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 异性恋 自恋及道德颠覆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娘阴与生谋,使伪为出者。入夜,强劝以酒,既醉,生潜入污之。(《聊斋志异·封三娘》)
  在《聊斋志异》中,《封三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故事:祭酒之女范十一娘在“盂兰盆会”上邂逅了封三娘,两人相互爱悦而结为姊妹;封三娘帮助范十一娘摆脱了父母之命,与贫寒多才的孟生结为连理;范十一娘想用生米煮成熟饭的办法留下封三娘共事一夫,中了圈套的封三娘表明狐仙的身份后杳然而去;衣锦还乡的孟生与范十一娘得到范家父母认同。上列引文即是对范十一娘阴谋挽留封三娘的描述。
  大家闺秀的范十一娘和“翰苑才”的孟生居然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事情!作为这一“奸谋”的受害者,封三娘离去后的反应居然仅仅是“夫妻惊叹久之”。常做“异史氏曰”的蒲松龄对此篇是述而不做,勤做圈点的冯(镇峦)评、何(守奇)评、但(明伦)评对这一情节也三缄其口。(《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道德评判失效了?
  而根据《封三娘》改写的故事《狐仙有情促良缘》和连环画《封三娘》,以及诸多评论者都故意删改或者忽略这一情节,并且有意淡化或掩盖该篇所特有的女性同性恋色彩——他们的说法是“友爱”。也许是觉得内容过于淫亵,也许是觉得破坏了人物的美好形象,也许是觉得这是一个败笔。
  这是蒲松龄叙事的失误吗?
  以下将根据蓝棣之先生的症候式分析方法(蓝棣之著《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还原这个同性恋故事的本来面貌,分析其叙事结构和人物心理。同时引证意大利汉学家P.史华罗先生在《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中的相关论述,探讨《聊斋志异》叙事话语中情感方式与道德评判之间的可能联系。
  1、同性恋:镜像与破裂
  嘉庆年间冯镇峦对《封三娘》有段评论说:“男子相悦,常也;乃以女子悦女子,深情缠绵,如茧自缚。”“聊斋各种题都做到,惟此中境界未写,故又畅发此篇。”(《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这位二百年前的评论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故事的主旨。
  其实在文中封三娘也对范十一娘坦言:“缘瞻丽容,忽生爱慕,如茧自缠”。如果我们对两人的交往过程进行图示分析,将会清晰地看到蒲松龄怎样分合更替、摇曳生姿地对中国古典文献中难得的女性同性恋故事进行叙述:
  封三娘 范十一娘
  步趋相从…似欲有言 悦而好之,转用盼注
  把臂欢笑,词致温婉,于是大相爱悦,依恋不舍
  (将归)凝眸欲涕 亦惘然,遂邀过从
  十一娘乃脱金钗一股赠之,封亦摘髻上绿簪为报
  别后悬思颇苦 倾想殊切…怅然遂病
  (重逢)偕归同榻,快与倾怀…
  订为姊妹,衣服履舄,辄互易着
  (再别)亦思之 扶床悲惋,如失伉俪
  (重逢)各道间阔,绵绵不寐
  ……
  文中绘声绘色讲述两人感情进展的许多细节,如一见钟情、相互试探、交换信物、相思成病、感动落泪、同床共枕……与描写男女之情如此雷同。在上面的图示中,我们看到了明清小说才子佳人故事中频繁出现的“邂逅—定情—幽会—别离—团圆”模式。但故事的主角不是才子佳人,而是两位佳人。
  光绪年间《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各篇插图都是力求表现故事主旨的画面,《封三娘》选择的是如下场景:
  时值重九,十一娘羸顿无聊。倩侍儿强扶窥园,设褥东篱下。忽一女子攀垣来窥,觇之,则封女也。
  与后面的男性——孟生毫无关联。
  我们看到,在接受对方及相互关系的问题上,两位女性都表现得十分主动和满意,也就是说在她们的恋爱活动中保持角色对等的关系。而蒲松龄在叙事中也特别突出这种镜像对称(见上列图示分析),如:她们的形象一个是“少艳美,骚雅尤绝”,一个是“二八绝代姝”;她们交换金钗和绿簪,她们互易衣着,她们对弈……
  李银河女士认为,“在同性恋行为中,自我仍旧留在自身之中,怀着自恋主义的激情注视着他人,而他人不过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而已。”(李银河著《同性恋亚文化》)我们在《封三娘》中看到了形象的阐释。她还说“从本质上看,同性恋属于一种对异性无好奇心的现象”,《封三娘》中也有着这样的征兆和解释:范十一娘“父母钟爱之,求聘者辄令自择,女恒少所可”;封三娘“少得异诀,吐纳可以长生,故不愿嫁耳”。
  正如大量同性恋案例和许多专家分析所显示的,“同性恋从本质上不可能促成永久的结合,从求爱到热恋便是同性恋最终形式”。(亨特《情爱自然史》)封三娘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努力帮助范十一娘获取美满婚姻的举动,正是想要终止她们的同性恋关系——
  封欲辞去,十一娘乞留作伴……
  范十一娘的阴谋和不道德行为的实质是:她不是要为丈夫挽留一位妻子,而是要为自己挽留一位爱人。然而她失败了。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的故事:表层结构是一个女性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取了美满的婚姻,《恒娘》、《青梅》可属此列;潜层结构则复杂得多,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的女性在非正常爱情与世俗幸福(对范十一娘来说是佳偶,对封三娘来说是得道)之间挣扎,最终以向世俗妥协告终。即使是在今天,恐怕也只有对人类情感有着深刻理解和宽容心态的人,才觉得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悲剧。
  2、异性恋:叙事与心理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封三娘帮助范十一娘获取的只能算是异性婚姻,而非异性恋爱。差不多是相同的篇幅,去年上元日“盂兰盆会”的故事得以重演,使用的是明清小说才子佳人故事的另一种常用模式:“邂逅—定情—媒妁—遭拒—别离—团圆—认同”。按照西方叙事学的分析方法,这一模式往往还需要一个牵线搭桥的热心女性(封三娘),一个嫌贫爱富的专制家长(范公),一个起死回生的善良神仙(封三娘),另外就是一个遭到拒绝的媒人,一个有权有势的求婚者。
  比较这两种模式,我们发现,“幽会”这一环节被“媒妁—遭拒”代替,“认同”是最后的环节,爱情的双方需要得到公开化和合法化,因为这一部分的主题是婚姻。“在传统中国……婚姻首先是一种社会契约。正如中国谚语所说的,婚姻是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为基础的,用Jonathan Ocko的话说:‘订婚协议是由家长代表的两个家族间的合同安排,妻子的身体权利,特别是生育权,通过支付聘礼,从她的娘家转达到她丈夫家。’”(《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
  借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杰姆逊曾经分析过《聊斋志异》中的《鸲鹆》和《画马》,“这样就能逐渐地发现叙事句子中隐藏着的叙事语法,而且能够使这些深层结构说话。”同样的,我们可以将同性恋和异性恋(同时也是爱情和婚姻)的两种叙事模式进行整合,得出下面的关于整个故事的深层意义结构:
  
  
  
  
  
  
  
  在这一意义结构里,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对立:范十一娘与孟生是女性与男性、富与贫、“不以为可”与“喜不自已”的对立,封三娘与范公是个体与专制、超世俗力量与世俗力量的对立,范公对孟生的拒绝与认可,封三娘对范十一娘的引诱与放弃,范十一娘对范公的消极反抗,孟生对封三娘的言听计从……深入探究这些现象的文化背景,真正对立的是自由意志与道德规范,情感契约与社会契约。
  封三娘指责范十一娘“堕世情”,她认为:“志若坚,生死何可夺也?”她相信超越世俗的意志的力量。孟生的喜悦、勇敢、愤恨、悲丧都是对“知己者”的一厢情愿的报答,虽然是出于一种近乎虚空的承诺,同样表现出了自由意志的力量。这就是在《聊斋志异》中大量出现并被作者赞许的痴和狂。
  下面我们还要对这一结构之外的其他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2.1.投射
  封三娘为了终止与范十一娘的同性恋关系(“以所赠金凤钗,矫命赠之”),去促成范与孟的姻缘。正如《聊斋志异》中的其他狐仙一样,封三娘对人世间的生活很是艳羡。她虽然对“朱门绣户”、“如意郎君”很感兴趣,但为了“升第一天”而不得不拒绝婚姻,于是她把这种愿望寄托在范十一娘身上。正如她自己说的“来报前好耳”,她的寄托是她对范十一娘同性恋情感的一部分。
  心理学上将这种心理机制叫做投射(projection),指个人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藉以减轻内心焦虑。古龙的《英雄无泪》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司马超群对跛足的卓东来说:“你外表虽然自高自大,其实心里却看不起自己,所以你要我代表你去做那些本来应该是你自己去做的事情,你要把我造成一个英雄偶像,因为你心里已经把我当作你的化身。”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心理机制,青梅、红玉、辛十四娘、《荷花三娘子》中的狐仙才去帮助所爱的人获得美满的婚姻。
  2.2.反抗
  正如前面所说,范十一娘获取的只是美满的异性婚姻,而非异性恋爱。比较一下她分别与封三娘、孟生初次见面时的反应就能发现,她对孟生几乎是没有什么感觉的(略睨之),远不如对封三娘的“悦而好之,转用盼注”。封三娘的一番安排她也并不情愿,孟生求婚为范公所拒后,范十一娘“心失所望,深恨封之误己也,而金钗难返,只须以死矢之”。她的恨里流露出对封三娘出卖自己感情(矫赠金钗)的愤怒。然而当作为定情信物的金钗落到孟生手里后,她便“非孟生不嫁”,居然以死抗争。
  她们有时很难辨别,自己究竟是在反抗还是在维护。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披着情感的外衣,而对被非情感性的因素所支配的社会契约保持敬畏。这种盲目和虚妄一直持续到现在,也许还要延续到将来。
  2.3.痴狂
  忽睹两艳,归涉冥想。一更向尽,封三娘款门而入。烛之,识为日中所见,喜致诘问。曰:“妾封氏,范十一娘之女伴也。”生大悦,不暇细审,遽前拥抱。封拒曰:“妾非毛遂,乃曹丘生。十一娘愿缔永好,请倩冰也。”生愕然不信,封乃以钗示生。生喜不自已,矢曰:“劳眷注如此,仆不得十一娘,宁终鳏耳。”
  ……
  孟生自邻媪反命,愤恨欲绝。然遥遥探访,妄冀复挽。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烧,万虑俱断矣。未几,闻玉葬香埋,怆然悲丧,恨不从丽人俱死。向晚出门,意将乘昏夜一哭十一娘之墓。
  作为贫而多才的读书人的代表,在孟生身上同样存在着矛盾:既急色、轻狂,又专一、痴情。在这里和其他关于少年读书人的故事里,青春躁动的天真并没有招来厌恶,生殖欲望的直白也没有遭到谴责,道德上的承诺保障了激情和欲望的合理性。比起《阿宝》中孙子楚的痴、《青凤》中耿去病的狂来说,孟生的痴狂算是比较理智的了。
  蒲松龄说“性痴则其志凝”。史华罗总结说:“蒲松龄区分了三类人:一是正常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点是平庸;二是那些被无尽激情俘虏的人,他们因此过着更好或更糟的、不守规矩的生活,他们有些人被赌博、野心或贪婪的和欲望的愚蠢所征服,这些导致了堕落;三是真正的智者,因为他们被痴心所激励,从而取得了伟大成就。”(《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为爱而痴狂的人在《聊斋志异》中是“作为正面角色出现,他们是天真无邪的人,有一颗纯洁得显得荒唐的心灵。”
  3、情感:道德颠覆
  与此同时,我们从《封三娘》的接受史中看到的是对违背道德规范的情感的谴责和惋惜。何评说:“忽生爱慕,如茧自缚,斯言也狐且不可,而况于人乎?”对封三娘诸多赞叹的但评说:“情生爱,爱生魔,魔生劫,如茧自缚,何时底止?何时解脱?”他们沿用了佛教的信条,因为情感对于人的束缚,所以情感,尤其是激情和欲望,是不被提倡的。
  再如《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封三娘》的插图题诗讽刺说:
  悔被情丝一缕牵,凤钗矫赠太缠绵。
  岂知色戒无端破,不浚飞升第一天。
  《胡四姐》、《辛十四娘》等很多关于狐仙的篇目表明:狐狸们的最终追求是仙道,哪怕是她们已经跟男人做了夫妻、生了孩子。这一指向应该是来源于民间文化。修道是应该禁欲的,这种禁欲不仅是行动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封三娘谴责的是自己的激情和欲望,她认为自己的遭遇“乃情魔之劫,非关人力”。当不道德的行为被认定为劫数或者冤孽的时候,世俗道德便不再追究了。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毁人贞节、以怨报德的行为才会被忽视。
  激情和欲望成为道德评判的首要对象,就像《封三娘》的意义结构所显示的,遵循意志和情感的封三娘是受害者。在《聊斋志异》中,几乎所有的非人类的女性都对个人世俗幸福充满着向往,都对情感和欲望采取积极追求的态度,结果多数是美好的。相对而言,《封三娘》是一个悲剧。
  对照其他作品,我们看到的是蒲松龄的双重态度:“他的语言从‘微妙地招致违背法则’摇摆到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他的情感和欲望的观念有时是正统的,有时是异端的。他求助于异端思想的做法,既具(对现实的)补偿性,又具挑战性。”
  对他所鄙视的制度和道德,他在抨击的同时还抱着极大的幻想;对他所向往的激情和欲望,他在赞赏的同时还抱着莫名的忧虑。史华罗说,明末清初的那些“知识分子的自我压抑产生了这种后果:文学作品本应该在表达最深的情感和‘潜意识’方面上有更大的自由,但实际上却表现出模棱两可的‘前后矛盾’。”
  蒲松龄只是其中之一。
  他还感叹道:与欧洲历史相比,“中国历史上没有经历一个反对禁欲主义、即超越世俗的阶段,在物质和精神、世俗和超俗间没有鲜明的对比。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有一个受儒家文化支持的、强调情感社会性的古老的倾向,这种态度并不是针对某些情感进行压制,而是同时提倡情感领域的驯化及它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协调。”
  只有道德驯化。
  没有道德颠覆。
其他文献
美国东部时间1月13日晚,布什总统“由于吞下了一块饼干导致短暂的心率放缓而昏倒”,据报道,饼干事件在布什的“左颧骨上产生了一块50美分硬币大小的擦伤,下嘴唇也有一处挫伤”,此事令2002年初以全球化沉闷为特色的新闻媒体激动不已。在我的阅读范围内,最出色的后续报道,当属一位英国记者就此次“袭击了合众国神经中枢”事件而采写的调查性新闻。在不厌其烦地采访了不少小卖部店主和商界人士后,他得到了一个结论:“
期刊
政治是“生活在人类共同体中的人们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基于各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利益目标而进行的争取权利或影响权力分配的活动”。权力是“行为主体根据一定的利益需要和价值理念,通过必要的途径对行为客体施加影响、进行干预、实行控制甚至予以改造的能力或功能”。这就是《士权与君权》对核心概念的界定。权力与政治密不可分。政治虽然有其道义属性,但可以说,权力属性才是其本质属性,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取得权力是从事政治
期刊
在现实的社会中,由于生存的压力,由于政治力量的打压,由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人往往扭曲、丢失、抛弃甚至出卖自己的人格。对一些人来说,人格是次要的,精神性的人格是虚的,物质性的现实利益才是真的,才是可以带来幸福和享乐的。于是,什么出卖人格的事都可以做,只要有此“需要”。更多的人之扭曲人格是屈服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顺从具有强大物质力量的现实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期刊
京剧艺术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名角辈出,群英比肩。“京剧泰斗书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的编写,在兼顾记述京剧形成、发展、繁盛的同时,兼顾京剧的各种行当的介绍。  在已经出版的十部传记中(被列入此辑的《余叔岩传》和《杨小楼传》尚未正式出版),记述了九位艺术家的完整生命历程(《张君秋传》出版时张先生尚在人间)。他们生命的终结或于晚清、民初,或于建国之初,或于“文革”期间,其身后的哀荣宠辱
期刊
近日,新华出版社出版了著名明清小说研究学者王林书教授的著作《聊斋新赏》,新意纷呈,卓见迭出。这里,我们选录了王林书先生和他的两位学生谈《聊斋》的三篇文字,以见秋坟鬼唱,不乏同好,青林黑塞,犹有知音,蒲公地下之灵,尚未寥落也。  《婴宁》是《聊斋》中的一颗明珠。婴宁是蒲松龄着意渲染的宁馨儿。仿佛笑神似地,以欢乐的笑声对待惨淡的人世,以咤咤叱叱应付世俗的纷纭。蒲松龄不仅写出了她的天真娇憨、“狂而不损其
期刊
黄新渠先生,中国译坛卓然鼎立之士,今已届从心所欲之年,犹自啸吟书斋,奋笔蓉城,身轻腿疾往来之不便,胸怀伏枥腾跃之壮心,如大鹏整翅,志在长空。  二十年前,先生以英译《鲁迅诗歌》,声播港澳,驰誉欧西。越数年,复以《红楼梦》英译简本沾溉大陆,名动美洲。八十一年秋,欧中协会推举中国黄新渠、英国李约瑟为该会荣誉会员,以彰二人为中外文化交流所作之卓越贡献。先生之大业可谓实至名归。  数月前,先生以结集《译海
期刊
年轻的马里亚尼娜走了过来,她天真的表情,比雅致而可爱的衣裙更为她增添了魅力;她慢慢地走着,以母性的细致和小辈的关怀,搀着那位让我们逃离音乐大厅的着衣幽灵;情节符码:“进入”:2:进入本身。★★阐释符码:悦耳。★阐释符码:迷3:提出及正式表述马里亚尼娜和老人之间令人迷惑的关系,使朗蒂家族的迷加深了:他们来自何方?他们是谁?  ★★★意素:孩子气。  以上的文本源自于罗兰·巴特Roland Ba
期刊
在没有拜读被一篇书评文章誉为“学界王海”杨守建先生著的《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大著前,先在“世纪中国”网站之“世纪沙龙”专栏中读到了署名“张群”的《学界王海浮出水面》的书评;旋即又从友人杨玉圣先生主持的“学术批评网”上读到了该书责编张献忠先生(当时尚不知他就是该书的责编)的评论——《吹响学术打假的号角》。于是,就急切地想读到这个“学界王海”“不惜数载之功”(现在可以知道,“数载之功”一说根本不成立)著
期刊
达·芬奇是公认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以致有人认为,“在所有时代,找不到一个比达·芬奇更全面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了”。有谁不知道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岩间圣母》这些绘画杰作呢?  对于他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方面的成就,知道的人就不多。达·芬奇不仅发明了飞行器、降落伞、自行车、坦克车、起重机等,在解剖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还在水利工程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研究涉
期刊
三联新刊陈寅恪《书信集》,中有1950年9月18日致吴宓一函,原信附有陈诗《庚寅广州七夕》,信末告诉吴宓:“若遇邵潭秋君,请便中交与一阅。邵君近寄庚寅七夕诗十二首,未能奉和也。”编者对邵潭秋只有极简的一句注释,连生卒年也没有交代,可见现在学界对邵氏所知甚微。记得前些年在关于《心香泪酒祭吴宓》一书的讨论中,有的人仅根据邵在《学衡》杂志发表的诗文,因其中引用了外国语,就认定他是留美学生,真有点想当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