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伯翔,一九三四年生于河北武清,字振羽,别署师魏斋主、老孙头,晚号『自适居』。
曾任中国书协第二、三届理事,中国书协第二、三届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法》刊授中心书法导师,天津市书协第二届主席团副主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顾问、天津市文联第四届荣誉委员、天津市书协第三届顾问。师从王学仲、孙其峰先生。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展出《魏碑书文天祥正气歌》四条屏,从而引起全国书坛关注,后长期担任全国书法展览大赛评审委员。以北魏书风立足于当代书坛,出版有《孙伯翔书法集》《孙伯翔书画集》《孙伯翔临始平公遗像记》《孙伯翔临张猛龙碑》《孙伯翔书千字文》《孙伯翔书杜甫长诗》等。著有《中国书法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合作)《怎样写魏碑》《书法临习指导》《始平公造像记·名师指导》等专著,另有他人出版的《孙伯翔谈艺录》《孙伯翔论》《论孙伯翔书法艺术》等。
二OO八年、二O一三年,由中国书协在中国美术馆主办孙伯翔书法大展,并在天津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西湖美术馆,山东东营、淄博,山西大同、忻州等地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展,其作品精湛,书风独特,反响强烈。二O—O年,天津市文联、天津财经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孙伯翔书法学术研讨会。二O一一年五月,中国书协和天津市文联共同主办孙伯翔从艺七十周年庆典活动。二O一四年三月,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颁奖词:孙伯翔先生是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见证人与亲历者。在七十多年的翰墨生涯中,他勤奋执着,勇于探索,立足北碑,精研专攻,领异标新,创造出既具传统庙堂正气,又具时代精神品格的独特书风。在当代书法艺术相对浮躁的大环境中,孙伯翔先生恪守继承与创新的艺术规律,致力于书法教育与创作研究,不涉浮华,脚踏实地,成果丰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堪称推动当代书法艺术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
获奖感言:首先感谢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兰亭奖』评委会各位专家、评委对我的褒奖与认可;感谢恩师王学仲、孙其峰先生谆谆教诲;感谢全国道兄并传媒朋友关注与支持;最最当感谢的是现在的伟大的时代。我一生从事书法事业七十余年,中国书法史既一即一是中华民族文明史,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我曾任中国一书协一评审委员,忆往昔,我为优秀者评奖。至今时,耄耋之年,我获此殊荣,幸甚幸甚。我出生农家,父辈略通翰墨,出身富农,虽多舛,未觉难。我深知『知耻(者)而后勇』的道理,说实在话,几十年的岁岁月月,看书写字无一日懈怠,虽无大成,我心无愧。读书的过程是学而思、思而学的过程,写字的过程是渐远渐变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我今老矣,愿倾我所学,尽微薄之力,传承年轻一代书法人。谢谢大家!
周慧珺,一九三九年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市书协主席。现为中国书协顾问,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上海市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周慧珺幼承家学,一九六二年进上海市青年宫正式拜师学书,师承拱德邻、沈尹默、翁闿运等先生。擅行草书,融颜、米于一体,兼及楷、隶、篆诸体,别具风貌。
周慧珺从崭露头角到开风气、领潮流并作为一位主政上海书坛十二年的领军人物,以迥异于他人的强烈书风和独特的个性精神,将帖学和碑学有机融合,并以苍厚奇崛、险绝跌宕的风格,使书法在视觉冲击力上实现了转折与突破,也把海派传统的审美观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主要著作有《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小学生字帖——四》《古诗楷书学生字帖》《唐诗楷书字帖——白居易长恨歌》《周慧珺行书字帖——历代爱国诗词选》《周慧珺行楷书千字文》《当代书家五体千字文(行书)》《周慧珺行草千字文》《名家书法系列——行书三字经》《周慧珺楷书前后赤壁赋》《周慧珺行书杜甫诗选》《周慧珺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周慧珺楷书前后出师表》等。
颁奖词:周慧珺先生作为当代女性书家的杰出代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蜚声书坛。她用一生的虔诚参悟艺术本质,汲取经典精华,从早年的清新流畅到晚年的沧桑跌宕,将人生感悟寓于笔端,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风格。她主持上海书界,弘扬传统,承继海派,锐意进取,举措多出,具筚路蓝缕之功。同时,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艺术人生,为世人奉献了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
获奖感言:书法是一趟苦旅,我一生都在艰苦跋涉中,不知何处是尽头。然而倾此生为斯事,我无怨无悔。感谢中国书协给予我如此高的荣誉,感谢所有关注、关爱我的人。
曾任中国书协第二、三届理事,中国书协第二、三届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法》刊授中心书法导师,天津市书协第二届主席团副主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顾问、天津市文联第四届荣誉委员、天津市书协第三届顾问。师从王学仲、孙其峰先生。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展出《魏碑书文天祥正气歌》四条屏,从而引起全国书坛关注,后长期担任全国书法展览大赛评审委员。以北魏书风立足于当代书坛,出版有《孙伯翔书法集》《孙伯翔书画集》《孙伯翔临始平公遗像记》《孙伯翔临张猛龙碑》《孙伯翔书千字文》《孙伯翔书杜甫长诗》等。著有《中国书法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合作)《怎样写魏碑》《书法临习指导》《始平公造像记·名师指导》等专著,另有他人出版的《孙伯翔谈艺录》《孙伯翔论》《论孙伯翔书法艺术》等。
二OO八年、二O一三年,由中国书协在中国美术馆主办孙伯翔书法大展,并在天津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西湖美术馆,山东东营、淄博,山西大同、忻州等地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展,其作品精湛,书风独特,反响强烈。二O—O年,天津市文联、天津财经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孙伯翔书法学术研讨会。二O一一年五月,中国书协和天津市文联共同主办孙伯翔从艺七十周年庆典活动。二O一四年三月,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颁奖词:孙伯翔先生是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见证人与亲历者。在七十多年的翰墨生涯中,他勤奋执着,勇于探索,立足北碑,精研专攻,领异标新,创造出既具传统庙堂正气,又具时代精神品格的独特书风。在当代书法艺术相对浮躁的大环境中,孙伯翔先生恪守继承与创新的艺术规律,致力于书法教育与创作研究,不涉浮华,脚踏实地,成果丰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堪称推动当代书法艺术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
获奖感言:首先感谢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兰亭奖』评委会各位专家、评委对我的褒奖与认可;感谢恩师王学仲、孙其峰先生谆谆教诲;感谢全国道兄并传媒朋友关注与支持;最最当感谢的是现在的伟大的时代。我一生从事书法事业七十余年,中国书法史既一即一是中华民族文明史,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我曾任中国一书协一评审委员,忆往昔,我为优秀者评奖。至今时,耄耋之年,我获此殊荣,幸甚幸甚。我出生农家,父辈略通翰墨,出身富农,虽多舛,未觉难。我深知『知耻(者)而后勇』的道理,说实在话,几十年的岁岁月月,看书写字无一日懈怠,虽无大成,我心无愧。读书的过程是学而思、思而学的过程,写字的过程是渐远渐变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我今老矣,愿倾我所学,尽微薄之力,传承年轻一代书法人。谢谢大家!
周慧珺,一九三九年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市书协主席。现为中国书协顾问,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上海市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周慧珺幼承家学,一九六二年进上海市青年宫正式拜师学书,师承拱德邻、沈尹默、翁闿运等先生。擅行草书,融颜、米于一体,兼及楷、隶、篆诸体,别具风貌。
周慧珺从崭露头角到开风气、领潮流并作为一位主政上海书坛十二年的领军人物,以迥异于他人的强烈书风和独特的个性精神,将帖学和碑学有机融合,并以苍厚奇崛、险绝跌宕的风格,使书法在视觉冲击力上实现了转折与突破,也把海派传统的审美观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主要著作有《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小学生字帖——四》《古诗楷书学生字帖》《唐诗楷书字帖——白居易长恨歌》《周慧珺行书字帖——历代爱国诗词选》《周慧珺行楷书千字文》《当代书家五体千字文(行书)》《周慧珺行草千字文》《名家书法系列——行书三字经》《周慧珺楷书前后赤壁赋》《周慧珺行书杜甫诗选》《周慧珺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周慧珺楷书前后出师表》等。
颁奖词:周慧珺先生作为当代女性书家的杰出代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蜚声书坛。她用一生的虔诚参悟艺术本质,汲取经典精华,从早年的清新流畅到晚年的沧桑跌宕,将人生感悟寓于笔端,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风格。她主持上海书界,弘扬传统,承继海派,锐意进取,举措多出,具筚路蓝缕之功。同时,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艺术人生,为世人奉献了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
获奖感言:书法是一趟苦旅,我一生都在艰苦跋涉中,不知何处是尽头。然而倾此生为斯事,我无怨无悔。感谢中国书协给予我如此高的荣誉,感谢所有关注、关爱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