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化辅导(E-coaching)就是通过现代化技术和远程通讯方式(包括电话、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网上交谈会话、知识基础、即时通讯等)实现远程辅导的一个过程。利用知识库和数据库等电子支持系统,数字化辅导能在客户和具有某方面专门知识的专家间搭建起桥梁,能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异步服务。
关键词:数字化辅导;知识库;数据库
作者简介:黄秋生(1973-),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罗成翼(1968-),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华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学习资源中信息污染的测度指标体系及防治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052-02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机器新娘》(1951)、《理解媒介》(1964)和《媒介即讯息》(1969)等专著中就已经揭示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世界各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以确保自身在信息化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入21世纪,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文件,从而加快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步伐。
目前,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已经得到国内同仁的普遍认同,相关研究也已经硕果累累。遗憾的是,与数字化学习同样重要的数字化辅导(E-coaching)似乎并未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太多关注,期刊网上也鲜有以数字化辅导为题名的文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基于此,笔者对数字化辅导的概念、成功要件、优势、挑战和未来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对数字化辅导的重视。
一、数字化辅导的概念
所谓数字化辅导,就是通过电子媒介实现的辅导,即通过现代化技术和远程通讯方式实现远程导师(distance coaches)与客户(clients)之间的联系。[1]
数字化辅导与常规辅导一样,其目的在于通过协助促进客户的成长和激发他们的潜能,主要包括协助客户确定自身需求和明确未来目标,与此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其确信这些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进而帮助客户制定策略以实现其个性化目标。
数字化辅导的范围极其广泛。辅导对象可以是普通个人,也可以是专业人士。互联网搜索结果显示,数字化辅导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经营管理、日常生活、金融财政、身体健康、卫生保健等。数字化辅导主要被应用于企业培训、教育和体育这三个特定服务领域。
实际上,目前所有领域都正在享受数字化辅导带来的便利,数字化辅导的内容包括:定制的绩效咨询和远程援助,与特定知识领域的全球专家和权威进行交流,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的转移与持续加强,访问数据库中的海量内容,同其它地区有类似挑战的同事进行合作,日益积累的绩效数据的数字化收集和存储。[2]
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化辅导不同于通过电子通信与客户联系的常规辅导。常规辅导会议完全可以通过诸如MSN或雅虎信使等网上即时消息实现。视频会议是一些辅导专家正在探索的媒介方式。如果辅导专家和客户居无定所,或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那么数字化辅导就更为有用。会议前后,为加强辅导过程,专家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为客户提供有关的准备或跟踪材料。会议期间,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发送的形式提醒客户专注于辅导过程。客户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就立即发送电子邮件向辅导专家请教,而不是静静等待下次辅导会议的召开。
总之,数字化辅导通过电子媒介利用诸如知识库(knowledge bases)和数据库(data repositories)的电子支持系统,搭建起学习者和具有某方面专门知识的专家间的桥梁,从而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异步(asynchronously)服务。
二、数字化辅导获得成功的要件
依托数字化资源中心的支持,客户可以大大拓展其获取数字化材料的空间,提高辅导的绩效。当然,数字化辅导绝非仅仅依赖数字资源,成功的数字化辅导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1)通过对技术有效利用,数字化辅导必须拓展有效辅导的技巧与实践。对于数字化辅导而言,成功的基础是在辅导人员和客户间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数字化辅导员必须擅长发展和维持这样一种关系,即电子化方法、策略和技巧的远程使用。
(2)数字化辅导动力既来自客户的需求,又有管理和行政支持。为了使实践获得成功,客户和辅导人员必须共同参与合作目标的设定和议事日程的创设。然后,数字化辅导员可以协助客户,以帮助他们实现这样的目标。
(3)数字化辅导员需要遵循由技术支持的结构或过程。辅导人员和客户需要通过特定内容或既定目标来开展工作。交流中心需要有效的规划、安排和建构。依赖于电子邮件或其它电子方法的跟踪和总结既能帮助客户走上正轨,又有助于辅导人员向顾客传达任务和目标情况。
(4)数字化辅导员并不一定就是专家团队,也可以是那些能有效地指导客户找到应对措施并成功解决问题的另类资源的专家(resources-other experts)、知识库、材料等等。客户们期望数字化辅导员(以及所有的远程导师)来帮助解决问题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源。数字化辅导员被期许有适当的电子工具,并以此指导客户上网或充分利用物质资源,以解决问题和化解争议。
(5)数字化辅导员和客户需要采用一切适当的、可用的、成本合算的沟通媒介。客户和数字化辅导员可以采用那些使他们感到舒服并适合当时环境和目的的沟通渠道。这就需要数字化辅导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拥有访问交流媒介的能力,以支持交流的内容和背景。对于很多交流而言,电子邮件或者电话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选择了,但是,针对特定情况,数字化輔导员应该具备使用群组软件、即时通讯、在线会议或者团体协同软件的能力。
三、数字化辅导的优点和挑战
在数字化辅导与面对面指导有效性的对比方面,或者说在数字化辅导的优势方面,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目前并不多见。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指出了数字化辅导的优势。比如肯·布兰佳公司(The Ken Blanchard Companies)的培训服务中心(网址:www.coaching.com)主任米勒就提供了对素未谋面的客户进行数字化辅导的成功案例,这些顾客采用电话交谈和电子邮件联络等极具挑战性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很多顾客来说,整个培训过程都是通过电话或网络来进行的,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面对面的交流。
而朱丽安在她的文章《即时数字化辅导》中,也讲述了自己与一个听觉障碍的客户如何进行即时通讯的案例。她发现了数字化辅导的即时通讯的功能,因此,她开始将该功能应用于更为广泛的领域,甚至开始利用手机短信同几个年轻客户保持联系。[3]
其实,当数字化辅导员运用由互联网、电子邮件、在线交谈、即时通讯、协作工作、在线会议技术和数据库提供的强大工具时,他们就极大地扩展了作为一名指导人员的能力和效率,极大地增加了培训的时间、距离和规模。
实际上,数字化辅导有很多优点。数字化辅导使得指导与学习之间既可以同步进行,又可以异步进行,辅导员与客户交流不受空间、时间的约束。因此辅导员和客户的工作时间更为自由。数字化辅导比常规辅导更为有效,因为客户能在召开更少会议的情况下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通常来说,常规辅导对个体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但它在组织中的应用却很少获得成功。而数字化辅导则更容易被应用于组织之中。在互联网资源中心配置辅导工具和材料,从而通过允许大量用户访问来方便组织性的辅导。辅导专家可以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与客户联系,而不需要保持主客关系。
当然,数字化辅导也面临着挑战。一是电子邮件的保密性不强,即时通讯更是如此;二是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等沟通要素的缺少可能会导致误解,在辅导专家与客户关系间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构思电子邮件等文本来回复客户比口头回复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此外,在组织内,如果个人的目标不同于组织的目标,数字化辅导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目前,我国的数字化辅导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数字化辅导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全社会对数字化辅导的重要性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2)数字化辅导的应用水平不高,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整体上,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也很不平衡。
(3)数字化辅导监管机制相对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體制改革有待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的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
正因如此,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加快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改进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核算体系,使信息化融汇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之中。”[4]
四、数字化辅导的未来
毫无疑问,对于教育和培训而言,21世纪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这个时代信息储存、检索和传输系统的技术的更新和突破,必将推动数字化辅导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数字化辅导的未来,有关专家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随着互联网与信息间关系的日益复杂,以及全球界限的日益模糊,数字化辅导专家的工作也将面临更大挑战。未来的数字化辅导专家并不需要掌握客户所需要的知识,而只要知道如何指导客户掌握自身发展所需的相关信息就可以了。但是,未来的数字化辅导专家将需要更为深入地了解客户的发展需要及对其有利的发展空间,以帮助他们作出恰当的选择;他们将更为关注时间的问题和宽带的局限性,并能以此确定哪些类型的互动渠道是便利和可取的;为了能在未来获得成功,他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技术挑战和人类需求,以帮助那些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的客户。[2]
参考文献:
[1]Marino, G. E-coaching: Connecting learners to solutions[OL]. http://edweb.sdsu.edu/people/Arossett/pie/Interventions/ecoaching_2.htm.
[2]Janice Dwyer, E-Coaching[OL].http://edweb.sdsu.edu/people/Arossett/pie/Interventions/ecoaching_1.htm.
[3]Cross, Julianne. Instant e-Coaching[OL].http://www.todayscoach.com/2001/1210/default.html.
[4]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沈清)
关键词:数字化辅导;知识库;数据库
作者简介:黄秋生(1973-),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罗成翼(1968-),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华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学习资源中信息污染的测度指标体系及防治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052-02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机器新娘》(1951)、《理解媒介》(1964)和《媒介即讯息》(1969)等专著中就已经揭示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世界各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以确保自身在信息化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入21世纪,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文件,从而加快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步伐。
目前,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已经得到国内同仁的普遍认同,相关研究也已经硕果累累。遗憾的是,与数字化学习同样重要的数字化辅导(E-coaching)似乎并未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太多关注,期刊网上也鲜有以数字化辅导为题名的文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基于此,笔者对数字化辅导的概念、成功要件、优势、挑战和未来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对数字化辅导的重视。
一、数字化辅导的概念
所谓数字化辅导,就是通过电子媒介实现的辅导,即通过现代化技术和远程通讯方式实现远程导师(distance coaches)与客户(clients)之间的联系。[1]
数字化辅导与常规辅导一样,其目的在于通过协助促进客户的成长和激发他们的潜能,主要包括协助客户确定自身需求和明确未来目标,与此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其确信这些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进而帮助客户制定策略以实现其个性化目标。
数字化辅导的范围极其广泛。辅导对象可以是普通个人,也可以是专业人士。互联网搜索结果显示,数字化辅导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经营管理、日常生活、金融财政、身体健康、卫生保健等。数字化辅导主要被应用于企业培训、教育和体育这三个特定服务领域。
实际上,目前所有领域都正在享受数字化辅导带来的便利,数字化辅导的内容包括:定制的绩效咨询和远程援助,与特定知识领域的全球专家和权威进行交流,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的转移与持续加强,访问数据库中的海量内容,同其它地区有类似挑战的同事进行合作,日益积累的绩效数据的数字化收集和存储。[2]
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化辅导不同于通过电子通信与客户联系的常规辅导。常规辅导会议完全可以通过诸如MSN或雅虎信使等网上即时消息实现。视频会议是一些辅导专家正在探索的媒介方式。如果辅导专家和客户居无定所,或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那么数字化辅导就更为有用。会议前后,为加强辅导过程,专家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为客户提供有关的准备或跟踪材料。会议期间,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发送的形式提醒客户专注于辅导过程。客户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就立即发送电子邮件向辅导专家请教,而不是静静等待下次辅导会议的召开。
总之,数字化辅导通过电子媒介利用诸如知识库(knowledge bases)和数据库(data repositories)的电子支持系统,搭建起学习者和具有某方面专门知识的专家间的桥梁,从而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异步(asynchronously)服务。
二、数字化辅导获得成功的要件
依托数字化资源中心的支持,客户可以大大拓展其获取数字化材料的空间,提高辅导的绩效。当然,数字化辅导绝非仅仅依赖数字资源,成功的数字化辅导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1)通过对技术有效利用,数字化辅导必须拓展有效辅导的技巧与实践。对于数字化辅导而言,成功的基础是在辅导人员和客户间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数字化辅导员必须擅长发展和维持这样一种关系,即电子化方法、策略和技巧的远程使用。
(2)数字化辅导动力既来自客户的需求,又有管理和行政支持。为了使实践获得成功,客户和辅导人员必须共同参与合作目标的设定和议事日程的创设。然后,数字化辅导员可以协助客户,以帮助他们实现这样的目标。
(3)数字化辅导员需要遵循由技术支持的结构或过程。辅导人员和客户需要通过特定内容或既定目标来开展工作。交流中心需要有效的规划、安排和建构。依赖于电子邮件或其它电子方法的跟踪和总结既能帮助客户走上正轨,又有助于辅导人员向顾客传达任务和目标情况。
(4)数字化辅导员并不一定就是专家团队,也可以是那些能有效地指导客户找到应对措施并成功解决问题的另类资源的专家(resources-other experts)、知识库、材料等等。客户们期望数字化辅导员(以及所有的远程导师)来帮助解决问题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源。数字化辅导员被期许有适当的电子工具,并以此指导客户上网或充分利用物质资源,以解决问题和化解争议。
(5)数字化辅导员和客户需要采用一切适当的、可用的、成本合算的沟通媒介。客户和数字化辅导员可以采用那些使他们感到舒服并适合当时环境和目的的沟通渠道。这就需要数字化辅导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拥有访问交流媒介的能力,以支持交流的内容和背景。对于很多交流而言,电子邮件或者电话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选择了,但是,针对特定情况,数字化輔导员应该具备使用群组软件、即时通讯、在线会议或者团体协同软件的能力。
三、数字化辅导的优点和挑战
在数字化辅导与面对面指导有效性的对比方面,或者说在数字化辅导的优势方面,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目前并不多见。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指出了数字化辅导的优势。比如肯·布兰佳公司(The Ken Blanchard Companies)的培训服务中心(网址:www.coaching.com)主任米勒就提供了对素未谋面的客户进行数字化辅导的成功案例,这些顾客采用电话交谈和电子邮件联络等极具挑战性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很多顾客来说,整个培训过程都是通过电话或网络来进行的,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面对面的交流。
而朱丽安在她的文章《即时数字化辅导》中,也讲述了自己与一个听觉障碍的客户如何进行即时通讯的案例。她发现了数字化辅导的即时通讯的功能,因此,她开始将该功能应用于更为广泛的领域,甚至开始利用手机短信同几个年轻客户保持联系。[3]
其实,当数字化辅导员运用由互联网、电子邮件、在线交谈、即时通讯、协作工作、在线会议技术和数据库提供的强大工具时,他们就极大地扩展了作为一名指导人员的能力和效率,极大地增加了培训的时间、距离和规模。
实际上,数字化辅导有很多优点。数字化辅导使得指导与学习之间既可以同步进行,又可以异步进行,辅导员与客户交流不受空间、时间的约束。因此辅导员和客户的工作时间更为自由。数字化辅导比常规辅导更为有效,因为客户能在召开更少会议的情况下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通常来说,常规辅导对个体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但它在组织中的应用却很少获得成功。而数字化辅导则更容易被应用于组织之中。在互联网资源中心配置辅导工具和材料,从而通过允许大量用户访问来方便组织性的辅导。辅导专家可以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与客户联系,而不需要保持主客关系。
当然,数字化辅导也面临着挑战。一是电子邮件的保密性不强,即时通讯更是如此;二是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等沟通要素的缺少可能会导致误解,在辅导专家与客户关系间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构思电子邮件等文本来回复客户比口头回复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此外,在组织内,如果个人的目标不同于组织的目标,数字化辅导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目前,我国的数字化辅导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数字化辅导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全社会对数字化辅导的重要性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2)数字化辅导的应用水平不高,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整体上,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也很不平衡。
(3)数字化辅导监管机制相对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體制改革有待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的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
正因如此,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加快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改进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核算体系,使信息化融汇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之中。”[4]
四、数字化辅导的未来
毫无疑问,对于教育和培训而言,21世纪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这个时代信息储存、检索和传输系统的技术的更新和突破,必将推动数字化辅导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数字化辅导的未来,有关专家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随着互联网与信息间关系的日益复杂,以及全球界限的日益模糊,数字化辅导专家的工作也将面临更大挑战。未来的数字化辅导专家并不需要掌握客户所需要的知识,而只要知道如何指导客户掌握自身发展所需的相关信息就可以了。但是,未来的数字化辅导专家将需要更为深入地了解客户的发展需要及对其有利的发展空间,以帮助他们作出恰当的选择;他们将更为关注时间的问题和宽带的局限性,并能以此确定哪些类型的互动渠道是便利和可取的;为了能在未来获得成功,他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技术挑战和人类需求,以帮助那些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的客户。[2]
参考文献:
[1]Marino, G. E-coaching: Connecting learners to solutions[OL]. http://edweb.sdsu.edu/people/Arossett/pie/Interventions/ecoaching_2.htm.
[2]Janice Dwyer, E-Coaching[OL].http://edweb.sdsu.edu/people/Arossett/pie/Interventions/ecoaching_1.htm.
[3]Cross, Julianne. Instant e-Coaching[OL].http://www.todayscoach.com/2001/1210/default.html.
[4]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