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的悲剧——作为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投射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j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宿命观念在哲学和文学中源远流长,不能简单地判定它是对是错,尤其在文学中,"宿命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生发点。它赋予了文学以哲学的高度,而哲学高度也正是拥有终极关怀的人文学者、作家、诗人们的一种最高追求。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为神秘感、对自然的崇拜以及或强或弱的偶然性。这些现代作家在处理宿命题材时大都保持从容淡泊的心态,同时造就一种"平淡自然"的风格,这显然与西方不同。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宿命观念的作家大多数都是独立于他们所处时代的主流话语之外的,且多具有哲学背景,但作家个体在宿命观念的理解和表达方面有很大差异。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品格,值得当代文坛借鉴。
其他文献
采用顶层设计理论方法,针对化学(师范)专业实验课程学时短,与中学课程和社会实际相脱离问题,结合中学新课程改革提出化学专业(师范)《中学化学实验设计研究》实验教学内容设
玉米圆斑病是一种玉米病害。在铁岭地区,自交系“吉63”发病最为严重,自1964年发现以来,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它为害果穗,形成穗腐,一般发病率15%左右,严重时 Corn spot
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调控机理较为清晰,但后熟过程中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变化尚不清楚。以‘贵长’猕猴桃果实为试材,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5%时采收,采后置于(25±1)℃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