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两步应用题,不仅是要求学生能求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并为多步应用题教学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教学法中我应用发下的几种方法:
一、简单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正确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解答应用题中十分重要。解答两步应用题,找出中间问题是关键。为能让学生正确地找出中间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分析简单应用题的具体数量关系训练。
例、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的紫花是黄花的4倍,做紫花多少朵?
学生先找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1、黄花的朵数。2、紫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接着学生写出25×4=100(朵)的算式后,指名说出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成数量关系式:黄花的朵数×紫花朵数是黄花的倍数=紫花的朵数。以此为原形,用以下类型简单应用题对学生进行直接写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训练。
1.同学们跳绳。小华跳75个,小明比小华多跳30个(或小比明小华少跳30个),小明跳了多少个?
小华跳的个数+小明比小华多跳的个数(或小华比小明少跳的个数)=小明跳的个数
2.畜牧场养山羊120只,比养的奶羊多40只(或奶羊比山羊少40只),奶羊有多少只?
山羊的只数-奶羊比山羊少的只数(或山羊比奶多的只数)=奶羊的只数
二、分析应用题的结构
分析两步应用题结构,是提高解题能力的第二步。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应用比较法:指导学生观察,找出一组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拼、拆两步计算应用题,从而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如:(1)商店有红气球800个,花气球2400个,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商店有红气球800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引导学生分析(1)、(2)题的条件和问题,区分它们的异同:第(1)、(2)题中的第一个条件和问题相同,第二个条件不同。第(1)题花气球的个数是已知的,第(2)题不知道,要解答第(2)题的问题,必须先求出花气球的个数(800×3)。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直接告诉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的应用题,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告诉一个直接条件和一个间接条件的应用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论。并将两种形式(含有三个和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与相关的简单应用题进行比较训练。
2.拼、拆题训练。进行两步应用题拼、拆题的训练,是将两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改写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将一道两步应用题拆成两道相关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数量关系的变化,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训练方法是:
(1)拼题训练:先将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解答,接着引导观察二者的联系,重点放在与两步应用题的问题一致的简单应用题上。让学生看到这道题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另一道题要解决的问题,了解产生中间问题的原因,再进行拼题。
根据知识的发展规律,先把例题分成两道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作为新题前的预备题进行结构训练,为学生学习应用题架设“认识桥梁”。
如:①菜店运来15筐葱头,每筐2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的葱头?
②菜店原有葱头45千克,又运来300千克,现在菜店一共有葱头多少千克?
即:③菜店原有葱头45千克,又运来15筐,每筐20千克现在菜店一共有葱头多少千克?
(2)拆题训练:将上面的第③题改成如第①、②题材的简单应用题。
教学中,先由教师分析示范拼或拆,再辅助指导拼、拆,最后让学生独拼、拆。因为学生刚从解答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过渡,对两步应用题的结构还很陌生,所以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扶助学生,放手让学生学,由扶至放这几个环节的衔接问题。
三、进行给两步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的训练
学生给两步应用提出中间问题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训练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关键。我是这样训练的:
如:在植树节中,新民一小的教师和同学共植树260棵,比新民二小的教师和同学少植了110棵(或新民二小比新民一小多植110棵;新民二小植的是新民一小的2倍),两校一共植树多少棵?
1.导学生按照“综合法”分析应用题的思路。从此题的已知条件出发,看题中两个相关联的条件能直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是解决最后问题的条件之一,即得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直接条件:新民二小师生植树的棵数。这个新的条件是解答:“一共植树多少棵”所需要的。从而让学生知道题中两个相关条件直接解决的与应用题所需条件相关联的问题,正是中间问题。
2.引导学生按照“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思路。从此题的问题出发,想解决“一共植树多少棵”需要两个条件,分清新民一小植树的棵数是已知的,新民二小植树的棵数是未知的,即:中间问题必须先求出,才能解答最后的问题。
从此题还可以看出,第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不变,第二个未知条件变换叙述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中间问题”一样——求新民二小师生植树的棵数。介绍基本方法后,加强训练。
四、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训练
1.引导学生看线段图和学画线段图。
画线段图是分析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先从最简单的线段图开始,培养学生看线段图,画线段图,进而用线段图揭示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首先要认真示范,细心指导学生画。针对低、中年级应用题的具体内容,画线段图时主要注意两点:一是比较的标准——弄清两数相比时,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弄清不同的比较形式所得出的比较结果也不同。
例:一生产车间,第一天加工零件780年,第二天加工零件是第一天的3倍,这个车间两天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上述形式的训练,每次选用其中的一种或相关联的两种,用适当的时间训练。开始只口头训练,慢慢要求动笔写。在我班经过这样的训练,多数学生能比较容易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能写出思考方法。
通过实践,我体会到,要使以上方法对提高学生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必須注意两点:1、坚持训练;2、合理安排,随堂一般训练与专课训练相结合。
(作者单位:贵州省天柱县凤城镇第三小学)
一、简单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正确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解答应用题中十分重要。解答两步应用题,找出中间问题是关键。为能让学生正确地找出中间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分析简单应用题的具体数量关系训练。
例、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的紫花是黄花的4倍,做紫花多少朵?
学生先找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1、黄花的朵数。2、紫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接着学生写出25×4=100(朵)的算式后,指名说出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成数量关系式:黄花的朵数×紫花朵数是黄花的倍数=紫花的朵数。以此为原形,用以下类型简单应用题对学生进行直接写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训练。
1.同学们跳绳。小华跳75个,小明比小华多跳30个(或小比明小华少跳30个),小明跳了多少个?
小华跳的个数+小明比小华多跳的个数(或小华比小明少跳的个数)=小明跳的个数
2.畜牧场养山羊120只,比养的奶羊多40只(或奶羊比山羊少40只),奶羊有多少只?
山羊的只数-奶羊比山羊少的只数(或山羊比奶多的只数)=奶羊的只数
二、分析应用题的结构
分析两步应用题结构,是提高解题能力的第二步。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应用比较法:指导学生观察,找出一组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拼、拆两步计算应用题,从而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如:(1)商店有红气球800个,花气球2400个,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商店有红气球800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引导学生分析(1)、(2)题的条件和问题,区分它们的异同:第(1)、(2)题中的第一个条件和问题相同,第二个条件不同。第(1)题花气球的个数是已知的,第(2)题不知道,要解答第(2)题的问题,必须先求出花气球的个数(800×3)。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直接告诉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的应用题,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告诉一个直接条件和一个间接条件的应用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论。并将两种形式(含有三个和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与相关的简单应用题进行比较训练。
2.拼、拆题训练。进行两步应用题拼、拆题的训练,是将两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改写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将一道两步应用题拆成两道相关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数量关系的变化,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训练方法是:
(1)拼题训练:先将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解答,接着引导观察二者的联系,重点放在与两步应用题的问题一致的简单应用题上。让学生看到这道题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另一道题要解决的问题,了解产生中间问题的原因,再进行拼题。
根据知识的发展规律,先把例题分成两道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作为新题前的预备题进行结构训练,为学生学习应用题架设“认识桥梁”。
如:①菜店运来15筐葱头,每筐2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的葱头?
②菜店原有葱头45千克,又运来300千克,现在菜店一共有葱头多少千克?
即:③菜店原有葱头45千克,又运来15筐,每筐20千克现在菜店一共有葱头多少千克?
(2)拆题训练:将上面的第③题改成如第①、②题材的简单应用题。
教学中,先由教师分析示范拼或拆,再辅助指导拼、拆,最后让学生独拼、拆。因为学生刚从解答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过渡,对两步应用题的结构还很陌生,所以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扶助学生,放手让学生学,由扶至放这几个环节的衔接问题。
三、进行给两步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的训练
学生给两步应用提出中间问题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训练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关键。我是这样训练的:
如:在植树节中,新民一小的教师和同学共植树260棵,比新民二小的教师和同学少植了110棵(或新民二小比新民一小多植110棵;新民二小植的是新民一小的2倍),两校一共植树多少棵?
1.导学生按照“综合法”分析应用题的思路。从此题的已知条件出发,看题中两个相关联的条件能直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是解决最后问题的条件之一,即得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直接条件:新民二小师生植树的棵数。这个新的条件是解答:“一共植树多少棵”所需要的。从而让学生知道题中两个相关条件直接解决的与应用题所需条件相关联的问题,正是中间问题。
2.引导学生按照“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思路。从此题的问题出发,想解决“一共植树多少棵”需要两个条件,分清新民一小植树的棵数是已知的,新民二小植树的棵数是未知的,即:中间问题必须先求出,才能解答最后的问题。
从此题还可以看出,第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不变,第二个未知条件变换叙述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中间问题”一样——求新民二小师生植树的棵数。介绍基本方法后,加强训练。
四、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训练
1.引导学生看线段图和学画线段图。
画线段图是分析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先从最简单的线段图开始,培养学生看线段图,画线段图,进而用线段图揭示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首先要认真示范,细心指导学生画。针对低、中年级应用题的具体内容,画线段图时主要注意两点:一是比较的标准——弄清两数相比时,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弄清不同的比较形式所得出的比较结果也不同。
例:一生产车间,第一天加工零件780年,第二天加工零件是第一天的3倍,这个车间两天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上述形式的训练,每次选用其中的一种或相关联的两种,用适当的时间训练。开始只口头训练,慢慢要求动笔写。在我班经过这样的训练,多数学生能比较容易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能写出思考方法。
通过实践,我体会到,要使以上方法对提高学生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必須注意两点:1、坚持训练;2、合理安排,随堂一般训练与专课训练相结合。
(作者单位:贵州省天柱县凤城镇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