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拍品高价的思考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以8800万元起拍,最终以4.255亿元成交,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价格的新纪录。艺术品市场再受关注。对此,收藏界和学术界各有看法。本专题邀请了齐白石此件作品的卖家、著名收藏家刘益谦先生,媒体人尧小锋主编,著名美术史论家陈传席教授,齐白石作品鉴定专家、匡时国际拍卖公司董国强总经理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刘益谦(著名收藏家):2005年秋或者2006年春,我在上海的一家拍卖公司发现了齐白石的这幅画。这件作品是在美国旧金山的蒋家后代手里,征集来的是蒋介石之后的代理总统严家淦的儿媳妇。征集的过程中可能知道齐白石的画能卖钱,不知道对联也能卖钱,所以第一次拿的时候只拿了那张画。拿来拍的时候说蒋家那里还有一幅对联,当时从画的内容上看不出是画给蒋介石的。当时书画拍卖市场比较低迷,我大约花了五百多万买了这幅画,之后就一直让拍卖公司给我追那副对联。2010年的秋季征集到这幅对联,当时的价格比较高,底价就要1000万,还是狠狠心把对联买了。买完之后一直放在家里,因为尺寸比较大,一直没有把画和对联放在一起看过。在拍卖的时候第一次看到画跟对联放在一起,看过之后自己也感觉比较震撼,第一次在画面前拍了一张照,还有些不舍。艺术我不懂,但我觉得任何一个人看了这张画都会感觉到它的震撼力,最后拍出这个价格,也出乎我的意料。但当时觉得拍两个亿还是可以的,也是对我这么多年买艺术品的一种肯定吧。
  这么多年买了很多书画,买的也比较贵,很多人感觉我这个人就是有钱,什么都不懂。但我认为恰恰是我这个不懂,使我在艺术市场上能够站住脚。他们的懂我认为是一种小懂,不是大懂。今天艺术品到了这样一个价格,我抓住了艺术品的一个趋势,什么是艺术真品,什么是艺术商品,给区分化了。我说过艺术是没有价值的,艺术只有被资本发现了才有价值。很多人把这句话到处转载到处评论,其实我说出这句话我没觉得有什么,也没有任何贬低艺术的意思。再好的艺术,如果没有资本去发现它,它有价值吗?我认为没有价值,除了有欣赏价值以外。但有多少人会去关心它的欣赏价值?真正的艺术作品是除了欣赏价值以外还有一个资本认同的价值,这才是这件艺术品真正的价值。放眼全世界的艺术品市场,都是一样的。比如画油画的常玉,已经过世很多年,最近他的《五个裸女》拍到了一个亿。他活着的时候,作品根本就没人要,欧洲的拍卖公司卖到几十块钱一张,为什么现在卖到这个价格?因为被资本发现了,不是说它本身有价值。
  现在有一种说法,艺术品价格弄的太高了,传统藏家都没法玩了。什么叫传统藏家?一块钱买一个东西就叫藏家,涨到十块钱你不能买了,玩不了这个东西了,就不能让别人来参与。在机缘巧合下我买了这件东西,现在卖掉,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不存在我对这个艺术品市场看好不看好,也不存在我要兑现不兑现,买东西和卖东西都是我的自由。
  一个人的收藏之所以能延续下去,就是因为他手上收藏的东西在不断增值,他才会源源不断地收藏。如果一个人手上收藏的东西不增值、甚至在贬值的话,他收藏的欲望会大大下降。今天来参与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了,是对艺术品的关爱越来越多了,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艺术品商业价值的再次发现,使很多人可以参与到市场中,本身还是资本发现价值的再次发生。现在社会媒体对艺术品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且关注的都是艺术品的泡沫。其实我认为2005年艺术品市场低迷的时候也存在泡沫,不能说价格低了艺术品就没泡沫。艺术品收藏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些东西在民国时候的价格比现在还贵。改革开放30年,老百姓手上的钱多了,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艺术品的收藏,到了今天出现这样一个价格,也可能是把我们过去失去的东西补回来了。你回过头来看看西方国家,西方当代现在活着的艺术家,一个雕塑拍到了一亿美金,但是从经济的总量、经济的增长来说,我们也不比欧洲差。人家一个活着艺术家的雕塑就要卖一亿多美金,所以我们现在有什么必要去讲我们的艺术品有多大泡沫,人家为什么不去讲它的泡沫?一亿多美金没有泡沫吗?我认为也有泡沫,关键是这个泡沫存在,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艺术品的收藏?我们参与这个市场,首先的前提是对艺术品的喜爱,不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喜好的过程中间,你的藏品越来越升值,那你对艺术品越来越关注,这种关注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通过收藏古画,使你对文化、历史有很多的了解,看到这张画,知道古人是这样画的,多少可以跟他有一个对话、交流的过程。还有一个,你给朋友看,这张画是我五年前买的,当时是1000万,现在这张画估计卖5000万。你不能说我当时1000万买的,现在卖100万,那没有人会关注它。艺术品给资本发现了才有它的价值,这句话我感觉什么时候都是对的,全世界都一样。
  
  董国强(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以8800万起拍后,经过逾半小时激烈竞价,最终被一位场内藏家以4.255亿竞得,这也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价格的新纪录。
  与往常一样,一个高价的诞生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质疑声。网上各种各样的说法甚嚣尘上。我归纳了一下,争论的焦点大约有三,一是对齐白石年龄的质疑,有人说白石出生于1864年,1946年蒋介石六十大寿时他应该是82岁,作品为何署款86岁?二,称谓的质疑,对联上书“主席寿”三字,有人以为不妥,应称“委员长”或“总裁”更恰当;三,价格的质疑,多数业外人士认为价格过高,不值。
  第一个问题最简单,对白石艺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个中原因。曾有算命先生说齐白石75岁时有大灾难。白石决定用“瞒天过海法”破这劫难。跳过75岁,直接到77岁。另外,齐白石出生在1864年元旦,按照旧历是前一年的十一月,所以他的岁数就不能从1864年来计算,而是从1863年。再者,中国传统的习惯还要虚一岁。所以,白石77岁后署款的年龄按照今天的算法就是大了四岁。通常的算法,一件齐白石的作品,创作年代加上四十年就是齐白石的创作年龄,如果是1949,则为89岁,1950,则为90岁。所以,1946年他的署款就应该是86岁。这个问题随便找一本齐白石画集就可以得到论证。
  第二个问题也并不复杂,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蒋介石1928年任国民政府主席,1931年12月15日,因九一八事变的舆论压力,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职务,由林森继任。1943年8月,林森在重庆病逝。同年9月,蒋介石再次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大元帅。并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行政院长,同时还是国民党总裁,实现了党政军大权统揽。1946年,蒋介石六十大寿,朝野同庆。1946年中华民国国防部新闻局也印发了《伟大的蒋主席》一书。所以在当时称蒋为“主席”也是有据可查的。认为应称“委员长”或“总裁”的大概是电影看多了造成的后遗症。
  第三个问题本不值得讨论,我经常对人讲,面对一件艺术作品的认识,有些人是小学生,有些人是中学生,有些人是大学生。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指学问和艺术修养,而是对作品的喜爱程度。喜爱的程度不同导致对其估价的不同。而这件作品之所以取得如此高价,主因是蒋介石而不是齐白石。打个比方,一个烟灰缸,老百姓用过的也许一钱不值,拿破仑用过的可能就价值连城。名人上款或者名人收藏的作品,其价格会随名人名气的大小而产生巨大变化,买的人会据其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大致是这样:1946年10月26日,齐白石应国民党宣传部长张道藩之邀赴南京参加“齐白石、溥心畬绘画联展”,28日,张道藩引荐齐白石给蒋介石。11月1日,张道藩拜齐白石为师,于右任、吴稚晖、张群等出席。以上史实均登载于当时的《中央日报》。
  业内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认为作品应是白石在北京画好带到南京去的。这一观点从装裱上可以得到印证,鹰与对联俱为当时北京的装裱风格。对联和绘画的高度相同,装裱完全相同,连题签都是出自一人,据此也可以认定这本是一件作品。
  也许事前是得到张道藩的嘱咐,28日受蒋介石接见时当面进呈。这没有史料佐证,也只能是推测。
  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作品的一些粗浅解读。
  
  尧小锋(《收藏投资导刊》主编,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以4.255亿成交的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至少能反映市场中的高价作品几个新特征:
  1、高价作品一定是名气大的艺术家作品,并且要么尺寸大,要么是典型的精品,齐白石这件堪称鸿篇巨制,不仅寓意好,而且气势雄伟。
  2、高价作品一定要有故事,具有稀缺性,例如这件作品是送给蒋介石的生日礼物,而以4.3亿成交的黄庭坚《砥柱铭》在流传上充满幕后故事,并且市场流通的黄庭坚书法就此一件。
  3、购买高价位作品的收藏者不会考虑在短时间出手,会作为最重要藏品相对长的时间保留。
  4、高价作品都充满各种争议,例如对齐白石这件作品的真伪,各种争议很多,有的从绘画风格、有的从齐白石和蒋介石的年龄等方面提出质疑。对黄庭坚《砥柱铭》的真伪和成交价格等方面的是非争议到现在也未尘埃落定。
  5、高价作品的卖方一般为著名藏家。
  6、高价作品成交后,大多增值惊人,齐白石这件作品买入价为2000多万,这次成交后,翻了二十多倍;黄庭坚《砥柱铭》从日本有邻馆留出时的价格也为2000万元,几年之后增值二十多倍。反映出投资高价作品通常带来高回报。
  7、高价作品对美术市场具有引领作用,例如2009年秋季曾巩的书法作品《局事帖》以亿元成交后,使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此后书画作品拍卖价格一路飚升,亿元作品频频出现。
  8、高价作品可遇不可求,并且具有价格的连动性。高价作品一般是在市场处在上升通道里出现,价格的示范效应会带动更多高价作品的出现,但并不意味着高价作品的数量会大幅增加。因为市场的阶段性决定了高价作品对市场的期望值会越来越高。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齐白石的《松鹰图》及对联“人生长寿,天下太平”,拍出了4.255亿高价,并不奇怪。其原因是:
  一、这是齐白石送给蒋介石的作品,有“主席”的上款。竞拍的人想,蒋介石当年悬挂过,我拍到后,我也悬挂,似乎也可以过一过“主席瘾”,这是买方虚荣心的表现。蒋介石当年接受这份礼物——当然也是他的助手代为接受的,未必悬挂起来。一代枭雄,关心的是打仗,对书画作品,是不屑一顾的。对歌颂他的作品,也许会付之一笑,但不会当做什么大事。这幅作品,由马屁文人送去,蒋介石是否看了,都未可知。现在翻找出来,以赚钱为目的的小商人,小拍卖会,如获至宝。有点小钱又有虚荣的人,一个个跃跃欲试,最后被小有钱人中的大款拍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不得而知。中医说:“喜伤心,恐伤胆⋯⋯”据说一位大款,要为某纪念馆捐一笔巨款,条件是在这大人物睡过的床上睡一晚上。巨款捐了,床也睡了,结果生了病。有人便说“这床是你能睡得的吗”?实际上是这个人自觉是一个小人物,睡在大人物的床上,心中不安,“恐伤胆”,因而生了病。
  平静是健康的条件,花4.255亿拍得这幅作品的人,心情是不会平静的。他既损失了金钱,又损害了健康。即使他喜,也会伤心。笔者看这幅书画,如过眼云烟,这烟云很黑,很白,很好看。一笑了之,既不损失钱,也不损害健康,更不关心它的真伪,也不必为收藏它而煞费苦心,也不会担心它的升值或贬值。
  二、和这些一代枭雄及权势人物相比,巨商的资产也是十分小的,他买不到军队,也买不到江山。但和老百姓比,他又是大款。笔者从小学读到博士,当上教授,授课育人,呕心沥血,每日笔耕到下半夜,工资卡里也没有4.255亿元。如果是教授辛苦教书、工人辛苦做工、农民辛苦种地积蓄的钱,肯定不会拿去拍一张画一幅书法。
  三、从清末到四十年代初,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为祖国的富强、为民族复兴奋斗终生,他们赚钱用以办学、办刊、兴办工厂,尤其是办学,教育下一代,提高民族素质。吕凤子为了办学,不但捐献了自己的家产,还拼命到几所大学兼职,积劳成疾。赚到的钱,捐到学校去,提高教育就是提高民族素质。
  我前天到延安的安塞去看了一次,那里的老百姓仍然很穷困,去看的人都捐了款—仅仅掏出口袋里的钱。一位朋友讲,他忙于工作,父母年老无人照顾,想送到养老院去,但当地养老院太差,没钱,办不好。如果有大款捐献一千万,这地区养老院就能办得很好,就可使一地老人家安享晚年。
  但中国的大款们有钱不知怎么花,于是便买一张“主席”的旧画,这画是否值那么多钱呢,是否是最好的画呢?他们并不知道。如果把4亿元拿来救助贫困的儿童,如果拿来赞助有天赋而贫困的青年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也许你赞助的儿童、青年中会出现一位或几位天才,他(她)的发明创造能使祖国的地位提得更高,使祖国更强大。如果用来兴建40座养老院交政府管理,也可使40个地区的老人安享晚年,那将是多大的功德啊。那价值及影响将是收藏这一张旧画所无法比拟的。
  责任编辑:宋建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目标,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建设好这样一支队伍,更需要发挥青年人才的主力军作用,为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关键词:队伍建设;青年人才队伍;世界一流;四有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正>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的麟游县群山结秀,绿水逶迤,闻名遐迩的隋唐帝王避暑离宫——仁寿宫(九成宫)就坐落在这里。一千四百多年前,这里因隋筑仁寿宫、唐修九成宫、两朝四帝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物流的需求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然而,在欠发达地区,该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第三方物流;物流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09-01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迅速,欠发达地区的第三方
摘 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了一个低谷,为中国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点以及现在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成败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既应该抓住有利的时机积极的参与海外并购,以此来增强自身实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应持谨慎态度,充分的考虑到并购中所面临的风险,不可盲目跟风,盲目抄底。  关键词:金融危机;跨国并购;并购风险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