕之民,捐其血肉之躯,以拥若辈之权利,其逡巡畏避。怨叹悉苦,亦情理之当然也,近十年以来,我国上下所以谋立宪者,亦外战世变,内察国情,欲谋国家之生存则对于普通人民,不可不高其智德,优其待遇,兴以公权,度以自治,变一姓一人私有之国家,为全体国民公有之国家,而后能合全国之心思才力,以捍国家之患难,谋国家之发达……
国际之战争,将不息而自息矣,故此次战争其作始虽巨,将来这结果,或不至改变现状,亦非无理由,欧洲各国,或渐悟穷兵黩武之非计,知武装和平之能保,一变为无武装的和平,各国国民,互以好意相结合,国民之爱国民,民族之竞争心,不表见于火,而表见于工商实业文化事业之中,则此次大战争之血,或将一洗前世纪积恶,而培养新纪世之和平,未可知也,果尔,则世界历史交于此战争以后,起头着之大变化,何百年大变十年小变之足云乎。
(注:伧父,原名杜亚泉,原《东方杂志》主编)
点评:
文/车前子
90年前,哪怕是民初最敏锐、最具有国际视野的观察家,大致也不会料到爆发于1914年的“欧洲”(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有多么具体的、深刻的影响。
“故此次大战争之关系于吾中国者,一为戟刺吾国民之爱国心,二为唤起吾民族之自觉心。”当时《东方杂志》主编、著名时评家杜亚泉先生,意识到“此虽间接之影响,而关系于吾中国内之变局者,当以此为最巨。”不幸而被杜先生言中,五年之后,一战平息之后的“巴黎和会”,竟然成为中国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而即使现在看来,“五·四”运动仍然可以当作中国近代一次巨大的转向。
历史像一条长河,而我们总是习惯把历史折成一卷卷的书页来看待。90年前的一战是这样,90年后的美伊战争仍然是这样——尽管战争之于我们十分遥远,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但这样标志意义的战争将怎样深刻影响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政治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日用?可以肯定的是,这必将在未来10年内广泛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美伊战争显然是冷战后最有可能彻底改变冷战格局的世界意义的大事。在这一点上,它的意义甚至超过9·11事件的影响。因为,此一战将极可能是后冷战格局重新厘定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