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已经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學过程之中。要想让学生快速接受和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采取多种策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效率 策略
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已经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快速接受和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采取多种策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一、实施分层分组,以优辅差,因材施教
由于受各学校计算机软硬件、师资水平以及学生接触电脑早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分层分组,以优辅差,因材施教”的策略。
首先是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于接受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缓慢讲解,重复教学;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点拨,使其超前学习新知识。
其次是分组。按照学生座位(行或者列)进行分组。如果某些学困生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可以让小组中的优生辅导学困生。开展组内协作,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信息技术。
二、精心选择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课程资源。目前,信息技术教材种类多。教师精心选择教材,可使课堂教学饱满丰富,有血有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教材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做到立足教材,又要做到突破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与初中相比,内容跨度大,衔接有断层。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与整合,或者调整原来的章节顺序,以利于教学。例如,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操作简单,学生易于接受,而信息的编程加工、智能化加工操作与理解都较难。如果按教材顺序讲解,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编程的信心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因此,可先讲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再讲信息获取、多媒体信息加工、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以及网页制作相关知识;最后讲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这样就遵循了“先易后难”的知识掌握规律,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学也更易于展开。当学生学习完教材所有章节后,再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就会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及时反馈和科学评价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只有建立在科学评价基础之上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才能不断地向着更好、更全面的科学化方向高度迈进。
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依靠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忽视对每节课、每一章节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要对每节课教学的前、中、后进行评价。
(一)教学前评价
教师通过询问、问卷调查、考试等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新课前的知识技能准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间的差异水平等情况,然后有针对性、有效地教学。
(二)教学中评价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搜集学生学习进展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进展顺利,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些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习困难并需要进行额外的辅导或补习。例如在学习“文件下载”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下载并安装迅雷等下载工具,并下载一首歌曲;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下载情况进行检查,调整优化教学过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后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科学评价,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四、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有很鲜明的特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时安排少,间隔周期长。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演示法、任务驱動法。
(一)演示法
运用演示法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的组成”时,教师可拆开一台计算机,对主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作用逐一进行演示讲解,很容易使学生接受。特别是在学习比较难的操作时,教师先演示讲解,让学生明白正确的操作步骤,然后再让学生去操作,效果会更好。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提示、点拨和纠正。在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趁机展开教学,就可使学生及时、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
(二)任务驱动法
教师在课前首先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任务,使学生紧紧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例如,学习“使用word制作小报”,教师首先布置制作小报的任务;然后演示已制作好的小报,师生共同分析小报里所含的素材及类别,引导学生找出小报制作的排版方法和技艺;最后,学生根据制作任务,搜集小报所需素材,认真完成小报制作任务。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永恒课题。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探索、反思、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效率 策略
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已经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快速接受和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采取多种策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一、实施分层分组,以优辅差,因材施教
由于受各学校计算机软硬件、师资水平以及学生接触电脑早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分层分组,以优辅差,因材施教”的策略。
首先是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于接受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缓慢讲解,重复教学;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点拨,使其超前学习新知识。
其次是分组。按照学生座位(行或者列)进行分组。如果某些学困生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可以让小组中的优生辅导学困生。开展组内协作,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信息技术。
二、精心选择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课程资源。目前,信息技术教材种类多。教师精心选择教材,可使课堂教学饱满丰富,有血有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教材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做到立足教材,又要做到突破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与初中相比,内容跨度大,衔接有断层。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与整合,或者调整原来的章节顺序,以利于教学。例如,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操作简单,学生易于接受,而信息的编程加工、智能化加工操作与理解都较难。如果按教材顺序讲解,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编程的信心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因此,可先讲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再讲信息获取、多媒体信息加工、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以及网页制作相关知识;最后讲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这样就遵循了“先易后难”的知识掌握规律,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学也更易于展开。当学生学习完教材所有章节后,再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就会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及时反馈和科学评价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只有建立在科学评价基础之上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才能不断地向着更好、更全面的科学化方向高度迈进。
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依靠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忽视对每节课、每一章节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要对每节课教学的前、中、后进行评价。
(一)教学前评价
教师通过询问、问卷调查、考试等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新课前的知识技能准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间的差异水平等情况,然后有针对性、有效地教学。
(二)教学中评价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搜集学生学习进展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进展顺利,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些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习困难并需要进行额外的辅导或补习。例如在学习“文件下载”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下载并安装迅雷等下载工具,并下载一首歌曲;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下载情况进行检查,调整优化教学过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后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科学评价,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四、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有很鲜明的特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时安排少,间隔周期长。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演示法、任务驱動法。
(一)演示法
运用演示法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的组成”时,教师可拆开一台计算机,对主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作用逐一进行演示讲解,很容易使学生接受。特别是在学习比较难的操作时,教师先演示讲解,让学生明白正确的操作步骤,然后再让学生去操作,效果会更好。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提示、点拨和纠正。在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趁机展开教学,就可使学生及时、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
(二)任务驱动法
教师在课前首先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任务,使学生紧紧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例如,学习“使用word制作小报”,教师首先布置制作小报的任务;然后演示已制作好的小报,师生共同分析小报里所含的素材及类别,引导学生找出小报制作的排版方法和技艺;最后,学生根据制作任务,搜集小报所需素材,认真完成小报制作任务。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永恒课题。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探索、反思、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