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语大词典》是一部中型实用性词典。该词典收词广博而精当,功能全面而实用,释义准确,例证丰富,版式设计明晰而美观。但注音多有瑕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假字注音标准不统一;异读词注音标准不统一;古读注音标准不统一。
关键词:《成语大词典》 注音瑕疵 通假字 异读词 古读
《成语大词典》(彩色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版,以下简称《成语》)是一部中型实用性词典,它旨在帮助“广大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尤其是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该词典收词广博而精当,功能全面而实用,释义准确,例证丰富,版式设计明晰而美观,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好评。但是,作为一套大部头的词典,白璧微瑕在所难免,这主要体现在注音方面:该词典某些词条注音不仅与《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古代汉语》(以下分别简称为《现汉》《古字》《审音表》《古汉》)多有出入,而且自身也多有注音标准不统一处。
一、通假字注音标准不统一
本词典涉及到通假字的词约60条,但注音标准却不够统一,可细分为以下两组:
(一)词条注本字读音
补阙(quē)拾遗[“阙”通“缺”(quē)]
拔来报(fù)往[“报”通“赴”(fù)]
大煞(shā)风景[“煞”通“杀”(shā)]
无适(dí)无莫[“适”通“嫡”(dí)]
披亢(háng)捣虚[“亢”通“吭”(háng)]
一暴(pù)十寒[“暴”通“曝”(pù)]
景(yǐng)从云集[“景”通“影”(yǐng)]
时运不齐(jì)[“齐”通“济”(jì)]
附赘县(xuán)疣[“县”通“悬”(xuán)]
被(pī)坚执锐[“被”通“披”(pī)]
瑕瑜互见(xiàn)[“见”通“现”(xiàn)]
知(zhì)小谋大[“知”通“智”(zhì)]
(二)词条注借字读音
乡(xiāng)风慕义[“乡”通“向”(xiàng)]
一壶(hú)千金[“壶”通“瓠”(hù)]
信而有征(zhēng)[“征”通“证”(zhèng)]
衔华(huá)佩实[“华”通“花”(huā)]
“通假字”读本字音早已是惯常作法,《成语》也应遵照执行,否则势必给读者带来疑惑。
二、异读词注音标准不统一
众所周知,汉语异读词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交流带来了不便。为此,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曾三次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并于1985年进行了修订。且“自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本表为准。”《成语》也在《凡例》中注明:“有异读的词,按照《审音表》的规定注音。”
但事实是异读词注音仍多有混乱。例如:
(1)一针见血(xiě)苍蝇见血(xuè)
“血”有xiě和xuè两个读音。《现汉》(1508页)血xiě〈口〉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血糊糊/血淋淋。《审音表》血①xuè(文)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呕心沥血”“血泪史”等。②xiě(语)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及几个口语常用词:“鸡血”“血块子”等。
由上可知,xiě与xuè属同义多音。既然意义相同,“一针见血(xiě)”与“苍蝇见血(xuè)”又均属成语,且结构也相同,为什么注音要不统一呢?
(2)量(liáng)体裁衣/较短量(liáng)长/斤斤较量(liàng)
“量”有liáng和liàng两个读音,作动词时极易混淆,试看《成语》对它的处理:Liàng——不自量力/量入为出/量才录用/斤斤较量(量:动词,解释为“估计、衡量”。)Liáng——车载斗量/称薪量水/海水不可斗量 (量:动词,解释为“称量”。)/较短量长(衡量事物的优点和短处)(469页)/量体裁衣(按照身体大小裁剪衣服)(567页)。
《现汉》(851页)量liáng①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量地/量体温:(855页)量liàng④估计;衡量:量力/量入为出/量才录用。[量体裁衣]liàngtǐcáiyī,(689页)[较量]jiàoliàng。
通过比较,可见:第一,“较短量长”作为并列结构,可改作“较量短长”,“量”应与“斤斤较量liàng”相符。第二,《成语》与《现汉》对“量体裁衣”中“量”注音不同。
(3)官情纸薄(báo)深渊薄(báo)冰如履薄(bó)冰履薄(bó)临深
后三者出处同,均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且“薄”意义相同,解释为“不厚”。但其读音却不同。《古字》(21页)薄bó(统读)③薄,与“厚”相对。《现汉》(45页)薄báo①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跟“厚”相对):这种纸很薄。《审音表》薄①báo(语)常单用,如“纸很薄”②bó(文)多用于复音词如“薄弱、尖嘴薄舌”。《审音表》对“文”“语”有如下说明: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据此,笔者认为,以上既同为成语,理应均注为bó。
(4)《成语》(1165页)一念之差(chà)(差:差错。)(132页)差(chā)之毫厘,失之千里(差:差错。)(851页)失之毫厘,差(chà)之千里(微小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错误。)
从“差”均解作“差错”可推知,“一念之差”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差”读音应一致,因《成语》另有“一差二错”“差三错四”“阴错阳差”都读作“chā”,解作“差错”。因此,“一念之差”的“差”应注为“chā”。
再来分析意义与结构均相同,“差”读音却相左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孰是孰非。试比较《现汉》《古字》《审音表》对此的区分:《现汉》(139页)“chā”①义同“差”(chà):差别/差异①[差(chā)以毫厘,失之千里]。(144页)差chà①不相同,不相合:差得远。《古字》(29页)差(chā)①差别,相差。《汉书·东方朔传》:“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审音表》差①chā(文)差别/一念之差/一差二错。②chà(语)差不多/差点儿/差不离。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失之毫厘,差chà之千里”的“差”应注为“chā”方妥。
(5)《成语》(1043页)系(xì)风捕影[系:套住。](161页)赤绳系(jì)足[用绳子拴住脚。](475页)解铃还须系(jì)铃人(解铃系jì铃)[谁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铃还得由谁去解。]
《现汉》(1462页)系xì⑦<书>拴;绑:系马/系缚[解铃还须系xì铃人](解铃系xì铃)。(646页)系jì:打结;扣:系鞋带/系着围裙/把领口儿系上。《古字》(306页)系均读xì:②拴,绑:系绊其足。
由上可知,《成语》似乎是依《现汉》规定进行标注的,“解铃系铃”却又与《现汉》标注相左,岂不自相矛盾?
三、古读注音标准不统一
众多成语习用至今,读音已发生了变化,到底该按古读注音还是按今读注音,亦或古今俱注,不同的《成语词典》往往处理方法不一。《成语》在这方面也有标注标准不统一之处。
(6)(218页)箪食(sì)壶浆(218页)箪食(sì)豆羹[一箪饭食,一豆羹汤。](115页)市衣蔬食(shí)[蔬食:粗食。](885页)疏食(shí)饮水[疏食:粗食。]
“食”在《现汉》中仍保留两个读音,shí/sì,但一般不易混淆。试析《现汉》(1295页)食sì<书>拿东西给人吃。(1239页)食shí③人吃的东西:肉食/主食。虽无当“饭”讲的“sì”读音项,却在成语“箪食壶浆”中保留了“sì”的读音。(267页)《古汉》(600页)食②读shí。吃的东西。④读sì。饭。《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又《雍也》:“一箪食,一瓢饮。” 注意:旧时 “食”泛指一切食物时,读shí;专指饭时,读sì。上述成语中“食”意义是一致的,标注标准却不统一,这必定会让广大读者无所适从。
(7)(498页)敬业乐(lè)群[乐,旧读yào,爱好](114页)乐山乐(yào)水[乐,爱好]
《古汉》(1035页)《愚溪诗序》:夫水,智者乐也。乐(yào),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古字》(363页)乐②lè,快乐,高兴。引喜欢,乐意。成语有“喜闻乐见”。《现汉》(823页)乐lè①快乐:欢乐。②乐于:乐此不疲3动笑:逗乐。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乐(yào)已成为古读,且“敬业乐群”已按今读标注,“乐山乐水”仍注古读有必要吗?
(8)乘肥衣轻/沐猴衣冠/衣锦还乡/衣紫腰金(均注为“yì”,穿着衣服)
(1186页)衣冠禽兽(1275页)昃食宵衣(均注为“yī”,穿着衣服)
《现汉》(1602)衣(yī)①衣服。[衣(yī)冠禽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衣(yī)锦还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衣:旧读yì,穿衣)。
《现汉》(1614页)衣yì<书>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古字》(338页)衣②yì。穿(衣服)。《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成语》对“衣(穿衣)”的注音标准不统一。
(9)(473页)结驷连骑(qí)(714页)千乘万骑(jì)[均解作“古称一人一马为骑。”](1230页)游骑(jì)无归[辨析:“骑”作骑的马,骑兵,骑马的人解释时,旧读“jì”。]
《现汉》(1072页)骑qí③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④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轻骑。《古字》(226页)骑③jì骑马的人,骑兵。《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骑皆舍马步走。”《古汉》(712页)《淮阴侯列传》:选轻骑二千人。“轻骑”jì:轻装的骑兵。无论是按古读标音,还是按今读标音,三成语统一是必要的。
(10)(1186页)衣(yī)冠(guān)禽兽[穿着衣服,戴着帽子的禽兽。]
(643页)沐猴衣(yì)冠(guàn)[猿猴穿衣戴帽,装扮得像个人样。]
《古字》(106页)冠(guān)①帽子。又guàn。戴帽子。《汉书·郦食其传》:“沛公不喜儒,请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现汉》(506页)冠guàn①<书>把帽子戴在头上:未冠。既然“衣冠(yī guān)禽兽”读法已具普遍性,那么 “沐猴衣冠(yì guàn)”再坚持古读似乎也很困难了。笔者认为,成语的“规范性”和“普遍性”有时是互相矛盾的。如“衣冠禽兽”读“yì”符合规范,但今天已不具普遍性,所以本着“承认现实”的原则,可按今读标注,却又不可完全割断历史。最佳作法是:以今读标注,再用“旧读××”字样补充说明。
以上就《成语》在注音方面的问题谈了一些初浅的看法,以期引起词典编纂者的注意。笔者衷心希望其修订本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为语言规范化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成语大词典》编委会.成语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张云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成语大词典》 注音瑕疵 通假字 异读词 古读
《成语大词典》(彩色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版,以下简称《成语》)是一部中型实用性词典,它旨在帮助“广大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尤其是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该词典收词广博而精当,功能全面而实用,释义准确,例证丰富,版式设计明晰而美观,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好评。但是,作为一套大部头的词典,白璧微瑕在所难免,这主要体现在注音方面:该词典某些词条注音不仅与《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古代汉语》(以下分别简称为《现汉》《古字》《审音表》《古汉》)多有出入,而且自身也多有注音标准不统一处。
一、通假字注音标准不统一
本词典涉及到通假字的词约60条,但注音标准却不够统一,可细分为以下两组:
(一)词条注本字读音
补阙(quē)拾遗[“阙”通“缺”(quē)]
拔来报(fù)往[“报”通“赴”(fù)]
大煞(shā)风景[“煞”通“杀”(shā)]
无适(dí)无莫[“适”通“嫡”(dí)]
披亢(háng)捣虚[“亢”通“吭”(háng)]
一暴(pù)十寒[“暴”通“曝”(pù)]
景(yǐng)从云集[“景”通“影”(yǐng)]
时运不齐(jì)[“齐”通“济”(jì)]
附赘县(xuán)疣[“县”通“悬”(xuán)]
被(pī)坚执锐[“被”通“披”(pī)]
瑕瑜互见(xiàn)[“见”通“现”(xiàn)]
知(zhì)小谋大[“知”通“智”(zhì)]
(二)词条注借字读音
乡(xiāng)风慕义[“乡”通“向”(xiàng)]
一壶(hú)千金[“壶”通“瓠”(hù)]
信而有征(zhēng)[“征”通“证”(zhèng)]
衔华(huá)佩实[“华”通“花”(huā)]
“通假字”读本字音早已是惯常作法,《成语》也应遵照执行,否则势必给读者带来疑惑。
二、异读词注音标准不统一
众所周知,汉语异读词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交流带来了不便。为此,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曾三次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并于1985年进行了修订。且“自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本表为准。”《成语》也在《凡例》中注明:“有异读的词,按照《审音表》的规定注音。”
但事实是异读词注音仍多有混乱。例如:
(1)一针见血(xiě)苍蝇见血(xuè)
“血”有xiě和xuè两个读音。《现汉》(1508页)血xiě〈口〉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血糊糊/血淋淋。《审音表》血①xuè(文)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呕心沥血”“血泪史”等。②xiě(语)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及几个口语常用词:“鸡血”“血块子”等。
由上可知,xiě与xuè属同义多音。既然意义相同,“一针见血(xiě)”与“苍蝇见血(xuè)”又均属成语,且结构也相同,为什么注音要不统一呢?
(2)量(liáng)体裁衣/较短量(liáng)长/斤斤较量(liàng)
“量”有liáng和liàng两个读音,作动词时极易混淆,试看《成语》对它的处理:Liàng——不自量力/量入为出/量才录用/斤斤较量(量:动词,解释为“估计、衡量”。)Liáng——车载斗量/称薪量水/海水不可斗量 (量:动词,解释为“称量”。)/较短量长(衡量事物的优点和短处)(469页)/量体裁衣(按照身体大小裁剪衣服)(567页)。
《现汉》(851页)量liáng①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量地/量体温:(855页)量liàng④估计;衡量:量力/量入为出/量才录用。[量体裁衣]liàngtǐcáiyī,(689页)[较量]jiàoliàng。
通过比较,可见:第一,“较短量长”作为并列结构,可改作“较量短长”,“量”应与“斤斤较量liàng”相符。第二,《成语》与《现汉》对“量体裁衣”中“量”注音不同。
(3)官情纸薄(báo)深渊薄(báo)冰如履薄(bó)冰履薄(bó)临深
后三者出处同,均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且“薄”意义相同,解释为“不厚”。但其读音却不同。《古字》(21页)薄bó(统读)③薄,与“厚”相对。《现汉》(45页)薄báo①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跟“厚”相对):这种纸很薄。《审音表》薄①báo(语)常单用,如“纸很薄”②bó(文)多用于复音词如“薄弱、尖嘴薄舌”。《审音表》对“文”“语”有如下说明: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据此,笔者认为,以上既同为成语,理应均注为bó。
(4)《成语》(1165页)一念之差(chà)(差:差错。)(132页)差(chā)之毫厘,失之千里(差:差错。)(851页)失之毫厘,差(chà)之千里(微小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错误。)
从“差”均解作“差错”可推知,“一念之差”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差”读音应一致,因《成语》另有“一差二错”“差三错四”“阴错阳差”都读作“chā”,解作“差错”。因此,“一念之差”的“差”应注为“chā”。
再来分析意义与结构均相同,“差”读音却相左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孰是孰非。试比较《现汉》《古字》《审音表》对此的区分:《现汉》(139页)“chā”①义同“差”(chà):差别/差异①[差(chā)以毫厘,失之千里]。(144页)差chà①不相同,不相合:差得远。《古字》(29页)差(chā)①差别,相差。《汉书·东方朔传》:“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审音表》差①chā(文)差别/一念之差/一差二错。②chà(语)差不多/差点儿/差不离。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失之毫厘,差chà之千里”的“差”应注为“chā”方妥。
(5)《成语》(1043页)系(xì)风捕影[系:套住。](161页)赤绳系(jì)足[用绳子拴住脚。](475页)解铃还须系(jì)铃人(解铃系jì铃)[谁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铃还得由谁去解。]
《现汉》(1462页)系xì⑦<书>拴;绑:系马/系缚[解铃还须系xì铃人](解铃系xì铃)。(646页)系jì:打结;扣:系鞋带/系着围裙/把领口儿系上。《古字》(306页)系均读xì:②拴,绑:系绊其足。
由上可知,《成语》似乎是依《现汉》规定进行标注的,“解铃系铃”却又与《现汉》标注相左,岂不自相矛盾?
三、古读注音标准不统一
众多成语习用至今,读音已发生了变化,到底该按古读注音还是按今读注音,亦或古今俱注,不同的《成语词典》往往处理方法不一。《成语》在这方面也有标注标准不统一之处。
(6)(218页)箪食(sì)壶浆(218页)箪食(sì)豆羹[一箪饭食,一豆羹汤。](115页)市衣蔬食(shí)[蔬食:粗食。](885页)疏食(shí)饮水[疏食:粗食。]
“食”在《现汉》中仍保留两个读音,shí/sì,但一般不易混淆。试析《现汉》(1295页)食sì<书>拿东西给人吃。(1239页)食shí③人吃的东西:肉食/主食。虽无当“饭”讲的“sì”读音项,却在成语“箪食壶浆”中保留了“sì”的读音。(267页)《古汉》(600页)食②读shí。吃的东西。④读sì。饭。《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又《雍也》:“一箪食,一瓢饮。” 注意:旧时 “食”泛指一切食物时,读shí;专指饭时,读sì。上述成语中“食”意义是一致的,标注标准却不统一,这必定会让广大读者无所适从。
(7)(498页)敬业乐(lè)群[乐,旧读yào,爱好](114页)乐山乐(yào)水[乐,爱好]
《古汉》(1035页)《愚溪诗序》:夫水,智者乐也。乐(yào),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古字》(363页)乐②lè,快乐,高兴。引喜欢,乐意。成语有“喜闻乐见”。《现汉》(823页)乐lè①快乐:欢乐。②乐于:乐此不疲3动笑:逗乐。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乐(yào)已成为古读,且“敬业乐群”已按今读标注,“乐山乐水”仍注古读有必要吗?
(8)乘肥衣轻/沐猴衣冠/衣锦还乡/衣紫腰金(均注为“yì”,穿着衣服)
(1186页)衣冠禽兽(1275页)昃食宵衣(均注为“yī”,穿着衣服)
《现汉》(1602)衣(yī)①衣服。[衣(yī)冠禽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衣(yī)锦还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衣:旧读yì,穿衣)。
《现汉》(1614页)衣yì<书>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古字》(338页)衣②yì。穿(衣服)。《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成语》对“衣(穿衣)”的注音标准不统一。
(9)(473页)结驷连骑(qí)(714页)千乘万骑(jì)[均解作“古称一人一马为骑。”](1230页)游骑(jì)无归[辨析:“骑”作骑的马,骑兵,骑马的人解释时,旧读“jì”。]
《现汉》(1072页)骑qí③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④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轻骑。《古字》(226页)骑③jì骑马的人,骑兵。《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骑皆舍马步走。”《古汉》(712页)《淮阴侯列传》:选轻骑二千人。“轻骑”jì:轻装的骑兵。无论是按古读标音,还是按今读标音,三成语统一是必要的。
(10)(1186页)衣(yī)冠(guān)禽兽[穿着衣服,戴着帽子的禽兽。]
(643页)沐猴衣(yì)冠(guàn)[猿猴穿衣戴帽,装扮得像个人样。]
《古字》(106页)冠(guān)①帽子。又guàn。戴帽子。《汉书·郦食其传》:“沛公不喜儒,请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现汉》(506页)冠guàn①<书>把帽子戴在头上:未冠。既然“衣冠(yī guān)禽兽”读法已具普遍性,那么 “沐猴衣冠(yì guàn)”再坚持古读似乎也很困难了。笔者认为,成语的“规范性”和“普遍性”有时是互相矛盾的。如“衣冠禽兽”读“yì”符合规范,但今天已不具普遍性,所以本着“承认现实”的原则,可按今读标注,却又不可完全割断历史。最佳作法是:以今读标注,再用“旧读××”字样补充说明。
以上就《成语》在注音方面的问题谈了一些初浅的看法,以期引起词典编纂者的注意。笔者衷心希望其修订本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为语言规范化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成语大词典》编委会.成语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张云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