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信用社事后监督工作持续推进,其在防范风险、减少差错、保护客户利益、提高核算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防风险、促规范、赌漏洞”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事后监督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如系统的限制性、时间的滞后性等。如何消除或减少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的弊端,使其作用最大化是当前需要研讨和解决的。
事后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隆昌县联社的事后监督中心于2014年8月1日设立,采取集中扫描和分散扫描相结合的模式,将全县43个营业网点(含财务会计部、清算中心等)的事后监督职能上收县联社事后监督中心统一管理,其中城区17个营业网点采取集中扫描模式、乡区26个营业网点采取分散扫描模式。
——细化监督规程,确保事后监督质量。一是建立集中事后监督的各类登记簿及制度办法。隆昌县联社先后设立了事后监督工作日志、凭证交接登记簿、凭证补扫统计单,制定了《隆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运营事后监督管理办法》《隆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运营事后监督操作规程》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让网点柜员及事后监督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明确事后监督员职责、工作纪律、工作职责、工作细则等,对事后监督员每日监督业务量、监督单位、监督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三是明确监督时效要求,事后监督是在交易事项和核算之后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要求在T+3日完成上日的审核及监督工作,并及时发现操作中的差错、提示风险,督促操作柜员纠正核算差错和事故,防范内部案件发生。
——细分事后监督内容,切实保障监督效果。通过将凭证识别、业务审核、业务差错等事后监督信息进行评估、分析,采取重点监督和再监督两种监督方式,对重点账户、重点交易、重点环节以及其他高风险业务进行逐笔监督,在重点监督的基础上再按一定比例进行再监督,在确保集中监督辐射面的同时突出监督重点,保障监督效果。
——严格差错处理,加强事后整改工作。事后监督人员对事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差错,准确及时进行差错登记,并经业务主管审核后通过系统向差错网点发送“差错通知单”,通知差错网点及时整改;被监督网点在接到“差错通知单”的3个工作日内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确认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差错通知单”上,及时将整改结果反馈到事后监督系统,事后监督中心接收网点反馈的整改结果在规定时间内作销账处理。
——加强人员配备,强化事后监督基础。一是配备综合素质高的专职人员。事后监督中心监督的依据来自于最原始的凭证和日常的交易事项,事后监督人员如果对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专业水平不够会影响其对差错和风险的判断。二是明确规定每名监督员必须做到对新业务、新制度、新规程、新办法等“先知先会”,做到提前学习、提前领会、提前掌握,确保业务监督质量和成效的不断提高。
对事后监督工作的建议
——强化内控管理机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做好风险防控。首先,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内控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减少工作漏洞和隐患,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使整个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其次,加强横向沟通联系,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真正做到系统化、流程化、协调化。最后,落实风险评价,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操作风险划分为“基础类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四类,并按照一定的计量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算,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全辖会计核算情况进行较合理的风险评价,并按月通报,形成事后监督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新格局,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强柜员对事后监督的认识,全面提高柜员业务素质。一是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提高柜员的风险意识。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是内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体临柜员工都树立风险控制理念、了解内部控制重要性、熟悉岗位工作职责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各类风险事故的产生。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柜员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把握,还要真正理解每一笔业务的来龙去脉。三是对不同类型的差错进行深入、细则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柜员在柜面服务中发生差错,必然有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哪些是违章操作造成的、哪些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出错造成的、哪些是柜员操作不够仔细造成的,根据不同的原因,对阵下药予以解决、处理。
——加强事后监督员的学习培训。定期组织事后监督员与会计主管举办集中学习培训,互相交流,一方面学习与时俱进的新业务知识,一方面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更新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为事后监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对事后监督系统进行完善、优化。一是建议在差错整改回复界面增加一个上传影像的功能,网点可以将整改后的影像上传到事后监督系统,而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回复,以便差错的整改落到实处。
二是为方便每月对差错问题的统计及分析,建议在差错处理单查询中分别添加一栏差错的“详细描述”及网点整改后的“处理说明”,因为事后监督系统中的差错名称有限,不是每一个差错都能找到合适的差错名称,对于系统中没有的差错名称,监督人员只能选择“其他”后在“详细描述”中去阐明,从而造成在差错处理单查询中查询不到差错名称为“其他”的差错描述,给后期问题的统计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建议增加网点整改后的“处理说明”,方便监督人员对网点整改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和分析。
三是建议在事后监督系统中的报表管理里增加对网点“再监督”比例的查询,避免因异常关机导致再监督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定位监督程度,了解监督比例达标情况,避免重复监督及漏监督。
(作者单位:四川省隆昌县农村信用联社)
事后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隆昌县联社的事后监督中心于2014年8月1日设立,采取集中扫描和分散扫描相结合的模式,将全县43个营业网点(含财务会计部、清算中心等)的事后监督职能上收县联社事后监督中心统一管理,其中城区17个营业网点采取集中扫描模式、乡区26个营业网点采取分散扫描模式。
——细化监督规程,确保事后监督质量。一是建立集中事后监督的各类登记簿及制度办法。隆昌县联社先后设立了事后监督工作日志、凭证交接登记簿、凭证补扫统计单,制定了《隆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运营事后监督管理办法》《隆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运营事后监督操作规程》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让网点柜员及事后监督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明确事后监督员职责、工作纪律、工作职责、工作细则等,对事后监督员每日监督业务量、监督单位、监督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三是明确监督时效要求,事后监督是在交易事项和核算之后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要求在T+3日完成上日的审核及监督工作,并及时发现操作中的差错、提示风险,督促操作柜员纠正核算差错和事故,防范内部案件发生。
——细分事后监督内容,切实保障监督效果。通过将凭证识别、业务审核、业务差错等事后监督信息进行评估、分析,采取重点监督和再监督两种监督方式,对重点账户、重点交易、重点环节以及其他高风险业务进行逐笔监督,在重点监督的基础上再按一定比例进行再监督,在确保集中监督辐射面的同时突出监督重点,保障监督效果。
——严格差错处理,加强事后整改工作。事后监督人员对事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差错,准确及时进行差错登记,并经业务主管审核后通过系统向差错网点发送“差错通知单”,通知差错网点及时整改;被监督网点在接到“差错通知单”的3个工作日内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确认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差错通知单”上,及时将整改结果反馈到事后监督系统,事后监督中心接收网点反馈的整改结果在规定时间内作销账处理。
——加强人员配备,强化事后监督基础。一是配备综合素质高的专职人员。事后监督中心监督的依据来自于最原始的凭证和日常的交易事项,事后监督人员如果对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专业水平不够会影响其对差错和风险的判断。二是明确规定每名监督员必须做到对新业务、新制度、新规程、新办法等“先知先会”,做到提前学习、提前领会、提前掌握,确保业务监督质量和成效的不断提高。
对事后监督工作的建议
——强化内控管理机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做好风险防控。首先,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内控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减少工作漏洞和隐患,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使整个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其次,加强横向沟通联系,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真正做到系统化、流程化、协调化。最后,落实风险评价,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操作风险划分为“基础类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四类,并按照一定的计量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算,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全辖会计核算情况进行较合理的风险评价,并按月通报,形成事后监督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新格局,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强柜员对事后监督的认识,全面提高柜员业务素质。一是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提高柜员的风险意识。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是内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体临柜员工都树立风险控制理念、了解内部控制重要性、熟悉岗位工作职责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各类风险事故的产生。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柜员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把握,还要真正理解每一笔业务的来龙去脉。三是对不同类型的差错进行深入、细则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柜员在柜面服务中发生差错,必然有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哪些是违章操作造成的、哪些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出错造成的、哪些是柜员操作不够仔细造成的,根据不同的原因,对阵下药予以解决、处理。
——加强事后监督员的学习培训。定期组织事后监督员与会计主管举办集中学习培训,互相交流,一方面学习与时俱进的新业务知识,一方面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更新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为事后监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对事后监督系统进行完善、优化。一是建议在差错整改回复界面增加一个上传影像的功能,网点可以将整改后的影像上传到事后监督系统,而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回复,以便差错的整改落到实处。
二是为方便每月对差错问题的统计及分析,建议在差错处理单查询中分别添加一栏差错的“详细描述”及网点整改后的“处理说明”,因为事后监督系统中的差错名称有限,不是每一个差错都能找到合适的差错名称,对于系统中没有的差错名称,监督人员只能选择“其他”后在“详细描述”中去阐明,从而造成在差错处理单查询中查询不到差错名称为“其他”的差错描述,给后期问题的统计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建议增加网点整改后的“处理说明”,方便监督人员对网点整改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和分析。
三是建议在事后监督系统中的报表管理里增加对网点“再监督”比例的查询,避免因异常关机导致再监督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定位监督程度,了解监督比例达标情况,避免重复监督及漏监督。
(作者单位:四川省隆昌县农村信用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