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的辨析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一篇议论文除了要弄清楚它的论点,理清它的论据,更主要的是理解文章是如何进行论证的。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过程,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然而对论证方法的辨析和理解恰恰是同学们学习议论文时的弱点。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
  1. 举例论证是指列举确凿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各种现象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所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性事实和个别性事实。概括性事实在于体现所要论证的观点的普遍性。个别性事实,所列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 这两种形式的运用都是为了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例如:《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食马者”并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指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一类统治者。作者这样写更能体现普遍意义,更能针砭时弊。而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作者为了论证“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的观点,举了“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的两个典型事例。作者所举的这两位古代贤哲,是享誉中外的伟人。在文章中举出这两个人的例子,就能使论证更具典型性,更能使读者信服。
  2. 道理论证是指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如《敬业与乐业》一文, 作者在论证“敬业”时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朱熹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等。由于所引用的材料都是被大众所认可的名人名言,所以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因而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道理论证过程也是一个推理过程。如《多一些宽容》的第一段“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者先写人与外界的关系,再写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最后自然而然就推导出了“宽容”这样一个作者所需要论述的主题。作者的推理过程就是讲清道理的过程。这样写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3. 对比论证指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对比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对比论证方式的范围很广,如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在对比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和对立之处。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观点了。例如《纪念白求恩》的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作者用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表现和白求恩作对比,突出白求恩的难能可贵,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这处对比论证的运用能让读者清晰地看出作者鲜明的观点,给人深刻的印象。
  4. 比喻论证是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能使论证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例如培根《论美》的最后一段“美犹如盛夏的水果,它容易腐烂而很难保持的。世界上有很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送着忏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行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发射出真正的光辉.” 中“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这句话就是运用了比喻论证,将外在的美比作盛夏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果实.写出了外在美是灿烂极致且短暂的.从而引出了我们应该“把美的行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的观点.此处的比喻论证即浅显得阐释了外在美的本质,有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要想透彻地把握一边篇议论文,关键在于把握作者的思路,而把握作者的思路关键之一又在于读者是否能正确理解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这里只解析了初中阶段常用的四种论证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免疫妥协宿主(ICH)是当前日益得到重视的特殊群体,易发生感染,尤其是条件致病菌的感染,而且感染的病死率高。但ICH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不典型,且缺少特异性,故较难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过程中存在T细胞亚群功能失衡和细胞因子网络失调,但各细胞亚群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无统一认识.本研究利用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辅助T细胞(Th)1/Th2、细胞毒T细胞(Tc)1/Tc2,以探讨SLE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的变化及与SLE活动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