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时期(1917-1927)翻译文学的繁荣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s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时期(1917-1927),中国文学和文化处于转型期,急需引进大量外来文学和思想来破旧立新,因而这一时期的翻译文学极度繁荣。从源语的角度讲,选择的原作质量更高、范围更广;从译入语的角度讲,译者的素养和译作的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当时翻译文学的繁荣还体现在报纸、杂志、出版机构的增多,以翻译为主要职能的文学社团不断涌现,翻译目的更明确,翻译活动更有组织性。
其他文献
黄梅戏《徽州女人》以鲜明的特色占据戏曲舞台的一方天地,其将黄梅戏民歌体进行了变异,在传统黄梅戏音乐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歌曲体的创作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黄梅戏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变化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Valsartan)对其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 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胰
目的 探索灌注成像螺旋CT扫描法对肝静脉数据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的技术方法,为部分肝移植术供肝的合理分割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采集非肝病死亡成人新鲜尸体肝脏标本17例,
患者,女,2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半年前自觉腹胀加剧,腹部逐渐增大.查体:腹稍胀,腹中部似触及球形团块,直径约为20 cm,右中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提
离开人的主体性追求历史必然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误区。虽然这种社会主义强调两种制度的对立,但又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理性至上思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的地位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