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共和县2007年至2009年儿童免疫规划四种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进行监测分析,总结其免疫效果。方法:选取共和县2007年至2009年10个月~1岁1042名接种4种疫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乳胶法检测抗-HBs,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脊灰IgG抗体。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监测的1042例儿童中,4种疫苗6种疾病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HBs85.32%、百日咳98.66%、白喉97.22%、破伤风98.18%、麻疹99.52%、脊灰99.42%,其逐年变化趋势抗-HBs、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麻疹、脊灰抗体阳性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共和县2009年10个月至1岁儿童4种疫苗6种抗体阳性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字】儿童免疫规划;四种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分析
婴幼儿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威胁,为了能够了解共和县儿童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笔者对共和县2007年至2009年间的1042例10个月至1岁儿童免疫规划的4种疫苗的接种免疫效果,即乙型肝炎疫苗(英文名hepatits B vaccine,简称HepB)、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英文名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简称OPV)、麻疹减毒活疫苗(英文名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简称M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英文名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简称DTP)四种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监测分析,取得满意效果,先将报告分析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于共和县疾病预防中心的资料为准,从2009年至2011年中随机选取1042例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幼儿年龄为10个月至1岁,男508例,女534例,2007年426例,2008年331例,2009年285例,监测时均为手指末梢采集血液标本。
1.2检测方法
应用乳胶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简称抗-HBs),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ⅢIgG抗体、麻疹病毒IgG抗体、百日咳IgG抗体、破伤风IgG抗体、白喉IgG抗体,检测试剂、方法以及检测结果的判定,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2]。
2结果
被监测的1042例儿童中,4种疫苗6种疾病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HBs889例(85.32%)、百日咳1028例(98.66%)、白喉1013例(97.22%)、破伤风1023例(98.18%)、麻疹1037例(99.52%)、脊灰1036例(99.42%),其逐年变化趋势抗-HBs、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麻疹、脊灰抗体阳性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一所示:
表一 疫苗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分析(n/%)
类别 总例数 2007年阳性率 2008年阳性率 2009年阳性率 抗体阳性总例数 平均抗体阳性率
抗-HBs 1042 82.65% 85.62% 87.74% 889 85.32%
百日咳 1042 95.15% 98.82% 99.98% 1028 98.66%
白喉 1042 94.67% 98.35% 100.00% 1013 97.22%
破傷风 1042 96.12% 97.84% 99.79% 1023 98.18%
麻疹 1042 97.85% 98.88% 100.00% 1037 99.52%
脊灰 1042 98.67% 99.23% 99.92% 1036 99.42%
3讨论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是婴幼儿健康保证的第一站。由于及时接种疫苗,多种严重的婴幼儿流行性传染疾病已经灭绝或者很少出现,如天花病毒、麻风等,所以国家出台了一些强制措施,强制免疫一些疫苗的接种,本组研究中的4种疫苗均属于免疫规划中的强免疫苗[3],主要针对多发的乙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麻疹、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几种疾病。
血清抗体是检测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常用手段,也是比较重要的客观评价标准[4]。在我国,免疫成功率的指标标准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破伤风IgG抗体、麻疹病毒IgG抗体、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ⅢIgG抗体均要大于等于85%,而百日咳IgG抗体要大于等于75%,白喉IgG抗体要大于等于80%[5]。本组研究中,只有2007年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指标低于要求,其他抗体免疫效果均理想,至2009年共和县的疫苗接种免疫效果均明显高于规定标准,免疫效果非常显著,并且在2009年的研究分析中笔者发现共和县的疫苗免疫效果,增高迅速,有些免疫效果已经达到了100%。
自我国疫苗接种规划以来,取得了满意的免疫效果,有效的控制了多种婴幼儿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发生,保障了儿童的健康,同时也使其免疫力大幅提高。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疫苗接种效果会更加显著[6]。
参考文献
[1] 曹信金,张仁森,廖庆辉.新罗区1988~1999 年出生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抗体水平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1):23.
[2] 佟荟,张中林,周会林,等.1 岁儿童乙肝疫苗抗体的监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31.
[3] 李端,张志红,聂萍英,等.南昌市红谷滩新区2007年~2009年儿童免疫规划4种疫苗免疫效果监测[J].江西医药.2010,45(8):835-836.
[4] 王东海,胡国良,涂秋凤,等.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计划免疫,2004(5):268.
[5] 吴守宏,王标.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03-105.
[6] 刘恒武,侯清波,程林.荆州市城区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1(4):85-86.
【关键字】儿童免疫规划;四种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分析
婴幼儿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威胁,为了能够了解共和县儿童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笔者对共和县2007年至2009年间的1042例10个月至1岁儿童免疫规划的4种疫苗的接种免疫效果,即乙型肝炎疫苗(英文名hepatits B vaccine,简称HepB)、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英文名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简称OPV)、麻疹减毒活疫苗(英文名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简称M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英文名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简称DTP)四种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监测分析,取得满意效果,先将报告分析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于共和县疾病预防中心的资料为准,从2009年至2011年中随机选取1042例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幼儿年龄为10个月至1岁,男508例,女534例,2007年426例,2008年331例,2009年285例,监测时均为手指末梢采集血液标本。
1.2检测方法
应用乳胶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简称抗-HBs),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ⅢIgG抗体、麻疹病毒IgG抗体、百日咳IgG抗体、破伤风IgG抗体、白喉IgG抗体,检测试剂、方法以及检测结果的判定,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2]。
2结果
被监测的1042例儿童中,4种疫苗6种疾病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HBs889例(85.32%)、百日咳1028例(98.66%)、白喉1013例(97.22%)、破伤风1023例(98.18%)、麻疹1037例(99.52%)、脊灰1036例(99.42%),其逐年变化趋势抗-HBs、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麻疹、脊灰抗体阳性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一所示:
表一 疫苗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分析(n/%)
类别 总例数 2007年阳性率 2008年阳性率 2009年阳性率 抗体阳性总例数 平均抗体阳性率
抗-HBs 1042 82.65% 85.62% 87.74% 889 85.32%
百日咳 1042 95.15% 98.82% 99.98% 1028 98.66%
白喉 1042 94.67% 98.35% 100.00% 1013 97.22%
破傷风 1042 96.12% 97.84% 99.79% 1023 98.18%
麻疹 1042 97.85% 98.88% 100.00% 1037 99.52%
脊灰 1042 98.67% 99.23% 99.92% 1036 99.42%
3讨论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是婴幼儿健康保证的第一站。由于及时接种疫苗,多种严重的婴幼儿流行性传染疾病已经灭绝或者很少出现,如天花病毒、麻风等,所以国家出台了一些强制措施,强制免疫一些疫苗的接种,本组研究中的4种疫苗均属于免疫规划中的强免疫苗[3],主要针对多发的乙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麻疹、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几种疾病。
血清抗体是检测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常用手段,也是比较重要的客观评价标准[4]。在我国,免疫成功率的指标标准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破伤风IgG抗体、麻疹病毒IgG抗体、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ⅢIgG抗体均要大于等于85%,而百日咳IgG抗体要大于等于75%,白喉IgG抗体要大于等于80%[5]。本组研究中,只有2007年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指标低于要求,其他抗体免疫效果均理想,至2009年共和县的疫苗接种免疫效果均明显高于规定标准,免疫效果非常显著,并且在2009年的研究分析中笔者发现共和县的疫苗免疫效果,增高迅速,有些免疫效果已经达到了100%。
自我国疫苗接种规划以来,取得了满意的免疫效果,有效的控制了多种婴幼儿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发生,保障了儿童的健康,同时也使其免疫力大幅提高。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疫苗接种效果会更加显著[6]。
参考文献
[1] 曹信金,张仁森,廖庆辉.新罗区1988~1999 年出生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抗体水平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1):23.
[2] 佟荟,张中林,周会林,等.1 岁儿童乙肝疫苗抗体的监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31.
[3] 李端,张志红,聂萍英,等.南昌市红谷滩新区2007年~2009年儿童免疫规划4种疫苗免疫效果监测[J].江西医药.2010,45(8):835-836.
[4] 王东海,胡国良,涂秋凤,等.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计划免疫,2004(5):268.
[5] 吴守宏,王标.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03-105.
[6] 刘恒武,侯清波,程林.荆州市城区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1(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