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桂林方氏研究的新史料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raner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元问,方氏德益公自池口徙桐城,至五世方法,为明建文举人,授四川都指挥使司断事。六世方懋,其五子有“五龙”之目。三子方佑成进士,五子方瓘举于乡。于是都谏王瑞题其门日“桂林”,以嘉蟾宫折桂之美,而方氏之族乃大。
  明清时期,桐城桂林方氏可谓人才辈出,绵延不绝。方法、方印、方向、方瓘、方学渐、方大镇、方大铉、方大美、方大任、方孔炯、方文、方拱乾、方以智、方中通、方孝标,方亨成、方苞、方贞观、方世举、方登峄、方式济、方观承等,宦海儒林,哲人代兴。奇节伟行,为世宗仰。名流大家,耳熟能详。其中,方以智是明代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苞是主盟清代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的开派宗师。对名满天下的方氏家族,梁实秋曾满怀敬意地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朱彝尊也说过:“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明善先生实溶其源。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据清代方树德所撰的《江南族谱图说略》记载,从明建文元年到清嘉庆二十一年的417年间,桂林方氏受到朝廷旌表的有81人,举人以上102人。
  近年,桐城博物馆入藏一通《天台令方公神道碑》,为桐城桂林方氏早期人物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史料。
  神道碑是立在墓道前记载死者事迹的石碑。起于汉代,用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天台令方公神道碑》,碑高2.06米,宽0.98米,厚0.18米。横额篆书“天台令方公神道碑”,竖行楷书神道碑文,碑额、碑文均为阴刻。全文共1045字。为明成化时天台县令方印墓道前记载其生平事迹的石碑。方印曾孙封御史方学渐于明万历壬寅(1602)季冬立石;赐进士文林郎福建福州府推官郡人阮自华撰文;赐进士大中大夫陕西布政司右参政邑人张淳篆额;邑人齐鼎名书丹。一碑出于两进士之手,堪称大观。这通神道碑,高大宽厚,刻工精细,字迹清晰,保存较完整。
  方印,正统戊午(1438)四月生。字与信、号朴庵,桐城人。明四川断事方法曾孙,祖懋、父琳,世业儒。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授浙江天台知县。
  进士阮自华撰写的碑文,秉笔直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方印亲以厚、出以诚、厉以严和天台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选例精当,记叙感人,特别是精选人物语言和场景描绘,起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不但是一部实录的信史,而且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阮自华(1562—1637),字坚之,又号澹如,阮鹗次子,阮大铖叔祖,桐城(今枞阳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中举,二十六年中进士。初任福建福州、再任江西饶州推官(掌刑狱的官),后转户部郎中,榷税山东德州,“著廉干声”。约在万历四十年前后,升任甘肃庆阳知府。庆阳是明朝“前七子”首领李梦阳的故乡,自华到任后,为他建祠宇,作《怀贤赋》,一则表示对李崇敬悼念,一则鼓励士人向学。四十七年,募建迎江寺。天启中休官在家。祟祯初,再起福建邵武知府,兴利除弊,不遗余力。不久,便因老病辞职回乡。后与同邑诗人吴应钟、吴应铉兄弟、刘忠岳等结“海门诗社”,筑中江(景行)楼于安庆镇海门外,以吟咏度过晚年。有《雾灵诗集》行世,他又擅长草书,人们当墨宝收藏,今潜山县马祖庵石坊“嘉平馆”三字就是他的手迹。与他同时的浙江鄞县著名诗人屠隆,写有《四君子诗》,赞扬冯梦桢、朱长春、虞淳熙和阮自华4人。阮鹗死后(卒于隆庆元年),他的儿子自仑、自恒、自华都移籍怀宁县,买田建屋,世代遂居住在怀宁。住安庆西门外雾灵山。
  进士张淳的篆额,方正刚直,道劲有力。方正处,端严规整;圆转时,敦厚稳健。八个篆字,刻画出了传主的精神风貌。
  张淳,字希古,号怀琴,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建宁知府、浙江副使,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令永康时,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日:“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摄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何神之有!”年七十三卒,祀乡贤。
  齐鼎名的书丹,结体宽博深稳,疏密匀称,一丝不苟,姿态雅丽。运笔酣畅圆润,骨力遒劲。时化短横为点,点画变化多姿,爽利挺秀。低昂有态,纵横有象。
  齐鼎名字调宇,号重客,齐之鸾之孙,明万历年间诸生。聪慧瞻博,文雅标名。著有《蒯侯集》《姓史》《史略》等。
  《天台令方公神道碑》的价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补充了新的史料。清光绪间,其后裔方昌翰汇集《方氏七代遗书》,取明方学渐、方大镇、方孔炯,至清方以智、方中履、方正瑗、方张登一脉,七代蝉联,蔚为大观。然七代之上,不见只言片语。桐城博物馆藏有自方孔以下《方氏五代遗书》墨迹,虽极珍贵,但相对更晚。民国时邑人马其昶作《桐城耆旧传》,网罗放佚,雪泥鸿爪。
  《桐城耆旧传》卷一,列有《方印传》。相比较而言,碑文一是对方印治理天台的宦绩政声予以详载;二是记载了夫人罗及妾舒、子敬的事迹;三是记录了简练的语言,来反映天台百姓对方印的爱戴之情。
  2、丰富了细节资料。《桐城耆旧传》虽然记载了天台百岁老人夏泰愚破例出谒临哭的情节,而碑文不但记载了这个情节,还记载了老人破例出谒的原由。通过“吏事”风波及其“众方悔之”的细节,揭示了方印严于治吏,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和深受吏民拥戴的人格魅力。   3、订正了《桐城文物志》著录之误。1985年,桐城县文物普查工作队于龙眠山中发现此碑,遂对碑文进行了抄录。由于山高坡陡,抄录不便,加之未进行拓片,不易辨识,讹误在所难免。此次对照原碑和拓片,共订正《桐城文物志》著录之误30多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碑文。
  4、纠正了碑文记载的混乱。神道碑记载墓主成化戊午四月生,同时又记载他丁酉(成化十三年,1477)举于乡,应为《天台令方公神道碑》书写之误。成化无戊午,纵有,墓主就不可能为成化十三年举人。参考其他文献史料,墓主成化十三年举人是正确的,那么出生年代为错误。考虑到笔误,年号、年代二者同时错误的可能性较小。现成化为错误,根据出生与中举的时间差,以及墓主死亡时子年甫二十岁来看,可推定墓主出生年为正统戊午1438年。
  附:《天台令方公神道碑》碑文
  (按:原碑为白文,分段、标点,笔者所加)
  明天台令方先口口口口
  赐进士文林郎口建福州府推官郡人阮自华撰文
  赐进士大中大夫陕西布政司右参政邑人张淳篆额
  后学邑人齐鼎名书丹
  方先生令天台口口列于循吏,曾孙封御史学渐谓不毂曰:“口哉,予之曾大父也。中牟之绩,期月而可,今之九月,荣哀悉备,藐诸孙子不敏,以没先世,贤君为我表之。”
  按传:先生讳印,字舆信,桐城人。曾祖法,蜀参军,祖懋,父琳。世业儒。成化戊午四月生。先生彝秉直方,性行清淑舞象。从仲父御史佑受书,偶问从政者:“何谓赎锾”,仲父叱之,先生赧然,趣跽暮至旦。仲父曰:“孺子可矣”。
  伤亲之贫,日夕祗见。蔌蔬汲水,必加诸额。亲疾请代,几于殒绝。事仲父如其父。燕客,则率诸弟立,侍口(共)七(匕)缶。尝夕抵仲父墅,念垌夜扣必惊,倚根假寐,介明乃入。黄岩陈公勉宰桐城,孤洁简亢。乃数枉之,先生无私口口,勉曰:“余何多至于澹台之室,澹台不至于余室也”。先生使母弟塘,视数亩之穑。丁酉举于乡,所得行修棹楔之资,悉畀之。先生一子曰敬。塘乃有四子,晚当析箸。不忍犹子之半以为四也,则数亩者五分之。从弟给事中向,受学于先生,匡直严惮。然先生为敬择妇而他去,向则为代聘。日“无以犹子伤”。
  先生贫,游太学,豪侈少年皆匿避之。里居,毉一牖读书,正色危坐,讼者屏息纡道而后过,周亲宿友,敛衿而后入。夫人罗及妾舒,鹑複蒿簪。子敬,蓝缕传经。然终身未尝见其疾呼暴容。
  弘治癸丑秋,除天台令,至于甲寅五月,士伍大洽。忽中风暴卒,口惟妾舒从,出橐中俸钱,仅八百文,号擗,无所厝。民士台使,争致赙贝遂。既殡,余布四镒。归道金陵,舒母兄来问所终,又使其姑姊妹髽而吊问。三请之,皆不对。丧至家,舒乃进赠者八十金于冢,子年甫二十许,阒居六十而死。或问之,曰:“吾未见寒暑暮夜衣前后檐如如夫子者。死,安得不口(歾)。”
  先生体气清灏,永之以贞,见物渊爽,逊之以默,行一切之诚,施不言之化,伟节芳行,莫可殚述。然其治天台一铲崖口,解衿倨,奖孝弟,罢课捕,削藻缛惟是。昭坦光厚,为士民先,一时举国穆如清风。堂膝之间,肝胆毕见,人亦无不肝胆进者。其志日:“廉公省事,恬默自意。”台察夏鍭叙其挽章有曰:“不为铿锵刻画,嗥暤然民自亲之。”天水胡缵宗赞之曰:“欲观王者化,先观王者民。”然一尉赇鞭而逐之,使一吏赍文当道发。则吏事遂讨之,倘所谓惠不专宽者乎,台有大中丞夏太愚,扶杖拊棹而呼曰:“老夫年百岁,久不见吾门闍矣。侯,我思存者哉!”
  众方悔不貌其生,则国中以所私貌而家祀者,方幅十数,来皆讼言:“吾尝为慈父之容。”乃择一肖者,悬于櫬之前,即像而庙,祀之,蜃车发,百姓拥哭,如丧考妣。送三日,归而哭诸庙,又登之名宦祠。后八十年,乡明经张钧为天台令,见民加拓先生庙,水旱灾沴,有祈必应。曰:“我侯神矣!”
  於戏!啬夫之不忘岘山之涕,厥考三载,以羡若为九月而千年也,诚之不可掩也如此夫!是为铭。铭曰:
  倬彼伟人,蹈喆抗行。智以静彻,存以道神。致才以诚,养诚若拙。楷范乡里,师保郡国。式化则毂,靡服匪心。誉高循吏,名峻人林。岌然后凋,诚有松柏。百世之下,视此乐石。
  万历壬寅季冬之望曾孙学渐立石。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28日,湖北省随州市淅河镇蒋寨村八组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批西周铜器。经现场调查,确定是一座已破坏了的墓葬。2011年1月1-17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残存的2座墓葬(编号M1、M2)进行了清理,出土鼎、簋、斝、觚、方壶等青铜器30余件。经过勘探,在这两座墓葬周围又新发现了80余座墓葬,一处西周早期高等级贵族家族墓地由此浮出水面。  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是2011年湖北的
期刊
宋画、宋瓷、宋版书,历来是文物艺术品收藏中的高端收藏,代表着收藏的檄致品味。今春有幸得见私人收藏的北宋汝瓷与宋版书。  4月4日,备受关注的北宋汝窑灭青釉葵花洗在香港苏富比拍场上大放异彩,4000万港币起拍后,经过34口叫价,最终以2.0786亿港币成交,刚新宋代瓷器在全球范围内的拍卖纪录。这件汝窑洗的高价成交,与其说是中国高古瓷器的价值回归,不如说足以汝窑为代表的宋代瓷器所创造的荚学范式在当代得
期刊
5月中旬,国际三大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和邦瀚斯(Bonhams,亦译宝龙)在英国伦敦举行了五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三场大拍,两场小拍。应香港朋友邀请,我于5月12日与之同飞伦敦。  首场拍卖会是5月14日邦瀚斯在伦敦骑士桥举行的中国及亚洲艺术品拍卖会。说是小拍,实不乏珍品。我们淘得的第一件宝就让朋友大喜过望。这是件茶叶末釉水盂,造型规整,釉色呈均匀鳝鱼黄,足圈内有“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识,配原装硬木
期刊
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她”和“她们”是在2006年7月16日的温暖的下午。那天是伦敦难得一见的好天气,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隐隐地交织着树叶的轮廓,暖暖地洒进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展厅里。奔波了一天的我,背着重重的双肩包却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匆匆的脚步。这里是我当天行程中的最后一站,也是对我最重要和最期待的一站。  大英博物馆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品最多的海外博物馆。中国
期刊
一、清初瓷板画的发展  清代顺治十六年,江西地方局势稍安,地方官员即督烧宫中应用之瓷板。康熙《浮梁县志》载,“顺治十六年奉旨烧造栏板,阔二尺五寸,高三尺,厚如龙缸。经守道张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监督烧造,亦不成,官民咸惧。”  后来赴景德镇考察的殷弘绪提到,该栏板系用来装饰宫殿长廊的。耶稣教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为殷弘绪)系法王路易十四聘任的赴中国的六位特使之一,在1712年写给时驻
期刊
用“疯狂的石头”来隐喻翡翠市场快速上涨的速度,曾是艺术品市场评论的最爱。但按常理来说,疯狂的市场也应该有回归平静的一天,翡翠市场也不应当例外。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全球95%的翡翠产地在缅甸北部密支那勐拱地区乌龙江流域。清代以前的翡翠实物迄今尚未见到。起初,翡翠在国内价格较低。到了清乾隆晚期,身价上涨近千倍,远超其他玉石种类。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亚洲“四小
期刊
任谁也不会想到,日本这个名字,竟是中国人给起的。  “倭国”,是一千多年前日本的名字,无论是日本人自称,还是别人,都叫其为“倭国”,就是详查自唐代以前的史书,也都叫倭国。即便是日本人向汉、唐进贡时的表章上,也自称为“倭国”,还必要附上日出之国的词句,虚彰其高,欲得先声夺人之势。这一招,一定是向英国人学来的,“拿来主义,化为己用”,是日本人的长项,要不,那么点小岛国,明治维新后,数十年间,一跃就成了
期刊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09-2011年的大幅扩张后,2012年进入深度调整期,各项主流门类的交易量及交易额与高峰时期相比,均有30%-60%的萎缩,但在一片萧条中,各个拍卖场中的佛教造像却保持了令人惊异的增长。笔者盘点了2013年全球春季拍卖的成绩发现,佛像交易的形势表现非凡,值得做一个综合评述。  承接2012年在世界各个主要拍卖会场的优异成绩,2013年全球的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中前后共出
期刊
云峰山北魏刻石的数量  与分布及九仙刻石  山东莱州的云峰山是一处风水宝地。北魏永平三年(5lO年),时任司州大中正的郑道昭被任命为光州刺史,携眷到任。魏晋时代士大夫多好道,郑道昭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他到任后便喜欢上了距城南十里的云峰山以及城东的大基山(俗称道士谷),遂经常进山修炼。郑氏发现,这里不仅山好,“石也好”,其兴致所到之处,便将自己的诗文、感想题刻在云峰山及其周围的大基山,天柱山、玲珑山上
期刊
大藏经的编修传统  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后,除翻译外来经典外,历代高僧大德潜心研法,发为著述,留下大批经典作品,蔚为大观。为了传承这些经典,便于民众了解、研习佛法正统,弘法济世,在雕版技术成熟后,北宋以降的历代政府均有不惜成本汇集、编修历代佛教经典以编修大藏经的事迹;而民间也屡有力量介入,通过捐助、化缘募集善款,刊刻佛家经典以利众生。从佛经规模和刊刻水准来看,还是政府牵头,以帝王将相名义通过官版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