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酸盐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以及储层物性等数据,研究了沾化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的纵向分布规律.在小于1900 m的深度,砂岩的孔隙主要为压实和胶结之后的原生粒间孔隙;在埋深达1900 m以后开始出现少量次生孔隙,在1900~2200 m深度范围形成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带;大量的次生孔隙出现在2200~3500 m的深度段.200多口井15000余个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在纵向上的变化关系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次生孔隙主要为长石溶蚀成因,碳酸盐胶结物溶蚀是次要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