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现实的原因,民办高校思政课面临着种种困境,表现在:思想认识有偏差,学时学分不落实,经费保障不到位,主体责任有欠缺。针对此现状应当通过规范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把思政课建设做实、做精,确立思政课应有的地位,从而真正化解民办高校思政课困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规范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165-03
Abstract: For the reasons of reality,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 of thought politics,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there are deviations in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non-implementation of credits for school hours,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ecurity, and lack of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we should choose the path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ought politics, and establish the proper status of thought politics, so as to truly re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thought politic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dilemma; normative construction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学校董事会、学校党委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广东培正学院思政课建设逐步形成了“育人为本,规范顶层设计,坚定方向,规范常规教学”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和学科规范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各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各民办高校的领导层。一些民办高校领导认为,思政课又没有专业学生,不能为学校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只会经常向学校要人、财、物。许多民办高校领导只重视学校的专业排名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等硬性指标,缺乏对思政课“无用之大用”的长远认识。正是由于领导层面的不重视,导致了思政课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二是学时学分不落实。思政课建设有其特殊的规律、内容和开展过程,因此需要基本的人、财、物来保障。所以“18方案”规定得很清楚,本科高校思政必修课有16个学分,但很多民办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在规定学时学分时打一些折扣,或是在实际教学中流于形式,部分民办高校没有按上级政策规定来开展思政课建设。
三是经费保障不到位。很多民办高校强调要加强思政课建设,却没有专项经费保障,甚至日常经费都没有到位,师生的正常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无法开展,缺少了经费保障的思政课建设只能是停留在文件和教学计划中。
四是主体责任有欠缺。在民办高校,思政课负责人和专职教师流动性大,缺乏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条件具备的老师更乐于跻身到体制内单位,教师数量与质量难以保证。
只有对思政课建设进行規范,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现状和解决以上问题。
二、我校思政课规范化建设的探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思政课是党课,是国课。无庸置疑的是,不管公办、民办都是共产党办。其实,在推进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方面,我们是有“尚方宝剑”的,党和国家对公办和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是一致的。
(一)育人为本,规范顶层设计
1. 规范组织领导,加强理论学习。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党建研究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是学校开展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施机构,认真落实中央、广东省和上级关于党建和思政教育的部署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探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规范学习制度,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体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论学习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最新成果,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思想宣传工作的相关文件等。为加强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定期和自主学习思想理论的制度。定期学习是利用每周二下午教师坐班时间进行,每学期2-3次集中学习,每次集中学习由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自主学习则是通过发布学习内容由教师业余选择学习。近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学习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的讲话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等理论专题学习会。
2. 规范教材和班型,开足学分学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针,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基础”、“纲要”、“原理”、“概论”、“形势”五门必修课程,均按规定学分开足课时,其中,前四门课程第一到第四学期开课,“形势”课第一到第八学期开课。各门课程教材严格按教育部要求选用最新版本统编的“马工程”教材。广东培正学院坚持实行小班教学,课堂规模一般在60-80人,“形势”课每班学生100人左右,基本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班额一致。为确保教学秩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益,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提供了前提。课程主要安排在上午和下午,只有“形势”课安排在晚上。这种时间安排保证了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情绪状态较好的时间段进行教学和学习。 3. 规范队伍建设,实施强师工程。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对新进教师学历、政治面貌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依据“本、专科思政课专任教师按不低于(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的标准,进行了专任教师的配备。目前,我校现有学生超15000人,思政课专任教师已配备到27人,加上校内外兼课教师达45人,接近达标。现有的教师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新引进的教师学历均是硕士研究生以上,且为中共党员。这种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好地保证了教学效果。在广东培正学院,不存在由非专业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况。同时,我们遴选教学科研成果优秀的教师作为新进教师的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传帮带的作用。
4. 规范理论研讨,坚持召开理论研讨会。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教学改革、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每学年召开一次部门学术研讨会。每次研讨会确定专门主题和内容,会前要求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遴选确定学术研讨会发言人。发言之后,教师们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再交流探讨,并把研讨会上宣读的学术论文集结成册,这就大大开拓了教师的理论视野,提升了理论深度。大家感到,每讨论一次,就提高一次。思政课教师很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近年来,开展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十几项教学研究,这些研究是由个人选题独立完成的,每项研究都有推广价值。
5. 规范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一是落实学时学分,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商定實践学时学分的安排,并制定教学计划,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使之成为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制定教师实践教学制度,对教师指导和开展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时间和评定实践成绩等方面进行规范,避免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三是根据四门课程的不同特点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策划,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经费、资源和场所选择、任务落实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四是编制实践教学手册。在每学期开学时发放到学生手中,督促学生根据实践教学的安排完成实践手册规定的内容,在学期结束时统一上交,由思政课教师评阅并给出学生该课程的实践成绩。在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处支持下,从2016级开始,“概论”1学分教学内容和学时专门用于校内实践教学;2017、2018级“基础”课 40个学时2学分的教学内容和课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生处协同开展。
6. 规范考核评价,实施素质教育。我校五门必修课均有期末统一考试,除“形势”课外,均实行闭卷形式,且由学校统一安排。统考挂科者补考或重修,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五门必修课和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成绩评定均有统一要求。“基础”考试试题完全设计开放性试题。“原理”课试卷设计成“想一想”、“辨一辨”、“谈一谈”、“用一用”四大模块,步步递进,浑然一体。“纲要”课试卷的部分考题可采取“一题三做”方式,即相同的文献材料,针对三大类学生(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分别设问,分别作答,别有情趣。各门课程加大平时考核比例,平时考核与期末统考各占50%。实践教学可以选择心得体会、小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践活动出勤情况等考核方式。
(二)坚定方向,规范常规教学
1. 按规范化要求进行教学总体设计。每门课程的教学设计,都全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旗帜鲜明地抵御“反民族、反祖国、反共产党”等带有抹黑性质的错误思潮;全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先做到“真信、真懂、真做”,而后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信、真用”。
2. 按规范化要求抓好“一门课”。课程教学做到五个“切记”:(1)切记认真检查备课;(2)切记认真组织授课;
(3)切记认真课后辅导;(4)切记认真布置检查作业;(5)切记认真全面考核。
3. 按规范化要求抓好“一堂课”。课堂教学做到五个“确保”:(1)确保有详细得当的教案;(2)确保有信息足量的课件;(3)确保有驾驭课堂的能力;(4)确保快慢合理的进度;(5)确保有达到教学设计的效果。
4. 按规范化要求抓好集体备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五门必修课程,每门课程选定一名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统筹课程建设,并每学期定期组织3次以上集体备课会。每次集体备课,均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探究,达成共识,形成贯彻意见,实现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学效果。这种集思广益的做法,促使着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确保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广东培正学院思政课注重把课堂教学当作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抓课堂教学带动学科建设。
5. 按规范化要求落实听课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听2节课;每位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15节课,教研室主任全学年对本教研室每位教师的课听一节;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听10节课。听课不仅要有记录,也应与授课老师有交流,给予指导、评价及改进建议,充分肯定教学亮点,实事求是地指出改进之处。
6. 按规范化要求提升公开课质量。要求每位承担公开课的教师都按规范化、标准化教学要求来做教学设计。具体看讲授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看讲授方法是否灵活多样?看讲授效果是否以理服人?看对原理的讲解是否完整、准确、深刻?建立了公开课讨论、评价和反馈机制。每学期思政部教师的校级公开课,部门教师全员全程参与听课评课。
三、我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困惑和努力方向
广东培正学院思政课建设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同时,与做得好的兄弟院校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有不少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学生获得感强,值得学习和借鉴。目前,我校思政课教学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一)实践教学有待细化
2017年上半年,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建立,强调部门联合,“大思政”格局初步形成。实践教学有基地、有大纲、有方案、有细则等,但在全员覆盖,全程监控仍有纰漏;实践教学的课程化,实践教学如何与专业结合等要完善。
(二)网络课程教学空白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实施“互联网+思政”的模式,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如何主动抢占网络育人新阵地还没有开展。
(三)协同育人有待深化
省里有“青马工程”平台,学校有学生业余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可以尝试举办校本“青马班”等,遴选一些学生骨干,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中坚力量。
(四)重大科研攻关落后
科研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短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发展方面仍处于力量薄弱的落后阶段;还存在着立项难、申请不到课题经费等困难。近年来,还没有诞生国家社科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五)社会服务有待加强
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应有之义。我校马克思主义教师在与学校所在地的村、镇、区等党政企事业部门横向联系少,比较少开展相应的社会服务。
(六)“课程思政”需统合
专业课、思政课,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并传递价值,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类课程同向同行,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精神成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多层次互补的“课程思政”育人立体框架没有统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Z].2005-03-02.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8-09-23.
[3]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Z].2015-07-27.
[4]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Z].2015-09-10.
[5]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规范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165-03
Abstract: For the reasons of reality,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 of thought politics,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there are deviations in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non-implementation of credits for school hours,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ecurity, and lack of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we should choose the path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ought politics, and establish the proper status of thought politics, so as to truly re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thought politic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dilemma; normative construction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学校董事会、学校党委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广东培正学院思政课建设逐步形成了“育人为本,规范顶层设计,坚定方向,规范常规教学”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和学科规范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各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各民办高校的领导层。一些民办高校领导认为,思政课又没有专业学生,不能为学校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只会经常向学校要人、财、物。许多民办高校领导只重视学校的专业排名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等硬性指标,缺乏对思政课“无用之大用”的长远认识。正是由于领导层面的不重视,导致了思政课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二是学时学分不落实。思政课建设有其特殊的规律、内容和开展过程,因此需要基本的人、财、物来保障。所以“18方案”规定得很清楚,本科高校思政必修课有16个学分,但很多民办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在规定学时学分时打一些折扣,或是在实际教学中流于形式,部分民办高校没有按上级政策规定来开展思政课建设。
三是经费保障不到位。很多民办高校强调要加强思政课建设,却没有专项经费保障,甚至日常经费都没有到位,师生的正常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无法开展,缺少了经费保障的思政课建设只能是停留在文件和教学计划中。
四是主体责任有欠缺。在民办高校,思政课负责人和专职教师流动性大,缺乏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条件具备的老师更乐于跻身到体制内单位,教师数量与质量难以保证。
只有对思政课建设进行規范,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现状和解决以上问题。
二、我校思政课规范化建设的探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思政课是党课,是国课。无庸置疑的是,不管公办、民办都是共产党办。其实,在推进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方面,我们是有“尚方宝剑”的,党和国家对公办和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是一致的。
(一)育人为本,规范顶层设计
1. 规范组织领导,加强理论学习。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党建研究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是学校开展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施机构,认真落实中央、广东省和上级关于党建和思政教育的部署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探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规范学习制度,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体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论学习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最新成果,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思想宣传工作的相关文件等。为加强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定期和自主学习思想理论的制度。定期学习是利用每周二下午教师坐班时间进行,每学期2-3次集中学习,每次集中学习由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自主学习则是通过发布学习内容由教师业余选择学习。近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学习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的讲话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等理论专题学习会。
2. 规范教材和班型,开足学分学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针,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基础”、“纲要”、“原理”、“概论”、“形势”五门必修课程,均按规定学分开足课时,其中,前四门课程第一到第四学期开课,“形势”课第一到第八学期开课。各门课程教材严格按教育部要求选用最新版本统编的“马工程”教材。广东培正学院坚持实行小班教学,课堂规模一般在60-80人,“形势”课每班学生100人左右,基本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班额一致。为确保教学秩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益,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提供了前提。课程主要安排在上午和下午,只有“形势”课安排在晚上。这种时间安排保证了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情绪状态较好的时间段进行教学和学习。 3. 规范队伍建设,实施强师工程。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对新进教师学历、政治面貌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依据“本、专科思政课专任教师按不低于(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的标准,进行了专任教师的配备。目前,我校现有学生超15000人,思政课专任教师已配备到27人,加上校内外兼课教师达45人,接近达标。现有的教师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新引进的教师学历均是硕士研究生以上,且为中共党员。这种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好地保证了教学效果。在广东培正学院,不存在由非专业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况。同时,我们遴选教学科研成果优秀的教师作为新进教师的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传帮带的作用。
4. 规范理论研讨,坚持召开理论研讨会。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教学改革、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每学年召开一次部门学术研讨会。每次研讨会确定专门主题和内容,会前要求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遴选确定学术研讨会发言人。发言之后,教师们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再交流探讨,并把研讨会上宣读的学术论文集结成册,这就大大开拓了教师的理论视野,提升了理论深度。大家感到,每讨论一次,就提高一次。思政课教师很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近年来,开展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十几项教学研究,这些研究是由个人选题独立完成的,每项研究都有推广价值。
5. 规范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一是落实学时学分,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商定實践学时学分的安排,并制定教学计划,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使之成为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制定教师实践教学制度,对教师指导和开展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时间和评定实践成绩等方面进行规范,避免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三是根据四门课程的不同特点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策划,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经费、资源和场所选择、任务落实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四是编制实践教学手册。在每学期开学时发放到学生手中,督促学生根据实践教学的安排完成实践手册规定的内容,在学期结束时统一上交,由思政课教师评阅并给出学生该课程的实践成绩。在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处支持下,从2016级开始,“概论”1学分教学内容和学时专门用于校内实践教学;2017、2018级“基础”课 40个学时2学分的教学内容和课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生处协同开展。
6. 规范考核评价,实施素质教育。我校五门必修课均有期末统一考试,除“形势”课外,均实行闭卷形式,且由学校统一安排。统考挂科者补考或重修,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五门必修课和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成绩评定均有统一要求。“基础”考试试题完全设计开放性试题。“原理”课试卷设计成“想一想”、“辨一辨”、“谈一谈”、“用一用”四大模块,步步递进,浑然一体。“纲要”课试卷的部分考题可采取“一题三做”方式,即相同的文献材料,针对三大类学生(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分别设问,分别作答,别有情趣。各门课程加大平时考核比例,平时考核与期末统考各占50%。实践教学可以选择心得体会、小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践活动出勤情况等考核方式。
(二)坚定方向,规范常规教学
1. 按规范化要求进行教学总体设计。每门课程的教学设计,都全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旗帜鲜明地抵御“反民族、反祖国、反共产党”等带有抹黑性质的错误思潮;全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先做到“真信、真懂、真做”,而后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信、真用”。
2. 按规范化要求抓好“一门课”。课程教学做到五个“切记”:(1)切记认真检查备课;(2)切记认真组织授课;
(3)切记认真课后辅导;(4)切记认真布置检查作业;(5)切记认真全面考核。
3. 按规范化要求抓好“一堂课”。课堂教学做到五个“确保”:(1)确保有详细得当的教案;(2)确保有信息足量的课件;(3)确保有驾驭课堂的能力;(4)确保快慢合理的进度;(5)确保有达到教学设计的效果。
4. 按规范化要求抓好集体备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五门必修课程,每门课程选定一名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统筹课程建设,并每学期定期组织3次以上集体备课会。每次集体备课,均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探究,达成共识,形成贯彻意见,实现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学效果。这种集思广益的做法,促使着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确保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广东培正学院思政课注重把课堂教学当作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抓课堂教学带动学科建设。
5. 按规范化要求落实听课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听2节课;每位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15节课,教研室主任全学年对本教研室每位教师的课听一节;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听10节课。听课不仅要有记录,也应与授课老师有交流,给予指导、评价及改进建议,充分肯定教学亮点,实事求是地指出改进之处。
6. 按规范化要求提升公开课质量。要求每位承担公开课的教师都按规范化、标准化教学要求来做教学设计。具体看讲授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看讲授方法是否灵活多样?看讲授效果是否以理服人?看对原理的讲解是否完整、准确、深刻?建立了公开课讨论、评价和反馈机制。每学期思政部教师的校级公开课,部门教师全员全程参与听课评课。
三、我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困惑和努力方向
广东培正学院思政课建设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同时,与做得好的兄弟院校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有不少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学生获得感强,值得学习和借鉴。目前,我校思政课教学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一)实践教学有待细化
2017年上半年,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建立,强调部门联合,“大思政”格局初步形成。实践教学有基地、有大纲、有方案、有细则等,但在全员覆盖,全程监控仍有纰漏;实践教学的课程化,实践教学如何与专业结合等要完善。
(二)网络课程教学空白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实施“互联网+思政”的模式,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如何主动抢占网络育人新阵地还没有开展。
(三)协同育人有待深化
省里有“青马工程”平台,学校有学生业余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可以尝试举办校本“青马班”等,遴选一些学生骨干,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中坚力量。
(四)重大科研攻关落后
科研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短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发展方面仍处于力量薄弱的落后阶段;还存在着立项难、申请不到课题经费等困难。近年来,还没有诞生国家社科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五)社会服务有待加强
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应有之义。我校马克思主义教师在与学校所在地的村、镇、区等党政企事业部门横向联系少,比较少开展相应的社会服务。
(六)“课程思政”需统合
专业课、思政课,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并传递价值,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类课程同向同行,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精神成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多层次互补的“课程思政”育人立体框架没有统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Z].2005-03-02.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8-09-23.
[3]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Z].2015-07-27.
[4]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Z].2015-09-10.
[5]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