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1037~1101)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对于苏轼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苏学”。中国文学史的长河群星璀璨,而苏轼之不同于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文学大家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他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表现出了超逸的人格风范,并将其种种人生感受和哲思无不尽意地付诸文学创作。他能够把自己从时代氛围、自身经历中所获得的人生感悟融注于具体形象和日常生活之中,浑然无迹,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理趣”。
“理趣”是指诗歌中“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效应,这是宋人言理的最高境界。理趣诗是具有哲理意味、给人思想启迪,同时深具审美性、更有韵味的诗。有人说,诗情和哲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苏轼是一位学养深厚、笔力高超的大家,其诗词大多能从具体意象、实际生活中升华出艺术和哲理,既具有艺术的美感,又蕴涵哲学的睿智。他总能寓情感、哲理于意象之中,以意象寄托情感、引发哲理。正因为苏轼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了人生之本相,所以才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千百年来流传不朽,能不断地引起后人的共鸣,并给人以思想启迪。
苏轼的大部分诗作都是从具体生活中的事物、场景生发出生活或人生哲理的。人们所熟悉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写庐山生发提炼出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即要了解和把握事物的真相、本质,必须摆脱一时一地一个角度的限制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性,必须对事物作尽量客观而不带成见的历史的全方位的考察和深入的探究。而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也可以理解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的时空观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再来看《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且不问此诗的背景如何,读完前四句我们立即就会被诗人“天问”式的开篇和人生之喻所吸引和震撼,恍然大悟又怅然若失:人生不正像天地间的飞鸿么?渺小而又盲目。从此诗所表达的意义来看,子由的原唱句句不离乎“别”,而苏轼的和诗却句句超乎“别”。苏轼巧妙地利用原唱首联“共道长途怕雪泥”一句中的“雪泥”二字,引发出一个“雪泥鸿爪”的著名譬喻,表达了他对于漂泊人生的独到理解和看法。苏轼在这里把他与其弟子由的聚散,放在来去无定的人生框架中去看待。人生抽象渺茫,难于用理性、严密的语言说清,而借助于譬喻等艺术手段来表达,就能使读者更易感受和理解。而东坡是“长于譬喻”(《诗人玉屑》卷十七)的。“飞鸿”之喻一出,紧接着说明何以“似”——“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偶然”谓人生的漂泊无定,“那复计东西”谓人生的不由自主,身陷其中的执迷、盲目性以及人生际遇的难以预料。后面四句则记叙自己与弟弟子由往昔的经历。
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看似一首写景诗,实际上却寓含哲理。诗曰:“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正值夏季,雨水来得急来得猛,此诗即描写了作者在望湖楼上看到的从云聚到下雨再到风起雨停的过程。可谓一句一番风景,语言生动,极具表现力。然而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诗意不止于写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轼时年36岁,仕途上尚未遭遇大的挫折,思想上或许没有太多关于世事和人生的感悟并将它付之于创作。这首诗写夏季在望湖楼上所看到的一场雨的过程,令人欣喜振奋,似乎没有什么哲理内涵。但我们联系苏轼后来被贬黄州时所作《定风波》一词,便会读出一些哲理意味来。自然界天气变化无常(忽然聚云下雨)而又有常(苦雨终风也解晴)的规律不正像人生的际遇吗?变幻莫测而又都是瞬间,终会过去,天地和人事都是要维持一种平衡的。诗中的“黑云”、“白雨”可以象征生活中的挫折、艰险,“卷地风来忽吹散”象征着转机,“望湖楼下水如天”则是雨过天晴,空气更加清新,一切恢复平静。这似乎是读者的再创造,而好诗是让人涵咏不尽、解读不完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是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所作,描写了西湖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西湖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晴方好”、“雨亦奇”显得眼界宏阔。正如苏轼自己所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超然台记》)他能看到别人注意不到的景观,发现其中的美和乐趣,从而随缘自适,乐在其中。也正是这种“两可”的齐物观念支撑着日后饱经打击和痛苦的苏东坡在困厄的境遇中仍能不屈服,顽强乐观地生活下来。西湖正如西子,本身即是美的,那么外在的妆饰是不重要的——“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亦如此,只要心胸坦荡,不役于物,不执着于一端,那么外在的遭际变化是不堪惧、不足忧的,“随缘自适”而已。这种境界是怎样的豁达!而这些理解都是从“西湖初晴后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意境中引发出来的,所以自然而不觉抽象枯燥。
苏轼在词体上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以其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词的境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写。一个人的思想往往是一以贯之的,苏轼在诗中所表现出的哲理性沉思,在其词中同样有所体现,而这正是苏轼的独特魅力所在。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的思想情感也有其共性,虽然时代不同,但人的心灵感受却可以是相通的,所以苏轼的所感所悟常常能触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或受到启发,回味、感慨良久。诗人或作家之不同于常人之处即在于他们能言常人能见能感却不能言。
苏词的代表作当属作于熙宁九年(1076)中秋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写月夜怀人之情。上阕在对月怀想中蕴涵天人之际和个人人生道路的探寻、迷惘与苦闷,下阕写月之“无情”,月圆人不圆,抒发对于古今人事的感慨和亲人康健的祝愿。开头把酒问天:“明月几时有?”是对于自然永恒的追问,问天上宫阙今夕何年是对于“天界”的想象。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脱俗”之想——摆脱尘世,皈依天国。但这毕竟是不可能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似化用晏殊词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含离别怀人之意。继而以诗人的眼光,赋予明月以人的感情,问她何以“圆月照别离”,断人心肠。然而作者最终从宏大的时空意识中寻求到了超越,以月之阴晴圆缺与人之悲欢离合对举,总结出自然与人事的规律。结语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美好希冀,颇具诗意——虽然与思念的人天各一方,却可以共看月儿圆了又缺,缺了再圆,随时可以举首望月,遥寄思念,并且祝愿远方的人儿平安快乐。通过月亮,彼此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沟通。这是一种诗意,一种心灵的慰藉。苏轼正是这样在发问、写景、想象、抒情中感悟有关自然、世事和人生的道理的。
苏轼的另一首颇具“理趣”之作是作于黄州贬所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有小序,道出了这首词的写作缘由。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惨遭“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之时。词人既是在雨中的沙湖道上漫步,也是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漫游。“乌台诗案”对诗人的身心摧残极大,然而惊惧过后,胸怀坦荡、思想融通的苏东坡并不以此为悲,而是不惧风雨,听任自然,心静如水。“吟啸徐行”表现了东坡的乐观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则具有象征意义和哲理意味——只要心境平和,即使身处恶劣的环境也能够做到逍遥自在。三月初时值春寒料峭,雨给人增加了寒意,但不久竟见到了“山头斜照”!由此诗人感悟到:风雨终会过去,不留痕迹,而雨过之后回首来路,当时咄咄逼人的风雨云烟,早已化为乌有。同样,在生活中,苦难并不可怕,当它来临之时只要你乐观坚强地去面对,终会战胜它,迎来光明。结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乎蕴涵一种宁静淡泊的禅思,但又给人以鼓舞,令人回味。这首词也是从日常生活、自然界现象中感悟人生哲理的。场景生动,情趣盎然,不言理而理蕴其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与作者的个人经历、达观性情,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及其良好的艺术表现力是密切相关的。
苏轼还有一首《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词前有序曰:“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王定国即王巩,从苏轼学为文,因收受苏诗而遭“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宾州监盐酒税。宾州当时属广南西路,为岭南地区,僻远荒凉,生活艰苦。王巩赴岭南时,歌女柔奴同行,三年后王巩北归,出柔奴劝苏轼饮酒。苏轼作此词赞歌女,从中可见歌女性格,亦可见东坡的胸襟气度。词中刻画了一个美丽温柔、深谙事理的女子形象,并借她之口吻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适时调整自我心态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岭南条件艰苦,但只要顺应自然,以欣赏的眼光、诗化的心态悦纳世事,那么哪里都可以安身,随时随处都可以活得潇洒自在,怡然自得。否则,自怨自艾、忧愁烦闷,只能是对于宝贵生命的摧残和对于短暂年光的浪费。这首词亦是在叙述事件时从具体情境引发出生活的哲理,读之令人称叹。
此外,苏轼词句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作者从送别友人联想到在人生旅途上,送人者也是“行人”,观点新颖而深刻。“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永遇乐》)是从广阔的时空角度看待历史人事而发出的感慨,其高远不凡的眼光可谓常人所未及。“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气势宏大,“风”似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卷潮来”即遇合,“送潮归”即离散,潮来潮去,缘起缘灭,无有定所,无法左右,既是写景,又寓含哲理。
苏轼旷逸、豁达的性情和随缘自适、无往不乐的思想是对人生苦难和生活困境的超越,是在坎坷的际遇中寻求适意和有意义人生的必由之路。而他所关注的个人生存状态、人生态度等问题以及他对于人生的见解,是涉及人类“终极关怀”的问题,即人类对于自身处境和命运的观照。也正因为此,他的作品才会引起当时和后代人的共鸣,流传千载而不朽;而他面对人生厄运不屈服,主动寻求心理超脱的精神,亦令人景仰,给人启迪。东坡是个文艺天才,更是一位智者、达人。
(曹瑞娟,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理趣”是指诗歌中“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效应,这是宋人言理的最高境界。理趣诗是具有哲理意味、给人思想启迪,同时深具审美性、更有韵味的诗。有人说,诗情和哲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苏轼是一位学养深厚、笔力高超的大家,其诗词大多能从具体意象、实际生活中升华出艺术和哲理,既具有艺术的美感,又蕴涵哲学的睿智。他总能寓情感、哲理于意象之中,以意象寄托情感、引发哲理。正因为苏轼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了人生之本相,所以才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千百年来流传不朽,能不断地引起后人的共鸣,并给人以思想启迪。
苏轼的大部分诗作都是从具体生活中的事物、场景生发出生活或人生哲理的。人们所熟悉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写庐山生发提炼出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即要了解和把握事物的真相、本质,必须摆脱一时一地一个角度的限制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性,必须对事物作尽量客观而不带成见的历史的全方位的考察和深入的探究。而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也可以理解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的时空观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再来看《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且不问此诗的背景如何,读完前四句我们立即就会被诗人“天问”式的开篇和人生之喻所吸引和震撼,恍然大悟又怅然若失:人生不正像天地间的飞鸿么?渺小而又盲目。从此诗所表达的意义来看,子由的原唱句句不离乎“别”,而苏轼的和诗却句句超乎“别”。苏轼巧妙地利用原唱首联“共道长途怕雪泥”一句中的“雪泥”二字,引发出一个“雪泥鸿爪”的著名譬喻,表达了他对于漂泊人生的独到理解和看法。苏轼在这里把他与其弟子由的聚散,放在来去无定的人生框架中去看待。人生抽象渺茫,难于用理性、严密的语言说清,而借助于譬喻等艺术手段来表达,就能使读者更易感受和理解。而东坡是“长于譬喻”(《诗人玉屑》卷十七)的。“飞鸿”之喻一出,紧接着说明何以“似”——“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偶然”谓人生的漂泊无定,“那复计东西”谓人生的不由自主,身陷其中的执迷、盲目性以及人生际遇的难以预料。后面四句则记叙自己与弟弟子由往昔的经历。
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看似一首写景诗,实际上却寓含哲理。诗曰:“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正值夏季,雨水来得急来得猛,此诗即描写了作者在望湖楼上看到的从云聚到下雨再到风起雨停的过程。可谓一句一番风景,语言生动,极具表现力。然而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诗意不止于写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轼时年36岁,仕途上尚未遭遇大的挫折,思想上或许没有太多关于世事和人生的感悟并将它付之于创作。这首诗写夏季在望湖楼上所看到的一场雨的过程,令人欣喜振奋,似乎没有什么哲理内涵。但我们联系苏轼后来被贬黄州时所作《定风波》一词,便会读出一些哲理意味来。自然界天气变化无常(忽然聚云下雨)而又有常(苦雨终风也解晴)的规律不正像人生的际遇吗?变幻莫测而又都是瞬间,终会过去,天地和人事都是要维持一种平衡的。诗中的“黑云”、“白雨”可以象征生活中的挫折、艰险,“卷地风来忽吹散”象征着转机,“望湖楼下水如天”则是雨过天晴,空气更加清新,一切恢复平静。这似乎是读者的再创造,而好诗是让人涵咏不尽、解读不完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是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所作,描写了西湖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西湖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晴方好”、“雨亦奇”显得眼界宏阔。正如苏轼自己所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超然台记》)他能看到别人注意不到的景观,发现其中的美和乐趣,从而随缘自适,乐在其中。也正是这种“两可”的齐物观念支撑着日后饱经打击和痛苦的苏东坡在困厄的境遇中仍能不屈服,顽强乐观地生活下来。西湖正如西子,本身即是美的,那么外在的妆饰是不重要的——“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亦如此,只要心胸坦荡,不役于物,不执着于一端,那么外在的遭际变化是不堪惧、不足忧的,“随缘自适”而已。这种境界是怎样的豁达!而这些理解都是从“西湖初晴后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意境中引发出来的,所以自然而不觉抽象枯燥。
苏轼在词体上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以其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词的境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写。一个人的思想往往是一以贯之的,苏轼在诗中所表现出的哲理性沉思,在其词中同样有所体现,而这正是苏轼的独特魅力所在。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的思想情感也有其共性,虽然时代不同,但人的心灵感受却可以是相通的,所以苏轼的所感所悟常常能触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或受到启发,回味、感慨良久。诗人或作家之不同于常人之处即在于他们能言常人能见能感却不能言。
苏词的代表作当属作于熙宁九年(1076)中秋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写月夜怀人之情。上阕在对月怀想中蕴涵天人之际和个人人生道路的探寻、迷惘与苦闷,下阕写月之“无情”,月圆人不圆,抒发对于古今人事的感慨和亲人康健的祝愿。开头把酒问天:“明月几时有?”是对于自然永恒的追问,问天上宫阙今夕何年是对于“天界”的想象。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脱俗”之想——摆脱尘世,皈依天国。但这毕竟是不可能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似化用晏殊词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含离别怀人之意。继而以诗人的眼光,赋予明月以人的感情,问她何以“圆月照别离”,断人心肠。然而作者最终从宏大的时空意识中寻求到了超越,以月之阴晴圆缺与人之悲欢离合对举,总结出自然与人事的规律。结语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美好希冀,颇具诗意——虽然与思念的人天各一方,却可以共看月儿圆了又缺,缺了再圆,随时可以举首望月,遥寄思念,并且祝愿远方的人儿平安快乐。通过月亮,彼此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沟通。这是一种诗意,一种心灵的慰藉。苏轼正是这样在发问、写景、想象、抒情中感悟有关自然、世事和人生的道理的。
苏轼的另一首颇具“理趣”之作是作于黄州贬所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有小序,道出了这首词的写作缘由。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惨遭“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之时。词人既是在雨中的沙湖道上漫步,也是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漫游。“乌台诗案”对诗人的身心摧残极大,然而惊惧过后,胸怀坦荡、思想融通的苏东坡并不以此为悲,而是不惧风雨,听任自然,心静如水。“吟啸徐行”表现了东坡的乐观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则具有象征意义和哲理意味——只要心境平和,即使身处恶劣的环境也能够做到逍遥自在。三月初时值春寒料峭,雨给人增加了寒意,但不久竟见到了“山头斜照”!由此诗人感悟到:风雨终会过去,不留痕迹,而雨过之后回首来路,当时咄咄逼人的风雨云烟,早已化为乌有。同样,在生活中,苦难并不可怕,当它来临之时只要你乐观坚强地去面对,终会战胜它,迎来光明。结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乎蕴涵一种宁静淡泊的禅思,但又给人以鼓舞,令人回味。这首词也是从日常生活、自然界现象中感悟人生哲理的。场景生动,情趣盎然,不言理而理蕴其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与作者的个人经历、达观性情,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及其良好的艺术表现力是密切相关的。
苏轼还有一首《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词前有序曰:“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王定国即王巩,从苏轼学为文,因收受苏诗而遭“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宾州监盐酒税。宾州当时属广南西路,为岭南地区,僻远荒凉,生活艰苦。王巩赴岭南时,歌女柔奴同行,三年后王巩北归,出柔奴劝苏轼饮酒。苏轼作此词赞歌女,从中可见歌女性格,亦可见东坡的胸襟气度。词中刻画了一个美丽温柔、深谙事理的女子形象,并借她之口吻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适时调整自我心态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岭南条件艰苦,但只要顺应自然,以欣赏的眼光、诗化的心态悦纳世事,那么哪里都可以安身,随时随处都可以活得潇洒自在,怡然自得。否则,自怨自艾、忧愁烦闷,只能是对于宝贵生命的摧残和对于短暂年光的浪费。这首词亦是在叙述事件时从具体情境引发出生活的哲理,读之令人称叹。
此外,苏轼词句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作者从送别友人联想到在人生旅途上,送人者也是“行人”,观点新颖而深刻。“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永遇乐》)是从广阔的时空角度看待历史人事而发出的感慨,其高远不凡的眼光可谓常人所未及。“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气势宏大,“风”似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卷潮来”即遇合,“送潮归”即离散,潮来潮去,缘起缘灭,无有定所,无法左右,既是写景,又寓含哲理。
苏轼旷逸、豁达的性情和随缘自适、无往不乐的思想是对人生苦难和生活困境的超越,是在坎坷的际遇中寻求适意和有意义人生的必由之路。而他所关注的个人生存状态、人生态度等问题以及他对于人生的见解,是涉及人类“终极关怀”的问题,即人类对于自身处境和命运的观照。也正因为此,他的作品才会引起当时和后代人的共鸣,流传千载而不朽;而他面对人生厄运不屈服,主动寻求心理超脱的精神,亦令人景仰,给人启迪。东坡是个文艺天才,更是一位智者、达人。
(曹瑞娟,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