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积极转变,现代教育为各类课程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观照下,我们应坚持把“快乐学习、健康发展、个性弘扬”作为考量有效教学的标准。
就体育学科而言,只有快乐学习才有健康发展,只有健康发展才有个性弘扬。只有把“快乐、健康、个性”有机地融合起来,才会有效构建自主灵动的体育课堂。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就如何开展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个性体育等,结合自身实践与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倾心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学生,而在于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与爱因斯坦提出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以学生的体能和技能训练活动为主,能量消耗较大。这对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和考验。那么,如何来营造“快乐学习”的体育教学氛围呢?
以体育游戏教学为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课程内容和丰富多元的游戏形式相互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收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立定跳远”内容时,笔者设计如下活动形式:选择“高人、矮人、超人与放鞭炮”的组合式游戏,让学生齐喊“高人、矮人、超人”口令,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原地预摆臂”“双脚向上跳”等基本技能动作。我同时提示学生——只有双腿向上蹬,双臂摆臂有力,才能跳得更高一些;只有起跳后舒展身体,形成正确的姿势,才能跳得更远一些。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比一比双脚落地的声音,要求越轻越好。如此一来,学生在快乐游戏中较好地掌握了立定跳远时落地缓冲的基本技能。
再者,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把其他学校开展的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呈现出来,让小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与模仿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把少兒武术、踢踏舞、跆拳道等引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视野,激发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本着“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就是说,未来社会的“人才标准”,不仅需要掌握应有的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意识应当而且必须从小时候开始!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呢?
一是从晨间韵律活动、轻机械操、模仿操、形体操等着手,把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持之以恒地落实到准备、学练和评价各个环节。
二是积极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交往环境,鼓励他们在自由结伴中进行合作交流,激发其创新意识。
三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精神力量。比如“打猎”“两人三足”等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责任感等。
四是建立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评价方法。比如,对实心球、立定跳远等运动项目进行测试,列出最低标准,并把测试数据作为体育评价的数据;尽可能多地增加篮球、足球等集体性项目教学的比重,实行大单元教学,将“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增进他们对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认识。
三、关注差异,确保“个性发展”
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或自有特质。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理念下,人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综合能力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说明个性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对于培养学生个性特质来说,既有教育性又有启发性。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个性培养的强化作用呢?
首先,激发兴趣,发挥特长。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元的途径和手段,不断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发现有特长的学生,然后通过个性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比如,有些学生在投掷方面比较擅长,有些学生在跑步项目上有潜力,有些学生爱好篮球,鉴于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笔者就把具有相同爱好和特长的小学生组织在一起,建立课外兴趣小组,经常开展专项训练和相关赛事活动,促进他们“兴趣爱好化,爱好特长化,特长更优化”。
其次,积极鼓励,促进创新。比如,让小学生快速站好队列比较困难,有学生提议采取“找朋友”方法——“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些‘好朋友’”,有学生提议采取“报号列队”方法——“边报编号边站队”等。如此,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最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在学生群体中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立足实际、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在跳高运动项目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训练(分为基础高度、目标高度、优化高度等三类),并且因人而异给予评价,从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具有专业性的体育储备人才,更是坚持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指导下,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基本技能和体育锻炼意识。在“快乐学习、健康发展、个性弘扬”的施教原则下,我们一定会把学生逐步引向“自主、自觉、自发”的体育锻炼之路,使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责 编 帕 拉)
就体育学科而言,只有快乐学习才有健康发展,只有健康发展才有个性弘扬。只有把“快乐、健康、个性”有机地融合起来,才会有效构建自主灵动的体育课堂。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就如何开展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个性体育等,结合自身实践与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倾心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学生,而在于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与爱因斯坦提出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以学生的体能和技能训练活动为主,能量消耗较大。这对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和考验。那么,如何来营造“快乐学习”的体育教学氛围呢?
以体育游戏教学为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课程内容和丰富多元的游戏形式相互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收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立定跳远”内容时,笔者设计如下活动形式:选择“高人、矮人、超人与放鞭炮”的组合式游戏,让学生齐喊“高人、矮人、超人”口令,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原地预摆臂”“双脚向上跳”等基本技能动作。我同时提示学生——只有双腿向上蹬,双臂摆臂有力,才能跳得更高一些;只有起跳后舒展身体,形成正确的姿势,才能跳得更远一些。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比一比双脚落地的声音,要求越轻越好。如此一来,学生在快乐游戏中较好地掌握了立定跳远时落地缓冲的基本技能。
再者,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把其他学校开展的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呈现出来,让小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与模仿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把少兒武术、踢踏舞、跆拳道等引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视野,激发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本着“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就是说,未来社会的“人才标准”,不仅需要掌握应有的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意识应当而且必须从小时候开始!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呢?
一是从晨间韵律活动、轻机械操、模仿操、形体操等着手,把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持之以恒地落实到准备、学练和评价各个环节。
二是积极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交往环境,鼓励他们在自由结伴中进行合作交流,激发其创新意识。
三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精神力量。比如“打猎”“两人三足”等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责任感等。
四是建立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评价方法。比如,对实心球、立定跳远等运动项目进行测试,列出最低标准,并把测试数据作为体育评价的数据;尽可能多地增加篮球、足球等集体性项目教学的比重,实行大单元教学,将“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增进他们对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认识。
三、关注差异,确保“个性发展”
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或自有特质。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理念下,人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综合能力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说明个性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对于培养学生个性特质来说,既有教育性又有启发性。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个性培养的强化作用呢?
首先,激发兴趣,发挥特长。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元的途径和手段,不断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发现有特长的学生,然后通过个性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比如,有些学生在投掷方面比较擅长,有些学生在跑步项目上有潜力,有些学生爱好篮球,鉴于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笔者就把具有相同爱好和特长的小学生组织在一起,建立课外兴趣小组,经常开展专项训练和相关赛事活动,促进他们“兴趣爱好化,爱好特长化,特长更优化”。
其次,积极鼓励,促进创新。比如,让小学生快速站好队列比较困难,有学生提议采取“找朋友”方法——“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些‘好朋友’”,有学生提议采取“报号列队”方法——“边报编号边站队”等。如此,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最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在学生群体中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立足实际、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在跳高运动项目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训练(分为基础高度、目标高度、优化高度等三类),并且因人而异给予评价,从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具有专业性的体育储备人才,更是坚持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指导下,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基本技能和体育锻炼意识。在“快乐学习、健康发展、个性弘扬”的施教原则下,我们一定会把学生逐步引向“自主、自觉、自发”的体育锻炼之路,使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