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可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体育教学 健康 促进心理健康
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有针对性地纠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
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再者,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二、优化体育课堂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如:集体跳长绳游戏、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培养了健康的心态。另外,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三、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教学中,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
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如音乐导入法:武术教学中,采用古典音乐,边武边乐的形式导入。
(2)增强学生主體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在学生了解某一游戏的方法后,要求学生针对游戏方法、规则适当变化,然后再根据改编后的游戏进行活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促进他们更自觉、更认真地上好每节课,同时克服思想上的紧张、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消除学生闭锁的心理和紧张的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在比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对于教师而言,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劣性刺激,引导学生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认识和评价,通过冷静思考、理性思维、角色换位等方法化解劣性情绪,避免行为失控。另外,当情绪产生后,要帮助学生建立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升华、补偿和转移等积极的防御方法缓解消极情绪,或者通过自我安慰、适度宣泄、合理推诿等中性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暂时缓解不良情绪,避免情绪恶化和行为失当。
四、利用运动项目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如:篮、排、足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在对抗过程中会让人慢慢改变孤僻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游泳、单双杠、跳马等项目,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克服胆怯心理,消除腼腆和自卑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唯有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才能更合理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4月第一版
2、祝蓓里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体育教学 健康 促进心理健康
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有针对性地纠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
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再者,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二、优化体育课堂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如:集体跳长绳游戏、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培养了健康的心态。另外,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三、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教学中,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
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如音乐导入法:武术教学中,采用古典音乐,边武边乐的形式导入。
(2)增强学生主體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在学生了解某一游戏的方法后,要求学生针对游戏方法、规则适当变化,然后再根据改编后的游戏进行活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促进他们更自觉、更认真地上好每节课,同时克服思想上的紧张、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消除学生闭锁的心理和紧张的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在比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对于教师而言,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劣性刺激,引导学生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认识和评价,通过冷静思考、理性思维、角色换位等方法化解劣性情绪,避免行为失控。另外,当情绪产生后,要帮助学生建立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升华、补偿和转移等积极的防御方法缓解消极情绪,或者通过自我安慰、适度宣泄、合理推诿等中性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暂时缓解不良情绪,避免情绪恶化和行为失当。
四、利用运动项目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如:篮、排、足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在对抗过程中会让人慢慢改变孤僻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游泳、单双杠、跳马等项目,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克服胆怯心理,消除腼腆和自卑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唯有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才能更合理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4月第一版
2、祝蓓里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