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随笔:形如凤爪的“双井绿”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井绿又名双井茶、洪州双井、黄隆双井、双井白芽等。双井茶者,芽茶也,散茶也。产于黄庭坚故里义宁(现修水武宁)双井村,故得名为“双井茶”。
  茶品名称:双井绿(烘青绿茶)
  双井绿又名双井茶、洪州双井、黄隆双井、双井白芽等。双井茶者,芽茶也,散茶也。产于黄庭坚故里义宁(现修水武宁)双井村,故得名为“双井茶”。
  茶叶产地:江西省分宁(现江西修水)、洪州(现江西南昌)
  双井绿产于分宁(江西修水)、洪州(江西南昌)。主产自黄山谷故里“十里秀水”双井村。双井村依山傍水,土质肥厚,温暖湿润,时有云雾。村边有江,江岸有崖。崖畔有钓鱼台,台畔有茗茶园,园台下有双井。崖上镌刻鲁直手书“双井”两字。
  修水武宁,古属义宁,高山平地,田园阡陌,漫野有茶。所产红茶,简称“宁红”。位于赣之西北边隅,有幕阜、九宫两大山脉蜿蜒其间,地势高峻,树木苍青,雨量充沛,深厚肥沃,乃成就双井茶之优良的自然品质。
  人文历史:
  双井绿,兴盛始于唐,至两宋时期,八乡盛产茶叶,年产茶叶228万斤,前所未有。故双井茶在唐代就小有名气,至五代崭露头角,于宋时扬名天下。双井绿乃宋之贡品:“其位,在碧螺之上;其名,在龙井之先。”
  双井绿产于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家乡、江西修水杭口乡“十里秀水”的双井村。修水在隋、唐属洪州,毛文锡约公元935年所著《茶谱》载:“洪州双井白芽,制造极精。”宋时列为贡品。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对家乡所产双井绿有许多赞美的诗作。黄庭坚还常以精制的“双井茶”分赠京师族人及好友欧阳修和苏东坡等,友人也常和诗赞赏。
  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子瞻为苏东坡字):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苏东坡品尝了双井茶之后,也赞不绝口,即回赠一首: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鲁直即黄庭坚别名):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
  茶树品种:本地群体种(有性繁殖)
  茶树品种主要是本地群体种。
  加工工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整形提毫—复烘
  古代的“双井绿”属蒸青散茶类,用蒸气杀青,再烘干、磨碎、煮饮。如今的“双井绿”属于烘青绿茶,分为特级和一级两个品级。特级以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为2.5厘米左右的鲜叶制成;一级以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制成。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整形提毫、复烘六道工序。
  鲜叶进厂后,薄摊2—5小时,然后用铁锅杀青,每锅投入鲜叶0.125—0.2公斤,锅温为120—150℃,炒至含水58%—60%为杀青适度。稍经揉捻后,即用烘笼进行初烘,烘温约80℃,烘至三成干,转入锅中整形提毫,待茶叶白毫显露,再用烘笼在60—70℃下烘焙,烘至茶叶能手捻成末,茶香显露,此时含水量约为5%—6%时,趁热包封收藏。
  茶品特点:
  【干茶】圆紧略曲,形如凤爪,芽叶肥壮,银毫显露,色泽碧绿;
  【汤色】汤色清澈,色如淡金;
  【香气】香高持久;
  【滋味】醇厚浓郁,郁而不腻;
  【叶底】叶底嫩绿,柔嫩匀净。
  品茗记录:
  地点环境:办公室
  参加人:独品
  投茶量:3g
  泡茶水温:75℃左右
  茶叶年份:2011年
  存储方法:正常存放
  基本茶器:玻璃盖碗(120ml)
  冲泡时间:一泡35秒,二泡45秒(逐增,可泡六水)
  心得感受:
  01.双井绿外形圆紧略曲,形如凤爪,“西江水清江石老,石山生茶如凤爪”;
  02.双井绿萌早发,是而“穷腊不寒春气早”;采极细嫩,故而“十斤茶养一两芽”;
  03.双井绿“白毛囊以红碧纱”,茶芽毫白;茶味醇好,难怪“一啜尤须三日夸”也。
  双井绿古之崇以品质居,秉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双井秀水泡双井茶,其味犹佳;山谷故里赏山谷诗,其意更深。芽芽水之漫,宛如天女之散花;徐徐而之降,又若兰花朵朵之欢畅,怡情温雅;还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功效。
其他文献
1.唐朝时期有一个叫赵嘏(gǔ)的—人,他的诗写得非常好。  2.当时还有一个叫常建的人,诗写得也不错,为人很谦虚。  3.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去游玩,他十分高兴。
期刊
我们始终觉得,九峰茗茶是一个一往无前的企业。这个企业是九峰茗茶创始人叶济德本人全部智慧之所在。他在用生命拥抱一重一重的山,如是,才可以九峰。  2012年的春天,北京市的春茶节正在87版《红楼梦》的拍摄地大观园公园举行。那次的活动只是北京春天大规模茶事活动的一个序幕,此后,各大茶企在自己家门口的促销活动逐步展开。  福建平和人叶济德和他的助理在上午十一点半左右匆匆走进来了,此时,春茶节的活动即将结
期刊
一位孕妇正在路上行走,一个小女孩走过来问她:“阿姨,您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  “因为肚子里有了个小朋友啊!”  “阿姨,您是怕麻烦吧?”  “啊?为什么?”  “您嫌抱着孩子不方便,就把他放进肚子里了嘛。”
期刊
高山出好茶,乃是环境与气候综合作用的结果。处在这样优越的生态条件下,黄山的茶树自然芽叶肥壮嫩软,为其的优良品质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一次,替我们翻开徽州一角的,是云雾里走出的黄山茶。我们都知道,北纬30°左右一带的中国南方,大部分都是名茶的产地。这一带生长的名茶除了西湖龙井、君山银针、蒙顶甘露之外,还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等。其中后面所述的三种,就产自灵山秀水的黄山山脉之中。  在整个中国
期刊
4月8日上午,2013北京春茶节安徽名茶斗茶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本次活动在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安徽省黄山市政府、安徽省黄山市农业委员会、安徽省芜湖市农业委员会、安徽六安市农业委员会等单位的支持下,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华茶人联谊会、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市茶业协会、北京安徽茶业商会(筹)共同主办;本次活动是安徽名茶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
期刊
斗茶可以很好地展示一个地方茶叶优良品质、推广饮茶之风,而茶客们也可以在斗茶中品味各种茶品,畅享大自然的回甘。  “胸有丘壑天地宽,制得珍品金佛茶。”关于“金佛”茶辗转流传的说法有很多很多。近三百年来,金佛茶只能从史书上一点零星的记载和寺庙里的一些传说寻得蛛丝马迹。又曾几何时,武夷山灵峰下的九曲溪头,冒出的刘锋,一次次登临危崖险峰,一次次寻访“思法”长老。长老为之精诚之心所动,倾其所知指点。刘锋先生
期刊
徽商特有的执着与文化内涵使他们在百年来政局变革、经济动荡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策略,顺应时势,让这些以茶叶为生的微利企业不但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还有不少成了驰名品牌。  洪治  北京安徽茶业商会第一任会长鸿志茶庄老板  第一次认识洪治老师是通过一篇文章—《不是问题的茶叶农残问题》。本刊在去年9月期刊登过此文,当时,农残问题仍处在沸沸扬扬之中。在茶圈内外都还对农残问题人人喊打的时候,他却进行了冷静的分析与
期刊
“禅茶一味吃茶去,寺林斗茗金佛茶。”武夷之茶业,创始于山中僧侣仙侣道之流。金佛茶产于武夷山白云庵灵岩,原是白云庵供佛茶,宋代建州“斗茶”中夺魁,成为北苑龙凤茶的斗品。宋徽宗《大观茶论》云:“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诗人苏东坡赞为“仙山灵草”的佳茗。明朝“罢贡建茶”,金佛茶返璞归真,“脱去蟒袍换袈裟”,隐入民间,“济世疗疾”。朱熹曾称之为“草泽高人”。  《武夷大观》记载:宋时白云庵有供
期刊
又是一年谷雨节,谷雨是农历二十四节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又是一年谷雨节,谷雨是农历二十四节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十分有利于谷类作物的发育生长。同样,也非常有利于茶树的嫩芽发育。此时采的茶,被称为谷雨茶。  有俗语言道:“雨前茶,金娃娃。”谷雨前后是采
期刊
雅安城不大,在大山的环抱之中,有边城风韵,但雅安城在历史上分量很重,解放初期,还是西康省的省会呢。沿河的一排梧桐树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粗壮、硕大,昂然挺拔,使这座城变得有些骨感。在雅安城里闲游,访朋拜友,吃雅鱼,赏美女,很随意和恬淡,心情那是相当地放松。  其实真要彻底放松心情,那就要到蒙山顶喝上一泡茶,换句话说,到了雅安,不到蒙山坐半天茶馆,也算是白来了。饮茶之人谁不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