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本位”,因此,在教材开发前必须进行广泛的调研与分析,教材编写时要注重适用性与实用性,形式上可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编排,特别要注重校企合作,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中职;校本教材;就业导向型
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具有生命力,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对职校的专业设置,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教学内容要切近于将来服务的需要。”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开发具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分析
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紧贴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正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基地。但是,目前中职生厌学率高,迟到、旷课严重,迷恋网吧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兴趣,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始终没有摆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所使用的教材是按系统知识编排的教材,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近几年出现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广东、江苏、上海等地也开始推广“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课程改革还不够彻底,多少还带有“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影子,要想让学生有兴趣就必须彻底地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以企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为牵引,以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乐”中“做”,在“做”中“学”。
二、注重校本教材开发前的调研与分析
就业工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中职学校要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确立“以就业促招生,出口旺,进口畅”的工作思路,不但确保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还要确保大部分毕业生对口就业。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做好市场调研,加强市场预测,关注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变化,坚持就业围绕企业转,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要开展订单培养,使毕业生充分掌握一技之长,真正适销对路。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笔者在对21家各种行业用人单位的多项问卷调查中发现,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18家企业选择了网络应用,占85.7%,其中10家企业表示需要网管员,12家企业表示需要网站维护或产品网络宣传工作人员,5家企业要求学生就业后先到网络工程部工作,学会综合布线和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使用。这说明了各行各业都需要网络专业人才,尤其是需要大量的网络维护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如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组网和维护管理工作(网络管理员)、网站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网络技术人员)、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前的技术支持工作(网络售前工程技术员、技术销售工程师等)、网络产品售后调试及技术支持工作(测试工程技术员、售后工程技术员等)、简单广告设计技术人员、各企事业单位中级文员工作等方面的人才。
经过调研,计算机网络专业职业岗位典型的计算机网络职业活动主要有:
(1)为企、事业单位局域网提供技术支持,规划设计单位局域网,与互连网对接,局域网的技术维护及安全防护。
(2)根据客户要求,开发特定的小型网络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
(3)根据客户企业特点及要求,利用网站设计专业软件为客户量身定作网站,并发布、推广。
(4)为客户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
(5)根据客户企业特点及要求,为客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开发。
(6)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前的技术支持。
(7)从事网络产品售后调试及技术支持。
分析上述典型职业活动,可归纳出从事计算机网络职业岗位的人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有: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系统(局域网、广域网)的设计、组建、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小型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网站设计与维护,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的能力,网络系统配置,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等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协作意识,能快速跟踪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注重校本教材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教材是为学生开发的,如何能使教材更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内容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因此在编写时要根据内容的深浅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有不同的选择。学生也进行分层学习,根据自身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大提高教材的适用度。另一方面,开发时还要考虑中职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动手能力不错的实际情况,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注意多一些动手操作,少一些理论研究;多一些公司作业,少一些课堂教学,如在岗培训内容的校本教材就更具适用性。
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应满足企业的需求。能不能被企业认可是学生就业的前提,所以校本教材应根据当地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确定开发的内容。开发团队应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相关作业,或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开发团队,使教材编排更符合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学生现在所学的就是他们将来就业所用的,教材内容应尽量具体化、岗位化、实用化。
四、注重校本教材格式设计的创新
在教材编排方面,我们可以打破以往教材的编写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编排,即按实际生产中工作流程或工作过程的顺序,以“程序化”的方式编排教材。“工作过程导向”旨在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以便适合就业岗位需求。校本教材开发应把“工作过程导向”作为设计编排教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基本途径,以对应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经验性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论性知识为辅。这样,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为培养实践技能服务为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和组合。 在格式设计方面,最好按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
(1)以项目为编写单元,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任务,在每个任务穿插知识点,并在“相关知识”中进行详细介绍。
(2)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每个项目都具有实用性。
(3)每个项目引入一个情景故事,力求使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每个项目都充分考虑中职生的特点,定位在有趣、易学、易做的基础上。
(5)从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
五、注重校企合作,为校本教材编写创造条件
校企合作可为优化校本教材的实践内容奠定基础,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供保障,为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试用提供实践舞台。通过校企合作,可使专业校本教材更具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从而使学生适应将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1)为教材编写提供“鲜活”的素材来源,提高校本教材的应用价值。职业学校和企业良好的合作,使得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学生视野开阔,项目来源广,项目的应用价值将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2)充实实训设施,为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试用提供实践舞台。中职教育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中级层次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技能培训为中心内容。实训场所与实训基地是技能培训的必要场所。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的建设费用较大,如果资金比较缺乏,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
(3)提高教材编写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如果教师缺乏实践技能,要让教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不可能的。因此,中职教育需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应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开展岗位培训、挂职顶岗活动,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其次,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教学储备,及时、定期安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最新的应用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业务素质,为将来开设新的专业课程作好充分准备。再次,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参加合作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让教师强化专业技能,编写出具有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的校本教材。
(作者单位:中山市东凤镇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尹光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中小企业网络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关键词:中职;校本教材;就业导向型
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具有生命力,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对职校的专业设置,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教学内容要切近于将来服务的需要。”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开发具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分析
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紧贴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正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基地。但是,目前中职生厌学率高,迟到、旷课严重,迷恋网吧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兴趣,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始终没有摆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所使用的教材是按系统知识编排的教材,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近几年出现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广东、江苏、上海等地也开始推广“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课程改革还不够彻底,多少还带有“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影子,要想让学生有兴趣就必须彻底地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以企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为牵引,以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乐”中“做”,在“做”中“学”。
二、注重校本教材开发前的调研与分析
就业工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中职学校要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确立“以就业促招生,出口旺,进口畅”的工作思路,不但确保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还要确保大部分毕业生对口就业。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做好市场调研,加强市场预测,关注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变化,坚持就业围绕企业转,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要开展订单培养,使毕业生充分掌握一技之长,真正适销对路。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笔者在对21家各种行业用人单位的多项问卷调查中发现,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18家企业选择了网络应用,占85.7%,其中10家企业表示需要网管员,12家企业表示需要网站维护或产品网络宣传工作人员,5家企业要求学生就业后先到网络工程部工作,学会综合布线和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使用。这说明了各行各业都需要网络专业人才,尤其是需要大量的网络维护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如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组网和维护管理工作(网络管理员)、网站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网络技术人员)、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前的技术支持工作(网络售前工程技术员、技术销售工程师等)、网络产品售后调试及技术支持工作(测试工程技术员、售后工程技术员等)、简单广告设计技术人员、各企事业单位中级文员工作等方面的人才。
经过调研,计算机网络专业职业岗位典型的计算机网络职业活动主要有:
(1)为企、事业单位局域网提供技术支持,规划设计单位局域网,与互连网对接,局域网的技术维护及安全防护。
(2)根据客户要求,开发特定的小型网络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
(3)根据客户企业特点及要求,利用网站设计专业软件为客户量身定作网站,并发布、推广。
(4)为客户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
(5)根据客户企业特点及要求,为客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开发。
(6)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前的技术支持。
(7)从事网络产品售后调试及技术支持。
分析上述典型职业活动,可归纳出从事计算机网络职业岗位的人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有: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系统(局域网、广域网)的设计、组建、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小型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网站设计与维护,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的能力,网络系统配置,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等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协作意识,能快速跟踪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注重校本教材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教材是为学生开发的,如何能使教材更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内容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因此在编写时要根据内容的深浅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有不同的选择。学生也进行分层学习,根据自身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大提高教材的适用度。另一方面,开发时还要考虑中职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动手能力不错的实际情况,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注意多一些动手操作,少一些理论研究;多一些公司作业,少一些课堂教学,如在岗培训内容的校本教材就更具适用性。
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应满足企业的需求。能不能被企业认可是学生就业的前提,所以校本教材应根据当地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确定开发的内容。开发团队应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相关作业,或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开发团队,使教材编排更符合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学生现在所学的就是他们将来就业所用的,教材内容应尽量具体化、岗位化、实用化。
四、注重校本教材格式设计的创新
在教材编排方面,我们可以打破以往教材的编写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编排,即按实际生产中工作流程或工作过程的顺序,以“程序化”的方式编排教材。“工作过程导向”旨在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以便适合就业岗位需求。校本教材开发应把“工作过程导向”作为设计编排教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基本途径,以对应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经验性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论性知识为辅。这样,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为培养实践技能服务为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和组合。 在格式设计方面,最好按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
(1)以项目为编写单元,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任务,在每个任务穿插知识点,并在“相关知识”中进行详细介绍。
(2)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每个项目都具有实用性。
(3)每个项目引入一个情景故事,力求使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每个项目都充分考虑中职生的特点,定位在有趣、易学、易做的基础上。
(5)从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
五、注重校企合作,为校本教材编写创造条件
校企合作可为优化校本教材的实践内容奠定基础,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供保障,为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试用提供实践舞台。通过校企合作,可使专业校本教材更具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从而使学生适应将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1)为教材编写提供“鲜活”的素材来源,提高校本教材的应用价值。职业学校和企业良好的合作,使得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学生视野开阔,项目来源广,项目的应用价值将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2)充实实训设施,为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试用提供实践舞台。中职教育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中级层次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技能培训为中心内容。实训场所与实训基地是技能培训的必要场所。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的建设费用较大,如果资金比较缺乏,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
(3)提高教材编写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如果教师缺乏实践技能,要让教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不可能的。因此,中职教育需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应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开展岗位培训、挂职顶岗活动,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其次,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教学储备,及时、定期安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最新的应用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业务素质,为将来开设新的专业课程作好充分准备。再次,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参加合作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让教师强化专业技能,编写出具有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的校本教材。
(作者单位:中山市东凤镇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尹光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中小企业网络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