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份,本刊以《暴力手段征地谁来管》为题报道了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以下简称淅铝)涉嫌违法征地一事。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凤凰等网站纷纷予以转载。
6月上旬,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赴河南淅川进行了回访。
淅川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景昌在接受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采访时表示,淅铝涉嫌违法占地只能认定为“违法圈地”,“现在只是圈起了院墙,对土地没有任何破坏,土地手续正在省里办着”。
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麦苗、油菜都被埋在地下了,还不叫破坏?庄稼都毁了,什么才叫破坏?”6月1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淅铝圈占的院墙内,确实已经形成了高高的土堆。
“在当地民众举报之前,国土局并不知道淅铝把300多亩的耕地用院墙圈起来了。”刘景昌表示,他认可圈地违法这一事实,村委会与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签订的征地协议也是违法的,“都不符合规定”。
居民点改造背后的拆迁
淅铝集团的前身为1976年成立的社办小化工厂,经过系列改革重组后,2002年改为民营企业,现占地共60余万平方米,拥有8个经济实体,总资产14亿元,成为一个集铝及硅铁深加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集团型企业。
淅铝集团曾先后荣获河南省工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省优秀民营企业、省民营科技50强、省级管理示范企业、省优秀民营企业50强等荣誉称号。集团董事长袁中告系南阳市人大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共南阳市委办公室,原南阳经贸委曾联合发文,在全市范围推广淅铝鲜活的发展经验。
此次淅铝扩建的碳素厂所占用土地是淅川县上集镇商圣社区的土地,共300多亩都是当地居民的口粮田。
刘景昌说,碳素厂实际的占地只有两亩多的建设用地,另外的三百多亩,“只是用院墙圈了起来”。他认为,淅铝的行为只能定性为非法圈地,前期的拆迁也被他冠以“居民点改造”的名义。他解释,之前村民的迁移,是应居民点改造的要求,并不是由于企业占地而进行的拆迁。
就在2010年6月16日,河南南阳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第一批115户406名移民,将搬到唐河县毕店镇凌岗移民新村的新家,开始崭新的生活。
这也标志着南水北调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搬迁全面启动。此后,将有6.5万人迁出淅川,占当地总人口的1/5。
淅川县人民政府表示,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等相关规定,对居民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招标,程序合法,内容合规,方法灵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加快步伐。
居民点改造,成为淅川县的一大手笔。但记者调查发现,商圣社区只是从碳素厂附近搬进了山脚,并不像移民那样轰轰烈烈。
“名义是居民点改造,实际上就是帮助企业进行拆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
6月14日,记者注意到,在淅铝圈占的院墙内,已建起一排排水泥柱子,同时停放着数辆卡车和推土机。
对于大多数商圣社区居民来说,征地过程中最不能接受的是两点:一、社区自行违规卖地;二、补偿标准低于省定标准。一位朱姓村民说,他曾经到上集镇政府反映过这两点。
“村里征地的时候,没有开过一次会,没选一个群众代表参与,连给群众商量商量,通通气都没有。”村民刘志伟说。
上集镇政府对此给予的答复是,根据南阳市委的要求,因为淅铝需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征用土地,所以把位于淅铝集团污染区的居民重新安置,污染区土地按规划划拨给淅铝集团。
而乡政府和村民的协商地价为每亩27000元,这也远远低于2009年11月1日《河南省征地综合地价标准》执行的标准。
关于补偿事宜,3月17日,上集镇政府给出答复是:到目前为止,镇政府没有接收到省市县有关征用土地的新标准通知,维持原补偿标准。
淅铝暴力征地的背后透射出的,实际是地方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如此分析。
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的隐患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淅铝碳素厂二期扩建有可能会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
淅铝碳素厂二期扩建处在淅川县灌河北边,对面有一条名为“刘营河”的小河流经,河道两旁,荆棘丛生。“从外边根本就看不出来河里有水,实际上这成了碳素厂排水的专用通道。”附近一名侯姓村民说。
记者走近刘营河,闻到一股刺鼻的药味。“实在是受不了,但没有办法,多少年了,只能忍着。”住在刘营河下游的一位村民说。
而刘营河的水直接流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头丹江水库、渠首源头。“只能向环保局举报,环保局的人只是罚了钱就走人了,走了之后,还会继续排放,根本没有作用。”当地的居民称。
据媒体披露,淅川县环境保护局一位姓耿的工作人员对此发表意见说,淅铝集团有环评。但他没有说碳素厂和扩建项目是否通过环评,他一再表示,环保局平时工作勤勤恳恳,但没有发现老碳素厂存在排放污染物的事实。
“即使企业通过环评手续,环保部门也应该在企业建设中监督其治污建设是否同步进行。”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说。
6月上旬,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赴河南淅川进行了回访。
淅川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景昌在接受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采访时表示,淅铝涉嫌违法占地只能认定为“违法圈地”,“现在只是圈起了院墙,对土地没有任何破坏,土地手续正在省里办着”。
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麦苗、油菜都被埋在地下了,还不叫破坏?庄稼都毁了,什么才叫破坏?”6月1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淅铝圈占的院墙内,确实已经形成了高高的土堆。
“在当地民众举报之前,国土局并不知道淅铝把300多亩的耕地用院墙圈起来了。”刘景昌表示,他认可圈地违法这一事实,村委会与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签订的征地协议也是违法的,“都不符合规定”。
居民点改造背后的拆迁
淅铝集团的前身为1976年成立的社办小化工厂,经过系列改革重组后,2002年改为民营企业,现占地共60余万平方米,拥有8个经济实体,总资产14亿元,成为一个集铝及硅铁深加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集团型企业。
淅铝集团曾先后荣获河南省工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省优秀民营企业、省民营科技50强、省级管理示范企业、省优秀民营企业50强等荣誉称号。集团董事长袁中告系南阳市人大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共南阳市委办公室,原南阳经贸委曾联合发文,在全市范围推广淅铝鲜活的发展经验。
此次淅铝扩建的碳素厂所占用土地是淅川县上集镇商圣社区的土地,共300多亩都是当地居民的口粮田。
刘景昌说,碳素厂实际的占地只有两亩多的建设用地,另外的三百多亩,“只是用院墙圈了起来”。他认为,淅铝的行为只能定性为非法圈地,前期的拆迁也被他冠以“居民点改造”的名义。他解释,之前村民的迁移,是应居民点改造的要求,并不是由于企业占地而进行的拆迁。
就在2010年6月16日,河南南阳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第一批115户406名移民,将搬到唐河县毕店镇凌岗移民新村的新家,开始崭新的生活。
这也标志着南水北调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搬迁全面启动。此后,将有6.5万人迁出淅川,占当地总人口的1/5。
淅川县人民政府表示,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等相关规定,对居民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招标,程序合法,内容合规,方法灵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加快步伐。
居民点改造,成为淅川县的一大手笔。但记者调查发现,商圣社区只是从碳素厂附近搬进了山脚,并不像移民那样轰轰烈烈。
“名义是居民点改造,实际上就是帮助企业进行拆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
6月14日,记者注意到,在淅铝圈占的院墙内,已建起一排排水泥柱子,同时停放着数辆卡车和推土机。
对于大多数商圣社区居民来说,征地过程中最不能接受的是两点:一、社区自行违规卖地;二、补偿标准低于省定标准。一位朱姓村民说,他曾经到上集镇政府反映过这两点。
“村里征地的时候,没有开过一次会,没选一个群众代表参与,连给群众商量商量,通通气都没有。”村民刘志伟说。
上集镇政府对此给予的答复是,根据南阳市委的要求,因为淅铝需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征用土地,所以把位于淅铝集团污染区的居民重新安置,污染区土地按规划划拨给淅铝集团。
而乡政府和村民的协商地价为每亩27000元,这也远远低于2009年11月1日《河南省征地综合地价标准》执行的标准。
关于补偿事宜,3月17日,上集镇政府给出答复是:到目前为止,镇政府没有接收到省市县有关征用土地的新标准通知,维持原补偿标准。
淅铝暴力征地的背后透射出的,实际是地方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如此分析。
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的隐患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淅铝碳素厂二期扩建有可能会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
淅铝碳素厂二期扩建处在淅川县灌河北边,对面有一条名为“刘营河”的小河流经,河道两旁,荆棘丛生。“从外边根本就看不出来河里有水,实际上这成了碳素厂排水的专用通道。”附近一名侯姓村民说。
记者走近刘营河,闻到一股刺鼻的药味。“实在是受不了,但没有办法,多少年了,只能忍着。”住在刘营河下游的一位村民说。
而刘营河的水直接流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头丹江水库、渠首源头。“只能向环保局举报,环保局的人只是罚了钱就走人了,走了之后,还会继续排放,根本没有作用。”当地的居民称。
据媒体披露,淅川县环境保护局一位姓耿的工作人员对此发表意见说,淅铝集团有环评。但他没有说碳素厂和扩建项目是否通过环评,他一再表示,环保局平时工作勤勤恳恳,但没有发现老碳素厂存在排放污染物的事实。
“即使企业通过环评手续,环保部门也应该在企业建设中监督其治污建设是否同步进行。”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