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民政协的创立及初步运行,从主体和载体两方面赋予民主协商以稳定有效的组织依托,构建起政协委员会综合性协商、政协工作组经常性协商、多方参与专题性协商、面向基层群众开
【机 构】
: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政协的创立及初步运行,从主体和载体两方面赋予民主协商以稳定有效的组织依托,构建起政协委员会综合性协商、政协工作组经常性协商、多方参与专题性协商、面向基层群众开放性协商的多元制度架构.围绕新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社会主义改造与阶级关系调整、国家各项事业创立和发展,人民政协形成了共识决策、认同建构、意见交流、政策输出四类协商路径.人民政协成立初期的民主协商,初步建立起国家层面民主协商的运行制度,推进协商政治广泛、多层次发展,促进协商与选举两种民主形式协同发展,形成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基本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阐释和体系建构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历史学科大概念包括史论概念、重要命题和基本原理等。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为例,本课的大概念确定为: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围绕这一大概念展开的教学逻辑是:制度困境、制度变革和制度影响。 [关键词]历史教学,大概念,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1)09-0003-06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引言:中国近代史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研究、教学的重点方向和深耕领域,影响不止在高校学界,更及于中小学。改革开放后,历史学系着力建设中国近代史课程,并与中小学密切互动、联系。2019年,“中国近代史”入选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项目,这组笔谈,就是此轮建设过程中的教学论文成果,着眼于高校与中学的历史教学衔接。其中周健着眼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基本问题和基础史料,探讨何为真正的关键问题、基本史料的基础性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