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媒体实际作用,从媒体工作人员的讲方便、注意使用连接、要具有亲和力的氛围,与读者朋友们拉近距离,从而让阅读快乐起来。
关键词:媒体阅读新闻链接快乐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165-01
媒体也要像医生对待患者、商店对待顾问一样,心里装着受众,以最好的服务方式和最好的服务方法为受众服务。怎样服务才能叫人性化的服务?第一要讲方便,第二要讲周到,第三要讲氛围,方便、周到、轻松,就会使受众的整个接受过程快乐起来。
关于方便,以平面媒体为例,要做到两大一小,即大标题、大图片,小篇幅。时代已经发展到了读图、读题时代,媒体必须学会顺应这一潮流。我们不能怪读者懒惰,“一杯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儿”,如今有多少人还能有这份悠闲?所以,媒体有必要把信息梳理成最简洁明快的方式,给读者提供快餐式的服务。还要把新闻的骨干内容做到标题里,这种标题要做精、做细、做得有文化、有余味。要把图片做大,尤其要把重大事件的图片做大,而且能发图片的就不发或少发文字。关键是图片要有新闻性,要讲究现场感,要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所谓小篇幅就是一定让我们的新闻报道短些、短些、再短些。现在,一些媒体在发长篇报道时,先做个豆腐快,把主要内容做成独立成篇的提要,并用大字号加框配发原报道一并发表,这是实现读者快速阅读的好办法,可以节省读者大量的时间。
关于周到,笔者想提一提“新闻链接”。新闻链接原来是互联网的一种文本编辑形式,是应网站与网站之间的互动、网民选择网站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在,传统媒体把新兴媒体的这种编辑形式拿过来用,好处很多。做“新闻链接”就是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这是因为,大部分读者需要快餐式新闻,还有一部分读总想对某一些新闻事实多问一些为什么,希望从横的竖的两个方面对新闻事实做一些深层次的了解。“新闻链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它使我们的新闻文本有了立体的阅读空间,对事实、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尽管做“新闻链接”给编辑添了 不少麻烦,但却使读者受到了周到、细致的服务。所以,这种服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还有一种周到的服务叫小众化服务,也可以称之为具体的服务,专门化服务。比如报纸的各种专刊、专版的服务,其服务对象都是明确的、具体的。例如一些都市报中“妇女之友”、“电脑收藏”、“花鸟鱼虫”。“汽车”、“家居”、“房地产”、“股市”、“白领生活”等等。专利、专版的服务更为周到、更为细致、更富人性化色彩,它等于是为口味不同的食客提供了可口的饭菜,实现了“好看”与“有用”的统一。
最后一点就是要讲氛围。唱戏为什么要有一个舞台,就是要形成一个场,把生活、故事搬到这个场上来演,就是营造一个氛围。它可以使演员和观众之间达成某种契。我虽是在表演,但是你得当成真事来看,我的歌唱也是在抒发你的感情。传播也讲究氛围。比如我们看央视第一套节目的《新闻联播》,主播们端坐在那里,“下面请看这次节目的详细内容”,感觉庄重、正式;而看《第一时间》,主持人从边幕轻松地走进画面,然后告诉我们“新闻每天发生,视觉各有不同。接下来请看XX读报。”而她又溜达出去了。怎样,气氛一样吗?这一样。这种不一样是由播新闻和说新闻两种传播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更是把新闻说得妙趣横生。主持人用诙谐机智的言语,以幽默押韵的标题提炼新闻事件的内在趣味性,通过文字与画面的协调作用来强化新闻的趣味性和可看性,以特有的亲和力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新闻和播新闻并没有优劣之别。关键是看风格的需要,要新闻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播发方式。但无论怎样都要讲究营造氛围。
能让受众快乐地阅读,还需适当增加社会新闻的比例,因为社会新闻具有不可替代的娱乐功能。
首先,社会新闻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它为受众提供了一种解疑释惑和减压消遣的渠道。社会新闻中轻松、诙谐、贴近百姓生活的信息会让人愉悦身心,那些情感真挚的社会新闻往往会打动人的心灵,在受众心中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使受众的感情得到释放,压力得到渲泄,精神受到启迪。受众在阅读社会新闻时,“或会心一笑,或放松紧张神经,从而进入快乐阅读的精神境界。
当然,让阅读快乐起来,决不能过分强调新闻故事性和情节性的煽情媚俗,亦不能单纯追求感官刺激,要在保证社会新闻的大众化、市民性、趣味性、服务性的同时,摒弃低级趣味,弄虚作假和八卦炒作等等手法,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實施舆论监督,关注和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在此原则之下,尽可能地为受众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使受众的阅读过程真正变得快乐起来。
关键词:媒体阅读新闻链接快乐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165-01
媒体也要像医生对待患者、商店对待顾问一样,心里装着受众,以最好的服务方式和最好的服务方法为受众服务。怎样服务才能叫人性化的服务?第一要讲方便,第二要讲周到,第三要讲氛围,方便、周到、轻松,就会使受众的整个接受过程快乐起来。
关于方便,以平面媒体为例,要做到两大一小,即大标题、大图片,小篇幅。时代已经发展到了读图、读题时代,媒体必须学会顺应这一潮流。我们不能怪读者懒惰,“一杯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儿”,如今有多少人还能有这份悠闲?所以,媒体有必要把信息梳理成最简洁明快的方式,给读者提供快餐式的服务。还要把新闻的骨干内容做到标题里,这种标题要做精、做细、做得有文化、有余味。要把图片做大,尤其要把重大事件的图片做大,而且能发图片的就不发或少发文字。关键是图片要有新闻性,要讲究现场感,要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所谓小篇幅就是一定让我们的新闻报道短些、短些、再短些。现在,一些媒体在发长篇报道时,先做个豆腐快,把主要内容做成独立成篇的提要,并用大字号加框配发原报道一并发表,这是实现读者快速阅读的好办法,可以节省读者大量的时间。
关于周到,笔者想提一提“新闻链接”。新闻链接原来是互联网的一种文本编辑形式,是应网站与网站之间的互动、网民选择网站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在,传统媒体把新兴媒体的这种编辑形式拿过来用,好处很多。做“新闻链接”就是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这是因为,大部分读者需要快餐式新闻,还有一部分读总想对某一些新闻事实多问一些为什么,希望从横的竖的两个方面对新闻事实做一些深层次的了解。“新闻链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它使我们的新闻文本有了立体的阅读空间,对事实、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尽管做“新闻链接”给编辑添了 不少麻烦,但却使读者受到了周到、细致的服务。所以,这种服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还有一种周到的服务叫小众化服务,也可以称之为具体的服务,专门化服务。比如报纸的各种专刊、专版的服务,其服务对象都是明确的、具体的。例如一些都市报中“妇女之友”、“电脑收藏”、“花鸟鱼虫”。“汽车”、“家居”、“房地产”、“股市”、“白领生活”等等。专利、专版的服务更为周到、更为细致、更富人性化色彩,它等于是为口味不同的食客提供了可口的饭菜,实现了“好看”与“有用”的统一。
最后一点就是要讲氛围。唱戏为什么要有一个舞台,就是要形成一个场,把生活、故事搬到这个场上来演,就是营造一个氛围。它可以使演员和观众之间达成某种契。我虽是在表演,但是你得当成真事来看,我的歌唱也是在抒发你的感情。传播也讲究氛围。比如我们看央视第一套节目的《新闻联播》,主播们端坐在那里,“下面请看这次节目的详细内容”,感觉庄重、正式;而看《第一时间》,主持人从边幕轻松地走进画面,然后告诉我们“新闻每天发生,视觉各有不同。接下来请看XX读报。”而她又溜达出去了。怎样,气氛一样吗?这一样。这种不一样是由播新闻和说新闻两种传播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更是把新闻说得妙趣横生。主持人用诙谐机智的言语,以幽默押韵的标题提炼新闻事件的内在趣味性,通过文字与画面的协调作用来强化新闻的趣味性和可看性,以特有的亲和力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新闻和播新闻并没有优劣之别。关键是看风格的需要,要新闻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播发方式。但无论怎样都要讲究营造氛围。
能让受众快乐地阅读,还需适当增加社会新闻的比例,因为社会新闻具有不可替代的娱乐功能。
首先,社会新闻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它为受众提供了一种解疑释惑和减压消遣的渠道。社会新闻中轻松、诙谐、贴近百姓生活的信息会让人愉悦身心,那些情感真挚的社会新闻往往会打动人的心灵,在受众心中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使受众的感情得到释放,压力得到渲泄,精神受到启迪。受众在阅读社会新闻时,“或会心一笑,或放松紧张神经,从而进入快乐阅读的精神境界。
当然,让阅读快乐起来,决不能过分强调新闻故事性和情节性的煽情媚俗,亦不能单纯追求感官刺激,要在保证社会新闻的大众化、市民性、趣味性、服务性的同时,摒弃低级趣味,弄虚作假和八卦炒作等等手法,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實施舆论监督,关注和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在此原则之下,尽可能地为受众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使受众的阅读过程真正变得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