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村的蜕变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九月,走进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从山坳口远远望去,一排排崭新的民居高低有序坐落在山腰上,四周群山苍翠,房前屋后果树成片,金橙橙的柚果挂满枝头,远远望去,仿佛走进某个大型庄园或某个旅游胜地。谁曾想,这世外桃园般的秀山村,却曾是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战场,也是革命的大本营,张鼎丞、谭震林、王直、熊兆仁、刘永生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们都曾在这里洒过青春热血。
  秀山,解放前叫秀磜,与龙岩永定广东大埔接壤,是闽粤边界的一个小山村,也是典型的高山村落,全村两大基点9个小自然村,平均海拔600米,站在村部前眺望,群山逶迤,广东大埔的大东镇一览无余。1927年8月,这里成立秀磜党支部,党员13人。秀山村从此与中国人民的武装斗争和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1928年3月8日,震撼八闽大地的平和暴动爆发,攻占了平和县城九峰镇。然而,由于敌人疯狂反扑,工农武装队伍主动退回平和长乐,坚持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4月,平和县委和平和县农民协会相继从山脚下的长乐集市区,搬到山上秀山村转入山区打游击,从此,秀山村成为平和乃至闽粤边革命根据地的政治领导、军事指挥、交通通信的中心,1928年4月至1949年先后是中共平和县委、闽粤赣省长乐区委、饶和埔丰县工委的所在地、诞生地;是平和红军独立营,红11军第48团,红12军,红21军,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第九团,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长胜支队,闽西王涛支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4支队第13团,开展闽粤边饶和埔土地革命、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军事大本营。
  1929年11月,红11军第48团从诏安龙伞岽转移到这里,与平和红军独立营、特务营并肩开展平和县土地革命战争,中共平和县委在秀山村上洋塘背建立平和交通站,传递党的机密信件,采购输送革命根据地各种物资,使平和县委与闽粤赣边各县党组织连成一片,并与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取得紧密联络,1931年3月,平和交通站归中共中央交通局直属领导,改名为“秀磜交通站”,肩负着更加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1931年夏至1933年冬,先后接送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蔡畅、邓颖超、陈云、聂荣臻、刘伯承、林伯渠、张闻天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教育家,进入闽西到江西瑞金。
  1930年5月,红12军进驻秀山村上洋,协助平和红军独立营和红11军第48团,开展闽粤边饶和埔土地革命战争,当月30日,国民党广东军阀陈济棠部袭击秀山村,红12军、红11军第48团和平和独立营,奋起反击,居高临下,把陈济棠部打得丢盔弃甲。
  1931年2月,红11军第48团与平和红军独立营,奉命开赴永定虎岗乡,编入红12军,参加红军主力,开展闽粤赣反围剿斗争,1933年9月,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红八团),进驻秀山村上洋协助饶和埔红军游击队,开展闽粤边饶和埔反围剿,1934年5月,国民党第120师钱东亮部对红八团驻地进行围剿,红八团奋起反击,钱东亮部溃不成军而败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举行长征,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红八团)、第九团(红九团),坚持闽粤边饶和埔、永和靖、岩永杭等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红八团开往永和靖,红九团进驻秀山村上洋,开展饶和埔群众性游击战争,打通了闽南通道,文峰三坪村与红三团会师,使闽西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在二十多年的艰苦卓绝斗争中,秀山人民怀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理想,始终站在革命的潮头,曾涌现全村男女老幼送军粮护伤员的可歌可泣场面,上世纪三十年代,村庄一度曾是红军收容补给的转运站,红军医院和红军收容所相继设在村中,村庄也因此多次遭到清剿。至1949年9月17日平和县解放为止,秀山村被追认的革命烈士24人,认定的革命五老人员212人,秀山村人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全村人口由民国初期的800多人下降到500多人。
  解放后百废待兴,秀山村人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当主人,开展建设社会主义家园的伟大进程。
  解放前连个私塾都没有,苦了上一辈,可不能再亏了下一代,秀山人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然而在解放初期,村里又没有学校,山高坡陡,年幼的娃娃们无法天天徒步到十多公里外的山下集镇去上学,他们依然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初步借助半岭正屋子观音厅办起了1至2年级的初期教育,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秀山人自己投工投劳,上洋自然村建起一座两间70平方米的土坯瓦房,办起本村第一个初级小学,那些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山里娃如沐春风,他们和山下甚至城里的孩子一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解放前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中解放出来的秀山村,人口出现了较快增长,两间土坯瓦房的初小,再也不能容纳本村100多个娃娃们,秀山人顺势而为,又在山顶坪基点兴建一所50平方米的土坯房初级小学,秀山村便拥有2所初级小学,分别为秀山第一初级小学和秀山第二初级小学,1964年秀山第一初级小学再进行扩建,校舍由原来70平方米扩建到155平方米,并与第二初小合并,于1966年创办了秀山完全小学。然而,随着学生数迅速增长,至1985年学生数达到180多个,1987年上级老区部门拨款对秀山小学校舍土坯平房拆旧重建2层386平方米混凝土结构教学楼,各年级间再也不用合班上课,教师备课办公等全面改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生数又增长到240多人,1997年又再扩建2层136.5平方米。2014年政府投入50多万元,又新建一座2层298平方米的混凝土结构校安工程。
  秀山小学成为村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新世纪新征程,农民进城,打工潮广泛兴起,大人们纷纷外出谋生,孩子缺人照料,考虑实际情况,当地干脆把秀山小学并入集镇所在地的长乐学校,孩子们都寄宿在校内,家校两便,学校和父母都放心。而空出来的秀山小学也没闲着,成了秀山村村部办公与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村党支部、村委会、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村衛生所、民兵连、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均设于此。一寸地方也没浪费。   秀山人怀着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执着,渴望走出大山,弘扬老区热爱党、热爱国家的光荣传统,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第一位,尊师重教,只有1300个人口的小山村,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年来,培育了100多个大学生,涌现出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及国家级书法家等高精尖人才。
  改革开放之初,秀山人似乎闻到一股新气息,想要富先修路的念头突然一夜间跃上秀山人的心头。说干就干,时任大队书记的罗景铨带头,全村男女老少自觉拿起锄头、畚箕,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开山挖路,从1979年秋到1980年冬,打通一条11公里长通往山下的机耕路,结束了肩挑手提的时代,那些农资化肥、大小生活用具,都能用汽车拉到山上来,而山上种的那些李子、柚子等紧俏“山货”,便能够及时地运出山外销售。
  一条机耕路,连通老区与山外的世界,眼界打开世界变大了,在长乐、秀峰一带历来有去大埔大东赶集的传统,秀山人自然不会错过眼皮底下的商机,1995年,打通了一条4.5公里通往大东镇的跨省机耕路,从此又多了一条致富通道。
  然而,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机耕路若遇梅雨季节,山高路陡的秀山村几乎与外界隔绝。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乡亲们长期饱受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不说,一遇上坏天气,眼睁睁地看着丰收的果实烂在家里。
  各级党委、政府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下定决心为老区基点村再次打通一条致富通道,向上争取农路资金200多万元,于2004年底铺设完成秀山村半岭牛务岗至长乐集镇区9公里的水泥硬化村道,率先实现长乐乡村道水泥硬化。2006年又铺设完成半岭牛务岗至山顶坪2公里村道水泥硬化,至2011年秀山村所有自然村全部实现水泥硬化。
  路越走越宽。2012年,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在省工商局驻村帮扶下,秀山人也再次拿出当年开山挖路的劲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通过半年多努力,于当年底,秀山通往大东4.5公里的广福路也实现硬化。秀山人自豪地说,在福建与广东、长乐与大东间,秀山人第一个实现路路通。
  秀山人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做出巨大牺牲,党和人民政府没有忘记。2002年,扶持山顶坪凹自然村32户兴建农民新村,2003年对上洋自然村18户进行危房改造,2007年对地质灾害的半岭自然村和边远偏僻的寨子自然村156户,进行异地重建。沿街临溪,立面整齐,饱受地灾侵害的山里人,一下在镇区拥有齐刷刷156间新房,让人眼前一亮,如今长乐乡最繁华的集市中竟有一个美丽的“秀山村”。
  革命老区的发展,倾注了王直和熊兆仁等老同志们的大量心血,他们不顾年迈体弱,多次回到长乐秀山等地看望乡亲,视察民情,为老区发展把脉开方,始终奔走在一线为老区发展鼓与呼。同时各级老区办、老促会也始终把老区发展作为关注的焦点,常年访贫问苦,助力脱贫攻坚。各级政府也优先向老区基点村伸出帮扶之手,一对一对贫困户进行脱贫帮扶。
  而勤奋的秀山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家家户户开山种果、种竹、种树,村庄四周大片的竹海、林海和果园。如今户均种有双华李、蜜柚等果树400株以上,双华李和蜜柚成为全村人的主业,全村年产双华李、蜜柚400多吨。同时,一些有养殖经验的乡亲,在家门口办起肉牛及鸡鸭鱼等特色养殖,另有一些乡亲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林地资源,大力种植金线莲和铁皮石斛等中草药,搞活林下经济,增加收入。
  而一些眼界更加开阔的年轻人,凭借党的阳光政策纷纷经商下海,开发创业平台。上世纪全村最贫困的罗文一一家,如今在漳州经营一家饭店,年收入几十万元,在城里有车有房,日子十分滋润。罗金雄、罗美苏、罗伟雄等在广州、深圳、厦门等地经营建筑、石材以及装修等行业,均拥有几千万以上资产,成为当地的知名“大咖”们。日子好过了,秀山人又纷纷回乡投身公益,筹建新居,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不离不弃,一排排新房依次排开,成为新秀山最亮丽的风景。新居与旧厝,宛如挂在村庄的两本新旧年历,把村庄的脉络照得格外清晰。
  多方发力,多点开花,秀山村于2018年整村脱贫。2018年人均收入超过15000多元。看到老区人民一天天富起来,王直、熊兆仁等老同志非常开心,回顾当年烽火岁月,他们感慨万千又无比欣慰,今年幸福的日子正是他们老一辈共产党人奋斗终身的目标。2012年,王直将军为秀山村亲笔题写——红军村!如今这三个大字被刻在村庄路口一块大石頭上,宛如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秀山人的心中。
其他文献
南国的深秋还是那么的清朗,湛蓝的天幕仿佛一块温润的碧玉,海浪、沙滩、古庙、故垒、碑林一次次唤醒我内心对童年的温暖回忆,今日秋风送爽,花果飘香,我又一次走进了梅岭这块神奇的海滨沃土。  梅岭半岛位于诏安县城东南十三公里处,濒临诏安湾,历史上就是我国海上丝绸路古港和海防重镇,风光旖旎,历史古迹众多,南门村尤为显著。车抵达关帝庙,果老山郁郁苍苍,怪石嶙峋,群峰耸翠,关帝庙隐于山下,坐东朝西,面朝大海。拾
期刊
清冷肃穆的建筑,保留着近乎完美的纯木结构,颜色沉着,兀自端然。华丽精细的木雕,栩栩如生,仰首观望良久,一凿一钻地雕琢出屋脊,这便是石榴洞,像极了一座庙宇,隐居在耸立于海滨的渐山之中。  石榴洞,又名七贤庵,坐落于诏安县梅洲乡渐山半山腰,始建于明朝,坐西向东,单檐悬山式,两落一进,两边各有一排厢房。庵前遍种石榴树,每到盛夏时节,石榴花竞相怒放、灼灼如火,石榴洞因此而得名。进入石榴洞府,天井左角一株繁
期刊
漳州市出台《漳州市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农副产品市场供应保障若干意见》,从稳定农副产品生产、抓好农副产品仓储流通和销售、加强市场供应监督管理、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措施。《意见》自2月1日起实施,至疫情防控结束止。期间,全市还对城乡低保对象、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每人每月发放副食品补助100元。  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市财政局建立疫情防控资金拨
期刊
作为古早漳州人,周匡业、周匡物“双及第”,成了唐朝进士第一人或第二人;有人争议说周匡物的哥哥周匡业应该是漳州进士第一人,否则“双及第”的由来,就本末倒置了……  从漳州南郊九龙岭下著名的木棉庵往南望去,有一座势如握拳的山初名天城山,又名乌石山、太湖山、林前岩,犹如龙海的另一座“一山四名”的名山在榜山洋西,叫象山、文山、惠文山或观音山。象山是状形如大象,而文山、惠文山却因为朱熹、黄道周去过而雁过留声
期刊
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是福建省闽南地区诏安县“五营”几个叶氏村庄的盛大节日——游神。叶氏宗亲以独特的方式庆元宵,弘扬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  游神是诏安县“五营”叶氏宗亲的民间信仰,宗亲们在正月元宵节前后的这几天,到神庙里将神像抬出来游街,认为只有让神出来游街,与民同乐,神才保佑“五营”叶氏百姓。  巡狩的神是被供奉在几个村子共有的庙宇的“三通圣王”等神灵。庙宇金碧辉煌,屋檐、屋顶有各种人物、
期刊
冯小刚导演的影片主打“善良”牌,从《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再到前段时间火红的《芳华》,贯穿这幾部电影的灵魂都是两个字“善良”。这个让中华文化千年不朽的词,仍然是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的支撑,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连的基石。  《芳华》影片里的一句画外音相信打动了很多人: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才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我想说的是,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无论人们追求的梦想多么奢华,善良一直就是
期刊
时下,“感恩”是一个社会敏感度很高的词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不過,我却对那句“感恩那些曾经伤害过我,打击过我的人,是他们的伤害和打击,令我的人生如此多彩!”持有不同的看法。  这句话经常出现在报刊之上,并通过各种载体广泛传播,似乎以此来展示“先败后胜”者的豁达与高尚,彰显人性的光芒。我实在是不敢苟同。“感恩”的意思是感谢别人的恩惠。何谓“恩惠”?自然是指惠及人心的善举。那些无情的
期刊
听孩子诵读崔颢的《登黄鹤楼》,我的心不禁泛起涟漪,离开家乡十余载,我多么想再回去看看黄鹤楼呀!不知是孩子稚嫩的读书声点醒了我,还是祖国七十华诞的浓厚氛围熏陶了我,国庆假期,我欣然带着孩子一起回了趟老家,去看了那始建于三国时代的黄鹤楼。  从漳州坐车到厦门,再从厦门搭上开往武汉的动车。孩子第一次坐长途动车,本来还担心她会不适应,没想到一路上她尽情地看着窗外快速倒退的房屋、树木、河流……还时不时地问我
期刊
说是探访,其实也不难,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绕着群山延伸至密林深处,翻越那座山,就是元中村,我们一路追寻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  元中,地处诏安县太平镇东部、由十多个自然村组成,属于革命老区村。这里四面环山、中间平坦,数千亩梅园以及尚未涉足的原始生态,都值得去看一看。  从镇区出发,沿着山路蜿蜒而行,途经梅仔坝自然村。两旁竹林夹道、绿荫蔽日,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落地面后形成一个个斑驳的影子;一条清澈的小溪
期刊
老同学的丈夫突患重疾,大家听到后都唏嘘不已。刚刚40岁,家里的顶梁柱就遭受这样的磨难,这一家人往后可怎么生活。有人提议,不如大家为他们捐款吧,数量多少不必在乎,主要是为表达一下同学们的心意。这个提议很快得到我们的响应,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要尽最大努力帮老同学度过难关。  我们凑了一笔数量不小的“善款”,奔向同学的家里。让我们意外的是,这个遭受重创的家庭并没有被阴云笼罩,一家人依旧是乐观的,他们跟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