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人们钱包里现金越来越少,但银行卡数量却是有增无减。近期,各大银行正在着手对睡眠卡采取相关措施。小小一张银行卡,可是囊括了持卡人許多真实信息,细细回想,自己有多少张银行卡已被遗忘打入“冷宫”?这些“睡眠”中的银行卡该如何处理?异地卡应当如何注销?如果放任不管又会有什么影响?
睡眠卡注销潮来袭
睡眠卡的定义通俗易懂,即日常生活中一定期限未使用或未激活的银行卡统称为睡眠卡。近日招商银行发出公告称,从7月15日开始,对满足特定条件的个人“沉睡”账户进行处理。其他银行也表示,会对个人账户进行核查和清理。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去年底,银行卡累计达到了63.7亿张,然而,睡眠卡占到了21亿多张,按照2016年末总人口13.8亿人计算,平均每人持有1-2张睡眠卡。21亿张睡眠卡绕地球肯定不止1圈,银行睡眠卡究竟为何发展规模如此庞大?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睡眠卡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分为3种情况。
一是个人因素,在异地上学或工作原因办理了银行卡,回到本地自然很少使用原来的银行卡,或者受制于银行之前的异地手续费制度,为应急转账办理了新的银行卡,后来就再无使用的客观现象。
二是支付习惯的改变,现在手机扫码支付越来越普遍,只需绑定1-2张银行卡就能满足日常生活,久而久之,其余的银行卡自然被冷落。
三是银行“跑马圈地”式扩张办卡。虽然监管部门一再发文要求规范银行卡业务,但写字楼、地铁、商场门口摆桌办理银行卡的现象依然存在,银行柜台“被办理”情况同样不能避免。市民张女士就有这样的苦恼,“即使有该行的银行卡,工资卡却被要求办理指定支行,孩子上学还要绑定其他支行的银行卡,这样就平白无故多出两张”。多年来银行盲目追求发卡规模,银行卡产品同质化严重,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僵尸卡”。
过多闲置的银行卡除了为持卡人带来不便外,同样对银行管理提出了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经济》记者,大量的睡眠卡会占用银行管理资源,睡眠卡没有活力,就不会带来盈利,反而加大银行的成本投入。此外睡眠卡易带来信息安全风险,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将持卡人信息套取现金或进行诈骗,不仅持卡人难以知晓,受害者往往是身边亲属,很难辨别真假,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实际上,央行在去年9月颁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后(以下简称《通知》),不少银行已经开始着手对个人休眠账户的排查和清理。曾刚表示,各大银行排清睡眠卡除了是对监管部门的要求响应外,也能够进一步改善银行管理。
睡眠时间标准难统一
根据央行《通知》规定,从去年12月1日起,明确将个人账户分为三类,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对长期不用的账户,进行限制或降级处理。但《通知》中并未明确规定未使用的时间范围,记者通过咨询、走访发现,睡眠卡真正实施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以招商银行为例,2016年9月30日之后办理的银行卡连续6个月没有进行交易,银行会冻结非柜面交易业务,若用户想继续使用此卡,转入定量现金即可激活,系统也会相应进行扣费。招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销户需本人在柜台进行办理,针对具体情况补缴欠费。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信用卡金卡用户,会收取10元/月的账户管理费,最多会记录13个月;对于开通短信提醒的普通储蓄卡用户,会收取3元/月的短信提醒费,最多也是13个月,即补交39元。为此工作人员提醒符合这些条件的持卡人尽快到营业厅办理,避免出现更多损失。
而中国银行则规定,余额为零,满足距离上次交易日两年,累计利息为零满1年,并且没有关联第三方在线支付、开通网银等业务,借记卡主账户会自动被银行清理。客服人员还介绍,如果3个月没有缴纳短信通知费,银行会给予冻结账户,注销需要交纳费用。
以上调查结果以北京地区为准,仅睡眠卡规定的时间一项,不同银行有各自标准。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即便银行睡眠卡要求不一,持卡人却不能自乱阵脚,事关自身利益,如果客户拥有多张睡眠卡还需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到营业厅自行办理。
异地签约卡难销户
记者在调查睡眠卡之前,曾在网上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就异地银行卡注销问题走访了部分银行。
记者拿着许久未用的借记卡来到建行北京里仁街支行,表明来意后,大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按照规定,继去年取消ATM机同行异地存取款的手续费,从8月1日起,同行异地柜台取现也将免费,因此没有必要注销异地卡。但在记者的执意要求下,还是到柜台办理了注销业务,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依照银行要求,注销睡眠卡的前提条件是余额为零且没有签约任何业务,建行柜台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发现,该卡除了记者知道的短信提醒业务外,借记卡名下还签约了贵金属代理交易、A股证券交易等,但本人并不清楚这些协议的开通,工作人员隐晦地表示,“也许不同地区的营业厅会有不同要求”。最后建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银行内部网络系统不同,注销异地睡眠卡要回到开卡支行取消其他签约业务。当记者提出不方便再回去办理,有没有其他注销方法时,建行的工作人员这样劝慰记者:“原来取消短信提醒、网银业务还要回到原支行,系统已经在进步了,而且多一张卡也没什么坏处。”于是记者又来到工商银行北京右内大街支行注销工行异地卡,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难道我要为了1毛钱余额的银行卡特意飞回当地去销户吗?银行如果报销路费我倒是不介意。”在北京工作的高峰谈及此事依旧愤愤不平。高峰告诉《经济》记者,为了一张无关紧要的卡他已经跑了两三次,由于没时间再跑回当地银行支行注销,那张银行卡还在自己手上。高峰不明白,就像流量、话费还要收取漫游费一样,明明是同一家银行,为什么却要因为地区限制了诸多服务,造成用户的不便。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周洁告诉《经济》记者,银行管理存在漏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作为基层人员并没有主动性,还要看领导的具体“安排”。据周洁介绍,记者当初所办的建行卡签约,应该与员工绩效挂钩,但提成方面根据不同银行金额会有所不同。“虽然当时办卡可能是由于业绩要求,但操作上是没有问题的,那位柜台人员在办理过程中会向你介绍贵金属交易签约,也是方便客户做理财,可能你当时疏忽并没有在意。”周洁还透露,一般银行针对前来销卡的客户都会挽留,毕竟客户基数大,也能促进刷卡业务,但客户态度坚决些,工作人员也是不能拒绝的。
像高峰这样的异地睡眠卡问题,周洁给出一个迂回的解决方案,《通知》中要求,全面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如果持卡人有多张Ⅰ类户,可整理出一张主卡,其他银行卡降级到Ⅱ类户,暂时不能注销的睡眠卡可以主动降级处理。周洁表示,这三类账户的区分简单解释,Ⅰ类账户是“保险箱”,Ⅱ类账户是“钱包”,Ⅲ类账户是“零钱包”。“分类整理账户有利于银行摸排清理开户数量,同时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周洁这样说。
银行管理须进步
记者分别走访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在北京的支行,农业银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大堂经理告诉《经济》记者,这些天看到新闻前来销户的客户比之前增多,平均一天能接待10-20名,主要集中在本地用户开办多张银行卡的客户群体。
仅靠宣传,对银行清理21亿张睡眠卡还是杯水车薪,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会将满足销卡条件的睡眠卡主动注销,那么在持卡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销卡,会不会破坏用户关系?
河南千业律师事务所张华欣律师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不无道理,主动注销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持卡人风险。然而银行主动销户是否符合法律,这是值得探讨的。
首先持卡人和银行之间是合同法律关系,在合同法理论上,这样的合同是双务合同,银行单方面销户就是解除合同。张华欣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对此,张华欣认为,“为了避免出现违约情形,银行方面可依据双方约定或者《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相关规定,履行相应通知程序,根据通知反馈然后再进行决定是否销户”。
但是目前摆在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许多睡眠卡经久不用,持卡人联系方式可能早已更换,要求银行必须联系到持卡人未免太过于苛刻。看来治理睡眠卡泛滥,银行与其事后下大力气销户,不如从源头上进行疏解。
曾刚表示,早期银行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份额,银行的制度管理和激勵方式存在不当,让员工背负发卡量任务,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今银行意识到,应当从发卡数量向质量上做转变,注销睡眠卡是银行对之前错误观念的调整。”曾刚认为,现在市面上不仅是银行之间的竞争,互联网的加入让银行发展面临挑战。市场上用户的可选择性增加,传统银行更不应固步自封,今后银行需思考如何增强金融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真正留住客户。
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也许跳出银行业来看思路会更清晰。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师王细梅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点进行改进,效果也许会事半功倍,例如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重视银行卡产品创新。“如果银行收起‘高冷’,开展各种营销活动,让持卡人感受到人性化服务,或许能激活更多的睡眠卡。”最后王细梅强调,银行还需做好发卡后的跟踪服务,及时清理睡眠卡。
(应采访对象要求,高峰、周洁为化名)
链接
对于已经闲置的银行卡,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千万不要自行随意处理。记者了解到,银行卡一般存储着客户的个人信息,若处理不当,会造成隐私泄露。此外各大银行信用卡会产生年费和管理费用,如果该行只有一张主卡,8月份起用户可主动申请减免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持有多张信用卡的客户需尽早将睡眠卡注销,以免累积超额费用,影响征信记录。
睡眠卡注销潮来袭
睡眠卡的定义通俗易懂,即日常生活中一定期限未使用或未激活的银行卡统称为睡眠卡。近日招商银行发出公告称,从7月15日开始,对满足特定条件的个人“沉睡”账户进行处理。其他银行也表示,会对个人账户进行核查和清理。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去年底,银行卡累计达到了63.7亿张,然而,睡眠卡占到了21亿多张,按照2016年末总人口13.8亿人计算,平均每人持有1-2张睡眠卡。21亿张睡眠卡绕地球肯定不止1圈,银行睡眠卡究竟为何发展规模如此庞大?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睡眠卡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分为3种情况。
一是个人因素,在异地上学或工作原因办理了银行卡,回到本地自然很少使用原来的银行卡,或者受制于银行之前的异地手续费制度,为应急转账办理了新的银行卡,后来就再无使用的客观现象。
二是支付习惯的改变,现在手机扫码支付越来越普遍,只需绑定1-2张银行卡就能满足日常生活,久而久之,其余的银行卡自然被冷落。
三是银行“跑马圈地”式扩张办卡。虽然监管部门一再发文要求规范银行卡业务,但写字楼、地铁、商场门口摆桌办理银行卡的现象依然存在,银行柜台“被办理”情况同样不能避免。市民张女士就有这样的苦恼,“即使有该行的银行卡,工资卡却被要求办理指定支行,孩子上学还要绑定其他支行的银行卡,这样就平白无故多出两张”。多年来银行盲目追求发卡规模,银行卡产品同质化严重,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僵尸卡”。
过多闲置的银行卡除了为持卡人带来不便外,同样对银行管理提出了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经济》记者,大量的睡眠卡会占用银行管理资源,睡眠卡没有活力,就不会带来盈利,反而加大银行的成本投入。此外睡眠卡易带来信息安全风险,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将持卡人信息套取现金或进行诈骗,不仅持卡人难以知晓,受害者往往是身边亲属,很难辨别真假,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实际上,央行在去年9月颁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后(以下简称《通知》),不少银行已经开始着手对个人休眠账户的排查和清理。曾刚表示,各大银行排清睡眠卡除了是对监管部门的要求响应外,也能够进一步改善银行管理。
睡眠时间标准难统一
根据央行《通知》规定,从去年12月1日起,明确将个人账户分为三类,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对长期不用的账户,进行限制或降级处理。但《通知》中并未明确规定未使用的时间范围,记者通过咨询、走访发现,睡眠卡真正实施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以招商银行为例,2016年9月30日之后办理的银行卡连续6个月没有进行交易,银行会冻结非柜面交易业务,若用户想继续使用此卡,转入定量现金即可激活,系统也会相应进行扣费。招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销户需本人在柜台进行办理,针对具体情况补缴欠费。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信用卡金卡用户,会收取10元/月的账户管理费,最多会记录13个月;对于开通短信提醒的普通储蓄卡用户,会收取3元/月的短信提醒费,最多也是13个月,即补交39元。为此工作人员提醒符合这些条件的持卡人尽快到营业厅办理,避免出现更多损失。
而中国银行则规定,余额为零,满足距离上次交易日两年,累计利息为零满1年,并且没有关联第三方在线支付、开通网银等业务,借记卡主账户会自动被银行清理。客服人员还介绍,如果3个月没有缴纳短信通知费,银行会给予冻结账户,注销需要交纳费用。
以上调查结果以北京地区为准,仅睡眠卡规定的时间一项,不同银行有各自标准。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即便银行睡眠卡要求不一,持卡人却不能自乱阵脚,事关自身利益,如果客户拥有多张睡眠卡还需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到营业厅自行办理。
异地签约卡难销户
记者在调查睡眠卡之前,曾在网上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就异地银行卡注销问题走访了部分银行。
记者拿着许久未用的借记卡来到建行北京里仁街支行,表明来意后,大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按照规定,继去年取消ATM机同行异地存取款的手续费,从8月1日起,同行异地柜台取现也将免费,因此没有必要注销异地卡。但在记者的执意要求下,还是到柜台办理了注销业务,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依照银行要求,注销睡眠卡的前提条件是余额为零且没有签约任何业务,建行柜台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发现,该卡除了记者知道的短信提醒业务外,借记卡名下还签约了贵金属代理交易、A股证券交易等,但本人并不清楚这些协议的开通,工作人员隐晦地表示,“也许不同地区的营业厅会有不同要求”。最后建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银行内部网络系统不同,注销异地睡眠卡要回到开卡支行取消其他签约业务。当记者提出不方便再回去办理,有没有其他注销方法时,建行的工作人员这样劝慰记者:“原来取消短信提醒、网银业务还要回到原支行,系统已经在进步了,而且多一张卡也没什么坏处。”于是记者又来到工商银行北京右内大街支行注销工行异地卡,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难道我要为了1毛钱余额的银行卡特意飞回当地去销户吗?银行如果报销路费我倒是不介意。”在北京工作的高峰谈及此事依旧愤愤不平。高峰告诉《经济》记者,为了一张无关紧要的卡他已经跑了两三次,由于没时间再跑回当地银行支行注销,那张银行卡还在自己手上。高峰不明白,就像流量、话费还要收取漫游费一样,明明是同一家银行,为什么却要因为地区限制了诸多服务,造成用户的不便。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周洁告诉《经济》记者,银行管理存在漏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作为基层人员并没有主动性,还要看领导的具体“安排”。据周洁介绍,记者当初所办的建行卡签约,应该与员工绩效挂钩,但提成方面根据不同银行金额会有所不同。“虽然当时办卡可能是由于业绩要求,但操作上是没有问题的,那位柜台人员在办理过程中会向你介绍贵金属交易签约,也是方便客户做理财,可能你当时疏忽并没有在意。”周洁还透露,一般银行针对前来销卡的客户都会挽留,毕竟客户基数大,也能促进刷卡业务,但客户态度坚决些,工作人员也是不能拒绝的。
像高峰这样的异地睡眠卡问题,周洁给出一个迂回的解决方案,《通知》中要求,全面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如果持卡人有多张Ⅰ类户,可整理出一张主卡,其他银行卡降级到Ⅱ类户,暂时不能注销的睡眠卡可以主动降级处理。周洁表示,这三类账户的区分简单解释,Ⅰ类账户是“保险箱”,Ⅱ类账户是“钱包”,Ⅲ类账户是“零钱包”。“分类整理账户有利于银行摸排清理开户数量,同时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周洁这样说。
银行管理须进步
记者分别走访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在北京的支行,农业银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大堂经理告诉《经济》记者,这些天看到新闻前来销户的客户比之前增多,平均一天能接待10-20名,主要集中在本地用户开办多张银行卡的客户群体。
仅靠宣传,对银行清理21亿张睡眠卡还是杯水车薪,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会将满足销卡条件的睡眠卡主动注销,那么在持卡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销卡,会不会破坏用户关系?
河南千业律师事务所张华欣律师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不无道理,主动注销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持卡人风险。然而银行主动销户是否符合法律,这是值得探讨的。
首先持卡人和银行之间是合同法律关系,在合同法理论上,这样的合同是双务合同,银行单方面销户就是解除合同。张华欣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对此,张华欣认为,“为了避免出现违约情形,银行方面可依据双方约定或者《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相关规定,履行相应通知程序,根据通知反馈然后再进行决定是否销户”。
但是目前摆在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许多睡眠卡经久不用,持卡人联系方式可能早已更换,要求银行必须联系到持卡人未免太过于苛刻。看来治理睡眠卡泛滥,银行与其事后下大力气销户,不如从源头上进行疏解。
曾刚表示,早期银行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份额,银行的制度管理和激勵方式存在不当,让员工背负发卡量任务,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今银行意识到,应当从发卡数量向质量上做转变,注销睡眠卡是银行对之前错误观念的调整。”曾刚认为,现在市面上不仅是银行之间的竞争,互联网的加入让银行发展面临挑战。市场上用户的可选择性增加,传统银行更不应固步自封,今后银行需思考如何增强金融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真正留住客户。
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也许跳出银行业来看思路会更清晰。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师王细梅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点进行改进,效果也许会事半功倍,例如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重视银行卡产品创新。“如果银行收起‘高冷’,开展各种营销活动,让持卡人感受到人性化服务,或许能激活更多的睡眠卡。”最后王细梅强调,银行还需做好发卡后的跟踪服务,及时清理睡眠卡。
(应采访对象要求,高峰、周洁为化名)
链接
对于已经闲置的银行卡,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千万不要自行随意处理。记者了解到,银行卡一般存储着客户的个人信息,若处理不当,会造成隐私泄露。此外各大银行信用卡会产生年费和管理费用,如果该行只有一张主卡,8月份起用户可主动申请减免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持有多张信用卡的客户需尽早将睡眠卡注销,以免累积超额费用,影响征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