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府是公共安全治理的责任主体,当民众认为政府具有权威性并信任政府时,公共治理政策就得以顺利实施,公共安全治理危机也能更顺利得到化解。政府自身和社会因素这两方面是导致目前政府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建构路径为:制度建构与完善、政府绩效提升、公民参与。
关键词:政府信任 公共安全治理 缺失
从公共安全治理的角度重新审视政府信任的产生、维持、提升过程,分析政府信任的测量指标和对公共安全的重要影响,对于构建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信任与公共安全治理
(一)政府信任的涵义
“政府信任”的概念源自于对“信任”内涵的界定,在此基础之上,张康之认为:“政府信任关系是指行政相對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对社会和公众要求作出回应基础上的合作互动期待。”王鹏认为,政府信任是公众对政府行为期望的信心,政府信任的主客体分别是公众与政府,政府信任关系存在于公众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之中,信任水平的强弱取决于政府以往的行为表现和公众对政府以往行为的认知水平。阿瑟·H·米勒认为对政府的信任,就是“公众对于政府如何基于公众期望运作的基本的评价”。也就是说,政府信任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心,是公众对政府运作的一种评价。
(二)政府信任对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影响
政府信任对公共安全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良好的政府信任有助于政府高效、高质的处理公共安全事件。政府职责的顺利履行依赖于公众对政府的支持与认可,也即对政府合法性的确认。当社会普遍较为信任政府时,政府与公众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即使发生公共安全事件,政府也有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并得到公众积极配合,从而迅速的化解危机。从消极方面来说,较低的政府信任可能是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公共安全事件的升级。在一个政府信任程度较低的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公务人员的行为存在猜疑,甚至在面对政府某些政策行为时,采取不配合甚至敌视的态度。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公众很少会采用正规渠道,如法律和制度渠道去解决问题,而倾向于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升级。
二、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自身原因
1.传统文化理念下政府角色定位的影响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浓厚的官本位思想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流思想。统治者认为自己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民众应该是其当然的管理对象。政府在公开信息方面既没有自觉性更没有动力,延续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官员受此思想影响,在处理公共安全事件时,带有明显的压制倾向。
2.政府绩效评价
政府信任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行政领导的工作绩效,较低的政府绩效是较低的政府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公众认为所在地区的行政领导工作能力有限、工作效率较低、工作效果不良的时候,公众的政府信任当然地下降。或者在GDP绩效的引领下,官员只关注一个指标,而忽略群众生活的提高,公众也可能认为其工作绩效是低下的,因为公众对官员的考察并不是单一指标的,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也明显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绩效的评价。
3.政府信息公开的滞后性
面对社会舆情事件时,政府必须要在公开与不公开中进行选择,当前民主政治的要求下,不公开政府信息显然与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不相吻合。而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初期,政府很难在第一事件就对信息进行核实,并准确、及时的公布。政府没有及时披露真实情况,导致公众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接受消化过程,从而导致公众的不理解和疑虑,对政府形象造成不良的 冲击。
(二)社会因素
1.经济发展影响下的政府信任
成功的经济发展无疑会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缓慢的经济增长步伐、收入不平等状况的加剧、就业率的下降等,都会对政府信任产生影响。进入到新时期,政府追求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GDP指标转向多角度指标,而这时经济增长速度看似放缓,与此同时,社会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反应在消费、教育、资源获取等诸多方面。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引起的“仇富”“仇官”情绪。公众可能倾向于认为是政府管理能力尤其是经济调控能力欠缺,使得政府在衡量各类利益关系时,将社会低收入群体排除在享受成果的范围之外,而无法兼顾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导致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甚至采取集体性行动对抗。
2.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兴起
改革开放以前,广大公众的价值观趋同性较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背景下,公民追求的更多的是物质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基本的生存问题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趋改善。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言论自由、政治表达、参政议政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兴起,公民对政府的期望不仅限于经济发展,而从参与决策、服务供给、利益协调、生态环境、自我实现等多角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公众对政府的期待值不断升高,当政府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人们对政府的评价会出现下降的态势。这一理念指引下,原有的高度的政府信任度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3.网络舆情生态的影响
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对热点事件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而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冲突凸显、矛盾增多,使得网络公共事件呈现高发态势,“人人都是麦克风”时代来临。而伴随着公共安全事件影响范围的扩大,新闻媒体在媒体发布规律的引导下,倾向于即时性发布,为了扩大其社会影响力,还部分有扩大的倾向,做出一些不符合事实甚至夸大的报道,给公众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这种“扒粪”与“揭弊”无疑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三、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的构建路径
(一)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建构的保障:制度建构与完善 1.建设合作型政府信任
张康之从历史维度将人类发展进程分为农业社会(或熟人社会)、工业社会(或陌生人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或网络式的陌生人社会),与之相对应的三种信任分别是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所谓“合作型信任”,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相互信任的信任形态,具体来讲,它不仅要求政府能够让公众信任,也要求公众建构政府对自身的信任,由单向信任发展为双向互动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积极合作。效率至上论向公共目的论的转变,使得政府应以获得公众的共识和认同感和信任感为国家良好治理的表现。
2.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规范选举程序、建设法治政府、公职任期制等是保障信任构建的常态因素。而无论哪种制度,都需要能够得到有效、全面的贯彻落实,民众对制度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其配合程度,政务公开成为新时代提升政府信任感的必然选择。政府不实信息可能导致延误公共安全事件解决进程、恶化政府形象。因此从制度上保障信息公开是避免出现“塔西佗陷阱”的主要方式。首先,在公开和不公开的矛盾中,要选择优先公开。其次,要公开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信息,承担起政府的责任。再次,对发布不实信息的行为,必须进行制裁,从公众举报、政府自查、监察机构监督等多角度缺乏发布不实信息的主要负责人,并纳入诚信体系记录。
(二)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建构的推力:政府绩效提升
公民对政府绩效的认同度越高,就越信任政府。政府绩效的衡量指标由单一经济指标向多元化指标转变,由此对政府绩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1.加强公共服务供给
目前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应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服务、社会公众生活保障、公共参与渠道的提供能多个方面。民众关注度较高的主要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而在这些方面资源的不均衡造成公众对公共服务不满意。因此,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应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城乡一体化、区域均衡化。同时,只靠政府一家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与各类社会团体合作,政府向市场购买公共服務已经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可选择方式,这改变了原有公共服务供给缺乏竞争的状态。
2.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顾客导向”意识指导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为推动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在“顾客导向”理念引导下,被服务的顾客即社会公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最重要指标,顾客诉求是公共服务的方向,在了解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去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提供公平正义的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分配机制,才能把实际工作做好,提高服务提供效率,提高服务的社会价值。
(三)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建构的基础:公民参与
广义的公民参与应该包含公民对整个政治过程的参与,即公民可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可以选举自己的政治代言人。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需要引导公众自主的作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为信任生成打下良好心理基础。在公共安全治理中,应积极引导公民进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而减少上访、静坐、游行示威能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在提高居民公众素养的基础上,扩大公民参与的范围,让公民参与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公共服务流程的再造、危机事件的问责,从而在化解公共安全危机过程中,提升公民的理性化判断能力,实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合作信任。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课题:公共安全治理中的政府信任构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RWZD201702,项目负责人:于远亮
参考文献:
[1]张康之.行政伦理学(修订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鹏,王隽媛.政府信任问题探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6(4).
[3]Miller,A.H.PoliticalIssue.and.Trust.in.Government:1964-1970[J],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1974,68(3).
[4]张康之.在历史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J].社会科学研究.2005(1).
关键词:政府信任 公共安全治理 缺失
从公共安全治理的角度重新审视政府信任的产生、维持、提升过程,分析政府信任的测量指标和对公共安全的重要影响,对于构建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信任与公共安全治理
(一)政府信任的涵义
“政府信任”的概念源自于对“信任”内涵的界定,在此基础之上,张康之认为:“政府信任关系是指行政相對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对社会和公众要求作出回应基础上的合作互动期待。”王鹏认为,政府信任是公众对政府行为期望的信心,政府信任的主客体分别是公众与政府,政府信任关系存在于公众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之中,信任水平的强弱取决于政府以往的行为表现和公众对政府以往行为的认知水平。阿瑟·H·米勒认为对政府的信任,就是“公众对于政府如何基于公众期望运作的基本的评价”。也就是说,政府信任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心,是公众对政府运作的一种评价。
(二)政府信任对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影响
政府信任对公共安全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良好的政府信任有助于政府高效、高质的处理公共安全事件。政府职责的顺利履行依赖于公众对政府的支持与认可,也即对政府合法性的确认。当社会普遍较为信任政府时,政府与公众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即使发生公共安全事件,政府也有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并得到公众积极配合,从而迅速的化解危机。从消极方面来说,较低的政府信任可能是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公共安全事件的升级。在一个政府信任程度较低的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公务人员的行为存在猜疑,甚至在面对政府某些政策行为时,采取不配合甚至敌视的态度。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公众很少会采用正规渠道,如法律和制度渠道去解决问题,而倾向于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升级。
二、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自身原因
1.传统文化理念下政府角色定位的影响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浓厚的官本位思想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流思想。统治者认为自己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民众应该是其当然的管理对象。政府在公开信息方面既没有自觉性更没有动力,延续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官员受此思想影响,在处理公共安全事件时,带有明显的压制倾向。
2.政府绩效评价
政府信任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行政领导的工作绩效,较低的政府绩效是较低的政府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公众认为所在地区的行政领导工作能力有限、工作效率较低、工作效果不良的时候,公众的政府信任当然地下降。或者在GDP绩效的引领下,官员只关注一个指标,而忽略群众生活的提高,公众也可能认为其工作绩效是低下的,因为公众对官员的考察并不是单一指标的,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也明显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绩效的评价。
3.政府信息公开的滞后性
面对社会舆情事件时,政府必须要在公开与不公开中进行选择,当前民主政治的要求下,不公开政府信息显然与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不相吻合。而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初期,政府很难在第一事件就对信息进行核实,并准确、及时的公布。政府没有及时披露真实情况,导致公众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接受消化过程,从而导致公众的不理解和疑虑,对政府形象造成不良的 冲击。
(二)社会因素
1.经济发展影响下的政府信任
成功的经济发展无疑会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缓慢的经济增长步伐、收入不平等状况的加剧、就业率的下降等,都会对政府信任产生影响。进入到新时期,政府追求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GDP指标转向多角度指标,而这时经济增长速度看似放缓,与此同时,社会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反应在消费、教育、资源获取等诸多方面。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引起的“仇富”“仇官”情绪。公众可能倾向于认为是政府管理能力尤其是经济调控能力欠缺,使得政府在衡量各类利益关系时,将社会低收入群体排除在享受成果的范围之外,而无法兼顾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导致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甚至采取集体性行动对抗。
2.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兴起
改革开放以前,广大公众的价值观趋同性较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背景下,公民追求的更多的是物质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基本的生存问题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趋改善。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言论自由、政治表达、参政议政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兴起,公民对政府的期望不仅限于经济发展,而从参与决策、服务供给、利益协调、生态环境、自我实现等多角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公众对政府的期待值不断升高,当政府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人们对政府的评价会出现下降的态势。这一理念指引下,原有的高度的政府信任度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3.网络舆情生态的影响
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对热点事件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而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冲突凸显、矛盾增多,使得网络公共事件呈现高发态势,“人人都是麦克风”时代来临。而伴随着公共安全事件影响范围的扩大,新闻媒体在媒体发布规律的引导下,倾向于即时性发布,为了扩大其社会影响力,还部分有扩大的倾向,做出一些不符合事实甚至夸大的报道,给公众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这种“扒粪”与“揭弊”无疑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三、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的构建路径
(一)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建构的保障:制度建构与完善 1.建设合作型政府信任
张康之从历史维度将人类发展进程分为农业社会(或熟人社会)、工业社会(或陌生人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或网络式的陌生人社会),与之相对应的三种信任分别是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所谓“合作型信任”,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相互信任的信任形态,具体来讲,它不仅要求政府能够让公众信任,也要求公众建构政府对自身的信任,由单向信任发展为双向互动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积极合作。效率至上论向公共目的论的转变,使得政府应以获得公众的共识和认同感和信任感为国家良好治理的表现。
2.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规范选举程序、建设法治政府、公职任期制等是保障信任构建的常态因素。而无论哪种制度,都需要能够得到有效、全面的贯彻落实,民众对制度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其配合程度,政务公开成为新时代提升政府信任感的必然选择。政府不实信息可能导致延误公共安全事件解决进程、恶化政府形象。因此从制度上保障信息公开是避免出现“塔西佗陷阱”的主要方式。首先,在公开和不公开的矛盾中,要选择优先公开。其次,要公开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信息,承担起政府的责任。再次,对发布不实信息的行为,必须进行制裁,从公众举报、政府自查、监察机构监督等多角度缺乏发布不实信息的主要负责人,并纳入诚信体系记录。
(二)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建构的推力:政府绩效提升
公民对政府绩效的认同度越高,就越信任政府。政府绩效的衡量指标由单一经济指标向多元化指标转变,由此对政府绩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1.加强公共服务供给
目前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应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服务、社会公众生活保障、公共参与渠道的提供能多个方面。民众关注度较高的主要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而在这些方面资源的不均衡造成公众对公共服务不满意。因此,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应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城乡一体化、区域均衡化。同时,只靠政府一家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与各类社会团体合作,政府向市场购买公共服務已经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可选择方式,这改变了原有公共服务供给缺乏竞争的状态。
2.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顾客导向”意识指导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为推动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在“顾客导向”理念引导下,被服务的顾客即社会公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最重要指标,顾客诉求是公共服务的方向,在了解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去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提供公平正义的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分配机制,才能把实际工作做好,提高服务提供效率,提高服务的社会价值。
(三)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府信任建构的基础:公民参与
广义的公民参与应该包含公民对整个政治过程的参与,即公民可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可以选举自己的政治代言人。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需要引导公众自主的作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为信任生成打下良好心理基础。在公共安全治理中,应积极引导公民进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而减少上访、静坐、游行示威能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在提高居民公众素养的基础上,扩大公民参与的范围,让公民参与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公共服务流程的再造、危机事件的问责,从而在化解公共安全危机过程中,提升公民的理性化判断能力,实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合作信任。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课题:公共安全治理中的政府信任构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RWZD201702,项目负责人:于远亮
参考文献:
[1]张康之.行政伦理学(修订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鹏,王隽媛.政府信任问题探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6(4).
[3]Miller,A.H.PoliticalIssue.and.Trust.in.Government:1964-1970[J],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1974,68(3).
[4]张康之.在历史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J].社会科学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