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财产品的快速增加对冲了信贷调控的效应。由于表外业务不断加大,M2口径大幅收窄,传统指标无法代表当前流动性情况,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银行体系风险的担心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贷款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两个方面。我们认为,当前银行体系的表内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并弱于市场预期。
从债务规模看,融资平台贷款额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中国审计署公布的报告表明,2010年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为4.9万亿元,2010年末地方政府性债务总规模是10.7万亿元,加上6.75万亿元国债,中国当前的债务负担率为44%,仍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债务负担率控制标准。
目前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所以,虽然地方融资平台存在一些隐患,但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
市场上一直担心未来房价下跌会引发银行的信贷风险。不过,当前房地产商的融资结构已经更加趋于多样化,银行信贷并非开发商的主要融资渠道。1-4月,房地产商的自筹资金占比已经达到37.4%,外资、发债融资也在增加,银行贷款占比仅占到其融资的18.9%。
另外,由于目前房价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下跌,房地产调控政策仍会继续。我们认为,由于房地产业仍是国民支柱的产业,如果房价能够早日下跌5%-10%,政府的调控政策,如限购政策等将有望减轻,也就有利于房地产与经济的发展。
由于今年银行信贷紧缩,监管压力加大,部分资金由“表内”转向“表外”,理财产品出现井喷现象,并上演价格大战,银行表外风险更值得关注。
今年6月当月发行的3天、7天、14天、21天的短期理财产品数量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增加量均超过了一倍,而一年以上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有所减少。收益率大战也在展开,对比数据显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特别是7天的产品,去年6月产品的收益率中值是1.8%,而今年中值是4.85%,也增长了近两倍。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使得表外资金供需得到满足,但却给银行系统和经济运行带来潜在风险。
银行是“双重表外化”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由于“双重表外”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者的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必将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表外风险转嫁表内。
另外,在这场以理财产品为“道具”的存款争夺战中,以股份制为主的中小银行攻势最为猛烈。一旦贷款企业还款能力出现问题,中小银行将是这场“危机”的首个波及对象。
理财产品快速增加对冲了信贷调控的效应。由于表外业务不断加大,M2口径大幅收窄,传统指标无法代表当前流动性情况,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根吸住银根等问题,归根到底是地方政府资金需求与财政收入的不匹配的问题。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放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大思路下考虑,改革不会一蹴而就。
而从表外来看,国内银行理财产品上演“价格战”,是银行为争抢存款不得已而为之的现象,且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存款利率上浮的预演。为避免银行“表外”风险失控,短期内应尽快变数量型调控工具为价格型调控工具,让“出表”资金重回“表内”。而长期来看,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化解矛盾之根本。
央行课题组在最新一期的《中国金融》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日益成熟,应逐步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银行体系风险的担心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贷款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两个方面。我们认为,当前银行体系的表内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并弱于市场预期。
从债务规模看,融资平台贷款额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中国审计署公布的报告表明,2010年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为4.9万亿元,2010年末地方政府性债务总规模是10.7万亿元,加上6.75万亿元国债,中国当前的债务负担率为44%,仍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债务负担率控制标准。
目前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所以,虽然地方融资平台存在一些隐患,但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
市场上一直担心未来房价下跌会引发银行的信贷风险。不过,当前房地产商的融资结构已经更加趋于多样化,银行信贷并非开发商的主要融资渠道。1-4月,房地产商的自筹资金占比已经达到37.4%,外资、发债融资也在增加,银行贷款占比仅占到其融资的18.9%。
另外,由于目前房价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下跌,房地产调控政策仍会继续。我们认为,由于房地产业仍是国民支柱的产业,如果房价能够早日下跌5%-10%,政府的调控政策,如限购政策等将有望减轻,也就有利于房地产与经济的发展。
由于今年银行信贷紧缩,监管压力加大,部分资金由“表内”转向“表外”,理财产品出现井喷现象,并上演价格大战,银行表外风险更值得关注。
今年6月当月发行的3天、7天、14天、21天的短期理财产品数量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增加量均超过了一倍,而一年以上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有所减少。收益率大战也在展开,对比数据显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特别是7天的产品,去年6月产品的收益率中值是1.8%,而今年中值是4.85%,也增长了近两倍。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使得表外资金供需得到满足,但却给银行系统和经济运行带来潜在风险。
银行是“双重表外化”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由于“双重表外”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者的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必将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表外风险转嫁表内。
另外,在这场以理财产品为“道具”的存款争夺战中,以股份制为主的中小银行攻势最为猛烈。一旦贷款企业还款能力出现问题,中小银行将是这场“危机”的首个波及对象。
理财产品快速增加对冲了信贷调控的效应。由于表外业务不断加大,M2口径大幅收窄,传统指标无法代表当前流动性情况,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根吸住银根等问题,归根到底是地方政府资金需求与财政收入的不匹配的问题。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放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大思路下考虑,改革不会一蹴而就。
而从表外来看,国内银行理财产品上演“价格战”,是银行为争抢存款不得已而为之的现象,且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存款利率上浮的预演。为避免银行“表外”风险失控,短期内应尽快变数量型调控工具为价格型调控工具,让“出表”资金重回“表内”。而长期来看,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化解矛盾之根本。
央行课题组在最新一期的《中国金融》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日益成熟,应逐步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