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谁的掌心里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入大学的时候,在人群里常常觉得孤单。世界好像突然变得大了,自己再也不是那个万人瞩目的中心。引以为傲的成绩也变得可以忽略不计。昔日被老师们忽视的那些能歌善舞的人士,似乎一夜之间就升了值,走在路上都是一派富贵飞腾之势。世界就这样轻易地转移到了别人的掌心里,自己唯有焦灼不安失魂落魄的份。
  阿雅现在就与几年前的我一样,有着失去了重心的孤独感。她来自一个位于遥远边疆的小镇,普通话有些蹩脚,常常一开口,就引来外人的笑声。她费了很大力气,差一点就将石头含在嘴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了,才终于有了一点起色,混在一堆人里,听起来不至于那么突兀刺耳。她很奇怪以前自己是想拼命尖着嗓子冲出那“鸡群”,成为一只地位显赫的仙鹤,而今却是因为这缺陷,想要缩到一个安全的壳里,最好,是谁也看不到自己。
  不过中学时那股子拼劲,还是让她想要在新的这片天地里披荆斩棘,重新成为人群的中心。班里的同学很快地分离成两拨,犹如分明的泾水渭水。有不满高考结果的,到了大学,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了那个当初的奋斗目标继续埋头苦读,只求4年后通过考研再造辉煌。他们常常以一副老成持重的表情,告诫阿雅,如果不走出去,待在这样一所不上不下的省城大学里,早晚人生也会变得跟路边的广告牌一样黯淡无光。而那些对更高的学历毫无兴趣的,则为了工作,热衷于讨好老师,或者为了学生会的一个官职上下打点,一副争得头破血流的模样。他们给予阿雅的教导,则是世俗现实的,甚至听起来有些残酷。他们建议阿雅要在老师面前,学会奉承,懂得阿谀:而在学生会里,不管是学院还是学校,都要有等级观念,学生会干部的地位,丝毫不次于任何一个老师或者领导,如果怠慢,轻则影响个人在学校的仕途,重则让你在4年后迈出校园时,因表现不佳而寻不到好的职业。阿雅夹在这样两股奋进的人群中,左右为难,不知将来是要考研,让人生上一个“档次”,还是为了工作,一路世俗下去。这样的问题没有解决,又有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一次一个舍友在宿舍里大声宣布明天中午请大家去吃麦当劳,大家都嘻嘻哈哈附和说好啊好啊,然后便各自忙碌去了。但阿雅却记到了心里,且为了这次吃饭,第二天特意在宿舍里耐心等候舍友的召唤。不想,左等右等也不见舍友的影子。就在此时,宿舍门打开来,舍友与其他人手里提着打包的饭菜回来了,他们在食堂里饱餐了一顿。阿雅生了气,但又不好发作,事后才知,舍友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知道这种随口说诗吃饭习惯的同学都哈哈一笑便忘掉了,只有阿雅认了真,等到饥肠辘辘,还没有任何音讯,并因这样有伤颜面的“欺骗”,而一个人大哭了一场。
  阿雅大二进入了学生会,成了学院宣传部的干事。很多时候,也没多少同学将她这一官职当成一回事,甚至说,干事干事,就是一千杂事的而已。她确实也迷茫,老师们开会只记得部长们的名字;曾经的朋友,因为官职比自己高,便以命令的语气让她去做事。而她的成绩也是中等,似乎没有实力也没有精力与那些一心想要走出去的同学比拼。两条路缠绕混杂在一起,阿雅突然间觉得自己没有了方向。
  阿雅问我,为何自己有成了世界边缘的感觉呢?那个高中时光芒四射的女孩,跑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人越向社会上走,就离中心的世界越远了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阿雅的问题。她大约不知道作为老师的我,正遭遇着同样的困惑。我在讲台上是学生的中心,可是在职场上,我却与所有的学生一样,是一个小心翼翼却又总是手足无措的新人。或许我刚刚给他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部话剧,出了门,就被领导叫到办公室,教育我没有努力工作,并派给我一门我不喜欢也不熟悉的新的课程。但是,我却相信,世界并没有在我们的掌心还是在我们的脚底一说。因为我知道,对于每个人而言,世界根本没有中心。你在你所处的位置上,能够做到最好,你就是中心。
  不要让世界来界定你的中心,而是自己去界定世界的中心。
  
  编辑 姚晟
其他文献
考完北广回来,我对于能否录取几乎不敢做任何设想,或者说,基本上我悲观地认为我能够成为一个播音主持的可能性非常小。相反的是,我很坚定地认为,我的同学小宸如果不是横遭不幸,一定能够真正成为一个画家。我们之间的差别,在于他很早就对某一确定目标抱有坚定的理想,并且在持续地付出努力,而我不是。如果说我也有的话,“考上大学”,勉强算是一个,可是这个目标十分空泛,但我的努力又显然不够持续和稳定。  高三,奔向高
期刊
都说填志愿是另一种形式的高考,大家费尽心思,斗智斗勇,只为在成绩已成事实的情况下争取“利益最大化”,上个不觉得亏的学校,选个还过得去的专业。于是,每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都急上了,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以作参考,把亲戚朋友、学长学姐都拉拢过来当参谋,忙得焦头烂额,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是越挑越迷糊,心里越没底。  若是在以前,考完试成绩还没出来就填志愿,大家觉得太伤脑筋很正常。可现在的情况跟那个“黑
期刊
总是会在许多同学写的文字里,读到有关学习和生活的迷茫、艰难。现在的我们确实承担着以前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所不曾面对的压力,但这并不是我们怨艾的理由。连沙漠中都能生长出特有的玫瑰,我们又怎能一味地用灰暗的笔调去书写青春呢?  我们应深知,现在所拥有的是最美好的时光,那些困难只不过是用来雕琢我们生命的刻刀。如果不经历千磨万凿,那我们最终也不过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罢了。  当然普通的石头也没什么不好,只
期刊
同桌的位子还是空着,上面堆着上次月考遗留下来的凌乱的卷子,一片又一片的红叉触目惊心。我耸了耸肩,想起她那张总是“无所谓”的脸,苦笑了一下,继续埋头记英语单词。  我们一直都在考试,小学,考试是为了能上一所不错的初中:初中,考试是为了上一所不错的高中;现在我们终于熬到高三了,依然还在为了考一所不错的大学而努力着。不过,这种纸上谈兵的考试我一点也不怕,因为只要划好考试范围、把该背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就基
期刊
诗歌的失宠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问题,它不只发生在当下的中国文坛。在这个不读诗歌的时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诗歌的这种历史境遇。截取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诗歌史的一个片段和一个自杀诗人的剪影。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没有欢歌的时代:美国诗歌在20年代现代技巧造就的千姿百态中走到了内外交困的路口。就外部环境而言,美国这个曾经的金色、自由王国,遭遇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成就了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
期刊
高考数学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历年高考试卷命题所遵循的原则,也是在复习迎考中应该坚持和探求的.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深挖,对例题、习题重组.就能将课本、资料、高考试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完整的认知过程,去启迪学生思考、顿悟、探求,这是提高数学复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重要途径.
期刊
很久以前,和一位河北女孩聊天,谈及在新加坡的留学生活状态,我抱怨道:“自己还幼稚到世界观尚未完备,就被父母一记大脚踹到国外念书。虽然条件优越,衣食无忧,但总觉得自己的青春期是被碾压过去,只剩一片波澜不惊的泥泞。”她摇摇头,说了一段我至今想起来还有些眩晕的话:“你是少年强说愁!对于已经二十岁的我,总是一遍遍提醒自己已经老大不小,多少人情世故都理应承受……”  就在上个星期,在博客上看到一条留言——“
期刊
今年文、理科数学试卷对新课程所增加的新内容都有所涉及,考查新增内容的试题分值占总分值的25%左右,这一比例与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所占课时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对新增加内容的考查似乎很谨慎,命题难度都不大,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运算的考查,如三视图、优选法、算法与框图、统计中的直方图、复数、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合情推理、统计案例、存在性命题和全称命题、分布列
期刊
从1995年到1998年,我在长沙度過了三年大学时光。说起来有趣,高考就像是一座旋转门,又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时空隧道,你从这头进去,“啾”的一声,从那头出来时,很有可能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异乡。慢慢地,我们会熟悉异乡,甚至转而把它当成第二故乡。  我至今仍然认为,一个考不上北大清华之类超级名校,同时又比较向往自由、有趣的年轻人,来长沙岳麓山周边读个大学绝对是个今生无悔的选择。岳麓山长得特别“合适
期刊
自从来上海交通大学之后,难免会有人问:你觉得上海交大怎么样啊7这个问题太泛,不好回答。如果非要说个总体印象的话,我觉得交大就是一所江南的“牛栏”:牛气足,牛人多。除此之外,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还不错。如果你有心来这间江南“牛栏”,甘心做一头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牛”,那么,欢迎你!    [1]学习    尽管以建设综合型大学为目标,但目前交大仍以工科见长,平时在教学楼的教室的黑板上看到的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