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问题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缺少父爱母爱所造成的。在儿童的成长中,父母的关爱、支持和鼓励对孩子的早期发展至关重要。事实表明,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温暖与关爱是其它任何亲情无法替代的。在父母外出打工的形势下,孩子失去了父母的亲情关爱,而形成隔代监护,这些监护大多是老人,精力和能力有限、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多数出于溺爱,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孩子容易出现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倾向,他们的行为便出现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低,遇事焦虑不安,精神烦恼压抑,厌学情绪严重、成绩低下,性格孤僻自卑、粗暴蛮横,心理问题严重等问题,甚至发展成为“问题少年”,出现抽烟酗酒、沉迷于网吧,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行为,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探索教育新途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基础教育的班主任老师,是留守儿童最直接的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通过近几年对班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实践,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实施“四心四导”教育,即“以爱心为主导、生活上耐心指导、学习上细心辅导、心理上精心疏导”,建立班级托管家园,是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以爱心为主导,营造托管家园小家温馨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父母的亲情、家的温暖,他们最渴望的是父爱母爱。作为班主任老师,为了教育好他们,就必须要有爱心,实施关爱教育,做学生的慈母,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爱心的精神去关爱留守儿童。多接近他们,多亲近他们,多给他们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份意外的惊喜,一点阳光般的温暖。多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少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让他们在宽容中学会忍让,在鼓励中学会正直,在支持中学会信任,在赞同中学会自爱,在友爱中学会关怀。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却时刻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和关爱,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所带来的伤害。
光有老师的关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班集群体的力量关爱留守儿童。班集体是班级全体同学温暖的小家,学生是这个家里的成员,作为“家长”的班主任,要让所有其他学生对留守儿童献出爱心,让他们享受“温暖一家亲”的温馨。一是建立互助小组,开展一帮一形式结成互助互爱帮扶对子,用学生的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感受到同学间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其次是创造良好的班级活动环境,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加班集体开展的各种团队活动,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因家庭关爱不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三,老师有意识地把班级的一些任务交给留守儿童去做,并细心指导,充分信任,让他们为同学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亲和感,让他们融入班集体的正常生活中,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感受班集体家的温馨。
二、耐心指导留守儿童的生活
学校是留守儿童主要的生活空间,他们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生活习惯较差。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班主任老师需要从生活上进行耐心指导。生活是日常琐事,细小而繁多,需要抓细节,重落实,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关爱。首先,是管理好吃。虽然校园的饭菜不如家里的美味可口,但也不再是“咸菜”下饭的历史,在学校内的一日三餐,已经提供了营养饭菜,做到了物美价廉,时常教育他们科学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珍惜粮食,注重节约,不乱吃零食,养成良好地饮食习惯。其次,管理好住。住宿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要千方百计地利用现有地居住条件,教育和指导学生建设一个整齐、清洁、规范地居住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就寝纪律,按时就寝、文明就寝,寝室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建设温暖小家。第三,管理好身体。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指导督促,坚持做好“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提高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第四,管好卫生和安全。时刻对他们进行卫生常识教育:注意环境卫生,集体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青春期卫生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安全教育,注意交通知识教育,安全用电教育,防火、防雷、防溺水安全教育,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牢牢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意识,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平安。
三、细心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亲情,大多数对学习认识不足,对学习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重,成绩低下,这样,班主任老师就必须在学习上进行细心的辅导,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首先,进行“扬长教育”,注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发现并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特长,用他们的“闪光点”来提升他们的“精、气、神”,使他们变得更自信。其次,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技巧,写作技巧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切实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树立起信心,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的发展。
四、精心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
留守儿童的心理上普遍存在性格上缺陷,心理上障碍,行为上偏差,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需要精心、细致、有耐心。针对他们的个体心理差异,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疏导,有针对性的对症辅导,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对心理健康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合理开导,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解答他们成长中的烦恼,用心当好心理辅导员,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第三,做好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发挥父母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利用开通“亲情电话”的形式,尽量保证家长与留守儿童经常电话沟通,与孩子谈心,交流情感,用父母的关爱疏导孩子的心理。同时,老师也需要主动进行“家长热线”,及时快捷地向家长反映他们在学校的情况,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形成家长、老师的合力效应,引导留守儿童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关注。因此,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施以爱心,对他们生活上耐心指导,学习上细心辅导,心理上精心疏导,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托管家园,留守儿童就一定能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的投入到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实践中,携手共创留守儿童教育的美好春天。
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探索教育新途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基础教育的班主任老师,是留守儿童最直接的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通过近几年对班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实践,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实施“四心四导”教育,即“以爱心为主导、生活上耐心指导、学习上细心辅导、心理上精心疏导”,建立班级托管家园,是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以爱心为主导,营造托管家园小家温馨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父母的亲情、家的温暖,他们最渴望的是父爱母爱。作为班主任老师,为了教育好他们,就必须要有爱心,实施关爱教育,做学生的慈母,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爱心的精神去关爱留守儿童。多接近他们,多亲近他们,多给他们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份意外的惊喜,一点阳光般的温暖。多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少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让他们在宽容中学会忍让,在鼓励中学会正直,在支持中学会信任,在赞同中学会自爱,在友爱中学会关怀。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却时刻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和关爱,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所带来的伤害。
光有老师的关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班集群体的力量关爱留守儿童。班集体是班级全体同学温暖的小家,学生是这个家里的成员,作为“家长”的班主任,要让所有其他学生对留守儿童献出爱心,让他们享受“温暖一家亲”的温馨。一是建立互助小组,开展一帮一形式结成互助互爱帮扶对子,用学生的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感受到同学间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其次是创造良好的班级活动环境,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加班集体开展的各种团队活动,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因家庭关爱不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三,老师有意识地把班级的一些任务交给留守儿童去做,并细心指导,充分信任,让他们为同学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亲和感,让他们融入班集体的正常生活中,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感受班集体家的温馨。
二、耐心指导留守儿童的生活
学校是留守儿童主要的生活空间,他们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生活习惯较差。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班主任老师需要从生活上进行耐心指导。生活是日常琐事,细小而繁多,需要抓细节,重落实,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关爱。首先,是管理好吃。虽然校园的饭菜不如家里的美味可口,但也不再是“咸菜”下饭的历史,在学校内的一日三餐,已经提供了营养饭菜,做到了物美价廉,时常教育他们科学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珍惜粮食,注重节约,不乱吃零食,养成良好地饮食习惯。其次,管理好住。住宿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要千方百计地利用现有地居住条件,教育和指导学生建设一个整齐、清洁、规范地居住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就寝纪律,按时就寝、文明就寝,寝室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建设温暖小家。第三,管理好身体。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指导督促,坚持做好“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提高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第四,管好卫生和安全。时刻对他们进行卫生常识教育:注意环境卫生,集体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青春期卫生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安全教育,注意交通知识教育,安全用电教育,防火、防雷、防溺水安全教育,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牢牢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意识,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平安。
三、细心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亲情,大多数对学习认识不足,对学习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重,成绩低下,这样,班主任老师就必须在学习上进行细心的辅导,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首先,进行“扬长教育”,注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发现并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特长,用他们的“闪光点”来提升他们的“精、气、神”,使他们变得更自信。其次,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技巧,写作技巧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切实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树立起信心,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的发展。
四、精心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
留守儿童的心理上普遍存在性格上缺陷,心理上障碍,行为上偏差,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需要精心、细致、有耐心。针对他们的个体心理差异,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疏导,有针对性的对症辅导,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对心理健康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合理开导,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解答他们成长中的烦恼,用心当好心理辅导员,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第三,做好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发挥父母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利用开通“亲情电话”的形式,尽量保证家长与留守儿童经常电话沟通,与孩子谈心,交流情感,用父母的关爱疏导孩子的心理。同时,老师也需要主动进行“家长热线”,及时快捷地向家长反映他们在学校的情况,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形成家长、老师的合力效应,引导留守儿童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关注。因此,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施以爱心,对他们生活上耐心指导,学习上细心辅导,心理上精心疏导,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托管家园,留守儿童就一定能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的投入到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实践中,携手共创留守儿童教育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