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干预联合穴位点刺治疗婴儿脑损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干预联合穴位点刺治疗婴儿脑损伤综合征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选取1~6月龄脑损伤综合征婴儿22例,均接受1次/周的早期康复干预指导(每日按预定方案在家中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2次/周的穴位(选取大敦、至阴、中冲、少商4穴)点刺治疗。于治疗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穴位点刺疗法的接受度及担心事项,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儿不良反应情况。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中文版全身运动细化评估中的运动最优性评分(MOS)对3~5月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治疗前22例患儿家长针对穴位点刺疗法最担心的问题依次为疼痛(90.9%)、感染(63.6%)、无效(36.4%)、出血(4.5%)、恐惧(4.5%),治疗后最担心的问题为无效(13.6%);经首次治疗后所有患儿家长均愿意继续穴位点刺治疗;患儿在进行穴位点刺治疗时异常哭闹发生率较低(5%),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中共有10例患儿接受治疗前、后2次全身运动细化评估,发现治疗后患儿其它运动评分[(2.90±0.46)分]、姿势模式评分[(3.50±0.34)分]、运动特质评分[(3.80±0.20)分]及运动最优性评分[(16.10±1.4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联合穴位点刺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损伤患儿全身运动质量,同时穴位点刺疗法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等优点,值得在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较常出现的并发症,但目前国内产科及康复科从业人员尚未关注到孕妇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治,对于其发病率、危险因素、诊断评估及治疗等仍缺少相关数据研究。本文围绕腹直肌分离的评估与治疗,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各种评估及治疗方法,旨在为康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解决产后腹直肌分离的问题,减少孕妇产后痛苦。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及假刺激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高频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患侧运动皮质M1区给予10 Hz高频rTMS治疗,低频组患者则针对健侧运动皮质M1区给予0.5 Hz低频rTMS治疗,假刺激组则针对患侧运动皮质M1区给予假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运动诱发电位(MEP)能否作为评估脑卒中后肢体运动能障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给予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同时进行DTI及MEP检查,分析DTI、MEP参数与肢体FMA评分间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明确其在评定重度运动功能障碍时的检验效能。结果①DTI参数大脑脚部分各向异性不对称系数(aFA)与患
前庭康复是干预前庭功能障碍所致前庭、视觉、平衡等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康复治疗的整体模式中逐加重视。脑卒中患者常出现中枢性前庭功能障碍,表现为听觉、视觉、眼球运动、平衡等问题。前庭康复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可完善整体功能训练,促进转移、步行等功能性活动能力提高。前庭康复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尚待普及化、专业化。本文对前庭康复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治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双瘫患儿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全身振动疗法,治疗频率为每周5次,每次15 min,共12周。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后),记录2组患儿粗大功能评定量表(GMFM-88)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分、踝关节背屈活动度(ROM)、胫前肌和腓肠肌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轻型儿童斑秃的疗效及对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轻型儿童斑秃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另外本研究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组。2组患儿均同时涂擦米诺地尔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对照组则辅以卤米松乳膏封包治疗。于
脊髓损伤(SCI)常继发手功能、步行功能、感觉功能等多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本文主要综述VR技术在SCI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在SCI后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病理性疼痛、心理障碍等评估和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相关作用机制。
BACKGROUNDPelvic floor myofascial pain, which is predominantly identified in the muscles of the levator ani and obturator internus, has been observed in women with chronic pelvic pain and other pelvic
期刊
目的观察重复功能性磁刺激(rFMS)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型NB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制订饮水计划、间歇性清洁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盆底肌电刺激(PES),观察组则辅以S3神经根rF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治疗
目的观察早期跑台训练联合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4周BBB评分、损伤部位水通道蛋白-4(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SCI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雌性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造模成功(40只)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超短波组、跑台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术后4周,用BBB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