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28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党政办公楼前,在党委、人大、政府的吊牌旁,又多了一块崭新的吊牌:中共重庆市秀山自治县洪安镇、雅江镇、峨溶镇、中平乡,中共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镇、民乐镇,中共贵州省松桃自治县迓驾镇、木树乡边城联合支部委员会。这块单位众多的吊牌,标致着渝湘黔8个乡镇“党建工作统筹协调”机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协作的“钥匙”开混乱的“锈锁”
在小说《边城》里,沈从文把渝、湘、黔结合部这片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的土地,描写成一个田园牧歌般的“世外桃源”。
事实上,存在于沈老小说中那个世界,只不过都是边城人民对于和谐稳定的期盼和向往。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行政管理的差异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洪安、边城、迓驾三镇边界居民常年因地界、用水、婚姻等问题引发纷争和群体械斗,跨省流窜作案现象也十分突出。洪安,在古苗语中意即“流血的地方”,这个地名本身就对地域特色作了形象的诠释。三镇交界的地带,被人们戏称为“三不管”。
如何解决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混乱无序的治安环境问题,促进边城和谐发展?
洪安镇党政领导一直在苦苦寻找打开问题“大门”的“钥匙”。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与湖南边城镇、贵州迓驾镇党委的联手协作,建立协作互动机制或许就是把好“钥匙”。
不管能不能打开“锈锁”,先试试!
洪安镇党委一班人说干就干,2003年初,他们首先倡议并实施了“携手协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联运方案,使边城的治安秩序和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好转。初见的成效坚定了勇于创新的信心。2005年5月,洪安镇党委又响亮提出“共创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协作方针,牵头建立了党建联席会制度和党建工作联动制度,共同签署了《党建工作互促共进协议》,成立了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三镇党委书记轮流担任组长,每年5月定期轮值召开联席会,努力探索与边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加强边城地区横向联系,实现镇、村两级党组织同步联动,努力做到党建资源共享、主题活动共创、基层组织共建、流动党员共管、党建难题共解。
2006年,三镇联合开展了“争当时代先锋,共创和谐”等党内主题活动,共同评选表彰了3个“五好村党支部”、15名“优秀共产党员”、15名“优秀村干部”、15户“新农村建设党员示范户”、30户“遵纪守法模范户”。今年,联合开展评选边城“和谐先锋基层党组织”、“和谐先锋共产党员”等活动。党建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形成了边城三镇党委齐心协力抓党建的新局面。
边城之变:从“三不管”到“三落实”
“协作互动好啊,你看嘛,现在这个地方环境多好,虽然属于不同的省市,大家却亲如一家,来耍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了。”无论是在洪安镇,还是边城镇、迓驾镇,随便问一位居民或小商贩,回答的都是一样的话。
“亲如一家”,这正是洪安镇统筹整合党建资源,探索加强边城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希望得到的效果。
洪安镇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积极开展“党员电教致富”活动,开办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堂,让三镇党员共享现代信息和技术资源。今年来,边城镇、迓驾镇共有241名党员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为推行流动党员管理一体化管理,从今年2月起,三镇密切配合,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考核,建立了“党员信息共交流,日常管理共跟进,评比考核共落实”的合作机制,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由“三不管、三边松”变为“三地管、三落实”。目前,53名边城流动党员全部实现了区域一体化有效管理。为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搭建了党员跨区互助“连心桥”。
文忠是洪安镇贵措村共产党员、脐橙种植专业大户,今年,他主动到贵州石头村免费传授村民脐橙种植技术,并帮助建立了210亩脐橙“党员示范基地”。“在文忠的指导下,我种植脐橙的技术提高了,产量也增加了,现在我每年的收入三四万块钱左右。”石头村村民充满感激地说。
“以前学点技术相当困难,我们到湖南去,人家不肯讲。通过边城协作后,大家相互来往,增加了信任,相互介绍经验,增加了友谊,共同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文忠说。
“我们紧扣边城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围绕推进和谐这个大局,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说起具体做法,洪安镇党委书记吴应德如数家珍: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三镇党委共同请来专家统一制定民族村寨规划,携手建设土家苗寨民族新村,并在边界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分彼此,同建设、共享用。洪安镇在改建农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时,主动将高压电线、乡村道路、灌溉堰渠延伸到湖南边城镇的隘门口组界内,使隘门口组边界群众与洪安镇群众实现同用“一网”电、同走一条路、同饮“一堰”水;在旅游方面,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发的原则,共同投资2.5亿元,启动实施了洪安古镇风貌、边城文化开发、迓驾苗族风情三大工程,初步形成了渝湘黔三省市“大边城”旅游品牌。今年1月至6月,三镇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2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80多元。
协作的“钥匙”开混乱的“锈锁”
在小说《边城》里,沈从文把渝、湘、黔结合部这片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的土地,描写成一个田园牧歌般的“世外桃源”。
事实上,存在于沈老小说中那个世界,只不过都是边城人民对于和谐稳定的期盼和向往。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行政管理的差异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洪安、边城、迓驾三镇边界居民常年因地界、用水、婚姻等问题引发纷争和群体械斗,跨省流窜作案现象也十分突出。洪安,在古苗语中意即“流血的地方”,这个地名本身就对地域特色作了形象的诠释。三镇交界的地带,被人们戏称为“三不管”。
如何解决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混乱无序的治安环境问题,促进边城和谐发展?
洪安镇党政领导一直在苦苦寻找打开问题“大门”的“钥匙”。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与湖南边城镇、贵州迓驾镇党委的联手协作,建立协作互动机制或许就是把好“钥匙”。
不管能不能打开“锈锁”,先试试!
洪安镇党委一班人说干就干,2003年初,他们首先倡议并实施了“携手协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联运方案,使边城的治安秩序和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好转。初见的成效坚定了勇于创新的信心。2005年5月,洪安镇党委又响亮提出“共创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协作方针,牵头建立了党建联席会制度和党建工作联动制度,共同签署了《党建工作互促共进协议》,成立了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三镇党委书记轮流担任组长,每年5月定期轮值召开联席会,努力探索与边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加强边城地区横向联系,实现镇、村两级党组织同步联动,努力做到党建资源共享、主题活动共创、基层组织共建、流动党员共管、党建难题共解。
2006年,三镇联合开展了“争当时代先锋,共创和谐”等党内主题活动,共同评选表彰了3个“五好村党支部”、15名“优秀共产党员”、15名“优秀村干部”、15户“新农村建设党员示范户”、30户“遵纪守法模范户”。今年,联合开展评选边城“和谐先锋基层党组织”、“和谐先锋共产党员”等活动。党建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形成了边城三镇党委齐心协力抓党建的新局面。
边城之变:从“三不管”到“三落实”
“协作互动好啊,你看嘛,现在这个地方环境多好,虽然属于不同的省市,大家却亲如一家,来耍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了。”无论是在洪安镇,还是边城镇、迓驾镇,随便问一位居民或小商贩,回答的都是一样的话。
“亲如一家”,这正是洪安镇统筹整合党建资源,探索加强边城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希望得到的效果。
洪安镇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积极开展“党员电教致富”活动,开办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堂,让三镇党员共享现代信息和技术资源。今年来,边城镇、迓驾镇共有241名党员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为推行流动党员管理一体化管理,从今年2月起,三镇密切配合,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考核,建立了“党员信息共交流,日常管理共跟进,评比考核共落实”的合作机制,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由“三不管、三边松”变为“三地管、三落实”。目前,53名边城流动党员全部实现了区域一体化有效管理。为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搭建了党员跨区互助“连心桥”。
文忠是洪安镇贵措村共产党员、脐橙种植专业大户,今年,他主动到贵州石头村免费传授村民脐橙种植技术,并帮助建立了210亩脐橙“党员示范基地”。“在文忠的指导下,我种植脐橙的技术提高了,产量也增加了,现在我每年的收入三四万块钱左右。”石头村村民充满感激地说。
“以前学点技术相当困难,我们到湖南去,人家不肯讲。通过边城协作后,大家相互来往,增加了信任,相互介绍经验,增加了友谊,共同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文忠说。
“我们紧扣边城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围绕推进和谐这个大局,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说起具体做法,洪安镇党委书记吴应德如数家珍: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三镇党委共同请来专家统一制定民族村寨规划,携手建设土家苗寨民族新村,并在边界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分彼此,同建设、共享用。洪安镇在改建农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时,主动将高压电线、乡村道路、灌溉堰渠延伸到湖南边城镇的隘门口组界内,使隘门口组边界群众与洪安镇群众实现同用“一网”电、同走一条路、同饮“一堰”水;在旅游方面,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发的原则,共同投资2.5亿元,启动实施了洪安古镇风貌、边城文化开发、迓驾苗族风情三大工程,初步形成了渝湘黔三省市“大边城”旅游品牌。今年1月至6月,三镇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2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8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