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阅读资源 彰显教学魅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语文考试中,阅读部分占语文试卷的很大比例,重视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必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的课堂虽然平实,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没有气势逼人的闪耀光环,但有着意想不到的巧妙之处,而这些巧妙之处又是课堂的自然生成,没有刻意的雕琢。无论是从教学角度的选取,还是对教学要点的处理,都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这些老师的阅读课堂环节也是干净利索,层次分明,绝不拖泥带水;教学内容的挖掘都有独到的眼光,这都是课堂教学魅力的展现,更是阅读教学的魅力所在。`
  一、教学角度的选择要“巧”
  教学角度的选择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一篇好的文本就好比一座神秘的庄园,这座庄园里的风景随处可见,要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浏览庄园内所有的景点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那么,在课堂上学生能看到什么,就和教师教学所选的切入口、所走的路线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些切入口、路线的选择是需要教学智慧的。教师不能随便选个路盲目地在庄園里行走,也不能人云亦云,要想欣赏都到风景,教师就要学会动脑,有着属于自己的发现。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台阶》一文,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导读部分:我们的家乡有一些独特的风景,大家对家乡的风景有着独特的认识,从这些独特的风土人情里能读出一些“人情味”,这就是我们日常讲的“风俗人情”。本文的作者是农村人,他的家乡有很多的风俗人情,台阶很高,意味着房屋主人的社会地位很高。那么农民建造宽敞明亮的房屋,筑造高高的台阶就成了人们一生的追求。文章中的“父亲”为什么对高台阶那么执着的追求?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台阶?这些问题自然就和文本背景联系起来了。大家从台阶开始,研讨人物的性格,文章中的人物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初步的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涵,从风俗人情的角度切入,学生就很自然的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因为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农村,农村中的风俗人情是人物生活因素,由人物行为联想到人物思想,这样学生的阅读思路就逐渐清晰起来,对人物的感知也就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阅读教学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深刻,而在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寻找到阅读的切入点,学生的思路明晰了,阅读效果自然就有了。
  再者,我们可以从宁鸿彬老师执教的《皇帝的新装》中,看出宁老师是如何巧妙地选择教学角度的。宁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从一个“骗”字入手,由此架构起整节课的教学。首先是由“骗”这一个字理清文章中人物的各种关系,剖析每个人物的特点,由此挖掘出文本的主题。一切水到渠成,自然生成,整节课简单而有效。在学生的阅读中,宁老师这样设问:“请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通过多个字的对比分析,学生们渐渐理出了这个“骗”字最为合适,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宁老师又问:“众人受骗的原因是什么?小孩子为什么能够说出真话?”这样就把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上升到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思考。最为可贵的是,宁老师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紧紧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带领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吃透文本,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了提升。
  二、教学要点的处理求“味”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文体的教学要点,不同的文本也会有不同的教学要点。在教学要点的处理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拖泥带水,要做到简约有“味”,要守住阅读教学的“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例如散文教学一定要品读出作者的独特感受,那么如何品读,是需要我们花费很大的心思的。“品”就是品味、体悟、学习、鉴赏。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就蕴藏在文本中,所以语文课堂要组织学生品味文字,品味关键词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的作用,尤其要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譬如教学《春酒》这一课的时候,怎样品出作者在文中丰富的情感,肖培东老师就处理的非常巧妙。他在引领孩子初步感知“文章写了什么”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标题只有两个字,我们怎么读啊?”在老师对应的朗读指导和示范引领下,学生的朗读感受极具个性化的特点:有的深情,有的平淡,有的悠长,有的低沉,有的忧伤……在这千姿百态的朗读声中,学生读出了骄傲、伤感、愉悦、陶醉的复杂情感,可谓把作者的思乡之情处理的很到位,这节课教学要点的处理表现出了很强的语文味。
  再如,《槐乡五月》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很有表达特色,具有文学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自己要有一双慧眼,抓住课文中的精华句段,即很有“文味儿”的句段,拨云去雾,引导学生品读赏析,体会作者巧妙含蓄的文字表达,凸显对文本的品味、感悟的指导,让“语文味”变得纯正浓郁而又深入人心。
  比如:一开始在研读教材时我就抓住了以下几点让学生品读体会:
  1、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体会槐花的美和多;
  2、抓住槐花不同的形态,利用去掉课文中“玉雕”“维吾尔族姑娘”等词句的方法体会槐花的姿态美;
  3、把文中语言变成小诗,然后想象理解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从而理解槐乡孩子的心情;
  4、找到“清香、醇香、浓香”,朗读品味这三个词的浓淡程度,引出“浸”这个字,让孩子们理解自己就是置身在如此香的环境中,如此等等,需要品的地方还有很多。
  毋庸置疑,“咬文嚼字”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正如朱熹所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因此反复推敲斟酌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做的功课。但是,千万别以为语文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都是机械僵化、缺乏人文主义色彩的。其实,语文知识本来就是和人文情怀血肉相连、彼此难分的,问题在于教师如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教学环节的安排求“简”
  我们每节语文课的时间都是45分钟,在这有限的45分钟内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就必须简化教学环节。首先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保证正确、合理,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那些繁杂无用的东西要降到最低。曾经听过一节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先不去讨论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不是合理恰当,我们先来看一下授课教师前20分钟做了什么:教师首先出示了关于师者的名言警句,由此引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再引出课题,然后进行课前小活动: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老师,再介绍藤野先生给鲁迅的照片,由此介绍鲁迅和他的作品,出示文字,介绍鲁迅的日本留学经历,齐读并品味诗中作者的情感,最后介绍文章的写作年代和时代背景,走上文本教学之路。   我们暂且不谈这些内容学生需要花费多大的时间去获得,是不是学生自己取得的,有没有 必要拿到课堂上来,我们先探讨一下这些内容拿到课堂上的目的是为什么?为哪条教学目标服务的?恐怕执教者也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简单罗列的内容,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不仅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消磨了,还占用了课堂的大量宝贵时间,于是这节课的阅读理解也就沒有什么效果可言,整节课显得臃肿而无效。
  好的教学一定是条理清晰、眉清目秀的。肖培东的执教《孔乙己》一课仅用了三“记”就架构起了整节课。一“记”: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二“记”:小说中的人物最能记住孔乙己的什么?三“记”: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么?三个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再到主题探究,课堂简单而又深入。这些简洁的课堂架构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上经常见到的,主要特点是环节少,线路清,内涵丰富。
  四、教学内容的挖掘求“新”
  每一篇课文都珍藏着丰富的宝藏,能否发现内部的价值,涉及到一个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这是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在《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有多少教师能关注文本的最后一段?利用最后一段进行研读的恐怕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师只是一带而过。我有幸听了徐杰老师讲授的这节课,他在课堂上道出了真正的味道。他先解说同游者的身份:作者的好友,与作者有相似经历的贬官过程;龚吉,作者永远的好朋友,和作者有着相似的爱好;玄宗,作者的堂弟,在作者贬官过程中来到作者的身边;崔氏二小生,是作者姐姐家的孩子,也是作者的外甥。接下来,徐杰老师开始质疑:这样一群人陪伴着同病相连的朋友,作者为什么还要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呢?徐老师联系作者的贬官经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最后学生自然会领悟到结尾部分内容安排的意图,原来作者是用丰情来写孤独,细细品味才能感觉到内在的感染力。徐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挖掘让我们眼前一亮,课堂良好的效果也让人叹服。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语文教师要下真功夫,才能得到真学问,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五、结论
  课堂以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让我们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吧!优秀文本是学生与古今中外优秀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进行对话的桥梁,让我们多一些研究,跳出传统阅读教学的条条框框,就会教的轻松,教出魅力。
  黄夏,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隐喻体验性是语言范式转变到认知语言学后对隐喻本质的全新认识,体验性是隐喻的根本属性。隐喻体验性是建构于体验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此外,隐喻的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创新语文课堂授课方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那么,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构建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制度的影响。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相悖的。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根本无法激发
通过对碳排放权概念的理论溯源,得出碳排放权及其交易框架的构建是以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为前提,我们不能把它和大陆法系国家私法领域的实体权利简单的相提并论。大陆法系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工具性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表达等各种具象的语文能力,人文性重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抽象的精神意识,两者的结合正是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伴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成为检验语文课程实施的标准,还成为协同核心素养达成的关键策略,因此,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推行已是刻不容缓。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  “语文核心素养”名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200
高中语文课堂如果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文字现实化,还优美文章以本来的面目,将语文课堂中无限的魅力与活力全方位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运用这一方法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谈几点看法。  一、做好文学作品以及作者背景调查  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古代或
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与理解”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当让学生
"学段"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是指一些特定的"学习阶段"或其中某一较小的特定学习区间或时间范围。学段划分对学校教育制度、课程教科书设计和一线教师的教学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施生本教学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即一堂语文课要教什么。正如王荣生老师所指出的,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往往比怎么教还重要。笔者认为:准确选择教学内容是生本教学基础的基础。  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我們进行了时值一年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并对校本教研成果作了适当地提炼。  一、把握编者的教学意图,选择教学内容  某个文本,处于一套教材中的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一定有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为“人”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具有生命意义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是一种生命的交流和碰撞,是一种人性的感召的渗透,更是一种对人文的根植和呼唤。语文教育的一个目标,应该定在培养学生对汉语特别是对汉语书面语的丰富语感上。在语文素养上,学生能否自如的读写,取决于学生对文本语感培养的高低。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语文”,诚如众多文化学家所说,不是一些可见的、物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