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越来越备受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美术教育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审美情操。而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现行美术教育中每一位美术教师所要解决的重要的课题之一。
  兴趣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要有选择地、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
  教育要创新,首先教材要创新。美术教育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审美和想象力为出发点的,如果活动的内容不适宜孩子的学习和喜好,这样的美术教学要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是不可想象的。我因地制宜利地利用农村的有利资源编制了适合农村小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美术—工艺制作》,内容有《秸秆插接》、《豆贴画》、《剪纸》……新颖的教学素材、清晰的美术图片和巧妙的教學构思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认识传统的地方文化,培养了其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艺术的感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审美的活动中来。
  二、制作优秀的范画和教具
  优秀的范图和教具能使我们的教学得到成功和精彩,并能延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然而也有一些人在教学过程中从不使用一张范画,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口传式地讲课,使原应兴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讲授的枯燥无味,长而久之,使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学习水平“与日俱减”,开始厌烦美术课。我在教授工艺制作课时总是事先精心制作教具,每一件都精致漂亮,栩栩如生,学生在观赏作品时羡慕不已求知激情油然而生,在学生们看得兴趣盎然时,讲授新知。教具的巧妙运用,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想象力和求知欲,为学生积极求知提供了方向、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感到非常的新鲜,课件、网络、独有的画面展示方式和独特的音乐效果,都能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让其精神高度集中起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和实用价值,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和空间,快速、大量地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师生享受美,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图像放大、缩小、回放和定放,再配以音乐,可将学生的思维主动地带进充满遐想的绘画艺术境界中,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师演示法
  有些情况下,学生很想看看老师的水平,教师应当展示一下自己的真本领,以使学生心服口服。也有些情况下确实需要老师示范一下具体的绘画技法、制作步骤等,这些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在欣赏的同时,教师当堂演示很有必要。我在讲到中国古代花鸟画时,在课堂上现场挥毫,让学生面对面痛快淋漓地感受一下写意画挥洒自如、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纵横交织的潇洒画风。然后对所作水墨写意画的情趣美、意蕴美和形式美等与名作进行比较评析,利用存在的差距让学生欣赏到名作的各种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有激情的学生也来尝试,让他们体会在宣纸上作画的感觉。双向的师生活动,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
  五、运用竞赛,激发兴趣
  儿童的好奇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上《古诗配画》时,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四个组为四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各队的其中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出一首古诗,看哪一队写出的古诗数量最多。这样一来,大家情绪高昂,都想争第一,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竞赛,学生既复习了很多学过的古诗,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接下去的古诗配画教学做好了铺垫。
  六、采用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愉快的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讲《泥塑小动物》时,我准备了各种动物的玩具放在一个盒子里。首先向全班宣布:“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学生一听到做游戏,兴趣就上来了。接着我请了三位同学到讲台来,先把眼睛用布朦上,然后每人发一个玩具让他们摸摸,要他们比赛猜一猜自己拿的玩具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点。这时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很快,学生就摸出了是什么动物,特点也讲得很完整。这样一来,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解决了这节课教学内容中分析动物特征的这部分教学内容。
  以上几点,是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我相信,美术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在教学中我会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光辉!
其他文献
氮肥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施氮是调节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高、低氮肥地力条件通过滴灌施氮,探索不同时期施氮和传统一次性施氮对花生植
[摘 要]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无比的优越性,便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这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的一致性。为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图 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给教
多数动植物重要经济性状是遗传率较低的数量性状,其遗传分析精度较低。为提高其精度,植物遗传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在玉米、棉花和黄瓜等株型较大植物的QTL定位研究中,常常采用F_(2∶3)设计,即将F_2单株衍生的F_(2∶3)家系平均数作为F_2单株的遗传型值进行遗传分析,以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度。早期的F_(2∶3)设计忽略了异质家系的混合分布,只是将F_(2∶3)家系平均数作为F_2个体的遗传型
[摘 要]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过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有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方面的健康,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应该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过重——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所面临升学的压力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他们有时被压抑得无法宣泄,长此以往,难免会觉得“心”太累,甚至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因此,解放学生的“心理”是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理素质、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战略措施。而青少年学生正是当中的核心,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体育教育工作的同时,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是十分正确与必要的。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非都是通过政治课和相关活动来进行的,学校的体育课和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起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通过合理的分组,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关键字]合作学习 分组 有效性 评价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
当前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然而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为了在形式上迎合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运用探究教学方法授课时忽视学生知识上的储备,为探究而探究的现象,使得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判断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不在于它是不是探究教学,或探究的程度如何,而在于是否帮助学生学会了知识——即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了能力——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思想品德课堂则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做人修养的渠道。学生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主体性是否得到发挥则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着直接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活动过程,真正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