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信、QQ联系高效便捷,传统家访更深入更利于感情沟通,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教师与家长联系?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老师和家长的工作生活压力也大,每日都在奔波劳累,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约在一起坐下来慢慢沟通交流。而且,城市边界越来越大,学生居住的范围很分散,要是对每个学生都家访一次,老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难于应付。这种现实情况下,微信群、QQ群就成了最便利的沟通方式,并有逐步取代传统家访的趋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QQ联系高效便捷,传统家访更深入更利于感情沟通,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教师与家长联系?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老师和家长的工作生活压力也大,每日都在奔波劳累,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约在一起坐下来慢慢沟通交流。而且,城市边界越来越大,学生居住的范围很分散,要是对每个学生都家访一次,老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难于应付。这种现实情况下,微信群、QQ群就成了最便利的沟通方式,并有逐步取代传统家访的趋势。
我认为,家校、师生之间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作为沟通和联系平台,乃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做法,既然有了更方便的沟通工具,就没必要固守传统家访模式。其实,采取何种家访模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家访的目的是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期望等等。传统家访能够做到的,微信群、QQ群也能做到,且效率更高,时效性更强,不用单独约时间面访,只要双方有空、或者留言互动即可达到目的。而且,由于不是面对面对话,双方减少了很多顾虑,彼此更容易打开心扉,沟通交流更简单直接,对话的真实性更大,解决问题也更迅速。
当然,无论电话、微信还是QQ,都是一种方便人际交流的沟通工具,不能喧宾夺主。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老师、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彼此坦诚相待,互相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学生的教育而努力。
其他文献
那天晚上,我给儿子听写生字,十个字,他竟有三个字没有写对。一向很自信的儿子失望地将笔往桌子上一拍:“我怎么就错了这么多呢?”我看着沮丧的儿子笑了,告诉他:“错了没关系,这样你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儿子思索了一下说:“行,我把这三个字多写几遍,以后肯定不会错。” 看着儿子,我不禁想起自己来。年少时因为考试失手,我没有走进大学校园,一直以来我都很失意,即使后来自修了大学文凭,仍然
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主要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港湾、一个快乐的世界、一个成长的空间,让孩子体验童年之趣、成长之美,形成乐观的个性,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成独立的人格,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枝叶。然而,社会的功利导致学校教育太功利,也让家庭教育变了味。很多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把改变家庭的想法,甚至把家族的荣光等责任和压力全部压在孩子柔弱的双肩上
每月一次的摸底考试后,上小學三年级的女儿成绩排在中上游,谈不上多么优秀,但情况也没有特别差。 考完试后的第二天,按惯例,学校要召开家长会。 开完家长会后,“我”回到家里,女儿小心翼翼地问“我”,开家长会时,老师有没有点名批评自己?女儿咬着嘴唇说,不想因为自己的成绩一般,让“我”在开家长会时感到没有面子。 望着女儿一副可怜的样子,“我”心里多少有些不舍。“我”将女儿拉到身边,对她说道:“你这次
我师范毕业后,在乡村小学教过八年书;之后离开讲台,又是七八年;2003年举家南下,重登讲台,那时我女儿刚读一年级——从那以后,在不同的校园里,跟她一起,跟我几届的学生们,共同度过了九年的校园时光。 现在回想起最初在乡村小学那八年,我似乎比那帮乡村孩子们更能玩,几乎没有让自己闲下来过。教语文,同时也兼音体美等科。师范时养成的每日书法的习惯一直有,吉他、口琴什么的也乐于尝试,每天还安排五六个小时的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尤其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几何直观是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可采用画图解题的策略,逐渐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直观;画图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
在课改推行了多年、语文教育正朝着现实生活回归的今天,中小学的文言文课该怎么上?从台湾和大陆相关教学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吸收借鉴一些新的有益的东西。两个月前在广东东莞市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国文(文言文)教学研讨”活动,为一线教师展示了精彩课例。这里,我们将其中的“精粹”整理呈现出来,为读者提供一个文言文教学的营养套餐。 ——编者 (执教对象:广东东莞市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高中一年级学生) 师:各位
十几年的教书生涯里,我始终都要求自己“先要热爱,后要献身”。因此,最近有人问起我做老师的感受时,我才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对方:“很累,但很充实,很快乐。” 我个子小,又长着一副娃娃脸。第一次担任九年级班主任时,我就遇到难题:家长不信任,要求孩子转班;学生不支持,在教室里闹事。我就是从那时起,决定住校。在学校时,我跟学生们一起早读,一起跑步,一起在教室睡午觉;放假时,我骑着单车穿梭于每个家庭,去了解学
温州中学成旭梅老师专著《自由与界限——我的精神语文》,日前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成旭梅老师是我的同事,也是同道,人书同气,她在书中如是说:“我相信,精神的真实、独立、超拔、创造,在局限中寻找可以走向的自由之维,这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觉知。我知道,因为这种独立思考精神的坚持与突围,教育者几乎就是那悲壮的西西弗斯,冲破群体的围蔽,引领被教育者去行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去面对自己的灵魂,拷问存在的意义
2010年的夏天,一部浪漫爱情电影《怦然心动》在美国上映了。小朋友间的美好情感让我们不禁回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体会那种怦然心动之感。影片讲述的是一对少男少女的青涩之恋,故事开始于小学直至中学,时达6年。影片中,冰雪聪明的朱莉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喜欢上了自己的邻居校友布莱斯,但布莱斯一直对朱莉的这份情愫漠然无视。直到小朱莉渐渐长大,她才慢慢地释然对布莱斯的情感。 影片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文德林·范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别离,作为教师,我对此体会尤深。每到毕业季节,校园里吟唱最多的,是一首叫《送别》的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从青年学生的口中唱出来,有那么一点儿哀愁,却又不显悲伤;有一点儿惆怅,却有一点儿向往。 最早听到这首歌,是在电影《城南旧事》里,那韵味悠扬,哀而不伤的旋律,加上意境悠远的歌词,将离愁别绪演绎得感人至深。这首写于1915年的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