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游戏是幼儿身心成长发展历程中的必需品,它应该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体现其价值与意义。本文簡要分析了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游戏化背景;幼儿园教学;实现途径;品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122-02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就提出,要求幼儿园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方针,践行游戏化幼儿园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享受教育、健康成长并发展。在本文看来,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应该做到合理的游戏性教学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且要重视家园合作,延伸游戏化教学范围。
1 为幼儿创设饱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教学环境
从本质上来讲,幼儿园教学环境应该涵盖了制度环境和物理环境,它们应该被看做是一个整体,而游戏化教学也应该围绕这两点来展开。
首先是物理环境,面向幼儿的游戏教学环境一定要做到空间设计安全舒适,以保证幼儿人身生命基本安全为主,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让幼儿全然乐在其中。再一点就是要注重不同活动区域的相互协调,特别是注重对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保证所投放材料丰富多彩且便于选择取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用不同的游戏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通过环境积极主动的刺激幼儿,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渐掌握知识并习得知识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当然,在游戏材料投放过程中应该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和取用,因为这样能够激发幼儿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体现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独立性特征,也能培养和强化他们的独立个性。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合理的分门别类,为相同的材料及物品归类,并清晰标识材料名称和种类,让幼儿易学易懂。当然,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辨识能力由于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他们的游戏材料分类与投放也要做到按水平操作,但一般都要采用透明容器,这样更方便幼儿辨识游戏材料。
其次是制度环境,针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制度环境制定一定要做到制度健全,其主要还是希望为幼儿配备更加优秀的教师。为此,幼儿园可以加入“协调员”机制,该机制的主要做法就是由配班教师轮流担任协调员,保持协调员的岗位流动性,让他们能够灵活辗转于各个教室内,根据不同班级需要来展开教学过程,并解决一些突发性教学事件,让教师从紧张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1]。
2 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
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其关键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判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幼儿作为活动主体的个性化活动倾向性,为此,教师要判断幼儿作为游戏主体是否正处于游戏状态的个体特征。正如哲学家弗洛伊德所言“游戏就是主体的人格类型与内在愿望的外化表现,所以游戏与主体人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
为了考察幼儿人格中的游戏性品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游戏来观察学生,例如通过小组合作的即兴舞蹈表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游戏来观察学生的游戏性个性。具体来讲就是为幼儿分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进行舞蹈表演模仿,一方面看他们独立舞蹈表演的个人表现能力,一方面看他们的小组舞蹈合作协调能力及默契度,通过多方面观察来建立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合作与互信关系,借游戏化教学内容来推出评估过程,并让这种评估结果成为课上课下幼儿学习过程的有效过渡。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体系中,这种评估体系就叫做发展性评估体系,它能够帮助幼儿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也能培养教师对于幼儿行为表现的敏感度,为进一步的游戏性教学计划提供经验基础。
3 强调家园共育游戏化教学
要强调家园共育游戏化教学过程,家园共育应该成为幼儿园游戏化背景下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为此,主要要做到以下3点:
首先,要为家园共育建立真实的互动交流平台,将游戏化教学形象化,形成家庭区域与幼儿园区域的游戏教学联动,依靠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来实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有效对接,建立家庭幼儿教育区域与院内幼儿教育区域之间的共同区域。在实际的家园共育互动交流平台上,要以家长会、亲自活动、家长园内访问开放日、幼儿园家长网络论坛、幼儿园教师家长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来形成家园共育相互有机沟通过程,充分发展家园互动交流平台,并定期向家长汇报幼儿的游戏活动过程与学习进步。例如为家长专门展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演视频、绘画作品等等,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游戏化学习情绪,掌握孩子在园内的发展动向,也指导他们做到家庭幼儿教育的心中有数。当然,教师也应该将幼儿家长请到课堂教学区域内,引导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手工制作游戏材料、一起玩游戏、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看动画等等,全面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化学习过程中,实现亲子同乐,为家长彻底打消有关“游戏是否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主观疑虑,将他们传统的抵制情绪转化为主动理解、合作與支持。
其次,家长在家庭区域也要根据教师所留的作业内容来辅导并参与到孩子的作业完成过程中。例如教师为幼儿留下课后作业“和父母参加一次周末的春游活动”。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在周末出去玩一次,让孩子记录下春游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并有必要记录下来,包括看到的、听到的、和父母交流的所有事项。然后在家长的辅助与总结归纳下完成作业。在下一周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就能够和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周末春游故事,不但通过这种家庭区域的游戏化教学促进幼儿的记忆能力培养,也通过课上交流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及复述能力。
综上所述,在家园共育模式的促进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模式就能从过往传统的封闭式区域逐渐步入双向管理开放式区域,实现游戏化教学的民主化管理进程[2]。
总结
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应该强调多元化发展优化,包括课堂课程内容优化、幼儿个体游戏性品质优化以及家园共育优化,顺应幼儿天生爱玩好动的客观规律来展开游戏化课程建设过程,并正确引导他们,初步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本质。
参考文献
[1] 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42-61.
[2] 宋慧慧.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134-134.
关键词: 游戏化背景;幼儿园教学;实现途径;品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122-02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就提出,要求幼儿园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方针,践行游戏化幼儿园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享受教育、健康成长并发展。在本文看来,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应该做到合理的游戏性教学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且要重视家园合作,延伸游戏化教学范围。
1 为幼儿创设饱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教学环境
从本质上来讲,幼儿园教学环境应该涵盖了制度环境和物理环境,它们应该被看做是一个整体,而游戏化教学也应该围绕这两点来展开。
首先是物理环境,面向幼儿的游戏教学环境一定要做到空间设计安全舒适,以保证幼儿人身生命基本安全为主,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让幼儿全然乐在其中。再一点就是要注重不同活动区域的相互协调,特别是注重对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保证所投放材料丰富多彩且便于选择取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用不同的游戏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通过环境积极主动的刺激幼儿,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渐掌握知识并习得知识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当然,在游戏材料投放过程中应该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和取用,因为这样能够激发幼儿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体现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独立性特征,也能培养和强化他们的独立个性。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合理的分门别类,为相同的材料及物品归类,并清晰标识材料名称和种类,让幼儿易学易懂。当然,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辨识能力由于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他们的游戏材料分类与投放也要做到按水平操作,但一般都要采用透明容器,这样更方便幼儿辨识游戏材料。
其次是制度环境,针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制度环境制定一定要做到制度健全,其主要还是希望为幼儿配备更加优秀的教师。为此,幼儿园可以加入“协调员”机制,该机制的主要做法就是由配班教师轮流担任协调员,保持协调员的岗位流动性,让他们能够灵活辗转于各个教室内,根据不同班级需要来展开教学过程,并解决一些突发性教学事件,让教师从紧张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1]。
2 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
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其关键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判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幼儿作为活动主体的个性化活动倾向性,为此,教师要判断幼儿作为游戏主体是否正处于游戏状态的个体特征。正如哲学家弗洛伊德所言“游戏就是主体的人格类型与内在愿望的外化表现,所以游戏与主体人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
为了考察幼儿人格中的游戏性品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游戏来观察学生,例如通过小组合作的即兴舞蹈表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游戏来观察学生的游戏性个性。具体来讲就是为幼儿分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进行舞蹈表演模仿,一方面看他们独立舞蹈表演的个人表现能力,一方面看他们的小组舞蹈合作协调能力及默契度,通过多方面观察来建立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合作与互信关系,借游戏化教学内容来推出评估过程,并让这种评估结果成为课上课下幼儿学习过程的有效过渡。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体系中,这种评估体系就叫做发展性评估体系,它能够帮助幼儿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也能培养教师对于幼儿行为表现的敏感度,为进一步的游戏性教学计划提供经验基础。
3 强调家园共育游戏化教学
要强调家园共育游戏化教学过程,家园共育应该成为幼儿园游戏化背景下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为此,主要要做到以下3点:
首先,要为家园共育建立真实的互动交流平台,将游戏化教学形象化,形成家庭区域与幼儿园区域的游戏教学联动,依靠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来实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有效对接,建立家庭幼儿教育区域与院内幼儿教育区域之间的共同区域。在实际的家园共育互动交流平台上,要以家长会、亲自活动、家长园内访问开放日、幼儿园家长网络论坛、幼儿园教师家长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来形成家园共育相互有机沟通过程,充分发展家园互动交流平台,并定期向家长汇报幼儿的游戏活动过程与学习进步。例如为家长专门展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演视频、绘画作品等等,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游戏化学习情绪,掌握孩子在园内的发展动向,也指导他们做到家庭幼儿教育的心中有数。当然,教师也应该将幼儿家长请到课堂教学区域内,引导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手工制作游戏材料、一起玩游戏、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看动画等等,全面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化学习过程中,实现亲子同乐,为家长彻底打消有关“游戏是否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主观疑虑,将他们传统的抵制情绪转化为主动理解、合作與支持。
其次,家长在家庭区域也要根据教师所留的作业内容来辅导并参与到孩子的作业完成过程中。例如教师为幼儿留下课后作业“和父母参加一次周末的春游活动”。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在周末出去玩一次,让孩子记录下春游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并有必要记录下来,包括看到的、听到的、和父母交流的所有事项。然后在家长的辅助与总结归纳下完成作业。在下一周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就能够和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周末春游故事,不但通过这种家庭区域的游戏化教学促进幼儿的记忆能力培养,也通过课上交流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及复述能力。
综上所述,在家园共育模式的促进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模式就能从过往传统的封闭式区域逐渐步入双向管理开放式区域,实现游戏化教学的民主化管理进程[2]。
总结
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应该强调多元化发展优化,包括课堂课程内容优化、幼儿个体游戏性品质优化以及家园共育优化,顺应幼儿天生爱玩好动的客观规律来展开游戏化课程建设过程,并正确引导他们,初步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本质。
参考文献
[1] 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42-61.
[2] 宋慧慧.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