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传播学观照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在1980年代开启文学新时期,同时也开启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切关注。这样一种开启意义深远,曹文轩在其关于1980年代文学颇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了1919年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自然崇拜。”[1]中国文学在对大自然的关注与崇拜中掀起生态写作的热潮。这一热潮持续至今,并且随着国家提倡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自成一体,生态写作受到的重视愈益突出。在这一热潮中,少数民族小说没有缺席,甚至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人们早已相信生态文学的独立存在,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大力推动下,生态文学的独立地位和重要作用当然更加巩固。如果认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存在,自然会认可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存在。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我们的文学是多民族文学,其中少数民族文学的存在意义不容置疑。当我们认可生态小说的存在时,也应该认可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存在。如果要厘清少数民族生态小说这一概念,或许可以将其限定为少数民族作者所写的与生态问题相关的小说。对于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研究,汪树东、李长中、王静、谢廷秋、雷鸣等学者在各自论著中多有涉及。这些学者研究少数民族生态小说,有各自的入口或关注点。笔者的关注点在于,如果我们认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亦即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生态写作是不可忽视的,是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现象,而按著名传播学者邵培仁所主张的传播学研究对象应为“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2]这一观点,那么对此重要现象就应该可以从传播学视野进行考察。少数民族生态小说作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重要方面,也必然可以从传播学视野予以考察。其中有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值得学界探究。
  首先,少数民族小说家中,哪些人的写作和生态相关,参与了生态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这就是说,少数民族生态小说有哪些传播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播者?这涉及传播的主体问题。如果针对生态文化与文明的传播,其所涉及的主体范围非常广阔,那些参与生态文化与文明传播的个人、团体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都可纳入。就我们的论题而言,这个范围大大缩小,缩小到只在少数民族生态小说这一论域内讨论。少数民族生态小说这一文化现象,能够集结不少创作上有所成就的少数民族小说家。这是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他们同时是生态文化与文明卓有成效的传播者。这些作家如李传锋(土家族)、乌热尔图(鄂温克族)、叶广芩(满族)、孙春平(满族)、张长(白族)、郭雪波(蒙古族)、阿来(藏族)、王华(仡佬族)等,已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影响。他们和生态相关的一些作品迭受好评,已经获得不少殊荣。如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力以赴从事生态写作的郭雪波的作品在美国、法国出版,其《大漠魂》获台湾联合报优秀小说奖;孙春平《苦雪》入选《199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佳作集》,荣获《人民文学》建刊45周年优秀小说奖;王华《雪豆》(又名《桥溪庄》)获《当代》文学拉力赛2005年度冠军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阿来《蘑菇圈》获得鲁迅文学奖;等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播者?为什么这些传播者有这样突出的写作和传播行为?这源于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的冲击;源于国家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源于中国少数民族普遍亲近自然的深厚文化传统。比如,“彝族先民将自然界视为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意志以及巨大能力的对象加以崇拜”[3],受到彝族文化影响的民族作家在其小说写作里就会加以落实,像对待人类一样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生命。再如萨满教信奉闪电雷火、山川森林土地等,奉长生天为父,长生地为母,受到萨满教影响的一些北方少数民族作家与大自然的关系则会更加亲近。又如很多少数民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不少民族作家笔下,大自然中的生命就会变得和人一样有情感、有思想。
  从传播学意义上讲,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写作者虽然讲述生命个体的故事,抒写个人生命情感,却同时发出超越个人,能够代表其所在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甚而人类的更具有公共性的声音,传播更具有公共性的思想。他们写作、发表许多被称为生态小说的作品。这些生态小说,是书写,也是传播。
  其次,作为文化产品的少数民族生态小说传播怎样的内容,采取怎样的形式?在小说这一领域里,一些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写作者和汉族写作者一样,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态问题,彰显生态意识,展示生态理想,传播生态文化与文明。这构成少数民族生态小说传播的基本内容。
  动物小说是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重要创新形式,通过叙述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来揭露生态问题,表现生态意识。动物小说叙述动物被猎杀,也叙述动物被保护,保护和猎杀往往交织在一起。还有讲述人与动物之间亲密关系的。这类小说形式颠覆、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以动物为叙述中心,建构并传播人与动物并重的生态意识。
  土家族作家李传锋的动物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坛已产生较大影响。在其所作《退役军犬》里,军犬黑豹离开主人后,想念主人,同时无法忍受荒野带来的孤独,最后丧命于人的枪下。《红豺》中,比起凶猛残暴、肆意糟蹋庄稼、引起山民憎恨的野猪,红豺被作为山野的精灵看待。《最后一只白虎》引入作为土家族文化图腾的白虎,讲述自远古时代就与整个族群结下紧密缘分的白虎濒临灭绝时留下的自然之痛,也是动物之殇,揭示了人类戕害动物的残暴。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系列小说《沙狐》《沙狼》《沙祭》《大漠狼孩》等凸显生态危机,批判人类破坏生态的行为,塑造“野性磅礴的动物形象”[4],彰显并传播生态意识。满族作家叶广芩的《老虎大福》叙写最后一只华南虎1963年在秦岭被猎杀的经过。小说描写老虎身上的每一根骨头每一块肉都被山民们瓜分殆尽的场景:人们高高兴兴地从老虎身上分割福利后,用虎血沾脑门祈求福气,对自己的无知浑然无觉;而华南虎那伟岸的身躯倒下,壮丽的生灵消失,留给世界可怕的虚空。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指示着生态问题的严肃与严峻。叶广芩另有《黑鱼千岁》《猴子村长》《山鬼木客》等,也都在讲述野生动物的悲剧,张扬野生动物的尊严。   动物小说之外,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写作者们当然也采取别的形式来彰显与传递生态意识。比如着力塑造人物形象,写人物性格小说。郭雪波的小说在讲述野生动物悲剧的同时,塑造了生态破坏者如《沙葬》里的铁巴、《大漠狼孩》中的金宝、《沙狐》中的大胡子主任等形象,也塑造生态保护者如《沙葬》中的云灯喇嘛、白海,《沙狐》中的老沙头等形象。这些有着对立意义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代表郭雪波自己的发现:由于对生态的破坏,肆虐的沙土、缩减的草原、恶化的气候的示威报复,导致文明的衰退甚至覆灭。这其实是非常深刻的反思。
  再次,少数民族生态小说在传播中采取怎样的策略?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写作者和传播者面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严峻形势,集体在创作中关注生态问题,对人类行为展开批判。批判与否定是他们采取的基本策略之一,构成传播生态文化与文明的起点。他们当然不止于批判。批判的同时或者批判之后,他们也倡导感悟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肯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表达对大自然的爱。建设与肯定也是他们采取的基本策略,构成传播生态文化与文明的旨归。“将人带回大地,使人属于这大地,并因此使他安居。”[5]这是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出“人,诗意地安居”的理念,得到生态批评与写作者的普遍赞同,其中自然也包括关注生态问题的少数民族小说家。
  在少数民族作家的写作与传播实践中,批判与否定、建设与肯定这两种策略往往交织在一起。彝族作家安文新短篇《神树,神树》讲述乌蒙山区一个村寨受到崇拜的百年枫树的故事。这棵彝家人奉之为神的树,四人合围粗,二十多人高,人们家中有大事小事都要去祭拜,每年三月三还要大祭。不敬神树者遭到报应,有瞎、拐、绝后三种下场,称为“三报应”。砍树毁林,大炼钢铁的日子里,县里来的谢书记不信邪,带头砍树。斧子砍进树里拔不出来,他握住斧柄使劲拔,斧把折断,他仰面摔倒,脑壳砸在青石板上,留下终身残疾。这在“三报应”之外增加了一个报应。神树之神,使那些号称最不信邪者,也不敢轻举妄动。如此虽经过“文化大革命”,也一直保全。苗族作家杨欧短篇小说《大雕》讲述倒卖木材的陈连生、毛二、蛮子、猴子、老油条五人路途中活捉、卖掉大雕,分享不义之财,后来在车祸中死于非命。作者为表达怜悯之意,设计没有参与分赃者陈连生及其弟弟毛二生还。小说中的人们不仅伤害大雕,而且还砍伐森林,破坏自然家园,所以遭到报复。不论神树还是大雕,在少数民族作家笔下都充满神秘色彩,象征大自然的不可侵犯。面临着生态被严重破坏的严峻事实,作家们批判人类破坏生态的恶性行为,同时用神秘故事展示大自然的伟力,让人们尊重、敬畏自然。
  最后,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传播给当代文化和文学提供了怎样的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彰显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少数民族生态小说或许不以美学探讨为主,因而也不以美学价值取胜,但其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传播生态理念,无论于现代化实践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注释:
  [1]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56页。
  [2]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3]白兴发:《彝族传统禁忌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15页。
  [4]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95页。
  [5][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张汝伦校,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93页。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传播学视野里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编号16BZW190)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视觉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专门化)专业的项目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项目之一,建设特色与创新包括“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模式工作室化、教学形式项目化”等多方面内容。项目建设方案承诺以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专门化)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包括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产品造型设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新媒体
期刊
围绕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全国众多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呈井喷式涌现。6月23日,江西省杂技团创排、著名杂技剧编导董争臻编导的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在南昌首演,以此向党的百岁诞辰献礼。这也是江西省杂技团创排的首部红色题材杂技剧。  该剧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江西瑞金等地的革命斗争故事。出身豪门的富家小姐杜鹃,思想活跃进步,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她和同伴一道,义无
期刊
德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哲学家和诗人辈出的国度。其实,德国还是一个建筑王国,孕育了众多著名建筑师,影响了全世界的建筑风格。  伴着2010上海世博年的来临,德国建筑将以德国馆为代表在中国大地上一展风采。这座名为“和谐都市”的德国馆将于今年四月竣工。(图1)   “和谐都市”展示了一座处处均衡、和谐的都市。馆名取自于英文的“均衡”和“城市”。在德国馆内,和谐都市的参观者将进行一次穿行创意都市的旅行。
期刊
主持人语:“生态与文学”近几年来似乎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很多人常常忽略其中的地理空间维度—生态写作很多时候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息息相关的。这使得生态写作常常与“作为方法”的“民族视角”联系在一起,生态作为“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成為“关系”的隐喻性表达。而当生态作为一种“关系”呈现,如何在文学中寻找“生态学”主题便构成了“生态文学”的宿命,“生态文学”越来越向“主题先行”靠拢。讨论文学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不
期刊
清代石涛有言:“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绘画的本质性问题,也就是境界。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啮雪一团,是精神上的超升,是艺术家自身修养的外在体现。  技巧是绘画之必备,绘画者都需呕心沥血的下功夫,但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能只停留在对技巧的追求上,而应超越技巧,由技进乎道。因为水墨画强调的是“心印”,绘画的外在其实就是画家心灵的显现。绘画不仅靠学,还应靠养,养得宽厚、仁爱、
期刊
预约了许久,在新天地的一个茶座,有机会与谷文达交谈。    记者:谷老师,您好!   谷老师,一般认为,人的大脑是以串行方式思维的,而您一向擅长多个大规模系列作品的并行思考、并行运作,您是怎么做到的?  谷文达:我确实经常同时运作好几个项目。就说今年吧,日前,我正在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创作一件装置作品;五月份,我的《中园》项目几乎同步世博会实施推广宣传。接下来的亚运会,我策划的天堂红灯项目
期刊
已有的生态小说研究,“生态”和“民族”两个概念并不孤立。介绍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意识,或者论述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生态书写其实并不鲜见。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如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1]、雷鸣《危机寻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现代性反思—对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小说的一种综观》[2]、王静《人与自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态创作概述》[3]等。尽管如此,如果生态文学研究中的“民族”
期刊
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是以“一个人,一支麦克风”作为表演形式,以笑话、段子作为表演内容,以引人发笑作为表演目的的喜剧模式。单口喜剧起源于18—19世纪英国的音乐厅,但它兴盛和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多见于夜场、酒吧和俱乐部等场所,“单口喜剧”的概念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并通用于美国的商业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单口喜剧演员开始由剧场转向电视领域,荧幕上陆续出现了《今夜秀
期刊
徐春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宁红》以江西修水县宁红工夫茶的百年历史为线索,用心挖掘宁红茶深刻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国运的兴衰展现宁红茶人的人生,揭示出茶文化与民族命运的深刻关系。与此同时,作品立足现实民生,翔实地描写宁红工夫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支柱作用,突出表现宁红茶的发展与当前脱贫攻坚、探索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引领作用,从而提炼出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深刻思想主题。  中国是茶叶大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期刊
左志红:在您的创作中,客家主题居多,这跟您是客家人有关吗?  温燕霞:有关系。创作是作家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作家生长的环境必然在其作品中打下极深的烙印。我是土生土长的赣南客家人,而赣南地区是客家先民的最早聚居地及客家发祥地之一,是闽赣粤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客家的摇篮。身为客家人,我对家族的历史特别感兴趣。据温氏家谱记载,温氏源于河南温县,望著于山西太原,因此温氏祭祖时用的堂号为山西“太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