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2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其先进性在于它把学生当成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目标的导向性活动,强调课堂上的互动交往,每个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在自主中合作,充分发挥自我,展现自我,通过生生互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那么,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发挥了它的优势?是否真正展示了它的魅力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之现状
较之课程改革之初,应该说,随着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逐步增强,但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加之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深度不同,使合作学习的开展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强。
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将座位分小组摆成几个方块,或将桌椅摆成弧形……当老师说完问题,宣布大家分组讨论时,几个小脑袋迅速凑到一起,叽里咕噜说起来。表面上非常热闹,但是,这么劳神费力地搬动桌椅的效果,与传统的摆法产生的效果没什么两样。
2.教师角色定位不清晰
这样的镜头大家并不陌生:学生正在进行合作学习,情绪高涨。这时,老师则站在前面,或者在小组中穿行,或面带微笑地看着学生;或低头看看手中的时间;或稍微与一个小组的同学说一两句,表示师生互动,参与其中了……
3.学生思考时间不充分
一般情况,老师在宣布完问题后,通常是马上让学生开始讨论。学生对课文没有熟读理解,对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讨论起来自然也无法碰撞出闪光的火花,也很难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
4.合作学习方法未传授
小组合作时,有的学生根本没参与进来,甚至有的头都懒得凑过去。汇报结论时,还是那些平时能说会道的几个人,多数人“搭便车”,没有真正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这正是因为老师不明白组织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平时未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强调,学生也就只能把头凑到一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扯闲谈”,窃窃私语;读读课文;或者“索性一言不发”……
5.无视学生年龄特征
只要是公开课,执教老师都会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似乎没有合作,就不能体现课改。尤其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常规习惯都未养成,对学校生活还感到特别陌生,老师为了体现“合作”,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结果学生借机不停地说小话,或者下位与同学撩打,甚至在教室小跑一圈……课堂没法控制。
二、增强合作实效操作之策略
如何让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这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传授合作的基本技巧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技巧”,古人云:“授其鱼不如授其渔”,这种“技巧”可以让人目标明确化、操作简单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应传授给学生哪些基本技巧呢?
(1)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必须让他们知道合作时每个人该做什么,担任什么角色。因此,教师应规定组织者、报告者等。当然,为了促使每一个学生在组内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抽签的形式决定“组织者”、“报告者”,这样,在合作时不致于让有的学生无所事事或者处于被动状态。每个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独立思考,发表见解,与组内同学求同存异,最后得出结论。
尤其在学生刚开始和同组同学合作学习时,教师更应细致地指导他们分工,并对组内的每个人该做什么提出明确的要求。
(2)指导学生倾听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前,必须明确“倾听是一种美德”、“表达是一种能力”,只有学会了倾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综合同伴的意见,才会比较好的表达,达到发展语言的能力。这种尊重同伴的习惯是合作意识的表现,乐于表达的欲望是合作成功的表现。
2.慎选合作的良好契机
合作,顾名思义,几个人组合在一个小组,做一项工作。在语文课堂上,合作的层次不一样,有浅层次的,比如“把……说给同桌或组内同学听一听”、“读给同桌听”、“组内同学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些合作引发的讨论比较少,大部分同学只停留在“说”、“读”、“演”的层面;有深层次的,比如“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能成功呢?”,这就需要合作小组阅读文本,反复思考,认真交流,得出结论。不论是浅层次还是深层次的合作,都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过后没有任何实效,只是为了“新课改”一下,那就应该多反思一下。
俗话说:“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合作时机选得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激情。哪些时机比较合适呢?第一、为了提高每个同学练说或练读的积极性,可以在组内合作;第二、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急需新能力支撑解决问题时,可以合作,以便集大众之智慧;第三、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操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合作的必要性,选择良好的合作时机,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
3.给予充足的自主时间
“提出问题——充足时间思考——有话可说”,这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讨论的过程。如果提出问题马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小脑代凑到一起的情形,让大家觉得他们在“合作”,气氛非常热闹。但是,他们会说什么呢?首先,没有给足读文的时间,对课文内容自然是一知半解,照本宣科;其次,没有给予思考的时间,学生无法深入思考。
有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因为选择的内容不一样,甚至每人都选择了不同的段落,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他没有选择的段落,他们怎么能讨论呢?结果只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让人感觉有合作的形式,但没有合作的实质内容,更谈不上合作的实效了。汇报时,各组都是照着书上念一念。
不难看出,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合作前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是提高合作实效的基础。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作秀”,成为“过场”。同时,我个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交流是不可取的,这有点逼着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那是不能称为“合作”的。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始终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尽管是让学生合作,但教师的组织和主导是合作是否成功、是否有实效的关键。教师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指导小组分工、监控合作状态、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交流。
总之,在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切入点,时时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合作,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其先进性在于它把学生当成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目标的导向性活动,强调课堂上的互动交往,每个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在自主中合作,充分发挥自我,展现自我,通过生生互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那么,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发挥了它的优势?是否真正展示了它的魅力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之现状
较之课程改革之初,应该说,随着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逐步增强,但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加之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深度不同,使合作学习的开展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强。
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将座位分小组摆成几个方块,或将桌椅摆成弧形……当老师说完问题,宣布大家分组讨论时,几个小脑袋迅速凑到一起,叽里咕噜说起来。表面上非常热闹,但是,这么劳神费力地搬动桌椅的效果,与传统的摆法产生的效果没什么两样。
2.教师角色定位不清晰
这样的镜头大家并不陌生:学生正在进行合作学习,情绪高涨。这时,老师则站在前面,或者在小组中穿行,或面带微笑地看着学生;或低头看看手中的时间;或稍微与一个小组的同学说一两句,表示师生互动,参与其中了……
3.学生思考时间不充分
一般情况,老师在宣布完问题后,通常是马上让学生开始讨论。学生对课文没有熟读理解,对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讨论起来自然也无法碰撞出闪光的火花,也很难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
4.合作学习方法未传授
小组合作时,有的学生根本没参与进来,甚至有的头都懒得凑过去。汇报结论时,还是那些平时能说会道的几个人,多数人“搭便车”,没有真正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这正是因为老师不明白组织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平时未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强调,学生也就只能把头凑到一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扯闲谈”,窃窃私语;读读课文;或者“索性一言不发”……
5.无视学生年龄特征
只要是公开课,执教老师都会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似乎没有合作,就不能体现课改。尤其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常规习惯都未养成,对学校生活还感到特别陌生,老师为了体现“合作”,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结果学生借机不停地说小话,或者下位与同学撩打,甚至在教室小跑一圈……课堂没法控制。
二、增强合作实效操作之策略
如何让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这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传授合作的基本技巧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技巧”,古人云:“授其鱼不如授其渔”,这种“技巧”可以让人目标明确化、操作简单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应传授给学生哪些基本技巧呢?
(1)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必须让他们知道合作时每个人该做什么,担任什么角色。因此,教师应规定组织者、报告者等。当然,为了促使每一个学生在组内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抽签的形式决定“组织者”、“报告者”,这样,在合作时不致于让有的学生无所事事或者处于被动状态。每个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独立思考,发表见解,与组内同学求同存异,最后得出结论。
尤其在学生刚开始和同组同学合作学习时,教师更应细致地指导他们分工,并对组内的每个人该做什么提出明确的要求。
(2)指导学生倾听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前,必须明确“倾听是一种美德”、“表达是一种能力”,只有学会了倾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综合同伴的意见,才会比较好的表达,达到发展语言的能力。这种尊重同伴的习惯是合作意识的表现,乐于表达的欲望是合作成功的表现。
2.慎选合作的良好契机
合作,顾名思义,几个人组合在一个小组,做一项工作。在语文课堂上,合作的层次不一样,有浅层次的,比如“把……说给同桌或组内同学听一听”、“读给同桌听”、“组内同学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些合作引发的讨论比较少,大部分同学只停留在“说”、“读”、“演”的层面;有深层次的,比如“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能成功呢?”,这就需要合作小组阅读文本,反复思考,认真交流,得出结论。不论是浅层次还是深层次的合作,都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过后没有任何实效,只是为了“新课改”一下,那就应该多反思一下。
俗话说:“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合作时机选得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激情。哪些时机比较合适呢?第一、为了提高每个同学练说或练读的积极性,可以在组内合作;第二、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急需新能力支撑解决问题时,可以合作,以便集大众之智慧;第三、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操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合作的必要性,选择良好的合作时机,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
3.给予充足的自主时间
“提出问题——充足时间思考——有话可说”,这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讨论的过程。如果提出问题马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小脑代凑到一起的情形,让大家觉得他们在“合作”,气氛非常热闹。但是,他们会说什么呢?首先,没有给足读文的时间,对课文内容自然是一知半解,照本宣科;其次,没有给予思考的时间,学生无法深入思考。
有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因为选择的内容不一样,甚至每人都选择了不同的段落,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他没有选择的段落,他们怎么能讨论呢?结果只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让人感觉有合作的形式,但没有合作的实质内容,更谈不上合作的实效了。汇报时,各组都是照着书上念一念。
不难看出,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合作前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是提高合作实效的基础。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作秀”,成为“过场”。同时,我个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交流是不可取的,这有点逼着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那是不能称为“合作”的。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始终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尽管是让学生合作,但教师的组织和主导是合作是否成功、是否有实效的关键。教师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指导小组分工、监控合作状态、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交流。
总之,在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切入点,时时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合作,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