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soul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会学生阅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语文在学生整个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作用。抓好语文中的阅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悟生活,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 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要摒弃单纯的把它当作一门工具学科。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了九年语文,一部分学生阅读品味低,阅读能力低,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课中老师肢解性地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师生沉溺于应试教育的泥潭,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二、要确定阅读要求
  随着新大纲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倡导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教育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既为语文带来了新鲜气息,也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前景。因此初中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
  1、阅读要求:(1)根据不同的表述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2、阅读内容
  (1)从课文的内容中去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2)感受课文的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3)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言语诉思路和中心意思;(4)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5)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6)体会课文中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7)理解词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8)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句子段落。
  3、阅读欣赏
  语文要体现出人文精神,因而阅读时就要欣赏课文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
  三、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
  1、学会阅读
  当今社会中,阅读既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也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的基本过程是认读——理解——吸收。这三者中认读是基础,理解是核心,吸收是结果。
  张志公先生认为:“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粗读的目的在于“粗知大意,得其梗概”;想的目的在于了解文章谈了什么问题,说了什么事件,文章写给谁看的,为什么目的而写,然后再进行咀嚼、消化。
  (1)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前一句话对于读文章第一遍要快速阅读,只求了解主要内容,后一句读文章要下苦功,“钻”进去才能读出来,有收获。这就是说读一篇文章应先通读全遍,得其大意,再逐段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提法新颖的词句,最后再通篇领略,不注意整体性阅读,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或用品的主题,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总之,阅读是一个“整体——局部——整体”、“变速器——思想——语言”的反复过程,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去读,一定能读懂,读通,读出味来。
  2、根据文章特征和文体特征,顺“藤”摘“瓜”,抓住中心,欣赏优美语句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这里的“藤”指的是现代语文的文体(体裁),“瓜”是指课文后和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现代语体文大致分为三大文体: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条理、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只要把握住文体,阅读就会相当顺利。
  抓住中心,就是要找准选段或文章的关键的词句,找关键词和关键语句的方法一是*语感,二是*分析体会,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找关键词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记叙文是记叙、描述人和事物、风景的,一些动词形容词往往很重要。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的世术形象,并具有象征意义,作品开门见山就点明了感情基调:“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不平凡”一词在第一、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中反复出现,明显是个关键词。
  如果是议论文,表述观点的句子,每一段的中心句则一般都是关键句,说明文中表述被说明事物在主要特征的句子和句子中的中心词语,则大多数为关键词句。
  审美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首要任务,无论是阅读课内的还是阅读报刊上的文学作品,我们都应该注意欣赏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时注意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思考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对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综上所述,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将阅读训练贯穿始终,避免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避免明知“大量阅读”是求治语言语阅读能力低下的良方,却不能落到实处的现象。在教学中摸索,走改革课堂阅读教学之路,让学生拿到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使我们的语言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添趣增效。
其他文献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其它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所以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其它知识的主要载体。这部分知识在中学化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尤其是在高一化学中,总共六章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就占了四章。而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碎、散、多、繁”,甚至一打开课本就懂,一关上课本就忘,一做题就出错,知识的记忆和理论的应
期刊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当人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持久地高度集中,想象力特别丰富,思维极其敏锐,不知疲倦。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强、逻辑性强的科目。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年龄较小,对事物认识肤浅,既不懂得远大的理想是什么?又不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前的知识都是在开放性、活动性极强的游戏中获取的,而面对比较抽象、枯燥、机械、乏味的数学,如何才能有
期刊
摘 要:结合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特点,针对学生的厌学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入手,指出了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力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实验教学  引言  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必备知识,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内容抽象、教学内容繁杂的
期刊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后人去探究、借鉴和继承。  任何
期刊
有效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有效的教学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的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功能,不但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使整个课堂教学洋溢情趣,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丰富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  一、注重情境创设,诱发探索动机  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交流的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入三年级后除了识字数学以外 还有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等,在这些过程中作文教学是最难的一部份,它的关键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素材,来重新构造一句话,或一段句子来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文,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笔者来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要细致观察,追求真实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
期刊
摘 要:足球运动是一项竞赛激励的对抗性项目,比赛中双方为抢占时间、空间和控球权上开展短兵相接的争斗,尤其是在两个罚球区附近时间、空间争夺更是异常凶猛,扣人心弦。断球次数多,且成功率高,成为当今防守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现代足球各队都努力贯彻“抢快为先,掌握节奏”的进攻战术原则。对2005年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西区决赛)足球赛前四名的四川大学、西安财经学院、长安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四支足球队在比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好物理,除加强课堂教学外,更应该重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以及分组实验教学,同时进行大胆合理的改革创新,这是物理教育本质的回归;它不仅探究出了物理的概念、规律和公式,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理论和实践的要求。本人对高中物理实
期刊
怎样才能够写出一篇优美感人的记叙文呢?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是摆在面前的一座大山。众所周知,要写一篇记叙文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同学常常把文章写成了记流水账。其实,一篇好的记叙文往往离不开“以情动人”,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还必须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来抒情。我多次参加市统考和中考的语文作文阅卷工作,老师在评分过程中,尤其注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俗话说,作文需要龙头、猪肚、凤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是理科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科目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学习物理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一下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物理;科学;思考;能力;方法  一、提高课堂效率  1、重三基,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针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我让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力求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