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操二十岁就做了公安局长
曹操做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做了“洛阳北部尉”。在洛阳干了三年,任期一满,升官挪窝,调到河南省清丰县当县长(顿丘令)。刚当上县长,他的仕途就遇到了危机——他的一个堂妹嫁给了一个国舅,而这个国舅犯了罪,要株连九族,一查,曹操是该国舅的老婆的堂哥,也在株连之列,于是朝廷就免了他的县长,让他回老家凉快去了。曹操老家在安徽,回到安徽后,他在城郊盖了一所房子,在里面勤奋读书,“宅”了好几年。
26岁那年,曹操东山再起,被朝廷从老家召唤出来,做了“议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曹操被封为高级军官“骑都尉”,跟随中央部队去打黄巾军,很快立了功,升做“济南相”,相当于现在济南市的市长。再后来董卓作乱,曹操拿出家产招兵买马,参加联军讨伐董卓,又攻灭袁术、袁绍等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官做得越来越大:38岁成为省长(兖州牧),42岁做了事实上的丞相(大将军兼司隶校尉兼录尚书事),54岁做了真正的丞相。虽然直到去世,他都在丞相的位置上没动弹,但真正的权势却远远超过了皇帝。
很明显,曹操戴的第一顶乌纱帽是“洛阳北部尉”,这个官职负责河南孟津一带的社会治安,兼管地方防卫和征兵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兼武装部部长。那一年,他才20岁。
不用考试就能当公务员
20岁就当官,现在很少见;不用考试就能当公务员,现在更少见——虽然说现在基层公务员选拔有太多舞弊环节,但至少在程序上还是少不了一两场考试的,对不对?曹操20岁就做了官,而且没有经过任何考试,放到今天,这绝对是个大新闻。
在汉朝却算不上新闻。汉朝的公务员选拔程序分两大类:一类叫“策试”,跟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接近;一类叫“察举”,用不着考试,直接由地方官向上级政府推荐,再由上级政府安排去做官。
理论上说,地方官愿意推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道德品质特别好的人,一种是工作才能特别突出的人。一经推荐上去,前一种人会获得“孝廉”的称号,后一种人会获得“秀才”的称号。为了避东汉第一代皇帝刘秀的讳,在曹操那个时代,“秀才”通常叫做“茂才”。有了孝廉或者茂才的称号,也就等于具备了做公务员的资格,等着国家分配工作就是了。
曹操做公务员,走的是察举路子,换句话说,他没参加公务员考试,是被安徽老家的官员作为孝廉推荐做官的。不光曹操,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没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是被安徽老家的官员作为孝廉推荐做官的。朝廷给曹嵩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荥阳令”,相当于现在河南省荥阳市的市长,那时候曹嵩刚满22岁,跟儿子一样,都属于年轻干部。包括后来跟曹魏三足鼎立的东吴首领孙权,年轻时也曾经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再扯远点儿,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爷爷陶侃,也是先被荐为孝廉然后才进入公务员系统的。
在曹操那个时代,孝廉的数量要比茂才多得多。因为道德品质这东西不容易衡量,是好是坏地方官说了算,很容易造假,而工作才能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冒充的,你地方官把某人夸成一朵花,说他如何如何能力超群,皇帝试着给他个官做,发现不行,举荐人指定要受处分。为了保险起见,地方官更热衷于推荐孝廉,而不太热衷于推荐茂才。不过也有爱才如命的地方官愿意冒险,譬如说刘备任豫州牧时,就曾经大力举荐一个叫袁涣的人做了茂才,后来这个袁涣被分配到吕布手下做官,很受吕布敬重。
五花八门的考试内容
那位说了:假如一个人具备做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地方官却没有发现他或者不愿意推荐他,那他岂不永远也做不了公务员吗?
也不是,他可以参加策试。策试是公开的,很多人可以报名参加,而且还分地方策试和中央策试,就像现在公务员考试分全国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一样。策试的考题又分好几种:有“贤良”策试,主要考处理公务的才能;有“明经”策试,主要考对先秦典籍的掌握程度;有“文学”策试,考文字表达能力;有“直言”策试,考对国家政策和社会问题的熟悉程度和应对之道;还有“有道”策试,考天文星象周易占卜之类的学问。这些不同类型的策试并不是都要参加,你只要参加一门并且通过考试,就能做公务员。当然,如果能通过一门以上更好,做官会更有把握。
我们熟悉的一些历史名人都是通过策试走上仕途的,例如那位发明地动仪的大科学家张衡曾经通过“文学”策试,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哲学家董仲舒曾经通过“贤良”策试,《三国演义》上有位“辽东王”公孙度,曾经通过“有道”策试。
其实不光汉朝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公务员,早在秦朝就已经这么干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当年在秦朝之所以能做上亭长,也是先“试”而后“吏”。秦朝规矩,选拔高级公务员是“选贤”任命,选拔基层公务员则一般需要通过考试,亭长是基层公务员,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那时候的一个亭,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行政村,所谓亭长就是村官,刘邦参加的考试在等级上类似今天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当然,我这么打比方是离谱了些,打住。
推荐率和录取率都不高
在曹操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做公务员的难度是不亚于现代人的。譬如说察举,它有指标限制,一个60万人以上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3名孝廉,不到60万人但超过40万人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两名孝廉,不到40万人但超过20万人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1名孝廉,低于20万人但超过10万人的郡国每两年才能推荐1名孝廉,而低于10万人的郡国每3年才能推荐1名孝廉。
汉朝末年的人口比现在少得多,60万以上的郡国没几个,像曹操的籍贯所在地沛国,总共才25万人,地方官那年推荐了一个曹操,就再也不能推荐其他人了。25万比1,多么吓人的比例,一个平头百姓要想做孝廉,比登天都难。
再说策试,地方官举办的“贤良”策试录取率一般是150:1,过关者再参加中央的“贤良”策试,录取率一般是100:1。也就是说,假如你成绩中等,连过两关最后胜出的概率只有一万五千分之一。
曹操父子都走了后门
既然通过率如此之低,曹操父子是怎样顺利当上公务员的呢?很简单,凭关系。
您知道,曹操的爷爷是个太监,名叫曹腾,他侍候过四个皇帝,其中有个汉桓帝还是他拥立的。汉桓帝很敬重他,让他做“大长秋”。大长秋不是大长今,是东汉宫廷里的一个职位,负责掌管宫中大小事务,外戚谒见皇帝,大臣递送奏章,都得通过大长秋。论级别,皇帝是老大,三公是老二,大长秋就是老三。论实际职权,大长秋还在三公之上。所以曹操的爷爷曹腾的权力,很像后来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满清的李莲英。俗话说得好,朝里有人好做官,曹腾手握大权,曹腾的养子曹嵩去从政自然一帆风顺水到渠成。曹嵩做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最后又做了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爸爸是国防部长,曹操去从政当然也是水到渠成。
我有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曹操父子都走了后门,那就是他们的年龄。曹操23岁当县长时说过:“年纪尚少,顾视同列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意思是自己做官非常早,上班之后发现跟自己同一品级的官员很多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就那还算是“年轻干部”呢。其实东汉后期屡有严令,孝廉不能低于40岁,而曹操被推荐为孝廉时仅20岁,曹嵩被推荐为孝廉时仅22岁,假如不是虚报了年龄,就是地方官为了巴结曹腾而帮他们瞒天过海。
曹操做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做了“洛阳北部尉”。在洛阳干了三年,任期一满,升官挪窝,调到河南省清丰县当县长(顿丘令)。刚当上县长,他的仕途就遇到了危机——他的一个堂妹嫁给了一个国舅,而这个国舅犯了罪,要株连九族,一查,曹操是该国舅的老婆的堂哥,也在株连之列,于是朝廷就免了他的县长,让他回老家凉快去了。曹操老家在安徽,回到安徽后,他在城郊盖了一所房子,在里面勤奋读书,“宅”了好几年。
26岁那年,曹操东山再起,被朝廷从老家召唤出来,做了“议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曹操被封为高级军官“骑都尉”,跟随中央部队去打黄巾军,很快立了功,升做“济南相”,相当于现在济南市的市长。再后来董卓作乱,曹操拿出家产招兵买马,参加联军讨伐董卓,又攻灭袁术、袁绍等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官做得越来越大:38岁成为省长(兖州牧),42岁做了事实上的丞相(大将军兼司隶校尉兼录尚书事),54岁做了真正的丞相。虽然直到去世,他都在丞相的位置上没动弹,但真正的权势却远远超过了皇帝。
很明显,曹操戴的第一顶乌纱帽是“洛阳北部尉”,这个官职负责河南孟津一带的社会治安,兼管地方防卫和征兵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兼武装部部长。那一年,他才20岁。
不用考试就能当公务员
20岁就当官,现在很少见;不用考试就能当公务员,现在更少见——虽然说现在基层公务员选拔有太多舞弊环节,但至少在程序上还是少不了一两场考试的,对不对?曹操20岁就做了官,而且没有经过任何考试,放到今天,这绝对是个大新闻。
在汉朝却算不上新闻。汉朝的公务员选拔程序分两大类:一类叫“策试”,跟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接近;一类叫“察举”,用不着考试,直接由地方官向上级政府推荐,再由上级政府安排去做官。
理论上说,地方官愿意推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道德品质特别好的人,一种是工作才能特别突出的人。一经推荐上去,前一种人会获得“孝廉”的称号,后一种人会获得“秀才”的称号。为了避东汉第一代皇帝刘秀的讳,在曹操那个时代,“秀才”通常叫做“茂才”。有了孝廉或者茂才的称号,也就等于具备了做公务员的资格,等着国家分配工作就是了。
曹操做公务员,走的是察举路子,换句话说,他没参加公务员考试,是被安徽老家的官员作为孝廉推荐做官的。不光曹操,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没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是被安徽老家的官员作为孝廉推荐做官的。朝廷给曹嵩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荥阳令”,相当于现在河南省荥阳市的市长,那时候曹嵩刚满22岁,跟儿子一样,都属于年轻干部。包括后来跟曹魏三足鼎立的东吴首领孙权,年轻时也曾经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再扯远点儿,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爷爷陶侃,也是先被荐为孝廉然后才进入公务员系统的。
在曹操那个时代,孝廉的数量要比茂才多得多。因为道德品质这东西不容易衡量,是好是坏地方官说了算,很容易造假,而工作才能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冒充的,你地方官把某人夸成一朵花,说他如何如何能力超群,皇帝试着给他个官做,发现不行,举荐人指定要受处分。为了保险起见,地方官更热衷于推荐孝廉,而不太热衷于推荐茂才。不过也有爱才如命的地方官愿意冒险,譬如说刘备任豫州牧时,就曾经大力举荐一个叫袁涣的人做了茂才,后来这个袁涣被分配到吕布手下做官,很受吕布敬重。
五花八门的考试内容
那位说了:假如一个人具备做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地方官却没有发现他或者不愿意推荐他,那他岂不永远也做不了公务员吗?
也不是,他可以参加策试。策试是公开的,很多人可以报名参加,而且还分地方策试和中央策试,就像现在公务员考试分全国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一样。策试的考题又分好几种:有“贤良”策试,主要考处理公务的才能;有“明经”策试,主要考对先秦典籍的掌握程度;有“文学”策试,考文字表达能力;有“直言”策试,考对国家政策和社会问题的熟悉程度和应对之道;还有“有道”策试,考天文星象周易占卜之类的学问。这些不同类型的策试并不是都要参加,你只要参加一门并且通过考试,就能做公务员。当然,如果能通过一门以上更好,做官会更有把握。
我们熟悉的一些历史名人都是通过策试走上仕途的,例如那位发明地动仪的大科学家张衡曾经通过“文学”策试,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哲学家董仲舒曾经通过“贤良”策试,《三国演义》上有位“辽东王”公孙度,曾经通过“有道”策试。
其实不光汉朝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公务员,早在秦朝就已经这么干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当年在秦朝之所以能做上亭长,也是先“试”而后“吏”。秦朝规矩,选拔高级公务员是“选贤”任命,选拔基层公务员则一般需要通过考试,亭长是基层公务员,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那时候的一个亭,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行政村,所谓亭长就是村官,刘邦参加的考试在等级上类似今天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当然,我这么打比方是离谱了些,打住。
推荐率和录取率都不高
在曹操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做公务员的难度是不亚于现代人的。譬如说察举,它有指标限制,一个60万人以上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3名孝廉,不到60万人但超过40万人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两名孝廉,不到40万人但超过20万人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1名孝廉,低于20万人但超过10万人的郡国每两年才能推荐1名孝廉,而低于10万人的郡国每3年才能推荐1名孝廉。
汉朝末年的人口比现在少得多,60万以上的郡国没几个,像曹操的籍贯所在地沛国,总共才25万人,地方官那年推荐了一个曹操,就再也不能推荐其他人了。25万比1,多么吓人的比例,一个平头百姓要想做孝廉,比登天都难。
再说策试,地方官举办的“贤良”策试录取率一般是150:1,过关者再参加中央的“贤良”策试,录取率一般是100:1。也就是说,假如你成绩中等,连过两关最后胜出的概率只有一万五千分之一。
曹操父子都走了后门
既然通过率如此之低,曹操父子是怎样顺利当上公务员的呢?很简单,凭关系。
您知道,曹操的爷爷是个太监,名叫曹腾,他侍候过四个皇帝,其中有个汉桓帝还是他拥立的。汉桓帝很敬重他,让他做“大长秋”。大长秋不是大长今,是东汉宫廷里的一个职位,负责掌管宫中大小事务,外戚谒见皇帝,大臣递送奏章,都得通过大长秋。论级别,皇帝是老大,三公是老二,大长秋就是老三。论实际职权,大长秋还在三公之上。所以曹操的爷爷曹腾的权力,很像后来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满清的李莲英。俗话说得好,朝里有人好做官,曹腾手握大权,曹腾的养子曹嵩去从政自然一帆风顺水到渠成。曹嵩做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最后又做了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爸爸是国防部长,曹操去从政当然也是水到渠成。
我有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曹操父子都走了后门,那就是他们的年龄。曹操23岁当县长时说过:“年纪尚少,顾视同列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意思是自己做官非常早,上班之后发现跟自己同一品级的官员很多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就那还算是“年轻干部”呢。其实东汉后期屡有严令,孝廉不能低于40岁,而曹操被推荐为孝廉时仅20岁,曹嵩被推荐为孝廉时仅22岁,假如不是虚报了年龄,就是地方官为了巴结曹腾而帮他们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