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鞬鞘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腱鞘囊肿面积较小、部位较浅的患者116例,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结果:116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结论:火针疗法对面积较小、部位较浅的腱鞘囊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疗法术后不易复发,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费用低廉,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35-02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火针疗法治疗腱鞘囊肿患者11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筛选腱鞘囊肿面积较小、部位较浅的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在21~52岁之间;发病部位在手腕部者80例,在足踝部者36例;病程7个月~7年,其中初发者74例,用力挤破复发者21例,囊内注药复发者13例,手术切除复发者8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部酸困、肿胀、疼痛等不适感。
2 治疗方法
患部皮肤先用碘酒、酒精消毒,再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然后用亚甲兰在囊肿最高点处做出标记。选用医用9号针头,针柄用胶布包裹,以不导热为宜,麻醉约2分钟左右,右手持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固定囊肿,以囊肿最高点为中心,右手持针迅速刺入囊肿中心一针,再以中心一针为基点向囊肿周围环形围刺,视囊肿面积大小,每针间距约0.2~0.3cm,刺后立即拔出。拔出后用镊子持无菌纱布稍用力按压囊肿,囊液从针孔溢出,并用无菌棉球拭干。针剌完毕后,用无菌纱布敷盖,胶布固定三天。
3 结果
该组116例腱鞘囊肿患者经火针治疗一次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经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
4 讨论
腱鞘囊肿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数人认为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病变,形成囊肿。部分与外伤有关。囊肿多与关节腔、腱鞘相通,囊肿的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胨粘液,囊腔多为单房,亦有多房者。囊肿与关切囊或腱鞘密切关连,好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多于男。[1]该病以手腕、足踝等关节部位最为多见,用力挤破、囊内注药及手术切除等治疗复发率较高。火针治疗腱鞘囊肿属传统疗法,古称火针为“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粹刺”,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传统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均有显著疗效[2]。以往多用于虚寒性痛肿,近代扩展了火针在临床上的治疗范围,如对疣、颈部结核等症的治疗效果也颇为显著。火针治疗腱鞘囊肿,首先刺入囊肿前后壁,对囊壁起到烧灼破坏作用,囊液被挤出,不能积聚于囊内,这可能是该疗法治疗效果好的原因。应用该疗法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选择较小面积、较浅部位囊肿为最佳适应症,视囊肿位置深浅,精确定位,掌握好针刺深度,针数以囊肿面积大小为准来确定。一般经一次治疗即可治愈;若单次治疗不彻底,可实施二次治疗,间隔时间以一周为宜。本组的116例患者均为一次治愈。术后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火针治疗时必须动作敏捷,定位准确,深浅适宜,避开血管、神经组织、肌腱等,以防损伤。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状态。红晕或红肿未完全消失时,应暂停沐浴;局部发痒时切忌用手抓挠,以防感染。火针刺激性强,发热病症,局部有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不宜应用;孕妇、年老体弱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火针治疗腱鞘囊肿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实用性强,疗效显著,术后不易复发,可有效降低患者因施行手术切除带来的如血肿、复发、感染、肌腱损伤、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并且该疗法费用低廉,能大大减轻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構,值得在广大农村地区、城市社区等基层推广应用。但本疗法对面积较大、部位较深的囊肿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三版第44章1591页
[2] 王富春主编《实用针炙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301页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35-02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火针疗法治疗腱鞘囊肿患者11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筛选腱鞘囊肿面积较小、部位较浅的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在21~52岁之间;发病部位在手腕部者80例,在足踝部者36例;病程7个月~7年,其中初发者74例,用力挤破复发者21例,囊内注药复发者13例,手术切除复发者8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部酸困、肿胀、疼痛等不适感。
2 治疗方法
患部皮肤先用碘酒、酒精消毒,再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然后用亚甲兰在囊肿最高点处做出标记。选用医用9号针头,针柄用胶布包裹,以不导热为宜,麻醉约2分钟左右,右手持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固定囊肿,以囊肿最高点为中心,右手持针迅速刺入囊肿中心一针,再以中心一针为基点向囊肿周围环形围刺,视囊肿面积大小,每针间距约0.2~0.3cm,刺后立即拔出。拔出后用镊子持无菌纱布稍用力按压囊肿,囊液从针孔溢出,并用无菌棉球拭干。针剌完毕后,用无菌纱布敷盖,胶布固定三天。
3 结果
该组116例腱鞘囊肿患者经火针治疗一次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经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
4 讨论
腱鞘囊肿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数人认为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病变,形成囊肿。部分与外伤有关。囊肿多与关节腔、腱鞘相通,囊肿的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胨粘液,囊腔多为单房,亦有多房者。囊肿与关切囊或腱鞘密切关连,好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多于男。[1]该病以手腕、足踝等关节部位最为多见,用力挤破、囊内注药及手术切除等治疗复发率较高。火针治疗腱鞘囊肿属传统疗法,古称火针为“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粹刺”,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传统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均有显著疗效[2]。以往多用于虚寒性痛肿,近代扩展了火针在临床上的治疗范围,如对疣、颈部结核等症的治疗效果也颇为显著。火针治疗腱鞘囊肿,首先刺入囊肿前后壁,对囊壁起到烧灼破坏作用,囊液被挤出,不能积聚于囊内,这可能是该疗法治疗效果好的原因。应用该疗法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选择较小面积、较浅部位囊肿为最佳适应症,视囊肿位置深浅,精确定位,掌握好针刺深度,针数以囊肿面积大小为准来确定。一般经一次治疗即可治愈;若单次治疗不彻底,可实施二次治疗,间隔时间以一周为宜。本组的116例患者均为一次治愈。术后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火针治疗时必须动作敏捷,定位准确,深浅适宜,避开血管、神经组织、肌腱等,以防损伤。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状态。红晕或红肿未完全消失时,应暂停沐浴;局部发痒时切忌用手抓挠,以防感染。火针刺激性强,发热病症,局部有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不宜应用;孕妇、年老体弱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火针治疗腱鞘囊肿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实用性强,疗效显著,术后不易复发,可有效降低患者因施行手术切除带来的如血肿、复发、感染、肌腱损伤、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并且该疗法费用低廉,能大大减轻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構,值得在广大农村地区、城市社区等基层推广应用。但本疗法对面积较大、部位较深的囊肿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三版第44章1591页
[2] 王富春主编《实用针炙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301页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