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社会化媒体谱系中,微博、微信尽管吸引了更多的眼球,但视频却吸引了最多的流量。YouTube高阶主管Robert Kyncl放言:90%的网络流量将被视频占据。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网络可以比喻为高速公路,那跑在上面的,90%是一种叫做视频的大排量汽车—人作为视觉动物这一事实,是它永不衰竭的引擎。相形之下,BBS、BLOG、微博等同样以内容见长的互联网应用,就像是戴铃铛的马车—出身名门,招摇过市,然后,消逝于时间深处。
抛开IT技术层面不谈,BBS的兴起,是因为作家、新闻记者们急需将稿纸上的内容搬运到网上;BLOG显然也一样,相比BBS的“混排”,BLOG更像“专版”,甚至“专集”。在这样的逻辑下审视微博,前景令人沮丧:在大V们内容与观点、草根们愤怒感与同情心同时去库存化之后,微博将率先沦为视频的分发渠道,并进入下降螺旋直至彻底边缘化。糟糕的世界一如既往地糟糕,搬运工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搬运着那些永远陈旧而喧嚣的废话。唯一的问题是,微博之后,将搬往哪里?“粉丝”活跃度的持续下降以及商业化之路的磕磕绊绊,让新浪陷入了巨大的迷茫:拥有数亿用户的微博,到底是一个导购平台、广播式媒体、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还是自媒体集中营?嗯,在无法自我定义的情况下,微博也许对推动言论自由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在爆料、反腐、打拐、募捐等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微博深深的无奈:失去精英,将失去影响力;失去草根,将失去用户基础;失去企业(蓝V),将失去货币化的可能—以上三者,事实上并不能很好地兼容。在这样的矛盾下,一些商业大号(如“微博搞笑排行榜”)据说年收入千万,而微博依旧看不到盈利的前景。为了让日益下降的转评数不那么难看,微博推出了“阅读数”—只要该条微博划过眼帘,即便对其熟视无睹,也会增加阅读数。这的确是一个无奈之举:在WEB2.0时代,微博终于不得不以形同“用户到达数”这样的广播媒体指标来提振用户信心。微信的崛起,将微博置于当年微博崛起时开心网的位置—风水轮流转,几家欢乐几家愁。事实证明,搜索、电商、网游仍然是互联网的赚钱标配,即将跻身于此的,就是视频。Facebook的光环渐渐褪去,而携YouTube自重的Google则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搜索是窥视与猎艳,推送则是被强奸—前者植根于人类本性,后者则毫无人性基础。微博等号称建基于社会关系的互联网应用,其商业价值点在于精准展示与推送,但遗憾的是,推送的确是反人性的。微博越喧嚣,“不知情权”的反弹力将会越大。何况,随着社会成熟度的增加,人们将不再依据“别处”来定义自己的生活—试想想在北欧社会中,微博是否有存在之必要?但微博决不会猝死,前面说过,在下降螺旋中,它将成为视频的分发渠道:豆瓣分发长视频,微博分发短视频—毫无疑问,短视频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这点与微博可谓DNA同构。如果微博能卡住PC甚至移动入口,则相当于能够在高速路上建收费站;当收费站足够强大时,优酷、搜狐视频以及爱奇艺将变为停车场。
微信对于视频的意义何在?谈论这个问题为时尚早,但作为分发渠道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之外,由于手机摄像功能的不断增强,微信也许会激发海量的UGC视频;基于以上两点的视频自媒体也会在微信上落地生根—MINI手机电视台将会批量诞生?当然,这不光取决于IT技术,政策层面也许更值得考量。“过顶传球”(OTT)已让工信部与三大电信运营商抡起了收费大棒,手机电视台岂不让新攒起来的名字很长的某某某某某某管理局坐立不安?凡是用户喜欢的,他们一定反对。
然而,作为一个社会化视频制作者,我对此毫不悲观,并认为技术力量可以冲决一切人为障碍。在这种乍暖还寒的局面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社会化视频如何驱动社会化商业?在传统电视领域,驱动方式显然是广告;电影尽管含蓄地叫做“植入”,但也不离广告本质—区别是,前者是打扰式的,后者是伏击式的。社会化视频尽管也摆脱不掉广告属性,但在呈现方式上却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首先是对“植入”这一手段的穷尽—商业电影因制作层面、发行体制以及资本力量的相互制约,导致植入完成度往往较低,而社会化视频可以独立制作,诉求就相对单纯,因而容易有很高的植入完成度;其次,正如我在《当Video遇到Social》一文中所说,“整个网络都是生产环境,并构成理解视频的互文性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化视频乃是一种环境艺术,而不是视听艺术。”简而言之,社会化视频往往伴随着“事件”—在许多事件营销案例中,种子只是一则毫无广告诉求的视频,但它就是拨动了社会心理的某根弦,进而引发蝴蝶效应:潜流式口碑传播,积聚能量与基础数据;达到引爆点,产生海量数据;传统媒体跟进,形成社会话题。品牌在此间适时露出。整个过程犹如戏剧一般,有脚本(策划案),有演员(参与各方),有导演(品牌方),有观众(网民),有舞台(全媒体),视频只是作为幕启前的那一声钟响,示意大家好戏要开场了。
社会化视频除了“植入”与“事件”这两种驱动社会化商业的方式而外,还有更多玩法,自媒体便是其一。优酷试图让品牌方开设并运维像官方微博一样的官方视频自媒体,但收效并不明显,一是成本问题,二是优酷并不是用户的互联网入口。这对品牌方而言,相当于将摊儿摆在了停车场,而不是路口或街角。接下来的事情渐渐明朗,搜索是PC互联网入口,而视频因其对搜索引擎的极度友好(一个带有视频的网页出现在Google首页的概率是不带视频网页的53倍),必将成为品牌方的首选社会化内容形态,微博是其分发渠道;微信假如能整合并牢牢占据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4G时代到来时,必将成为自媒体的集中营—届时,不光三大电信运营商是浮云,连电视台、出版社、报社、电台甚至视频网站等等,也一并都浮云了罢。行文至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化媒体的真正本质是自媒体—这不是技术驱动的结果,而是人类对自由表达不断追逐的结果。一个看不见的云端,一个地端界面,齐活儿。
下一篇文章的主题将是视频自媒体及品牌在其中的利益点。
抛开IT技术层面不谈,BBS的兴起,是因为作家、新闻记者们急需将稿纸上的内容搬运到网上;BLOG显然也一样,相比BBS的“混排”,BLOG更像“专版”,甚至“专集”。在这样的逻辑下审视微博,前景令人沮丧:在大V们内容与观点、草根们愤怒感与同情心同时去库存化之后,微博将率先沦为视频的分发渠道,并进入下降螺旋直至彻底边缘化。糟糕的世界一如既往地糟糕,搬运工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搬运着那些永远陈旧而喧嚣的废话。唯一的问题是,微博之后,将搬往哪里?“粉丝”活跃度的持续下降以及商业化之路的磕磕绊绊,让新浪陷入了巨大的迷茫:拥有数亿用户的微博,到底是一个导购平台、广播式媒体、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还是自媒体集中营?嗯,在无法自我定义的情况下,微博也许对推动言论自由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在爆料、反腐、打拐、募捐等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微博深深的无奈:失去精英,将失去影响力;失去草根,将失去用户基础;失去企业(蓝V),将失去货币化的可能—以上三者,事实上并不能很好地兼容。在这样的矛盾下,一些商业大号(如“微博搞笑排行榜”)据说年收入千万,而微博依旧看不到盈利的前景。为了让日益下降的转评数不那么难看,微博推出了“阅读数”—只要该条微博划过眼帘,即便对其熟视无睹,也会增加阅读数。这的确是一个无奈之举:在WEB2.0时代,微博终于不得不以形同“用户到达数”这样的广播媒体指标来提振用户信心。微信的崛起,将微博置于当年微博崛起时开心网的位置—风水轮流转,几家欢乐几家愁。事实证明,搜索、电商、网游仍然是互联网的赚钱标配,即将跻身于此的,就是视频。Facebook的光环渐渐褪去,而携YouTube自重的Google则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搜索是窥视与猎艳,推送则是被强奸—前者植根于人类本性,后者则毫无人性基础。微博等号称建基于社会关系的互联网应用,其商业价值点在于精准展示与推送,但遗憾的是,推送的确是反人性的。微博越喧嚣,“不知情权”的反弹力将会越大。何况,随着社会成熟度的增加,人们将不再依据“别处”来定义自己的生活—试想想在北欧社会中,微博是否有存在之必要?但微博决不会猝死,前面说过,在下降螺旋中,它将成为视频的分发渠道:豆瓣分发长视频,微博分发短视频—毫无疑问,短视频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这点与微博可谓DNA同构。如果微博能卡住PC甚至移动入口,则相当于能够在高速路上建收费站;当收费站足够强大时,优酷、搜狐视频以及爱奇艺将变为停车场。
微信对于视频的意义何在?谈论这个问题为时尚早,但作为分发渠道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之外,由于手机摄像功能的不断增强,微信也许会激发海量的UGC视频;基于以上两点的视频自媒体也会在微信上落地生根—MINI手机电视台将会批量诞生?当然,这不光取决于IT技术,政策层面也许更值得考量。“过顶传球”(OTT)已让工信部与三大电信运营商抡起了收费大棒,手机电视台岂不让新攒起来的名字很长的某某某某某某管理局坐立不安?凡是用户喜欢的,他们一定反对。
然而,作为一个社会化视频制作者,我对此毫不悲观,并认为技术力量可以冲决一切人为障碍。在这种乍暖还寒的局面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社会化视频如何驱动社会化商业?在传统电视领域,驱动方式显然是广告;电影尽管含蓄地叫做“植入”,但也不离广告本质—区别是,前者是打扰式的,后者是伏击式的。社会化视频尽管也摆脱不掉广告属性,但在呈现方式上却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首先是对“植入”这一手段的穷尽—商业电影因制作层面、发行体制以及资本力量的相互制约,导致植入完成度往往较低,而社会化视频可以独立制作,诉求就相对单纯,因而容易有很高的植入完成度;其次,正如我在《当Video遇到Social》一文中所说,“整个网络都是生产环境,并构成理解视频的互文性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化视频乃是一种环境艺术,而不是视听艺术。”简而言之,社会化视频往往伴随着“事件”—在许多事件营销案例中,种子只是一则毫无广告诉求的视频,但它就是拨动了社会心理的某根弦,进而引发蝴蝶效应:潜流式口碑传播,积聚能量与基础数据;达到引爆点,产生海量数据;传统媒体跟进,形成社会话题。品牌在此间适时露出。整个过程犹如戏剧一般,有脚本(策划案),有演员(参与各方),有导演(品牌方),有观众(网民),有舞台(全媒体),视频只是作为幕启前的那一声钟响,示意大家好戏要开场了。
社会化视频除了“植入”与“事件”这两种驱动社会化商业的方式而外,还有更多玩法,自媒体便是其一。优酷试图让品牌方开设并运维像官方微博一样的官方视频自媒体,但收效并不明显,一是成本问题,二是优酷并不是用户的互联网入口。这对品牌方而言,相当于将摊儿摆在了停车场,而不是路口或街角。接下来的事情渐渐明朗,搜索是PC互联网入口,而视频因其对搜索引擎的极度友好(一个带有视频的网页出现在Google首页的概率是不带视频网页的53倍),必将成为品牌方的首选社会化内容形态,微博是其分发渠道;微信假如能整合并牢牢占据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4G时代到来时,必将成为自媒体的集中营—届时,不光三大电信运营商是浮云,连电视台、出版社、报社、电台甚至视频网站等等,也一并都浮云了罢。行文至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化媒体的真正本质是自媒体—这不是技术驱动的结果,而是人类对自由表达不断追逐的结果。一个看不见的云端,一个地端界面,齐活儿。
下一篇文章的主题将是视频自媒体及品牌在其中的利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