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的变革,其核心和本质在于学校制度的重建和高中教育发展模式的改变,意义深远。
一、新课程在学校管理方面带来的新变化
1.教育目标的变化带来学校管理价值追求的变化
高中新课程实验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管理的对象或者根本取向是人,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于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关注培养目标的变化和达成,是学校教育管理首先要考虑并且终极追求的价值所在。新课程将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更加“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上,这符合以全球化、民主化、多元化为特征的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2.课程理念的变化导致学校课程管理理念的变化
新课程突出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并且打破了以往僵化统一的课程内容,赋予学校更多课程自主权,力求让每一个学校办出个性和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旨在使学校形成一种实践性的共建共生的课程文化。课程理念的变化要求与之适应的学校管理理念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3.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变化要求学校重建课程管理制度
在课程内容上,新课程把课程内容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和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以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成为新课程教学上的主要变化。模块的出现改变了原有课程内容的线性的梯状序列,而使课程内容以多开端、多系列、多层次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变化需要学校重新构建与之适应的课程管理制度。
4.学生管理、学生评价方式的变化要求学校调整组织机构关系
新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必将在传统的行政班的基础上催生教学班。教学班的产生无疑对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班的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走班制”教学的逐渐实施,教学班的学生教育管理将成为学校教学管理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新课程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注重用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就需要加强学校组织机构的整合与协作。
二、传统学校管理模式与课改需求的差距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管理模式来保证和推进,而我国传统的中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以层级体制为模本的,其弊端在课改的背景下日益显现。
1.指令性计划限制了学校办学自主
我国长期的教育行政体制和计划经济模式,形成了学校和政府之间的“婆媳关系”,学校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挥,而不能依法自主办学,使学校完全受动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同时,客观上也加剧了学校对上级教育行政机关的依赖性,导致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严重缺失。
2.固化的管理程序限制了师生的创造自由
传统的学校管理,过分重视工作的静态有序性,尤其是课程与教学管理,把学校工作设计成固化的程序和环环相连的流程。虽有利于保证学校工作的秩序、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刻板教条的管理、过于细密规范化的工作程序,限制了师生自主地开展工作,反而降低了效率。
3.层级式管理限制了内部的交流合作
学校内部组织层级分明,学校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责权明晰,对各个层面都带来不同程度的限制: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僵硬,部门间横向交流与协作不够,甚至相互阻隔和冲突。
4.封闭的办学环境限制了学校对外开放交流
我国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与社会直接接触甚少,这种自成一体的学校教育模式,是与社会相隔绝的封闭系统。学校自身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缺少与外界社会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不能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新课程要求学校树立开放的管理思想
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要求学校管理创新。我们要从管理的层面进行认真思考,重新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构建学校管理平台,实现管理职能的重大转变。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部门,它在自身内部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新课改下的学校管理追求对人的能力的最大量激活、对物的资源的最有效整合,对人与物关系的理想协调,以求得最佳的运作状态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应该是开放式的管理。所谓开放式的学校管理,首先指学校管理理念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其次是指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动态的、灵活的,能够适应学校发展和变革的要求。在管理理念上,开放式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改变封闭的、固步自封的管理思想,把学校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用动态的组织观代替静态的组织观,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要求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有利因素,形成教育合力;要求学校管理者善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单纯的被管理者角色,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开放式管理要求引进参与式决策的理念。参与式决策是指学校的成员都成为决策的一员,是名副其实的自我投入。参与式决策会极大地激励参与者,从而激发他们的干劲、创造力和积极性,也激励着师生员工为学校效力并承担更大的责任。
四、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开放式管理的探索
所谓开放式学校管理,在操作层面表现为:管理目标由单纯的智育培养向提高和促进师生全面持续的身心发展转变;管理内容由线性向全过程、全方位开放性转变;管理主体由自上而下的单向领导向领导、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多元参与转变;管理方法由传统的经验性管理向权变性、系统性转变。
1.课程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就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设计和评价的自主管理活动。高中课程改革带来最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课程变化。新课程在课程管理上的指令性减弱,课程管理权力的下移,让地方、学校、教师在课程管理中拥有更大的权力,尤其重视教师对课改的参与。新课程设置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课程结构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课程管理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些变化无处不彰显着开放的特征。
首先,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表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积极促进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生成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新课程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不仅对外系统开放,更要对学校内部各组成要素开放。
对校内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学校要转变对教师和教材的认识,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材不再是“圣经”,教材具有了开放性。学校管理要为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和支持,搭建参与课程建设的平台,帮助教师形成“课程参与”的理念,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要主动参与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活动。促进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以及教材的研究,提升教师素养,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实现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利用。学校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建立相应机制,充分激发教职员工的潜能,发扬优势,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学校要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善于发现生成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研究性学习、项目设计、主题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者还应搞好调研,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以及校园文化的作用,深入挖掘校内静态的课程资源。
对校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加强校际合作,特别是在选修课上,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通过区域内的教师走校上课,促进校际间教师的智力共享。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其次,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表现在对选课进行开放性管理。新课改的出发点就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且富有个性的。新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选修课程。因此,学校的选课管理制度、选课指导手册都要具有一定开放性,要做好选修课的宣传,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尊重学生的选课自主权,根据现实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选修需求。
第三,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表现在对课程评价进行开放性管理。主要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开发与使用的评价。评价主体要多样化,除了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外,还要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评价内容除了关注文本材料外,更要关注课堂实效,要亲临教学现场。
最后,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反映出课程改革的信息反馈渠道是畅通的,学校要定期对课改进行总结交流,听取师生反馈,汇集问题,寻求帮助,为学校稳步实施课程改革提供支持。
2.教师管理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决定性因素,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革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赋予了更多的使命,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课堂领导者变为新课程的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改的需要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学校要以开放的管理促进教师的发展。
开放的教研帮助教师成长。教师的成长虽然离不开学生时代的经验及在职培训,但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同事之间的日常交流以及有效的专业活动。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创造意识,把创造还给教师,为教师成长拓展道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关键在于营造教师通力合作、互相支持的教学研究氛围。在新课程背景下,尤其强调同伴的互助与合作,其中的原因有:新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内质的丰富性,反衬出教师个人知识、能力的局限性;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求教师打破学科界限、门户观念,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科间的学习、吸纳和统整;新课程反映了校本管理的某些内容,唤醒了教师的“学校意识”,对组织的认同感有助于教师之间形成凝聚力、亲和力。学校以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为载体构建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以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与协调,以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进行思维碰撞、智慧交流,从而不断反思、改进、创新。教师要构建开放的课堂,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此外,要广泛开发利用校外专家资源,通过专家讲座、导师带教、专题研讨等多种途径的专业引领帮助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打破校际界限、地域界限,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和网络资源促进教师发展。
开放的评价促进教师发展。教师评价对教师的发展方向、价值取向、成长速度、持续动力等具有引导作用。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新型教师评价标准。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人为本,以面向教师未来发展、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人格为前提的评价,也是激发教师整体的主体精神、促使每位教师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评价。构建开放式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着眼于教师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使教师评价的功能直指教师本身的成长。评价方法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激励性评价转化;评价主体由学校领导评价向师生、家长、直至社会评价转化;形式上由自评、互评、家长评、学生评、教师综合评等相结合,从而形成评价观念、内容、主体、方法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开放式评价模式。评价中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而不是搞统一标准,即要善于将教师的过去与现在从纵向上作比较。在评价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教师,不能采用一种标准进行评价,而是在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基础上,根据教师差异,建立个性化的评价目标。通过开放式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给每位教师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3.学生管理
新课程下的学生管理面临着来自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挑战。
实行导师制,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传统的学生管理中班主任承担了主要责任。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选修课的开设、教学班的形成,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不断扩大,传统的行政班管理已经受到新的挑战。学习团队的随机性、学习场所的不固定性,仅靠班主任来管理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广泛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管理,通过实行导师制,引导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建设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加强适应性管理,使之尽快顺利地融入教学班,适应新的课程教学和班级氛围,以求个人理想的发展。
采取年级组会诊制,构建教师管理共同体。在新课程实施中,要尝试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针对年级或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内容,利用班主任、年级组会议,像医生对病例进行会诊一样,大家针对问题集中进行讨论,进行诊断、开出“药方”。根据诊断结果,教师在集体互助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改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逐渐形成合作研究的文化,从而提高年级组教师研究学生的能力。在研究中不断改进组织职能,使学校成为适合师生发展的组织。
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在反思中成长。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导向、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调整,最终实现自我发展。除了坚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自评、小组评议等方式,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努力方向,选择合适的发展途径,提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生评价中,要强调学业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
学校要建立双向交流的运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将更加广泛地受到学校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需要敞开大门,加强与学生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有力支持与配合,使之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学生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机会,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机构组织的活动,组织师生走入社区、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开展课改活动、发展自我。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开放日、书信通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站论坛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分层开好家长会,把家长会变为“加油站”,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的三方会诊,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努力方向,提升教育效果。
4.办学环境
新课程下,学校不再是个孤立的办学实体,必须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营造和谐的办学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学校要以开放的胸怀倾听民意。学校是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园地。倾听民意,就学校内部而言,就是要了解教师、学生的需求和对学校的期望。就校外而言,就是要了解各方利益关系人对学校的要求,主动听取他们对教育的要求和评价。
学校要用开放的视野开发资源。学校要发展首先要获得办学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等。这些资源仅靠学校自身是很难满足的。除了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之外,还要用开放的眼光寻求合作,大力开发校外资源,主动开放学校资源,使学校成为营造社区文化环境的场所。
学校要营造开放的文化以促进发展。一个学校的文化积累是这所学校的精神力量和纽带。学校内部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增进干群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建立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最终引导师生形成共同的学校追求,形成学校的文化,形成学校的价值共同体。社会要参与学校的建设、管理和教学,学校也要参与社区的建设,这样,学校才能与社会形成一体化。
一、新课程在学校管理方面带来的新变化
1.教育目标的变化带来学校管理价值追求的变化
高中新课程实验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管理的对象或者根本取向是人,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于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关注培养目标的变化和达成,是学校教育管理首先要考虑并且终极追求的价值所在。新课程将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更加“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上,这符合以全球化、民主化、多元化为特征的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2.课程理念的变化导致学校课程管理理念的变化
新课程突出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并且打破了以往僵化统一的课程内容,赋予学校更多课程自主权,力求让每一个学校办出个性和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旨在使学校形成一种实践性的共建共生的课程文化。课程理念的变化要求与之适应的学校管理理念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3.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变化要求学校重建课程管理制度
在课程内容上,新课程把课程内容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和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以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成为新课程教学上的主要变化。模块的出现改变了原有课程内容的线性的梯状序列,而使课程内容以多开端、多系列、多层次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变化需要学校重新构建与之适应的课程管理制度。
4.学生管理、学生评价方式的变化要求学校调整组织机构关系
新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必将在传统的行政班的基础上催生教学班。教学班的产生无疑对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班的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走班制”教学的逐渐实施,教学班的学生教育管理将成为学校教学管理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新课程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注重用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就需要加强学校组织机构的整合与协作。
二、传统学校管理模式与课改需求的差距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管理模式来保证和推进,而我国传统的中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以层级体制为模本的,其弊端在课改的背景下日益显现。
1.指令性计划限制了学校办学自主
我国长期的教育行政体制和计划经济模式,形成了学校和政府之间的“婆媳关系”,学校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挥,而不能依法自主办学,使学校完全受动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同时,客观上也加剧了学校对上级教育行政机关的依赖性,导致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严重缺失。
2.固化的管理程序限制了师生的创造自由
传统的学校管理,过分重视工作的静态有序性,尤其是课程与教学管理,把学校工作设计成固化的程序和环环相连的流程。虽有利于保证学校工作的秩序、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刻板教条的管理、过于细密规范化的工作程序,限制了师生自主地开展工作,反而降低了效率。
3.层级式管理限制了内部的交流合作
学校内部组织层级分明,学校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责权明晰,对各个层面都带来不同程度的限制: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僵硬,部门间横向交流与协作不够,甚至相互阻隔和冲突。
4.封闭的办学环境限制了学校对外开放交流
我国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与社会直接接触甚少,这种自成一体的学校教育模式,是与社会相隔绝的封闭系统。学校自身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缺少与外界社会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不能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新课程要求学校树立开放的管理思想
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要求学校管理创新。我们要从管理的层面进行认真思考,重新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构建学校管理平台,实现管理职能的重大转变。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部门,它在自身内部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新课改下的学校管理追求对人的能力的最大量激活、对物的资源的最有效整合,对人与物关系的理想协调,以求得最佳的运作状态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应该是开放式的管理。所谓开放式的学校管理,首先指学校管理理念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其次是指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动态的、灵活的,能够适应学校发展和变革的要求。在管理理念上,开放式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改变封闭的、固步自封的管理思想,把学校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用动态的组织观代替静态的组织观,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要求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有利因素,形成教育合力;要求学校管理者善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单纯的被管理者角色,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开放式管理要求引进参与式决策的理念。参与式决策是指学校的成员都成为决策的一员,是名副其实的自我投入。参与式决策会极大地激励参与者,从而激发他们的干劲、创造力和积极性,也激励着师生员工为学校效力并承担更大的责任。
四、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开放式管理的探索
所谓开放式学校管理,在操作层面表现为:管理目标由单纯的智育培养向提高和促进师生全面持续的身心发展转变;管理内容由线性向全过程、全方位开放性转变;管理主体由自上而下的单向领导向领导、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多元参与转变;管理方法由传统的经验性管理向权变性、系统性转变。
1.课程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就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设计和评价的自主管理活动。高中课程改革带来最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课程变化。新课程在课程管理上的指令性减弱,课程管理权力的下移,让地方、学校、教师在课程管理中拥有更大的权力,尤其重视教师对课改的参与。新课程设置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课程结构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课程管理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些变化无处不彰显着开放的特征。
首先,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表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积极促进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生成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新课程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不仅对外系统开放,更要对学校内部各组成要素开放。
对校内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学校要转变对教师和教材的认识,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材不再是“圣经”,教材具有了开放性。学校管理要为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和支持,搭建参与课程建设的平台,帮助教师形成“课程参与”的理念,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要主动参与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活动。促进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以及教材的研究,提升教师素养,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实现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利用。学校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建立相应机制,充分激发教职员工的潜能,发扬优势,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学校要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善于发现生成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研究性学习、项目设计、主题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者还应搞好调研,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以及校园文化的作用,深入挖掘校内静态的课程资源。
对校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加强校际合作,特别是在选修课上,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通过区域内的教师走校上课,促进校际间教师的智力共享。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其次,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表现在对选课进行开放性管理。新课改的出发点就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且富有个性的。新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选修课程。因此,学校的选课管理制度、选课指导手册都要具有一定开放性,要做好选修课的宣传,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尊重学生的选课自主权,根据现实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选修需求。
第三,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表现在对课程评价进行开放性管理。主要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开发与使用的评价。评价主体要多样化,除了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外,还要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评价内容除了关注文本材料外,更要关注课堂实效,要亲临教学现场。
最后,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反映出课程改革的信息反馈渠道是畅通的,学校要定期对课改进行总结交流,听取师生反馈,汇集问题,寻求帮助,为学校稳步实施课程改革提供支持。
2.教师管理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决定性因素,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革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赋予了更多的使命,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课堂领导者变为新课程的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改的需要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学校要以开放的管理促进教师的发展。
开放的教研帮助教师成长。教师的成长虽然离不开学生时代的经验及在职培训,但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同事之间的日常交流以及有效的专业活动。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创造意识,把创造还给教师,为教师成长拓展道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关键在于营造教师通力合作、互相支持的教学研究氛围。在新课程背景下,尤其强调同伴的互助与合作,其中的原因有:新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内质的丰富性,反衬出教师个人知识、能力的局限性;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求教师打破学科界限、门户观念,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科间的学习、吸纳和统整;新课程反映了校本管理的某些内容,唤醒了教师的“学校意识”,对组织的认同感有助于教师之间形成凝聚力、亲和力。学校以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为载体构建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以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与协调,以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进行思维碰撞、智慧交流,从而不断反思、改进、创新。教师要构建开放的课堂,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此外,要广泛开发利用校外专家资源,通过专家讲座、导师带教、专题研讨等多种途径的专业引领帮助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打破校际界限、地域界限,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和网络资源促进教师发展。
开放的评价促进教师发展。教师评价对教师的发展方向、价值取向、成长速度、持续动力等具有引导作用。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新型教师评价标准。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人为本,以面向教师未来发展、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人格为前提的评价,也是激发教师整体的主体精神、促使每位教师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评价。构建开放式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着眼于教师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使教师评价的功能直指教师本身的成长。评价方法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激励性评价转化;评价主体由学校领导评价向师生、家长、直至社会评价转化;形式上由自评、互评、家长评、学生评、教师综合评等相结合,从而形成评价观念、内容、主体、方法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开放式评价模式。评价中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而不是搞统一标准,即要善于将教师的过去与现在从纵向上作比较。在评价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教师,不能采用一种标准进行评价,而是在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基础上,根据教师差异,建立个性化的评价目标。通过开放式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给每位教师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3.学生管理
新课程下的学生管理面临着来自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挑战。
实行导师制,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传统的学生管理中班主任承担了主要责任。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选修课的开设、教学班的形成,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不断扩大,传统的行政班管理已经受到新的挑战。学习团队的随机性、学习场所的不固定性,仅靠班主任来管理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广泛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管理,通过实行导师制,引导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建设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加强适应性管理,使之尽快顺利地融入教学班,适应新的课程教学和班级氛围,以求个人理想的发展。
采取年级组会诊制,构建教师管理共同体。在新课程实施中,要尝试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针对年级或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内容,利用班主任、年级组会议,像医生对病例进行会诊一样,大家针对问题集中进行讨论,进行诊断、开出“药方”。根据诊断结果,教师在集体互助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改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逐渐形成合作研究的文化,从而提高年级组教师研究学生的能力。在研究中不断改进组织职能,使学校成为适合师生发展的组织。
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在反思中成长。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导向、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调整,最终实现自我发展。除了坚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自评、小组评议等方式,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努力方向,选择合适的发展途径,提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生评价中,要强调学业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
学校要建立双向交流的运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将更加广泛地受到学校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需要敞开大门,加强与学生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有力支持与配合,使之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学生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机会,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机构组织的活动,组织师生走入社区、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开展课改活动、发展自我。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开放日、书信通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站论坛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分层开好家长会,把家长会变为“加油站”,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的三方会诊,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努力方向,提升教育效果。
4.办学环境
新课程下,学校不再是个孤立的办学实体,必须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营造和谐的办学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学校要以开放的胸怀倾听民意。学校是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园地。倾听民意,就学校内部而言,就是要了解教师、学生的需求和对学校的期望。就校外而言,就是要了解各方利益关系人对学校的要求,主动听取他们对教育的要求和评价。
学校要用开放的视野开发资源。学校要发展首先要获得办学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等。这些资源仅靠学校自身是很难满足的。除了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之外,还要用开放的眼光寻求合作,大力开发校外资源,主动开放学校资源,使学校成为营造社区文化环境的场所。
学校要营造开放的文化以促进发展。一个学校的文化积累是这所学校的精神力量和纽带。学校内部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增进干群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建立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最终引导师生形成共同的学校追求,形成学校的文化,形成学校的价值共同体。社会要参与学校的建设、管理和教学,学校也要参与社区的建设,这样,学校才能与社会形成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