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师生关系;个别教育;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5-0078-03
小宇是一个矛盾、敏感、充满负面情绪的学生。他在班里像一块烫手的山芋,同学不理他,任课教师也回避他。
我曾把小宇调到前排,将一些活泼、阳光的学生安排在他周围。但他不仅没交上朋友,还更敏感了,因为同学们的开朗、友善让他自惭形秽。后来,我又把他调到后排,把他安排在内向、好学的学生中间,没想到他更自暴自弃了。从他妈妈口中得知,两次换座位让他对我有了“偏见”,他已经把我当成众多鄙视他的成员之一———他认为我把他放前排就是监视他、折磨他,放后排就是嫌弃他、讨厌他。事实上,在换座位之前,我征求过他的意见,他同意了,我才换的。
开学2个月以来,小宇的成绩下降很多,作业时常不交,还整天垂头丧气的。更让人揪心的是,他的眼睛总是浮肿,黑眼圈很严重。
我找他谈了几次话,他都是沉默不语。有次,我看他眼睛浮肿实在厉害,便问他晚上是否玩手机了,他突然抱着头大哭起来。他哭了很久,简直喘不过气来,还在纸上用力写道:“为什么冤枉我?一次次找我,非要逼我承认没做的事情。”我看他哭得那么伤心,再加上小宇妈妈说没给孩子买手机,自然认为冤枉他了。我温柔地拍着他的后背安抚他,还鼓励了他好一会儿,并让他在办公室休息了一会再回教室。
自那次风波后,我明显感到小宇对我的态度变了。他开始不停地在我面前暴露自己的情绪,而同班的那群少年们已经羞于在老师面前宣泄情绪了。他作业不做,上课睡觉,我找他谈话,他总是歇斯底里地痛哭,然后说自己不会做。其他学生作业没交,会按照班规自行领“罚”,如擦黑板、扫地等,而他却因此获得了“特权”———因为我看他每次哭得那么伤心,实在不忍心责罚他,生怕自己冤枉他了。办公室的同事们见识过他哭得青筋暴起、满脸通红、浑身颤抖的模样,也纷纷劝我对他宽容些。
然而,小宇并没有因为我的特殊对待而有所改变,相反,他变得越来越脆弱。那天,当我讲《背影》一课时,他几乎抽噎了一节课,问他原因,他什么都不说,让他去我办公室休息下也不去。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任由他在教室里哭泣。放学后,我把小宇留下来,在我的耐心安抚下,小宇说出了课上痛哭的原因:他父亲在他刚出生时就离家出走了,没有享受过父爱。前几年父亲回来了,却有了新家。父亲的住所与小宇家很近,但他从不来看望小宇母子俩。小宇的母亲在等待多年后心灰意冷,选择了改嫁,并生下了一个孩子。小宇无处可去,只能与年迈的爷爷生活。今天的语文课上,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刺痛了他。
至于为何越来越邋遢以及不写作业,小宇说特殊的经历让他痛苦不堪,时常郁结在心,无心关注外界。他说的时候眼泪直流,身体微微发抖。小宇痛苦的模样让我心碎,我与他共情,陪着他流泪,指导他控制情绪的办法。
那次沟通后,小宇时常找我谈心,每次都哭得筋疲力尽。我一次次的指引、开导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一直在“堕落”:作业几乎不写了,形象管理也几乎放弃了,油腻的头发,长而黑的指甲,满脸的痘痘……大家看到他,都避之不及。
我一度怀疑,是我的过度共情导致他产生了不恰当的移情,但也没有确定。直到小宇爷爷闯进办公室的那天,我才明白自己错在何处。
那天放学后,我正和小宇像往常一样“促膝长谈”,小宇的爷爷突然冲进办公室。那个农民打扮的老人不会说普通话,他站在门口不停地用方言骂骂咧咧。
我让小宇翻译爷爷的方言,只见小宇面不改色,红着眼眶说道:昨天爷爷喝醉了,爷爷喝醉了就会骂他,还会关上灯不让他写作业,所以今天作业没交。其实,爷爷骂骂咧咧的大致内容是:小宇总是因为补写作业而留堂,肯定是天天晚上玩手机游戏耽误写作业了。而小宇妈妈放任他玩游戏,这让他很生气又无奈。
小宇以为我是外地人,又刚来苏州必然听不懂方言,居然当着我的面撒谎。更让我气愤的是,小宇的妈妈之前跟我说没有给小宇买手机,她居然帮着小宇撒谎。
震惊之余,我意识到,小宇之前向我诉说的那些痛苦未必是真的。他利用老师和他爷爷无法沟通以及没有父母监督的事实,捏造着各种谎言来欺骗我,以此获得各种“特权”。但我很快产生了新的疑问:小宇对同学和任课教师几乎不说谎,说明他不是一个习惯说谎的孩子,为何偏偏对我这个班主任撒谎?小宇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他为什么能深情地说假话?说假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获得不写作业、避免惩罚的“特权”,他早已得到,为何还要不停地向我“诉苦”?
在我的再三邀请下,小宇的妈妈终于来学校了。小宇的妈妈来了学校两次,但不管我和她谈小宇的任何问题,给任何建议,她都在回避、拒绝,她只是不停地诉说自己婚姻的痛苦以及生活的艰难。说到动情处,她不停地流泪。在我看来,小宇妈妈的潜台词是:我太累了,我没精力管孩子,我很不容易,所以老师们该多努力。
我又安排小宇母子俩单独聊天,但这对极少见面的母子并没有过多交流,有的只是小宇妈妈无尽的诉苦。小宇的妈妈显然是无助的。我突然明白小宇为何充满负面情绪了———他无法与年迈、暴躁的爷爷沟通,父亲压根不管他,在母親这又得不到精神上的安慰。母亲和他谈话的方式,让他产生“悲惨的人可以得到疼爱和逃避责任”的错误观念。他在我给他的“特权”中,不断确认自己是特殊的,是悲惨的,并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些特殊照顾。所以我越特殊对待他,他越理直气壮地堕落。而当小宇妈妈向小宇诉苦时,小宇内心产生了内疚和心疼的感觉,他把这种情绪当作儿子对母亲的爱,于是他希望和我诉苦时,我也产生内疚和心疼,以此证明我“爱”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在得到特权后,还要不停地向我诉苦,甚至夸大事实把自己塑造得无比凄惨。
更错误的是:小宇妈妈觉得愧对小宇,给了小宇很多零花钱。缺少陪伴的小宇,只能在母亲的频频转账中感受母爱,这造成小宇花钱无度。他在游戏上挥金如土,成为高高在上的“人民币玩家”,然而现实中却要树立“悲惨人设”。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增强小宇妈妈的信心以及转变她的沟通方式。很长一段时间,我利用各种方式鼓励她:即使是生活不幸的人,也有能力教育好孩子;指导她和小宇谈话时,用微笑代替流泪,用正能量代替无助感;在物质上,希望她用带有温度的手工制品和健康的食品代替之前的频频转账。
与此同时,我取消了小宇所有的“特权”,帮他抹去“特殊”的标签。一开始,小宇试图把自己弄得更悲惨来重获特权,但我顶住了所有压力。我说服任课教师逐渐对小宇提高要求,让他明白“卖惨”不能得到爱与特权;邀请几位任课教师共同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励志教育、生命教育,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拯救自己,保持自尊和上进才能赢来更多尊重;还让小宇每周和心理健康教师谈心,让他有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
虽然目前小宇的状态仍不如其他学生,但小宇的外形和心理状态明显转变很多,说明我的思路是对的。
经历此事,我意识到:有时候“弱者”未必需要特殊照顾。“伟大的老师,不是让学生觉得老师伟大,而是让学生觉得自己伟大。”激发学生的内在力量,让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与完整的人格,是我们每个班主任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5-0078-03
小宇是一个矛盾、敏感、充满负面情绪的学生。他在班里像一块烫手的山芋,同学不理他,任课教师也回避他。
我曾把小宇调到前排,将一些活泼、阳光的学生安排在他周围。但他不仅没交上朋友,还更敏感了,因为同学们的开朗、友善让他自惭形秽。后来,我又把他调到后排,把他安排在内向、好学的学生中间,没想到他更自暴自弃了。从他妈妈口中得知,两次换座位让他对我有了“偏见”,他已经把我当成众多鄙视他的成员之一———他认为我把他放前排就是监视他、折磨他,放后排就是嫌弃他、讨厌他。事实上,在换座位之前,我征求过他的意见,他同意了,我才换的。
开学2个月以来,小宇的成绩下降很多,作业时常不交,还整天垂头丧气的。更让人揪心的是,他的眼睛总是浮肿,黑眼圈很严重。
我找他谈了几次话,他都是沉默不语。有次,我看他眼睛浮肿实在厉害,便问他晚上是否玩手机了,他突然抱着头大哭起来。他哭了很久,简直喘不过气来,还在纸上用力写道:“为什么冤枉我?一次次找我,非要逼我承认没做的事情。”我看他哭得那么伤心,再加上小宇妈妈说没给孩子买手机,自然认为冤枉他了。我温柔地拍着他的后背安抚他,还鼓励了他好一会儿,并让他在办公室休息了一会再回教室。
自那次风波后,我明显感到小宇对我的态度变了。他开始不停地在我面前暴露自己的情绪,而同班的那群少年们已经羞于在老师面前宣泄情绪了。他作业不做,上课睡觉,我找他谈话,他总是歇斯底里地痛哭,然后说自己不会做。其他学生作业没交,会按照班规自行领“罚”,如擦黑板、扫地等,而他却因此获得了“特权”———因为我看他每次哭得那么伤心,实在不忍心责罚他,生怕自己冤枉他了。办公室的同事们见识过他哭得青筋暴起、满脸通红、浑身颤抖的模样,也纷纷劝我对他宽容些。
然而,小宇并没有因为我的特殊对待而有所改变,相反,他变得越来越脆弱。那天,当我讲《背影》一课时,他几乎抽噎了一节课,问他原因,他什么都不说,让他去我办公室休息下也不去。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任由他在教室里哭泣。放学后,我把小宇留下来,在我的耐心安抚下,小宇说出了课上痛哭的原因:他父亲在他刚出生时就离家出走了,没有享受过父爱。前几年父亲回来了,却有了新家。父亲的住所与小宇家很近,但他从不来看望小宇母子俩。小宇的母亲在等待多年后心灰意冷,选择了改嫁,并生下了一个孩子。小宇无处可去,只能与年迈的爷爷生活。今天的语文课上,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刺痛了他。
至于为何越来越邋遢以及不写作业,小宇说特殊的经历让他痛苦不堪,时常郁结在心,无心关注外界。他说的时候眼泪直流,身体微微发抖。小宇痛苦的模样让我心碎,我与他共情,陪着他流泪,指导他控制情绪的办法。
那次沟通后,小宇时常找我谈心,每次都哭得筋疲力尽。我一次次的指引、开导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一直在“堕落”:作业几乎不写了,形象管理也几乎放弃了,油腻的头发,长而黑的指甲,满脸的痘痘……大家看到他,都避之不及。
我一度怀疑,是我的过度共情导致他产生了不恰当的移情,但也没有确定。直到小宇爷爷闯进办公室的那天,我才明白自己错在何处。
那天放学后,我正和小宇像往常一样“促膝长谈”,小宇的爷爷突然冲进办公室。那个农民打扮的老人不会说普通话,他站在门口不停地用方言骂骂咧咧。
我让小宇翻译爷爷的方言,只见小宇面不改色,红着眼眶说道:昨天爷爷喝醉了,爷爷喝醉了就会骂他,还会关上灯不让他写作业,所以今天作业没交。其实,爷爷骂骂咧咧的大致内容是:小宇总是因为补写作业而留堂,肯定是天天晚上玩手机游戏耽误写作业了。而小宇妈妈放任他玩游戏,这让他很生气又无奈。
小宇以为我是外地人,又刚来苏州必然听不懂方言,居然当着我的面撒谎。更让我气愤的是,小宇的妈妈之前跟我说没有给小宇买手机,她居然帮着小宇撒谎。
震惊之余,我意识到,小宇之前向我诉说的那些痛苦未必是真的。他利用老师和他爷爷无法沟通以及没有父母监督的事实,捏造着各种谎言来欺骗我,以此获得各种“特权”。但我很快产生了新的疑问:小宇对同学和任课教师几乎不说谎,说明他不是一个习惯说谎的孩子,为何偏偏对我这个班主任撒谎?小宇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他为什么能深情地说假话?说假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获得不写作业、避免惩罚的“特权”,他早已得到,为何还要不停地向我“诉苦”?
在我的再三邀请下,小宇的妈妈终于来学校了。小宇的妈妈来了学校两次,但不管我和她谈小宇的任何问题,给任何建议,她都在回避、拒绝,她只是不停地诉说自己婚姻的痛苦以及生活的艰难。说到动情处,她不停地流泪。在我看来,小宇妈妈的潜台词是:我太累了,我没精力管孩子,我很不容易,所以老师们该多努力。
我又安排小宇母子俩单独聊天,但这对极少见面的母子并没有过多交流,有的只是小宇妈妈无尽的诉苦。小宇的妈妈显然是无助的。我突然明白小宇为何充满负面情绪了———他无法与年迈、暴躁的爷爷沟通,父亲压根不管他,在母親这又得不到精神上的安慰。母亲和他谈话的方式,让他产生“悲惨的人可以得到疼爱和逃避责任”的错误观念。他在我给他的“特权”中,不断确认自己是特殊的,是悲惨的,并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些特殊照顾。所以我越特殊对待他,他越理直气壮地堕落。而当小宇妈妈向小宇诉苦时,小宇内心产生了内疚和心疼的感觉,他把这种情绪当作儿子对母亲的爱,于是他希望和我诉苦时,我也产生内疚和心疼,以此证明我“爱”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在得到特权后,还要不停地向我诉苦,甚至夸大事实把自己塑造得无比凄惨。
更错误的是:小宇妈妈觉得愧对小宇,给了小宇很多零花钱。缺少陪伴的小宇,只能在母亲的频频转账中感受母爱,这造成小宇花钱无度。他在游戏上挥金如土,成为高高在上的“人民币玩家”,然而现实中却要树立“悲惨人设”。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增强小宇妈妈的信心以及转变她的沟通方式。很长一段时间,我利用各种方式鼓励她:即使是生活不幸的人,也有能力教育好孩子;指导她和小宇谈话时,用微笑代替流泪,用正能量代替无助感;在物质上,希望她用带有温度的手工制品和健康的食品代替之前的频频转账。
与此同时,我取消了小宇所有的“特权”,帮他抹去“特殊”的标签。一开始,小宇试图把自己弄得更悲惨来重获特权,但我顶住了所有压力。我说服任课教师逐渐对小宇提高要求,让他明白“卖惨”不能得到爱与特权;邀请几位任课教师共同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励志教育、生命教育,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拯救自己,保持自尊和上进才能赢来更多尊重;还让小宇每周和心理健康教师谈心,让他有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
虽然目前小宇的状态仍不如其他学生,但小宇的外形和心理状态明显转变很多,说明我的思路是对的。
经历此事,我意识到:有时候“弱者”未必需要特殊照顾。“伟大的老师,不是让学生觉得老师伟大,而是让学生觉得自己伟大。”激发学生的内在力量,让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与完整的人格,是我们每个班主任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