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头母牛的仇恨
也许是血腥味太浓了,也许是分娩时的哞叫声太响了,母牛蓝铃刚刚产下牛犊,流沙河对岸的树丛里就突然蹿出一只华南虎,哗哗踩着齐腰深的河水飞快地冲了过来。散在河堤上吃草的其他黄牛惊慌地哞叫着,四散逃跑。
西双版纳村寨饲养黄牛习惯自由放牧,母牛野外分娩是时常有的事。黄牛是一种幼稚态很短的动物,即新生牛犊落地后只需二三十分钟便能站起来行走。
常发生这样的事:早晨从牛栏里放出一头大肚子的母牛,一到傍晚母牛便会深情地舔吻着依偎在身边的牛犊,母子双双把家还。
华南虎冲到母牛蓝铃身边时,牛犊刚刚顺着产道从母腹滑到这个世界,胎胞还没剥脱。
据当时正河边在垂钓的一位渔夫说,母牛蓝铃虽然虚弱得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仍跪在地上,将一对绛紫色的牛角对着华南虎,竭力想阻止华南虎接近牛犊。
可华南虎敏捷地扭身一跳,就绕到了母牛蓝铃的身后,一口叼起糯米团一样柔软的牛犊,虎尾一甩,朝河对岸奔去。老虎爱吃肥嫩的牛犊,就像人爱吃烤乳猪一样。
母牛蓝铃哞哞地哀叫着,挣扎着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追赶华南虎,流沙河顿时爆出一朵朵硕大的水花,华南虎很快趟过四五十米宽的水面向对岸跑去。
河岸横亘着一道高约两米的堤坝,陡峭难攀,要是不叼猎物,矫健的华南虎纵身一跃就能登上陡坎,但咬着一只牛犊,它的蹿高能力大受影响,不得不在陡坎前停了下来。
它后肢踩在水里,前肢趴在堤壁上,仰头用嘴吻顶着小牛犊,往上拱举。不知是堤坝太高了些,还是它站立的位置不太理想,它举了两次,都未能顺利地将牛犊拱上堤坝。
这时候,母牛蓝铃已越过河心,离华南虎仅十多米远了。华南虎背对着河,身体竖直地贴在堤壁上,被河水浸湿的斑斓虎皮在阳光下变幻着奇异的色彩。
这个地形,如此姿势,是母牛蓝铃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两只尖利细长的牛角可以从背后深深扎进老虎的身体,像钉子一样把老虎死死钉在堤壁上。寨子里也确实发生过力大无穷的牛将老虎抵死在岩壁上的事。
母牛蓝铃勾起脑袋,撅起两只绛紫色的牛角,角尖瞄准老虎的后心窝,冲了上去。小牛犊虽然被老虎咬伤了,但还没有死,四条小腿在空中挣动,嘴里发出微弱的叫声。
华南虎调整了一下身体的位置,再次将口中的小牛犊往堤坝上拱举。它的注意力集中在牛犊身上,河水流淌的声音也掩盖了母牛蓝铃奔跑的响动。
或许它以为一头刚刚分娩的母牛是没有力气也没有胆量来袭击老虎的,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竟然没发觉那两只仇恨的牛角离它仅有七八米了。
华南虎终于把牛犊送上了堤坝,与此同时母牛蓝铃的犄角离虎背只有一步之遥了。眼看就要虎口夺子了,突然牛蹄好像踩着了鹅卵石上的青苔,它滑了一下,身体歪仄,扑通摔倒在地。
可怜的母牛蓝铃,产后虚弱,实在没力气在布满鹅卵石的河流里站稳并奔跑。功亏一篑,一步之差,留下千古遗恨。
华南虎吃惊地扭头望了一眼,纵身一跃,登上堤坝。在母牛蓝铃悲愤的长哞声中,叼起小牛犊,扬长而去。
从这一天开始,母牛蓝铃就日夜守候在它生下牛犊的地方,布满血丝的两只牛眼直愣愣地凝望着河对岸华南虎趴过的那块堤壁。
隔一两个小时,它就会大哞一声,扑通跳进河里,撅着犄角飞快奔到河对岸,气势磅礴地将两只牛角深深扎进华南虎曾经趴过的那块堤壁上。
这是一种演练,一种准备,渴望复仇,期待着与华南虎决一死战,假如华南虎能再次出现的话。
人们试图将它拉回牛栏去,但任人怎么哄骗,怎么用食物引诱,怎么推怎么拉怎么用鞭子驱赶,它都犟着脖子不走。
第二年春天,牛发情的季节,人们把一头牙口四岁、毛色金黄、身强体壮的公牛牵到流沙河边,指望能与母牛蓝铃结为伉俪。
好心的村民希望母牛蓝铃能再生一胎牛犊,从失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生活。母牛蓝铃芳龄三岁半,皮毛光滑,体态匀称,眉脸间有一块蓝色斑纹,算得上是一头美牛。
那头公牛瞪着一双激动的眼睛,朝母牛蓝铃走去,母牛蓝铃石破天惊般地狂哞一声,牛尾平举,低头亮角,摆出一副格斗状。
那套身体语言分明是在对公牛说:请离开我,不然的话,我会跟你拼命的!公牛胆怯了,打了个响鼻,讪讪离去。
我到寨子插队时,母牛蓝铃牙口已经十一岁半了。也就是说,它已在流沙河边坚守了整整八年。
它肩峰耷落,体毛斑脱,颈部的皮囊褶皱纵横,差不多变成一头老牛了。惟有那双眼睛,仍像八年前一样,血丝密布,闪烁着复仇的火焰。
它每天至少越过河十多遍,用牛角戳刺华南虎曾经趴过的那块堤壁。它过河的本领已练得炉火纯青,就像用石片打水漂一样,就只见一串水花飞快向前延伸。
只一眨眼的工夫,身影就已出现在对岸。撅着牛角捅进堤壁,整套动作连贯紧凑,一气呵成,从没发生过失蹄打滑的现象。
那对绛紫色的牛角也被沙土磨砺得寒光闪耀,锋利无比。所有的人都相信,要是那只该死的华南虎再次出现,绝对逃脱不了被刺个透心凉钉死在堤壁上的结局。
遗憾的是,那只华南虎再也没有出现过。
村民在流沙河边搭起了一间草棚,给母牛蓝铃遮风挡雨;女人经过河边,总要叹息一声,扔下一把青草。
又过了两年,一天早晨,人们发现母牛蓝铃站在华南虎曾经趴过的那块堤壁前,身体前倾,两只牛角深深扎进坚硬的土层,一动也不动。摸摸它的嘴吻,冰凉冰凉,没有一丝气息。两只牛眼圆睁着,凝固着哀怨和凄凉。
寨子里破天荒地将一头牲畜葬在人的墓地里。
生在鸡巢里的鹰
我从大青树的鹰窝里偷了两只鹰蛋,在下树时不小心压碎了一只,还剩一只。完全是出于一种少年的淘气与好奇,我把那只鹰蛋塞进正在孵卵的芦花鸡的窝里。
二十一天后,其他小鸡都破壳而出了,那只鹰蛋却还没有动静。鹰的孵化期是三十来天,这里头有个时间差的问题。 母芦花十分犯难,望望窝外一群活蹦乱跳的鸡雏,又偏着脑袋仔细打量还静静地躺在草窝中央的那只鹰蛋。思量了半天,最后还是跳回窝里继续抱孵。
又过了十来天,鹰雏终于从蛋壳里钻了出来,全身粉红透明,光裸裸的没有毛,不仅不能站起来走路,连眼睛也睁不开。
母芦花是只心肠极好的母鸡,不忍心扔下这个丑陋的孩子不管,就在领养一群小鸡的同时,抽空刨一条蚯蚓或逮一只蚂蚱,到窝里来塞进鹰雏嗷嗷待哺的嘴里。
两三个月后,鹰雏身上长出了酱黄色的羽毛,茶褐色的眼睛也已睁开,身体比同窝孵出来的小鸡还要大些。可是走路却很困难,似乎极难把握好重心保持身体平衡,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走得也不快。
一群鸡在院子里,一会儿钻进竹丛,一会儿又忽啦啦奔到猪圈里玩耍。鹰雏总是掉队,孤零零地落在后头,“呦呦”焦急地叫唤,似乎在央求母芦花和小鸡们等等它。
每逢这个时候,母芦花就会撑开翅膀跑回来,做出老母鸡保护小鸡的典型动作,将鹰雏罩在它的翼下,一起返回鸡群去。
这时,小鸡们会“叽叽喳喳”地交头接耳,一只只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嘲讽与鄙夷的目光,似乎在说:瞧这个不中用的傻瓜,连路都不会走!
有一次,鸡群要到院外的打谷场偷谷子吃,途中要经过一条宽约三尺的小河沟。半大的小鸡们一掠翅膀,连跳带飞,敏捷地越过了小河沟。
轮到小鹰了,它在岸边的石头上踌躇徘徊,半天不敢跳。母芦花在对岸用叫声不断地催促,小鸡们也极不耐烦地用叫声埋怨起来。
小鹰终于鼓起勇气,扬起翅膀双爪一蹬跳了起来。嘿,它的动作实在不敢恭维,笨拙得就像搁浅的鱼,才跳出两尺来远就“扑通”掉进河沟里,翅膀拍得水花四溅。
要不是我正巧路过撞见,把它从河沟里捞出来,它肯定淹死了。
在觅食方面,它的能力就更差了,半大的小鸡们不仅能扒开沙土啄食躲藏在土层中的各种软体虫,还能连飞带扑地捉住正在低空中飞行的蟑螂、蟋蟀这类小昆虫。
而它却连一条正在地上爬行的壁虎也追不上,爪子虽大,却刨不开松软的沙土,不会从土下找虫子吃。长得那么大了,还得靠母芦花找食来喂它。
有时,我将吃剩下的猪杂碎倒在院子里,小鸡们扑扇着翅膀飞奔而来,将食物围得水泄不通,你争我抢。等小鹰气喘吁吁地赶到,好不容易挤开小鸡们钻到圈子中央时,猪杂碎早已被小鸡们吃得一干二净。
我怕小鹰饿死,有时就帮着母芦花给小鹰另开小灶,逮着青蛙老鼠小鱼什么的,扔给它吃。可它呆笨得不晓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进餐的速度又慢,才吃了两口,便有聪明的小鸡绕到它的背后,趁它不注意冷不防冲出去,抢了它的食物就逃。它气得要死,却拿小鸡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包括母芦花在内所有的鸡,都把那只小鹰看成是先天有缺陷的弱智鸡。
转眼半年过去了,小鸡们长大成才,有的成了五彩的大公鸡,有的成了会生蛋的母鸡。它们不再跟随母芦花生活,自己单独建立了窝,有两只早熟的母鸡还孵出了后代。但那只小鹰却仍整天待在窝边,仍要母芦花替它找食。
年轻的母鸡领着新一代鸡雏到院子找食,路过小鹰身旁,鸡雏们乍见到嘴喙弯如铁钩,体态比它们母亲还要大的小鹰时,吓得“叽叽喳喳”尖叫起来,纷纷往母鸡翅膀下躲藏。
母鸡便一面“咯咯咯咯”用轻柔的叫声安慰那些惊慌失措的鸡雏,一面瞅准机会,突然扑到小鹰背后,狠狠啄下一根褐色的鹰毛。
它们像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帜一样,凯旋而归,回到自己的小宝贝中间。母鸡们是在告诉自己的小宝贝:别怕,这是一个又傻又呆的家伙!
望着无端受了欺凌的小鹰,母芦花只好跑过来用翅膀拍拍羽毛还没长丰满的小鹰,表示它的怜悯与同情。
又过了三个月,小鹰的羽毛长丰满了,双翼长得盖住了屁股。它仍学不会像鸡那样在草丛里如鱼得水地钻行,仍对垃圾堆、臭水沟和猪圈牛厩这些鸡们所钟情的场所不感兴趣。
它整天伫立在窝边,仰望蓝天白云,呆呆地一看就是半天。
这天黄昏,鸡群正准备归巢,突然,母鸡们惊慌地“咯咯咯咯”叫起来,潮水般朝窝边退却。我正在修补篱笆墙,抬眼望去,原来是一条一米多长的大白蛇,吞吐着鲜红的信子,正吱溜溜不怀好意地游向鸡群。
母鸡保护着小鸡,紧张得浑身羽毛耸立,退到窝边,再没地方可退了,便不约而同地躲到小鹰背后。
我猜想,鸡们之所以这样做,有一种要将小鹰做挡箭牌的意图:它们把小鹰看成是一只弱智鸡,行动笨拙,既然如此,牺牲掉也没什么可惜的。只有母芦花撑开翅膀站在小鹰面前,“咯咯咯,咯咯咯”地朝大白蛇发出色厉内荏的啼叫。
我抽了根竹棍,刚想赶过去帮忙,突然,我看见小鹰那双呆滞的眼睛变得流光溢彩。它“呦”地高叫一声,一下子绕到母芦花的前面,颈羽恣张,毫无惧色地面对大白蛇。大白蛇张大嘴,倏地蹿了上来,要咬小鹰的脖子。
不知是受死神挑战使它爆发了鹰的潜在力量,还是它本来就到了可以遨游苍穹的时候,小鹰双爪猛地一蹬,长长的双翼用力在挥动,身体腾空起来。不仅鸡们看得目瞪口呆,大白蛇也惊讶得昂头望天,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小鹰开始时飞行动作还显得有些别扭,歪歪斜斜的,但在空中盘旋了两圈后,动作很快变得协调。它兴奋地啸叫着,一斜翅膀,俯冲下来,伸出右爪一把抓住大白蛇的七寸。
大白蛇舞动着长长的身体,企图像绳子似的捆绑住小鹰,没想到在地面显得很笨拙的小鹰在空中身手竟是如此矫健。它左爪从腹部闪电般地出击,一下抓稳了大白蛇的身体,双翼鼓着雄风,升上蓝天。
母芦花昂着头,朝天空“咯咯咯咯”叫唤。小鹰抓着蛇,在母芦花上空兜了一圈,然后,长鸣一声,振翅飞向远方。
(责任编辑:花掩月[email protected])
也许是血腥味太浓了,也许是分娩时的哞叫声太响了,母牛蓝铃刚刚产下牛犊,流沙河对岸的树丛里就突然蹿出一只华南虎,哗哗踩着齐腰深的河水飞快地冲了过来。散在河堤上吃草的其他黄牛惊慌地哞叫着,四散逃跑。
西双版纳村寨饲养黄牛习惯自由放牧,母牛野外分娩是时常有的事。黄牛是一种幼稚态很短的动物,即新生牛犊落地后只需二三十分钟便能站起来行走。
常发生这样的事:早晨从牛栏里放出一头大肚子的母牛,一到傍晚母牛便会深情地舔吻着依偎在身边的牛犊,母子双双把家还。
华南虎冲到母牛蓝铃身边时,牛犊刚刚顺着产道从母腹滑到这个世界,胎胞还没剥脱。
据当时正河边在垂钓的一位渔夫说,母牛蓝铃虽然虚弱得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仍跪在地上,将一对绛紫色的牛角对着华南虎,竭力想阻止华南虎接近牛犊。
可华南虎敏捷地扭身一跳,就绕到了母牛蓝铃的身后,一口叼起糯米团一样柔软的牛犊,虎尾一甩,朝河对岸奔去。老虎爱吃肥嫩的牛犊,就像人爱吃烤乳猪一样。
母牛蓝铃哞哞地哀叫着,挣扎着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追赶华南虎,流沙河顿时爆出一朵朵硕大的水花,华南虎很快趟过四五十米宽的水面向对岸跑去。
河岸横亘着一道高约两米的堤坝,陡峭难攀,要是不叼猎物,矫健的华南虎纵身一跃就能登上陡坎,但咬着一只牛犊,它的蹿高能力大受影响,不得不在陡坎前停了下来。
它后肢踩在水里,前肢趴在堤壁上,仰头用嘴吻顶着小牛犊,往上拱举。不知是堤坝太高了些,还是它站立的位置不太理想,它举了两次,都未能顺利地将牛犊拱上堤坝。
这时候,母牛蓝铃已越过河心,离华南虎仅十多米远了。华南虎背对着河,身体竖直地贴在堤壁上,被河水浸湿的斑斓虎皮在阳光下变幻着奇异的色彩。
这个地形,如此姿势,是母牛蓝铃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两只尖利细长的牛角可以从背后深深扎进老虎的身体,像钉子一样把老虎死死钉在堤壁上。寨子里也确实发生过力大无穷的牛将老虎抵死在岩壁上的事。
母牛蓝铃勾起脑袋,撅起两只绛紫色的牛角,角尖瞄准老虎的后心窝,冲了上去。小牛犊虽然被老虎咬伤了,但还没有死,四条小腿在空中挣动,嘴里发出微弱的叫声。
华南虎调整了一下身体的位置,再次将口中的小牛犊往堤坝上拱举。它的注意力集中在牛犊身上,河水流淌的声音也掩盖了母牛蓝铃奔跑的响动。
或许它以为一头刚刚分娩的母牛是没有力气也没有胆量来袭击老虎的,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竟然没发觉那两只仇恨的牛角离它仅有七八米了。
华南虎终于把牛犊送上了堤坝,与此同时母牛蓝铃的犄角离虎背只有一步之遥了。眼看就要虎口夺子了,突然牛蹄好像踩着了鹅卵石上的青苔,它滑了一下,身体歪仄,扑通摔倒在地。
可怜的母牛蓝铃,产后虚弱,实在没力气在布满鹅卵石的河流里站稳并奔跑。功亏一篑,一步之差,留下千古遗恨。
华南虎吃惊地扭头望了一眼,纵身一跃,登上堤坝。在母牛蓝铃悲愤的长哞声中,叼起小牛犊,扬长而去。
从这一天开始,母牛蓝铃就日夜守候在它生下牛犊的地方,布满血丝的两只牛眼直愣愣地凝望着河对岸华南虎趴过的那块堤壁。
隔一两个小时,它就会大哞一声,扑通跳进河里,撅着犄角飞快奔到河对岸,气势磅礴地将两只牛角深深扎进华南虎曾经趴过的那块堤壁上。
这是一种演练,一种准备,渴望复仇,期待着与华南虎决一死战,假如华南虎能再次出现的话。
人们试图将它拉回牛栏去,但任人怎么哄骗,怎么用食物引诱,怎么推怎么拉怎么用鞭子驱赶,它都犟着脖子不走。
第二年春天,牛发情的季节,人们把一头牙口四岁、毛色金黄、身强体壮的公牛牵到流沙河边,指望能与母牛蓝铃结为伉俪。
好心的村民希望母牛蓝铃能再生一胎牛犊,从失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生活。母牛蓝铃芳龄三岁半,皮毛光滑,体态匀称,眉脸间有一块蓝色斑纹,算得上是一头美牛。
那头公牛瞪着一双激动的眼睛,朝母牛蓝铃走去,母牛蓝铃石破天惊般地狂哞一声,牛尾平举,低头亮角,摆出一副格斗状。
那套身体语言分明是在对公牛说:请离开我,不然的话,我会跟你拼命的!公牛胆怯了,打了个响鼻,讪讪离去。
我到寨子插队时,母牛蓝铃牙口已经十一岁半了。也就是说,它已在流沙河边坚守了整整八年。
它肩峰耷落,体毛斑脱,颈部的皮囊褶皱纵横,差不多变成一头老牛了。惟有那双眼睛,仍像八年前一样,血丝密布,闪烁着复仇的火焰。
它每天至少越过河十多遍,用牛角戳刺华南虎曾经趴过的那块堤壁。它过河的本领已练得炉火纯青,就像用石片打水漂一样,就只见一串水花飞快向前延伸。
只一眨眼的工夫,身影就已出现在对岸。撅着牛角捅进堤壁,整套动作连贯紧凑,一气呵成,从没发生过失蹄打滑的现象。
那对绛紫色的牛角也被沙土磨砺得寒光闪耀,锋利无比。所有的人都相信,要是那只该死的华南虎再次出现,绝对逃脱不了被刺个透心凉钉死在堤壁上的结局。
遗憾的是,那只华南虎再也没有出现过。
村民在流沙河边搭起了一间草棚,给母牛蓝铃遮风挡雨;女人经过河边,总要叹息一声,扔下一把青草。
又过了两年,一天早晨,人们发现母牛蓝铃站在华南虎曾经趴过的那块堤壁前,身体前倾,两只牛角深深扎进坚硬的土层,一动也不动。摸摸它的嘴吻,冰凉冰凉,没有一丝气息。两只牛眼圆睁着,凝固着哀怨和凄凉。
寨子里破天荒地将一头牲畜葬在人的墓地里。
生在鸡巢里的鹰
我从大青树的鹰窝里偷了两只鹰蛋,在下树时不小心压碎了一只,还剩一只。完全是出于一种少年的淘气与好奇,我把那只鹰蛋塞进正在孵卵的芦花鸡的窝里。
二十一天后,其他小鸡都破壳而出了,那只鹰蛋却还没有动静。鹰的孵化期是三十来天,这里头有个时间差的问题。 母芦花十分犯难,望望窝外一群活蹦乱跳的鸡雏,又偏着脑袋仔细打量还静静地躺在草窝中央的那只鹰蛋。思量了半天,最后还是跳回窝里继续抱孵。
又过了十来天,鹰雏终于从蛋壳里钻了出来,全身粉红透明,光裸裸的没有毛,不仅不能站起来走路,连眼睛也睁不开。
母芦花是只心肠极好的母鸡,不忍心扔下这个丑陋的孩子不管,就在领养一群小鸡的同时,抽空刨一条蚯蚓或逮一只蚂蚱,到窝里来塞进鹰雏嗷嗷待哺的嘴里。
两三个月后,鹰雏身上长出了酱黄色的羽毛,茶褐色的眼睛也已睁开,身体比同窝孵出来的小鸡还要大些。可是走路却很困难,似乎极难把握好重心保持身体平衡,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走得也不快。
一群鸡在院子里,一会儿钻进竹丛,一会儿又忽啦啦奔到猪圈里玩耍。鹰雏总是掉队,孤零零地落在后头,“呦呦”焦急地叫唤,似乎在央求母芦花和小鸡们等等它。
每逢这个时候,母芦花就会撑开翅膀跑回来,做出老母鸡保护小鸡的典型动作,将鹰雏罩在它的翼下,一起返回鸡群去。
这时,小鸡们会“叽叽喳喳”地交头接耳,一只只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嘲讽与鄙夷的目光,似乎在说:瞧这个不中用的傻瓜,连路都不会走!
有一次,鸡群要到院外的打谷场偷谷子吃,途中要经过一条宽约三尺的小河沟。半大的小鸡们一掠翅膀,连跳带飞,敏捷地越过了小河沟。
轮到小鹰了,它在岸边的石头上踌躇徘徊,半天不敢跳。母芦花在对岸用叫声不断地催促,小鸡们也极不耐烦地用叫声埋怨起来。
小鹰终于鼓起勇气,扬起翅膀双爪一蹬跳了起来。嘿,它的动作实在不敢恭维,笨拙得就像搁浅的鱼,才跳出两尺来远就“扑通”掉进河沟里,翅膀拍得水花四溅。
要不是我正巧路过撞见,把它从河沟里捞出来,它肯定淹死了。
在觅食方面,它的能力就更差了,半大的小鸡们不仅能扒开沙土啄食躲藏在土层中的各种软体虫,还能连飞带扑地捉住正在低空中飞行的蟑螂、蟋蟀这类小昆虫。
而它却连一条正在地上爬行的壁虎也追不上,爪子虽大,却刨不开松软的沙土,不会从土下找虫子吃。长得那么大了,还得靠母芦花找食来喂它。
有时,我将吃剩下的猪杂碎倒在院子里,小鸡们扑扇着翅膀飞奔而来,将食物围得水泄不通,你争我抢。等小鹰气喘吁吁地赶到,好不容易挤开小鸡们钻到圈子中央时,猪杂碎早已被小鸡们吃得一干二净。
我怕小鹰饿死,有时就帮着母芦花给小鹰另开小灶,逮着青蛙老鼠小鱼什么的,扔给它吃。可它呆笨得不晓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进餐的速度又慢,才吃了两口,便有聪明的小鸡绕到它的背后,趁它不注意冷不防冲出去,抢了它的食物就逃。它气得要死,却拿小鸡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包括母芦花在内所有的鸡,都把那只小鹰看成是先天有缺陷的弱智鸡。
转眼半年过去了,小鸡们长大成才,有的成了五彩的大公鸡,有的成了会生蛋的母鸡。它们不再跟随母芦花生活,自己单独建立了窝,有两只早熟的母鸡还孵出了后代。但那只小鹰却仍整天待在窝边,仍要母芦花替它找食。
年轻的母鸡领着新一代鸡雏到院子找食,路过小鹰身旁,鸡雏们乍见到嘴喙弯如铁钩,体态比它们母亲还要大的小鹰时,吓得“叽叽喳喳”尖叫起来,纷纷往母鸡翅膀下躲藏。
母鸡便一面“咯咯咯咯”用轻柔的叫声安慰那些惊慌失措的鸡雏,一面瞅准机会,突然扑到小鹰背后,狠狠啄下一根褐色的鹰毛。
它们像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帜一样,凯旋而归,回到自己的小宝贝中间。母鸡们是在告诉自己的小宝贝:别怕,这是一个又傻又呆的家伙!
望着无端受了欺凌的小鹰,母芦花只好跑过来用翅膀拍拍羽毛还没长丰满的小鹰,表示它的怜悯与同情。
又过了三个月,小鹰的羽毛长丰满了,双翼长得盖住了屁股。它仍学不会像鸡那样在草丛里如鱼得水地钻行,仍对垃圾堆、臭水沟和猪圈牛厩这些鸡们所钟情的场所不感兴趣。
它整天伫立在窝边,仰望蓝天白云,呆呆地一看就是半天。
这天黄昏,鸡群正准备归巢,突然,母鸡们惊慌地“咯咯咯咯”叫起来,潮水般朝窝边退却。我正在修补篱笆墙,抬眼望去,原来是一条一米多长的大白蛇,吞吐着鲜红的信子,正吱溜溜不怀好意地游向鸡群。
母鸡保护着小鸡,紧张得浑身羽毛耸立,退到窝边,再没地方可退了,便不约而同地躲到小鹰背后。
我猜想,鸡们之所以这样做,有一种要将小鹰做挡箭牌的意图:它们把小鹰看成是一只弱智鸡,行动笨拙,既然如此,牺牲掉也没什么可惜的。只有母芦花撑开翅膀站在小鹰面前,“咯咯咯,咯咯咯”地朝大白蛇发出色厉内荏的啼叫。
我抽了根竹棍,刚想赶过去帮忙,突然,我看见小鹰那双呆滞的眼睛变得流光溢彩。它“呦”地高叫一声,一下子绕到母芦花的前面,颈羽恣张,毫无惧色地面对大白蛇。大白蛇张大嘴,倏地蹿了上来,要咬小鹰的脖子。
不知是受死神挑战使它爆发了鹰的潜在力量,还是它本来就到了可以遨游苍穹的时候,小鹰双爪猛地一蹬,长长的双翼用力在挥动,身体腾空起来。不仅鸡们看得目瞪口呆,大白蛇也惊讶得昂头望天,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小鹰开始时飞行动作还显得有些别扭,歪歪斜斜的,但在空中盘旋了两圈后,动作很快变得协调。它兴奋地啸叫着,一斜翅膀,俯冲下来,伸出右爪一把抓住大白蛇的七寸。
大白蛇舞动着长长的身体,企图像绳子似的捆绑住小鹰,没想到在地面显得很笨拙的小鹰在空中身手竟是如此矫健。它左爪从腹部闪电般地出击,一下抓稳了大白蛇的身体,双翼鼓着雄风,升上蓝天。
母芦花昂着头,朝天空“咯咯咯咯”叫唤。小鹰抓着蛇,在母芦花上空兜了一圈,然后,长鸣一声,振翅飞向远方。
(责任编辑:花掩月[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