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代进口葡萄酒营销的十大死穴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949423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诉求不明
  众所周知,进口葡萄酒启动市场,要有差异化的诉求,对消费者进行独特的利益承诺,但市场从行业兴起开始,市场上出现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葡萄酒概念令人着实搞不清楚,例如陈酿、窖藏、窖酿、年份酒、庄园酒、酒庄酒、橡木桶干红、产区酒、小产区酒等等。一次次的用这些消费者并不了解的概念在市场上鼓噪,又怎么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呢?
  
  二、卖点不集中
  新的葡萄酒产品在上市运作中总要从中寻求新的卖点,但由于立足点不同,一些代理商不是从市场感觉出发,而是从自我认同自我欣赏角度来创意产品的卖点,停留在市场高端的意识中,停留在少数精英、葡萄酒爱好者苛刻的葡萄酒消费方式中。哪怕现在很多进口葡萄酒品牌把价格降到了每瓶百元以下,许多人还是对葡萄酒敬而远之。
  到底是坚守原汁原味的葡萄酒文化,还是摆脱其束缚?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让人矛盾的不仅仅是葡萄酒的饮用方法,还有作为葡萄酒文化一部分的产地、年份问题。进口的葡萄酒品牌在国内打造品牌时,都在强调自己的酒庄,强调自己的酿造工艺,但是那些拗口的产地、酒庄名字消费者很难记清楚。而且,很多时候,不同的酒庄、不同的葡萄酒只是有很细微的区别,如果不是一个葡萄酒行家,很难体会出不同葡萄酒的细微差别,并且乐此不疲。
  
  三、品牌张力欠缺
  品牌是什么?有人说品牌是一种符号。其实,说穿了,品牌就是你选择的理由。你购买一个包,你为什么要选择LV、古奇?难道没有比它们更好的吗?不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在圈子里大家都知道的品牌。我们都生活在圈子里,品牌首先要在圈子里被众人所熟知,否则,它太小众难以产生销量。其次,一个好的品牌,必须被更多圈子外的人所熟知。品牌就是让你有了一个理由,一个可以炫耀的理由,一个可以选择的理由。
  而我们进口葡萄酒的品牌效应在哪里?
  首先进口葡萄酒很多连品牌都没有,何谈品牌效应?说进口葡萄酒连品牌都没有一点都不夸张,消费者看到这么多进口葡萄酒品牌,根本记不住,也分不清,而且都差不多,怎么记住?人们买东西都有一种心理:买自己熟悉的东西,也就是买保险。因此,不了解的,一般不会选择。而且,中国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怎么来区分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年份、产区等。很多人都没有去过国外,谁知道那个产区怎么好与不好?年份好与不好也只不过是别人说而已,我们自己根本不知道。
  消费者怎么选择?消费者凭什么选择?唯一的出路只有品牌。只有有了品牌效应我们才能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对象。
  
  四、渠道控制薄弱
  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存在着渠道多样性和相对垄断性,使得市场条块分隔,极其复杂,这要求酒商不仅需要相对雄厚的资金作为市场投入,更需要正确的战略和灵活多变的战术组合。而国内的进口葡萄酒代理商绝大多数在资金实力上处于劣势,即使国外葡萄酒商资金雄厚,但是在纵横交错的中国葡萄酒市场面前也需慎之又慎。
  面对这种情况,抢占国产酒份额是进口葡萄酒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在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以区域市场找到突破点而异军突起。某些国产强势品牌由于区域战线拉得很长,渠道范围很宽,在资源分配上就难以平均,必然呈现出很多薄弱区域和薄弱渠道,加上国产品牌多是采用代理制,由于历史原因,代理政策比较粗放,厂商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资源有限,三大品牌不得不将主要资源和精力放在其主要战场上,去维护巩固其现有利益,这给进口葡萄酒制造了切入机会。
  五、重视广告数量,忽略推广质量
   广告宣传对进口葡萄酒的启动是有作用的,但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君不见许多著名品牌广告与我们天天见,可销售业绩并不尽如人意,其关键在于市场推广质量没有迅速跟进广告传播效应,最终形不成组合宣传叠加优势,对市场很难有冲击力。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电视上看到一款进口酒的广告,便问身边的朋友:这酒你们见过没有?在哪里能买到?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不知道。于是大家都开始为这个企业的广告费心疼。显然,目前不少进口葡萄酒都存在这样尴尬的情况,广告质量低下导致葡萄酒的识别度更低。
  
  六、市场推广错位
  首先,很多的葡萄酒代理商是没有酒业运营经验的,也就是所谓的外行资本。大多是在和国外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地的好产品,受老外的葡萄酒文化影响,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为老外认可的好产品中国人也认可,以国际化的眼光评判中国葡萄酒市场;但是,他们往往远没有真正理解中国酒业市场及中国的酒文化特点。此外,资本的持久力更是另一个方面的深层而又客观实际的问题。
  其次,脱离产品的文化背景,缺乏渠道的规划,陷入传统的中国酒式的市场推广及招商模式。如同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一样,一旦进入了酒类市场的生产和销售流通的实战环节,很多的商家都难以把握市场策略而迷茫,以传统的中国酒类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往往却收效甚微。因为葡萄酒现在虽然倾向于大众消费,但是,葡萄酒消费文化热潮依然没有形成主流消费文化,所以,传统的招商模式难以体现产品的价值,可以说,上万人参观的展销会的效果还不如一场只有几十人参加的品鉴会效果好。
  
  七、管理粗放
  葡萄酒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营销管理上需要更加严密,进口葡萄酒营销是精耕细作,人力密集型的,在管理上既要科学性更要有效执行,例如对营销团队的管理,对经销商、各类型终端的管理与客情维护。既要严格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含糊。这一点必须要向中国的企业尤其是白酒企业学习,如洋河蓝色经典等。
  
  八、不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
  进口葡萄酒营销的本土化,必须启用本土化的人才,由于葡萄酒属于未成熟的行业,因此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经营性的人才。这需要企业做好人才的招聘与管理,既要有合理的待遇也要制订相应奖励机制,培养出一支稳定而能征善战的队伍。
  由于进口酒商对国情和市场不熟悉,常常花高薪请了一些能力一般的人,要么夸夸奇谈,要么只有经验没有理论高度,坐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令企业走了很多的弯路。因此进口酒商在选拔人才时要非常谨慎。
  
  九、市场操作能力差
  众多的葡萄酒营销人员,喜欢凭经验与体力办事,没有进一步学习、完善自身的愿望,这个产品市场萎缩就跑到另一个产品,总之跳来跳去,心态浮躁冒进,乐此不疲。试想在当今产品过剩时代,假如缺乏新的思想策略,迷恋于老一套,又怎能玩得转呢?
  
  十、过分迷信创意
  进口葡萄酒的市场运作关键是要具体执行认真落实,实战更要实效。而某些厂家往往迷信于创意大师,如果他们经过市场汗与泪的洗礼那还好说,遗憾的是中国真正从实战中走出的策划人有几个?实战是硬道理,实效来源于策划,但更是从实战中干出来的。
  
其他文献
建筑渗漏是一项多因素多角度多原因导致的严重问题,给人们生活及工作造成了极大不便,使用满意度下降.为此,需要对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及渗漏原因进行明确分析,并且要在实际施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货物运输业务量急速增加,因此对公路货运站的选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选址评价的角度,本论文分析了公路货运站选址的原则、影响因素,并制定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评价法建立公路货运站选址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公路货运站 选址 选址评价 灰色评价  鉴于公路货运站建设的投资高、使用年限长、成本回收慢,站址一经选定,短期内将无法更改,其设计
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各类高技术、高质量要求的现代建筑日趋增多,桩基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也变得日趋重要.所以为了保障
本文以预应力技术为例,对其在路桥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展开研究,为提升路桥施工的整体水平做出努力.
摘要:速写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思考生活的过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速写是创作的开始。速写是艺术家非常重视的一种艺术实践,是画家深入生活,认识生活,收集素材,打实基础,提高技艺,搞好创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速写;艺术实践;深入生活;造型能力; 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  速写概念在西方绘画中属素描范畴,被看作是素描的一种略图和草图等,一般以单色塑造、表达所刻画的形象。而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中,速
【摘要】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入生活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实际;联系  一、创设
土建工程在施工质量方面的好坏,不仅仅是对我国土建施工中的结构物的安全考虑,同时也是对土建工程建设中结构物方面的造价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
目前,临高县有待脱贫的贫困人口25371人,需要整村推进的贫困行政村23个,还有26728人刚刚越过现行贫困标准线,需巩固提升.这些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庄绝大多数处于边远地区、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