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现“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作为重要任务,用人文理念引领城市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以文化繁荣推动城镇化进程,做好传承、发展城市文明这篇大文章。
一是明确文化定位,彰显城市个性。各级文化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当地文化脉系的研究,科学厘清当地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地方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传播力度,积极与规划、建设部门沟通,把这些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当地城市建设的规划之中,提升城市定位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建筑师的建筑理念,物化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善待历史文化遗产,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使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唯一性”的主要标志。要注意维护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街区,加强对现代文化遗产特别是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有效保护好工业文化遗产。
二是着眼满足需求,提升城市品位。各级文化部门要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员聚集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新建、改造或迁建一批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美术馆、群艺馆和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特别是要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使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要重视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根据文化需求实际,建成一批文娱、体育、博览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应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要注重发挥各类文化设施的功能互补性,在空间摆布上尽量形成聚集、照应、连带关系,打造辐射力强的文化一条街、文化中心区等城市文化核心区。
三是打造文化品牌,树立城市形象。各级文化部门要立足当地文化特色,精心谋划和打造展示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品牌,力争经过若干年不懈的努力,河北省各个设区市和文化底蕴厚重的县级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剧目演出品牌、文化旅游活动品牌等,使之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当地人文环境,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四是搞活文化市场,增强城市活力。各级文化部门要着眼当地文化资源秉赋和产业优势,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就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基地示范、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品牌塑造、投融资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精心研究,作出部署。要着眼增强城市活力,进一步减少文化市场的行政许可,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降低文化市场进入门槛,搞好对文化市场主体的服务,优化文化市场环境,着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拉动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激活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五是加强文化展示,开展公共服务。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大程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己任,统筹兼顾不同城市人群的文化需求,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特别要关注城市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社会群体的文化生活,采用政府购买、引入社会资本资助、补贴等方式,向这些特殊群体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服务。要积极推进国有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的低价演出和放映等,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作者:河北省文化厅厅长
(责编/于亚博)
一是明确文化定位,彰显城市个性。各级文化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当地文化脉系的研究,科学厘清当地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地方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传播力度,积极与规划、建设部门沟通,把这些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当地城市建设的规划之中,提升城市定位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建筑师的建筑理念,物化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善待历史文化遗产,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使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唯一性”的主要标志。要注意维护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街区,加强对现代文化遗产特别是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有效保护好工业文化遗产。
二是着眼满足需求,提升城市品位。各级文化部门要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员聚集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新建、改造或迁建一批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美术馆、群艺馆和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特别是要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使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要重视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根据文化需求实际,建成一批文娱、体育、博览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应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要注重发挥各类文化设施的功能互补性,在空间摆布上尽量形成聚集、照应、连带关系,打造辐射力强的文化一条街、文化中心区等城市文化核心区。
三是打造文化品牌,树立城市形象。各级文化部门要立足当地文化特色,精心谋划和打造展示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品牌,力争经过若干年不懈的努力,河北省各个设区市和文化底蕴厚重的县级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剧目演出品牌、文化旅游活动品牌等,使之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当地人文环境,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四是搞活文化市场,增强城市活力。各级文化部门要着眼当地文化资源秉赋和产业优势,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就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基地示范、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品牌塑造、投融资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精心研究,作出部署。要着眼增强城市活力,进一步减少文化市场的行政许可,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降低文化市场进入门槛,搞好对文化市场主体的服务,优化文化市场环境,着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拉动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激活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五是加强文化展示,开展公共服务。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大程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己任,统筹兼顾不同城市人群的文化需求,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特别要关注城市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社会群体的文化生活,采用政府购买、引入社会资本资助、补贴等方式,向这些特殊群体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服务。要积极推进国有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的低价演出和放映等,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作者:河北省文化厅厅长
(责编/于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