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某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公路隧道洞口段的超前管棚施工技术及施工时的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隧道;超前管棚;施工
中图分类号:U4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隧道出口地质情况属构造侵蚀深切河谷斜坡地貌区,两侧坡面冲沟发育,出口位于两坡面冲沟切割形成的凸坡地带,自然坡角约25-40°,坡面多为旱地,植被不发育。隧道顶部存在松散堆积体,稳定性较差。
2.洞口处理
2.1地表处理及截水天沟
根据测量放线点用石灰画出边坡开挖轮廓线和截水天沟,以利截排水,及时施工截水天沟和排水沟,防止洞口上方积水。
刷坡前将洞口段开挖线以外10~15米范围的漏斗、洼地、危石等进行处理,防止地表水向下渗漏或陷穴等继续扩大影响隧道安全,确保边仰坡稳定。
洞口截水天沟为M7.5浆砌片石。截水沟每10米设一道伸缩缝,缝用沥青麻筋填塞。开挖时,应控制开挖量,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沟渠开挖后,基底应夯实整平,再进行砌体施工。截水沟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洞口仰坡和地面交接线5~10米以外,截水沟的形状应随地形适当调整。
2.2边、仰坡开挖
隧道洞口仰坡的坡率一般采用1:0.75。
隧道洞口有冲沟的地方,进洞前作好改沟工作,避免雨水和山洪对隧道构成威胁。
洞口土石方用挖掘机挖装,开挖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进行,台阶高度2~3米,石方段采用微差松动爆破方案,严禁使用深孔大爆破,并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防止滑动、开裂等现象,保证边坡和仰坡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开挖完后,及时施作洞口路基段排水沟工程,使仰坡顶、边坡顶排水、截水设施与路堑排水系统相通。
2.3边仰坡刷坡与支护
边仰坡刷坡开挖时,要及时进行支护。做好坡面喷砼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到损坏。
洞口边仰坡加固一般采用Φ22砂浆锚杆(L=3.5m,间距120cm*120cm,梅花状布置),挂φ6钢筋网(20cm*20cm),10cm厚C20喷射混凝土。
3.長管棚施工
3.1工艺流程图
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
3.2套拱施工
隧道口处地质条件较差,为了保证长管棚的施工顺利进行,采用长2m、厚0.6m的套拱作为导向墙,套拱在明洞外轮廓线以外施作,套拱施工方法如下:
(1)套拱底模拱架
测量放线后,确定拱脚平面位置及标高,平整场地,基础处理。
套拱宽度为2.0m,套拱底模采用3榀I18支撑,工字钢根据套拱的弧线分段加工成型。工字钢拱架纵向75cm间距布置,每榀工字钢拱架纵向用φ25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m。
为确保套拱段的初期支护净空尺寸、防止因拱顶下沉及侧墙收敛而侵入净空,拱架尺寸在原设计拱架的基础上外放20cm。
(2)立模
套拱内模采用5cm的木板,端头模采用5cm厚木模。内模用铁丝跟底模钢拱架拉牢。
(3)套拱内拱架及孔口管
套拱内拱架根据套拱拱架加工图分段加工,现场用机械配合人工拼装。孔口管用Φ25定位钢筋与工字钢固定。孔口管纵向外插角1~3°(不包括线路纵坡),套拱2.0m内相对高差约为7.0cm。
(4)浇筑混凝土
套拱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用吊车吊斗吊送入模,振动棒人工捣固。浇注混凝土时必须分层对称浇注,两侧浇注高差不得超过0.5m,顶模和侧模根据浇注速度,边浇注边安装加固。套拱顶部1m左右高度的混凝土从拱顶向下浇注。
(5)拆模、养护
套拱混凝土达到75%后方可拆除底模,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
3.3管棚施工
当套拱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长管棚施工。
(1)钻机就位
采用Φ48钢管,间距0.5m搭设成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上架设潜孔钻机,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钻进中常用测斜仪测量钻杆的斜度,校正调整至设计角度。
(2)钻孔
超前管棚钻孔采用2部管棚钻机实行钻孔作业,采用φ127mm孔口管引导和管棚钻进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于棚管直径的引导孔,然后利用钻机的冲击和推力将按有工作管头的管棚沿引导孔钻进,接长棚管,直至孔底。按设计将管棚钢管全部打好后,用钻头掏尽管内残渣,进行棚管补强。
钻孔开机时钻速宜低,钻进20cm后转为正常钻速,若遇软质围岩,改用低速钻进。
钻孔时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加泥浆或水泥浆钻进,当钻至砂层易塌孔时,应加泥浆护壁方可继续钻进;如不能成孔时,可将钻头直接焊接在钢管前端钻进。
(3)管棚加工
管棚采用长40m、φ108mm的无缝钢管,每节长度为3m、6m分节制作,钢管上管壁四周错开钻间隔30cm的φ10的注浆孔。
(4)扫孔
用直径为108mm岩芯管进行扫孔,目的是清除孔内的岩碴和顺通孔道。芯管长度不少于2.5m为宜,长度稍长为好。如遇下管困难,则需连续扫孔几次,同时借助高压空气吹扫,直到将孔内清扫干净。
(5)安设管棚
为使钢管接头错开,加工钢管时将钢管进行钢节编号,把加工好的钢管节搭配好并做好记录。钢管安装是在清好孔后开始,管棚以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钢管接头应在隧道横断面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m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钢管采用6m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m长钢管。
棚管顶进采用大孔引导和机械人工辅助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干棚管直径的引导孔,利用挖机的推力和技术工人的指导低速顶进钢管,每根钢管分三节逐节装入。
钻孔完成后及时安设管棚钢管,避免出现塌孔,如果顶进时遇到故障,先要查清原因,必要时重新扫孔后再将钢管顶进。钢管逐节顶入,及时将钢管与钻孔壁间缝隙填塞密实,在钢管外露端焊上法兰盘、止浆阀,并检查焊接强度和密实度,封好钢管与岩面接触的周围,使注浆时浆液不外漏。
(6)注浆
注浆前先检查管路和机械状况,确认正常后做压浆试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据以施工;
根据隧道内围岩情况,注浆时取压力为0.5~1.0MPa,终压2.0MPa,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计止浆塞,止浆塞应能应能承受最大的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及时观察掌子面围岩情况,并根据吸浆量及压力上升情况,当两者之一达到设计规定时可结束注浆作业。
注浆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口、邻孔、覆盖层较薄部位有无串浆现象,如发生串浆,应立即停止注浆或采用间歇式注浆封堵串浆口,也可采用麻纱、木楔或锚固剂封堵,直至不再串浆时再继续注浆:注浆过程中压力如突然升高,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水泥浆液采用专用的浆液拌制机在现场拌制,拌制时对水泥及用水量进行称量控制。当一盘浆液拌制好后即可将其引流至事先准备好的盛浆容器内,而浆液拌制机可继续拌制浆液,以满足注浆连续性的需要。
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注浆时遵循从下到上,从无水至有水的原则进行。
注浆结束后应及时清除管内浮浆,并用M30水泥砂浆紧密充填,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4.隧道开挖
待围岩及管棚内浆体硬化固结后(根据压浆材料试验确定),可先行开挖上断面,开挖按照短进尺、多循环、及时支护的原则施工,力求最大限度地限制土体松驰变形。
5.结束语
对于隧道洞口的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浅埋地段采用长大管棚施工工艺,能提前发挥超前支护作用,增加了施工安全度,提高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隧道在管棚支护下开挖,可减少地表下沉和防止围岩坍塌。同时,管棚钻孔也可作为地质预探预报,为洞身开挖提供依据。
关键词:公路隧道;超前管棚;施工
中图分类号:U4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隧道出口地质情况属构造侵蚀深切河谷斜坡地貌区,两侧坡面冲沟发育,出口位于两坡面冲沟切割形成的凸坡地带,自然坡角约25-40°,坡面多为旱地,植被不发育。隧道顶部存在松散堆积体,稳定性较差。
2.洞口处理
2.1地表处理及截水天沟
根据测量放线点用石灰画出边坡开挖轮廓线和截水天沟,以利截排水,及时施工截水天沟和排水沟,防止洞口上方积水。
刷坡前将洞口段开挖线以外10~15米范围的漏斗、洼地、危石等进行处理,防止地表水向下渗漏或陷穴等继续扩大影响隧道安全,确保边仰坡稳定。
洞口截水天沟为M7.5浆砌片石。截水沟每10米设一道伸缩缝,缝用沥青麻筋填塞。开挖时,应控制开挖量,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沟渠开挖后,基底应夯实整平,再进行砌体施工。截水沟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洞口仰坡和地面交接线5~10米以外,截水沟的形状应随地形适当调整。
2.2边、仰坡开挖
隧道洞口仰坡的坡率一般采用1:0.75。
隧道洞口有冲沟的地方,进洞前作好改沟工作,避免雨水和山洪对隧道构成威胁。
洞口土石方用挖掘机挖装,开挖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进行,台阶高度2~3米,石方段采用微差松动爆破方案,严禁使用深孔大爆破,并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防止滑动、开裂等现象,保证边坡和仰坡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开挖完后,及时施作洞口路基段排水沟工程,使仰坡顶、边坡顶排水、截水设施与路堑排水系统相通。
2.3边仰坡刷坡与支护
边仰坡刷坡开挖时,要及时进行支护。做好坡面喷砼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到损坏。
洞口边仰坡加固一般采用Φ22砂浆锚杆(L=3.5m,间距120cm*120cm,梅花状布置),挂φ6钢筋网(20cm*20cm),10cm厚C20喷射混凝土。
3.長管棚施工
3.1工艺流程图
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
3.2套拱施工
隧道口处地质条件较差,为了保证长管棚的施工顺利进行,采用长2m、厚0.6m的套拱作为导向墙,套拱在明洞外轮廓线以外施作,套拱施工方法如下:
(1)套拱底模拱架
测量放线后,确定拱脚平面位置及标高,平整场地,基础处理。
套拱宽度为2.0m,套拱底模采用3榀I18支撑,工字钢根据套拱的弧线分段加工成型。工字钢拱架纵向75cm间距布置,每榀工字钢拱架纵向用φ25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m。
为确保套拱段的初期支护净空尺寸、防止因拱顶下沉及侧墙收敛而侵入净空,拱架尺寸在原设计拱架的基础上外放20cm。
(2)立模
套拱内模采用5cm的木板,端头模采用5cm厚木模。内模用铁丝跟底模钢拱架拉牢。
(3)套拱内拱架及孔口管
套拱内拱架根据套拱拱架加工图分段加工,现场用机械配合人工拼装。孔口管用Φ25定位钢筋与工字钢固定。孔口管纵向外插角1~3°(不包括线路纵坡),套拱2.0m内相对高差约为7.0cm。
(4)浇筑混凝土
套拱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用吊车吊斗吊送入模,振动棒人工捣固。浇注混凝土时必须分层对称浇注,两侧浇注高差不得超过0.5m,顶模和侧模根据浇注速度,边浇注边安装加固。套拱顶部1m左右高度的混凝土从拱顶向下浇注。
(5)拆模、养护
套拱混凝土达到75%后方可拆除底模,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
3.3管棚施工
当套拱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长管棚施工。
(1)钻机就位
采用Φ48钢管,间距0.5m搭设成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上架设潜孔钻机,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钻进中常用测斜仪测量钻杆的斜度,校正调整至设计角度。
(2)钻孔
超前管棚钻孔采用2部管棚钻机实行钻孔作业,采用φ127mm孔口管引导和管棚钻进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于棚管直径的引导孔,然后利用钻机的冲击和推力将按有工作管头的管棚沿引导孔钻进,接长棚管,直至孔底。按设计将管棚钢管全部打好后,用钻头掏尽管内残渣,进行棚管补强。
钻孔开机时钻速宜低,钻进20cm后转为正常钻速,若遇软质围岩,改用低速钻进。
钻孔时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加泥浆或水泥浆钻进,当钻至砂层易塌孔时,应加泥浆护壁方可继续钻进;如不能成孔时,可将钻头直接焊接在钢管前端钻进。
(3)管棚加工
管棚采用长40m、φ108mm的无缝钢管,每节长度为3m、6m分节制作,钢管上管壁四周错开钻间隔30cm的φ10的注浆孔。
(4)扫孔
用直径为108mm岩芯管进行扫孔,目的是清除孔内的岩碴和顺通孔道。芯管长度不少于2.5m为宜,长度稍长为好。如遇下管困难,则需连续扫孔几次,同时借助高压空气吹扫,直到将孔内清扫干净。
(5)安设管棚
为使钢管接头错开,加工钢管时将钢管进行钢节编号,把加工好的钢管节搭配好并做好记录。钢管安装是在清好孔后开始,管棚以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钢管接头应在隧道横断面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m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钢管采用6m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m长钢管。
棚管顶进采用大孔引导和机械人工辅助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干棚管直径的引导孔,利用挖机的推力和技术工人的指导低速顶进钢管,每根钢管分三节逐节装入。
钻孔完成后及时安设管棚钢管,避免出现塌孔,如果顶进时遇到故障,先要查清原因,必要时重新扫孔后再将钢管顶进。钢管逐节顶入,及时将钢管与钻孔壁间缝隙填塞密实,在钢管外露端焊上法兰盘、止浆阀,并检查焊接强度和密实度,封好钢管与岩面接触的周围,使注浆时浆液不外漏。
(6)注浆
注浆前先检查管路和机械状况,确认正常后做压浆试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据以施工;
根据隧道内围岩情况,注浆时取压力为0.5~1.0MPa,终压2.0MPa,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计止浆塞,止浆塞应能应能承受最大的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及时观察掌子面围岩情况,并根据吸浆量及压力上升情况,当两者之一达到设计规定时可结束注浆作业。
注浆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口、邻孔、覆盖层较薄部位有无串浆现象,如发生串浆,应立即停止注浆或采用间歇式注浆封堵串浆口,也可采用麻纱、木楔或锚固剂封堵,直至不再串浆时再继续注浆:注浆过程中压力如突然升高,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水泥浆液采用专用的浆液拌制机在现场拌制,拌制时对水泥及用水量进行称量控制。当一盘浆液拌制好后即可将其引流至事先准备好的盛浆容器内,而浆液拌制机可继续拌制浆液,以满足注浆连续性的需要。
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注浆时遵循从下到上,从无水至有水的原则进行。
注浆结束后应及时清除管内浮浆,并用M30水泥砂浆紧密充填,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4.隧道开挖
待围岩及管棚内浆体硬化固结后(根据压浆材料试验确定),可先行开挖上断面,开挖按照短进尺、多循环、及时支护的原则施工,力求最大限度地限制土体松驰变形。
5.结束语
对于隧道洞口的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浅埋地段采用长大管棚施工工艺,能提前发挥超前支护作用,增加了施工安全度,提高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隧道在管棚支护下开挖,可减少地表下沉和防止围岩坍塌。同时,管棚钻孔也可作为地质预探预报,为洞身开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