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九月,走进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从山坳口远远望去,一排排崭新的民居高低有序坐落在山腰上,四周群山苍翠,房前屋后果树成片,金橙橙的柚果挂满枝头,远远望去,仿佛走进某个大型庄园或某个旅游胜地。谁曾想,这世外桃园般的秀山村,却曾是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战场,也是革命的大本营,张鼎丞、谭震林、王直、熊兆仁、刘永生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们都曾在这里洒过青春热血。
秀山,解放前叫秀磜,与龙岩永定广东大埔接壤,是闽粤边界的一个小山村,也是典型的高山村落,全村两大基点9个小自然村,平均海拔600米,站在村部前眺望,群山逶迤,广东大埔的大东镇一览无余。1927年8月,这里成立秀磜党支部,党员13人。秀山村从此与中国人民的武装斗争和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1928年3月8日,震撼八闽大地的平和暴动爆发,攻占了平和县城九峰镇。然而,由于敌人疯狂反扑,工农武装队伍主动退回平和长乐,坚持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4月,平和县委和平和县农民协会相继从山脚下的长乐集市区,搬到山上秀山村转入山区打游击,从此,秀山村成为平和乃至闽粤边革命根据地的政治领导、军事指挥、交通通信的中心,1928年4月至1949年先后是中共平和县委、闽粤赣省长乐区委、饶和埔丰县工委的所在地、诞生地;是平和红军独立营,红11军第48团,红12军,红21军,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第九团,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长胜支队,闽西王涛支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4支队第13团,开展闽粤边饶和埔土地革命、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军事大本营。
1929年11月,红11军第48团从诏安龙伞岽转移到这里,与平和红军独立营、特务营并肩开展平和县土地革命战争,中共平和县委在秀山村上洋塘背建立平和交通站,传递党的机密信件,采购输送革命根据地各种物资,使平和县委与闽粤赣边各县党组织连成一片,并与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取得紧密联络,1931年3月,平和交通站归中共中央交通局直属领导,改名为“秀磜交通站”,肩负着更加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1931年夏至1933年冬,先后接送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蔡畅、邓颖超、陈云、聂荣臻、刘伯承、林伯渠、张闻天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教育家,进入闽西到江西瑞金。
1930年5月,红12军进驻秀山村上洋,协助平和红军独立营和红11军第48团,开展闽粤边饶和埔土地革命战争,当月30日,国民党广东军阀陈济棠部袭击秀山村,红12军、红11军第48团和平和独立营,奋起反击,居高临下,把陈济棠部打得丢盔弃甲。
1931年2月,红11军第48团与平和红军独立营,奉命开赴永定虎岗乡,编入红12军,参加红军主力,开展闽粤赣反围剿斗争,1933年9月,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红八团),进驻秀山村上洋协助饶和埔红军游击队,开展闽粤边饶和埔反围剿,1934年5月,国民党第120师钱东亮部对红八团驻地进行围剿,红八团奋起反击,钱东亮部溃不成军而败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举行长征,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红八团)、第九团(红九团),坚持闽粤边饶和埔、永和靖、岩永杭等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红八团开往永和靖,红九团进驻秀山村上洋,开展饶和埔群众性游击战争,打通了闽南通道,文峰三坪村与红三团会师,使闽西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在二十多年的艰苦卓绝斗争中,秀山人民怀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理想,始终站在革命的潮头,曾涌现全村男女老幼送军粮护伤员的可歌可泣场面,上世纪三十年代,村庄一度曾是红军收容补给的转运站,红军医院和红军收容所相继设在村中,村庄也因此多次遭到清剿。至1949年9月17日平和县解放为止,秀山村被追认的革命烈士24人,认定的革命五老人员212人,秀山村人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全村人口由民国初期的800多人下降到500多人。
解放后百废待兴,秀山村人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当主人,开展建设社会主义家园的伟大进程。
解放前连个私塾都没有,苦了上一辈,可不能再亏了下一代,秀山人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然而在解放初期,村里又没有学校,山高坡陡,年幼的娃娃们无法天天徒步到十多公里外的山下集镇去上学,他们依然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初步借助半岭正屋子观音厅办起了1至2年级的初期教育,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秀山人自己投工投劳,上洋自然村建起一座两间70平方米的土坯瓦房,办起本村第一个初级小学,那些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山里娃如沐春风,他们和山下甚至城里的孩子一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解放前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中解放出来的秀山村,人口出现了较快增长,两间土坯瓦房的初小,再也不能容纳本村100多个娃娃们,秀山人顺势而为,又在山顶坪基点兴建一所50平方米的土坯房初级小学,秀山村便拥有2所初级小学,分别为秀山第一初级小学和秀山第二初级小学,1964年秀山第一初级小学再进行扩建,校舍由原来70平方米扩建到155平方米,并与第二初小合并,于1966年创办了秀山完全小学。然而,随着学生数迅速增长,至1985年学生数达到180多个,1987年上级老区部门拨款对秀山小学校舍土坯平房拆旧重建2层386平方米混凝土结构教学楼,各年级间再也不用合班上课,教师备课办公等全面改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生数又增长到240多人,1997年又再扩建2层136.5平方米。2014年政府投入50多万元,又新建一座2层298平方米的混凝土结构校安工程。
秀山小学成为村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新世纪新征程,农民进城,打工潮广泛兴起,大人们纷纷外出谋生,孩子缺人照料,考虑实际情况,当地干脆把秀山小学并入集镇所在地的长乐学校,孩子们都寄宿在校内,家校两便,学校和父母都放心。而空出来的秀山小学也没闲着,成了秀山村村部办公与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村党支部、村委会、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村衛生所、民兵连、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均设于此。一寸地方也没浪费。 秀山人怀着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执着,渴望走出大山,弘扬老区热爱党、热爱国家的光荣传统,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第一位,尊师重教,只有1300个人口的小山村,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年来,培育了100多个大学生,涌现出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及国家级书法家等高精尖人才。
改革开放之初,秀山人似乎闻到一股新气息,想要富先修路的念头突然一夜间跃上秀山人的心头。说干就干,时任大队书记的罗景铨带头,全村男女老少自觉拿起锄头、畚箕,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开山挖路,从1979年秋到1980年冬,打通一条11公里长通往山下的机耕路,结束了肩挑手提的时代,那些农资化肥、大小生活用具,都能用汽车拉到山上来,而山上种的那些李子、柚子等紧俏“山货”,便能够及时地运出山外销售。
一条机耕路,连通老区与山外的世界,眼界打开世界变大了,在长乐、秀峰一带历来有去大埔大东赶集的传统,秀山人自然不会错过眼皮底下的商机,1995年,打通了一条4.5公里通往大东镇的跨省机耕路,从此又多了一条致富通道。
然而,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机耕路若遇梅雨季节,山高路陡的秀山村几乎与外界隔绝。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乡亲们长期饱受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不说,一遇上坏天气,眼睁睁地看着丰收的果实烂在家里。
各级党委、政府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下定决心为老区基点村再次打通一条致富通道,向上争取农路资金200多万元,于2004年底铺设完成秀山村半岭牛务岗至长乐集镇区9公里的水泥硬化村道,率先实现长乐乡村道水泥硬化。2006年又铺设完成半岭牛务岗至山顶坪2公里村道水泥硬化,至2011年秀山村所有自然村全部实现水泥硬化。
路越走越宽。2012年,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在省工商局驻村帮扶下,秀山人也再次拿出当年开山挖路的劲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通过半年多努力,于当年底,秀山通往大东4.5公里的广福路也实现硬化。秀山人自豪地说,在福建与广东、长乐与大东间,秀山人第一个实现路路通。
秀山人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做出巨大牺牲,党和人民政府没有忘记。2002年,扶持山顶坪凹自然村32户兴建农民新村,2003年对上洋自然村18户进行危房改造,2007年对地质灾害的半岭自然村和边远偏僻的寨子自然村156户,进行异地重建。沿街临溪,立面整齐,饱受地灾侵害的山里人,一下在镇区拥有齐刷刷156间新房,让人眼前一亮,如今长乐乡最繁华的集市中竟有一个美丽的“秀山村”。
革命老区的发展,倾注了王直和熊兆仁等老同志们的大量心血,他们不顾年迈体弱,多次回到长乐秀山等地看望乡亲,视察民情,为老区发展把脉开方,始终奔走在一线为老区发展鼓与呼。同时各级老区办、老促会也始终把老区发展作为关注的焦点,常年访贫问苦,助力脱贫攻坚。各级政府也优先向老区基点村伸出帮扶之手,一对一对贫困户进行脱贫帮扶。
而勤奋的秀山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家家户户开山种果、种竹、种树,村庄四周大片的竹海、林海和果园。如今户均种有双华李、蜜柚等果树400株以上,双华李和蜜柚成为全村人的主业,全村年产双华李、蜜柚400多吨。同时,一些有养殖经验的乡亲,在家门口办起肉牛及鸡鸭鱼等特色养殖,另有一些乡亲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林地资源,大力种植金线莲和铁皮石斛等中草药,搞活林下经济,增加收入。
而一些眼界更加开阔的年轻人,凭借党的阳光政策纷纷经商下海,开发创业平台。上世纪全村最贫困的罗文一一家,如今在漳州经营一家饭店,年收入几十万元,在城里有车有房,日子十分滋润。罗金雄、罗美苏、罗伟雄等在广州、深圳、厦门等地经营建筑、石材以及装修等行业,均拥有几千万以上资产,成为当地的知名“大咖”们。日子好过了,秀山人又纷纷回乡投身公益,筹建新居,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不离不弃,一排排新房依次排开,成为新秀山最亮丽的风景。新居与旧厝,宛如挂在村庄的两本新旧年历,把村庄的脉络照得格外清晰。
多方发力,多点开花,秀山村于2018年整村脱贫。2018年人均收入超过15000多元。看到老区人民一天天富起来,王直、熊兆仁等老同志非常开心,回顾当年烽火岁月,他们感慨万千又无比欣慰,今年幸福的日子正是他们老一辈共产党人奋斗终身的目标。2012年,王直将军为秀山村亲笔题写——红军村!如今这三个大字被刻在村庄路口一块大石頭上,宛如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秀山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