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亟待解决,在这些老人的精神状况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的“空巢老人”又有其特殊性,在他们的精神问题解决上也有针对性的方式。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筛选数据和剖析原因这三方面寻找解决方式。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状况;自我养老;积极养老
一、宏观现状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将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老人或类空巢家庭。有专家预计的结果,中国在2030年老龄人口将有3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也将高达90%,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届时空巢老人人口将超过2亿。
这一个群体逐渐在被国家被社会关注。而我们在空巢老人的范围内格外关注城市郊区的空巢老人,即使现在政府已经加大力度修订政策来扶持他们,各种社会机构和社会群体也都提高了关切度,物质条件的改变是在循序渐进,我们也相信终有一天老人的生活品质都能上升一个台阶。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空巢老人自身的精神状况却更难调控。
对比城市空巢老人,郊区以及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更棘手。相比城市的逐渐开放,郊区农村的老人其实还是有着很浓重的传统家庭养老的观念,郊区农村就有其特殊性,导致大部分空巢老人是在孤苦中度过,此处的孤苦是内心的煎熬。但我们主张,除去外力的帮助,郊区农村的这些空巢老人自身的心理建设也要逐渐加强,“积极养老”的概念应该逐渐被意识到。未来的世界逐渐进步,一代一代更迭下去,自我养老的模式会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中国传统美德—孝道的基础上,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会大大降低。当然“空巢老人”这个名词也可能会消失。
二、空巢老人所面临的问题概述
(一)对上海郊区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调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比其城市的孤寡老人,农村同类老人的精神问题的特殊性容易被忽视。如何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在精神状况上的缺失并帮助他们获得理想晚年生活是社会大众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小组对上海郊区进行实地考察;以个人,家庭,社区,养老院为单位进行了采访调查。走访了崇明的养老机构如:新河敬老院,崇明第一敬老院;南汇区惠南镇英雄村的家庭等,选取了100名老人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其中女性62名,男性38名。年龄段50~70岁占32%,71~85岁占36%,85岁以上占32%。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与老人一对一聊天的形式,并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以及互联网各种渠道搜集查阅信息,在参考借鉴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加之实际调研成果与成员感悟,完成此次项目。
(二)上海郊区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我们小组以上海郊区为例,着重于调查研究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上海郊区的众多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我们组通过此次调查希望传播“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并呼吁子女与社会关爱空巢老人。
1. 经济负担加重
城市的老年人大都有退休金,因此在经济上基本有自我养老能力。但将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水平和城市空巢老人的经济水平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所得,老人生活是通过子女抚养占31%,靠社会福利和救济式17%。对于那些无子女并丧偶的老人而言,虽然有政府的社会救助,但是生活还是十分困难,更有甚者得不到政府补助。虽然基本的生存还是可以维持,但经济负担也并非仅仅指是生存费用,还有一个人的精神食粮所需金钱。
在我们所考察地区,经济水平属于农村标准,由于特殊的地区决定,大多数老人都是农民,即本身没有退休金,这样的群体决定了大部分空巢老人是依靠子女的供给抚养,且有老人没有停止农民的生计。经济来源中还有部分是依靠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老人在采访中表示这笔钱基本用来交养老院的费用,保证其衣食无忧,生活只能维持在生存阶段。有老人表示经济负担加重是他们没有丰富晚年生活的原因之一。
2. 普遍缺乏精神慰藉
走访中,了解到丧偶的老人占60%,离异的占3%。大多数的老人现在属于丧偶的状态,还有部分老人是与老伴分居的,身边缺少一个相互扶持的人,那些老人经历的丧偶之痛可以想象,在生活中的清冷寂寞夜可以预计。感觉生活无依无靠,自己的存在价值也会产生怀疑,陷入无趣、无望、无欲、无助的状态。这种现象在配偶故去的单身老人身上更加明显,甚至会让老人有轻生的念头,因此子女是否能提供精神慰藉是关键。而事实是他们平日缺少一起说说话的人,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小,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使用网络通讯或者电话都能沟通,但我们要考虑到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一是无法适应时代的更新速度,二是也没有人来耐心教他们使用高科技,平时腿脚不方便的不能出远门,碌碌一生后却困于一亩三分地中,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处于寂寞孤独的情形,也导致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只能是单一的,枯燥的。
另外,在调查中,存在6%的老人是未婚状态,虽然说在调查对象中,所占人数并不多,但存在这个情况也使得我们注意到这部分老人的特殊精神状况,未婚无子,所依靠的只有自己,这部分空巢老人更应该得到广泛关注。
在100受访的对象中,自认为生活充实的老人所占比例超过46%,但我们不得不关注下剩下的54%人群,仍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寂寞,加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老人行动不便等因素,使老人的社会生活参与率低,很难找到精神依托,致使老人对生活的态度更加悲观,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中。这不但影响老人的精神生活,也会使老人的身体状况变差,弊端多多。
尤其是在农村这样的典型区域。相比城市,农村的文娱设施本来就不健全,老人即使有文娱生活的想法,也会打消。老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能够参加的文化活动本来就有限,再加上没有人组织,他们的日常生活多是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再好点的有打牌、打麻将的,但是这也仅限于有闲暇时间有经济实力的老人,农村老人很多还不具备这个经济基础。 3. 日常生活缺少照顾
在采访中,很多老人表示对子女的期盼几乎一样,79%老人的心愿都是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外出务工子女回家频率低,因此代际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子女无法与父母交流,父母得不到子女的慰藉,也有部分老人希望能和子女一起住,很多老人都希望对家庭还有余热可发挥,在家里能做做家务或者带带孩子,也有老人表示想和子女住是因为希望儿女能赡养他们,不想被送去养老院或者独居,另一部分的是希望得到金钱资助。
统计下来,36%的老人表示身体较差。这也是空巢老人需要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条件上确实不能和城市同种情况的老人相比较,设施少条件差,生活也没有城市老人的精细注意,所询问的老人大都是一身的病,除了一些器官上的疾病,很多老人的病已经严重导致他们的生活无法自理,在采访中我们无法从一些老人身上得到数据,因为这些老人有的眼盲,有的耳聋,有的四肢有病,也有已经神志不清的,有些看着精神头很足的老人却是在依靠尼古丁,抽烟来缓解心脏等各方面疾病带来的痛苦。所以有59%的老人会自请去养老院,这也是因为他们不想拖累家庭。
4. 文化程度低
以我们所调查的100名对象为例再结合当代老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整体文化程度较低。我们调查对象中有46%的老人不识字,其中农民62%,工人19%,其他19%。文化程度统计中,不少老人表示:很遗憾,没能读到更多的书。很多由于受教育条件有限,就直接参加工作了。普遍较低的文化程度使他们可选择消磨时间的文化娱乐方式较少,导致生活满意度与生命质量低下。因此,文化程度低也是导致空巢老人精神空虚与寂寞的一个间接原因。
三、解决方法
我国“空巢老人”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些老人的生活状态着实使人堪忧心寒,有些媒体报刊甚至会用“空巢老人去世一周无人知,家中尸体遭狗啃”这样的标题来进行描述。我们如何提高“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研究出解决方案。这便是我们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郊区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最大的特点便是接受能力较慢。宣传方面没有城市快,有些概念被接受和被改变也需要更长时间。所以首先要做的是积极传播,普遍接受。之前所看过空巢老人的宣传片,老人的脸上写满孤独。人类是感情动物,也是群居动物,每个人在精神上都需要得到满足,都需要被人爱和爱人。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情绪与精神状态直接影响了人类的身体机能。所以解决或者说试着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那这个调查的实际意义是在于我们提出的“积极养老”概念。希望在郊区农村地区也能得到普及。
(一)提高老人自身养老能力,完善自我调节模式
不管政府、社会抑或者是家庭,这几种养老方式都是客观原因,而自我养老才是主观原因。首先老年人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其次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农村老人大多闲不住,一辈子做习惯了农活。我们建议老人要根据的身体素质适当做些自己乐意的事,充实自身生活。再者,有条件的老人可以重新就业,地区要为部分年轻老人创造就业的机会。同时,老人要通过现有渠道完善自身学习,多看书多看报,了解时事,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后,加强老人自身适应性,注重自我调节。
1. 在部分地区可以设置老年大学。根据老人兴趣爱好,开设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课程,例如:科学文化,养生保健知识等,调动老人积极性,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
2. 养老机构多多举办文化活动。据我们此次调查看,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次数并不多。各社区,机构等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些老年组织,合理开展文体活动。
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所有老人心中最牵挂的就是他们的孩子,心心念念的也是他们的孩子,但现实是村里的青壮年都奔赴城市离开父母,忙于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忽略了家中空巢状态的父母,也许年轻人对自我养老的模式有些懵懂的理解,或者各种原因下,所以对老人并不是特别当心,但自我养老的意义并不是让父母脱离子女,或者说让父母完全依靠自己,中国传统孝道的精华是爱,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也有责任,但出于爱,子女要多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自我养老是让老人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为自己寻求精神空间。
(二)老人错误思想观念的转变——宣传“自我养老”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养儿防老的观念在许多老人心中根深蒂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子女为追求更好的发展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对此,老人要学会跟进时代的步伐,适应现实。对于子女的生活方式要给予尊重和理解,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学会独立生活,调整心态与生活方式,避免因子女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灵孤独以及整日无所事事的状况。同时在社会舆论方面,要帮助老人转变错误落后的思想观念—“养儿防老”,帮助老人开启阳光积极的晚年生活。
农村的空巢老人普遍文化水平有限,农村的宣传渠道和平台也有限,思想固化的地区更加难以做到接受新概念,但是要解决农村空巢老人普遍精神寂寞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他们能自己改变观念,做到为自己的晚年考虑,所以宣传新概念是首要任务,潜移默化老人的思想观念,在外力帮助下,结合老人自身,逐渐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首先要担起责任的是村委,以村庄为单位的传播新概念,考虑到文字形式难以在农村宣传,最好能做出视频,广告,甚至开展集体座谈会。政府除了落实到位宣传,部分政策也要落实到位。
(三)对社会的建议-呼吁社会群众与媒体关爱空巢老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已经有了社会责任,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也有义务去关心去帮助。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团体应该开展一系列帮助农村空巢老人的活动,和农村养老院或者农村村委形成一对一平台,划分区域进行志愿者服务。不能仅仅是一次两次的志愿者活动,要把志愿者服务形成一种习惯,逐渐扩大志愿者团体人数,扩大志愿者服务对象。从不同形式和方式上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帮助。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呼吁全社会的关注,生活中多关注老人,帮助老人寻找生活的乐趣。再次,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寂寞的情感充斥着老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特别是空巢老人。社会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空巢老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空巢老人的困难,多关心和帮助农村空巢老人,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例如,在大学中,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帮老人洗衣服,洗床单,和老人说话聊天,给老人带去精神的安慰和生活的帮助。只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空巢老人,那么他们也将不再觉得空虚、寂寞。
(四)求助专业机构,专业人士
农村空巢老人在精神上有压抑过久的情况,不同程度的精神空虚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除了子女能做到的常常陪伴老人以外,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帮助老人恢复心理问题。针对农村的空巢老人,有比较完全设施和完整系统的专业机构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希望有专业的心理健康医师此类专家能组成志愿者,结合周边相关志愿者开展活动,定期的回访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老人,有必要的情况下做下心理辅导,引导老人形成“积极养老”的观念。由于是农村的关系,此类志愿者要有相当的耐心和爱心。
但关爱农村空巢老人,不仅是要督促子女,开导老人,预防老人精神空虚的后果也是很重要的。现在自杀的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也是屡见不鲜,或者由于精神恍惚发生意外的事故也不少。严重的心理空虚问题导致的后果也是惨痛的,不能因为他们是老人就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
(五)老人之间的沟通
在农村还有一个现象,空巢老人往往是以一个村为单位的出现,整个村庄的年轻劳动力会密集型的离开农村打工或者离开父母,这也使得村庄从以前的热闹有生气逐渐变得安静寂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村子的空巢老人,这些农村老人就负责在家种种地,年老的身体加上空虚的心灵,缺乏向外面世界探索的条件,在各种限制条件下,这群老人之间就应该更有沟通,彼此是邻居,有些甚至全是亲友,那老人之间可以相互扶持,平日里也可以一起消遣解闷,一起充实晚年生活,在农村一个村庄的老人在一起比起城市中住在蜂巢的老人们,农村老人不用搬进养老院从新适应环境,逐渐将生活的重心剥离子女,每天活的有意义有意思,这样就是积极养老。
参考文献:
[1]刘贵平.人口学博士论丛——养老保险的人口学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2]陈为雷.论家庭关系变动中的农村老年赡养问题[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3]刘书鹤,杨继伟,张月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对策[J].人口研究,1999(01).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状况;自我养老;积极养老
一、宏观现状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将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老人或类空巢家庭。有专家预计的结果,中国在2030年老龄人口将有3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也将高达90%,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届时空巢老人人口将超过2亿。
这一个群体逐渐在被国家被社会关注。而我们在空巢老人的范围内格外关注城市郊区的空巢老人,即使现在政府已经加大力度修订政策来扶持他们,各种社会机构和社会群体也都提高了关切度,物质条件的改变是在循序渐进,我们也相信终有一天老人的生活品质都能上升一个台阶。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空巢老人自身的精神状况却更难调控。
对比城市空巢老人,郊区以及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更棘手。相比城市的逐渐开放,郊区农村的老人其实还是有着很浓重的传统家庭养老的观念,郊区农村就有其特殊性,导致大部分空巢老人是在孤苦中度过,此处的孤苦是内心的煎熬。但我们主张,除去外力的帮助,郊区农村的这些空巢老人自身的心理建设也要逐渐加强,“积极养老”的概念应该逐渐被意识到。未来的世界逐渐进步,一代一代更迭下去,自我养老的模式会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中国传统美德—孝道的基础上,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会大大降低。当然“空巢老人”这个名词也可能会消失。
二、空巢老人所面临的问题概述
(一)对上海郊区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调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比其城市的孤寡老人,农村同类老人的精神问题的特殊性容易被忽视。如何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在精神状况上的缺失并帮助他们获得理想晚年生活是社会大众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小组对上海郊区进行实地考察;以个人,家庭,社区,养老院为单位进行了采访调查。走访了崇明的养老机构如:新河敬老院,崇明第一敬老院;南汇区惠南镇英雄村的家庭等,选取了100名老人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其中女性62名,男性38名。年龄段50~70岁占32%,71~85岁占36%,85岁以上占32%。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与老人一对一聊天的形式,并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以及互联网各种渠道搜集查阅信息,在参考借鉴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加之实际调研成果与成员感悟,完成此次项目。
(二)上海郊区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我们小组以上海郊区为例,着重于调查研究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上海郊区的众多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我们组通过此次调查希望传播“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并呼吁子女与社会关爱空巢老人。
1. 经济负担加重
城市的老年人大都有退休金,因此在经济上基本有自我养老能力。但将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水平和城市空巢老人的经济水平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所得,老人生活是通过子女抚养占31%,靠社会福利和救济式17%。对于那些无子女并丧偶的老人而言,虽然有政府的社会救助,但是生活还是十分困难,更有甚者得不到政府补助。虽然基本的生存还是可以维持,但经济负担也并非仅仅指是生存费用,还有一个人的精神食粮所需金钱。
在我们所考察地区,经济水平属于农村标准,由于特殊的地区决定,大多数老人都是农民,即本身没有退休金,这样的群体决定了大部分空巢老人是依靠子女的供给抚养,且有老人没有停止农民的生计。经济来源中还有部分是依靠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老人在采访中表示这笔钱基本用来交养老院的费用,保证其衣食无忧,生活只能维持在生存阶段。有老人表示经济负担加重是他们没有丰富晚年生活的原因之一。
2. 普遍缺乏精神慰藉
走访中,了解到丧偶的老人占60%,离异的占3%。大多数的老人现在属于丧偶的状态,还有部分老人是与老伴分居的,身边缺少一个相互扶持的人,那些老人经历的丧偶之痛可以想象,在生活中的清冷寂寞夜可以预计。感觉生活无依无靠,自己的存在价值也会产生怀疑,陷入无趣、无望、无欲、无助的状态。这种现象在配偶故去的单身老人身上更加明显,甚至会让老人有轻生的念头,因此子女是否能提供精神慰藉是关键。而事实是他们平日缺少一起说说话的人,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小,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使用网络通讯或者电话都能沟通,但我们要考虑到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一是无法适应时代的更新速度,二是也没有人来耐心教他们使用高科技,平时腿脚不方便的不能出远门,碌碌一生后却困于一亩三分地中,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处于寂寞孤独的情形,也导致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只能是单一的,枯燥的。
另外,在调查中,存在6%的老人是未婚状态,虽然说在调查对象中,所占人数并不多,但存在这个情况也使得我们注意到这部分老人的特殊精神状况,未婚无子,所依靠的只有自己,这部分空巢老人更应该得到广泛关注。
在100受访的对象中,自认为生活充实的老人所占比例超过46%,但我们不得不关注下剩下的54%人群,仍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寂寞,加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老人行动不便等因素,使老人的社会生活参与率低,很难找到精神依托,致使老人对生活的态度更加悲观,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中。这不但影响老人的精神生活,也会使老人的身体状况变差,弊端多多。
尤其是在农村这样的典型区域。相比城市,农村的文娱设施本来就不健全,老人即使有文娱生活的想法,也会打消。老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能够参加的文化活动本来就有限,再加上没有人组织,他们的日常生活多是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再好点的有打牌、打麻将的,但是这也仅限于有闲暇时间有经济实力的老人,农村老人很多还不具备这个经济基础。 3. 日常生活缺少照顾
在采访中,很多老人表示对子女的期盼几乎一样,79%老人的心愿都是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外出务工子女回家频率低,因此代际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子女无法与父母交流,父母得不到子女的慰藉,也有部分老人希望能和子女一起住,很多老人都希望对家庭还有余热可发挥,在家里能做做家务或者带带孩子,也有老人表示想和子女住是因为希望儿女能赡养他们,不想被送去养老院或者独居,另一部分的是希望得到金钱资助。
统计下来,36%的老人表示身体较差。这也是空巢老人需要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条件上确实不能和城市同种情况的老人相比较,设施少条件差,生活也没有城市老人的精细注意,所询问的老人大都是一身的病,除了一些器官上的疾病,很多老人的病已经严重导致他们的生活无法自理,在采访中我们无法从一些老人身上得到数据,因为这些老人有的眼盲,有的耳聋,有的四肢有病,也有已经神志不清的,有些看着精神头很足的老人却是在依靠尼古丁,抽烟来缓解心脏等各方面疾病带来的痛苦。所以有59%的老人会自请去养老院,这也是因为他们不想拖累家庭。
4. 文化程度低
以我们所调查的100名对象为例再结合当代老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整体文化程度较低。我们调查对象中有46%的老人不识字,其中农民62%,工人19%,其他19%。文化程度统计中,不少老人表示:很遗憾,没能读到更多的书。很多由于受教育条件有限,就直接参加工作了。普遍较低的文化程度使他们可选择消磨时间的文化娱乐方式较少,导致生活满意度与生命质量低下。因此,文化程度低也是导致空巢老人精神空虚与寂寞的一个间接原因。
三、解决方法
我国“空巢老人”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些老人的生活状态着实使人堪忧心寒,有些媒体报刊甚至会用“空巢老人去世一周无人知,家中尸体遭狗啃”这样的标题来进行描述。我们如何提高“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研究出解决方案。这便是我们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郊区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最大的特点便是接受能力较慢。宣传方面没有城市快,有些概念被接受和被改变也需要更长时间。所以首先要做的是积极传播,普遍接受。之前所看过空巢老人的宣传片,老人的脸上写满孤独。人类是感情动物,也是群居动物,每个人在精神上都需要得到满足,都需要被人爱和爱人。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情绪与精神状态直接影响了人类的身体机能。所以解决或者说试着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那这个调查的实际意义是在于我们提出的“积极养老”概念。希望在郊区农村地区也能得到普及。
(一)提高老人自身养老能力,完善自我调节模式
不管政府、社会抑或者是家庭,这几种养老方式都是客观原因,而自我养老才是主观原因。首先老年人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其次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农村老人大多闲不住,一辈子做习惯了农活。我们建议老人要根据的身体素质适当做些自己乐意的事,充实自身生活。再者,有条件的老人可以重新就业,地区要为部分年轻老人创造就业的机会。同时,老人要通过现有渠道完善自身学习,多看书多看报,了解时事,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后,加强老人自身适应性,注重自我调节。
1. 在部分地区可以设置老年大学。根据老人兴趣爱好,开设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课程,例如:科学文化,养生保健知识等,调动老人积极性,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
2. 养老机构多多举办文化活动。据我们此次调查看,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次数并不多。各社区,机构等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些老年组织,合理开展文体活动。
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所有老人心中最牵挂的就是他们的孩子,心心念念的也是他们的孩子,但现实是村里的青壮年都奔赴城市离开父母,忙于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忽略了家中空巢状态的父母,也许年轻人对自我养老的模式有些懵懂的理解,或者各种原因下,所以对老人并不是特别当心,但自我养老的意义并不是让父母脱离子女,或者说让父母完全依靠自己,中国传统孝道的精华是爱,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也有责任,但出于爱,子女要多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自我养老是让老人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为自己寻求精神空间。
(二)老人错误思想观念的转变——宣传“自我养老”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养儿防老的观念在许多老人心中根深蒂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子女为追求更好的发展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对此,老人要学会跟进时代的步伐,适应现实。对于子女的生活方式要给予尊重和理解,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学会独立生活,调整心态与生活方式,避免因子女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灵孤独以及整日无所事事的状况。同时在社会舆论方面,要帮助老人转变错误落后的思想观念—“养儿防老”,帮助老人开启阳光积极的晚年生活。
农村的空巢老人普遍文化水平有限,农村的宣传渠道和平台也有限,思想固化的地区更加难以做到接受新概念,但是要解决农村空巢老人普遍精神寂寞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他们能自己改变观念,做到为自己的晚年考虑,所以宣传新概念是首要任务,潜移默化老人的思想观念,在外力帮助下,结合老人自身,逐渐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首先要担起责任的是村委,以村庄为单位的传播新概念,考虑到文字形式难以在农村宣传,最好能做出视频,广告,甚至开展集体座谈会。政府除了落实到位宣传,部分政策也要落实到位。
(三)对社会的建议-呼吁社会群众与媒体关爱空巢老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已经有了社会责任,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也有义务去关心去帮助。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团体应该开展一系列帮助农村空巢老人的活动,和农村养老院或者农村村委形成一对一平台,划分区域进行志愿者服务。不能仅仅是一次两次的志愿者活动,要把志愿者服务形成一种习惯,逐渐扩大志愿者团体人数,扩大志愿者服务对象。从不同形式和方式上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帮助。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呼吁全社会的关注,生活中多关注老人,帮助老人寻找生活的乐趣。再次,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寂寞的情感充斥着老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特别是空巢老人。社会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空巢老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空巢老人的困难,多关心和帮助农村空巢老人,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例如,在大学中,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帮老人洗衣服,洗床单,和老人说话聊天,给老人带去精神的安慰和生活的帮助。只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空巢老人,那么他们也将不再觉得空虚、寂寞。
(四)求助专业机构,专业人士
农村空巢老人在精神上有压抑过久的情况,不同程度的精神空虚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除了子女能做到的常常陪伴老人以外,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帮助老人恢复心理问题。针对农村的空巢老人,有比较完全设施和完整系统的专业机构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希望有专业的心理健康医师此类专家能组成志愿者,结合周边相关志愿者开展活动,定期的回访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老人,有必要的情况下做下心理辅导,引导老人形成“积极养老”的观念。由于是农村的关系,此类志愿者要有相当的耐心和爱心。
但关爱农村空巢老人,不仅是要督促子女,开导老人,预防老人精神空虚的后果也是很重要的。现在自杀的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也是屡见不鲜,或者由于精神恍惚发生意外的事故也不少。严重的心理空虚问题导致的后果也是惨痛的,不能因为他们是老人就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
(五)老人之间的沟通
在农村还有一个现象,空巢老人往往是以一个村为单位的出现,整个村庄的年轻劳动力会密集型的离开农村打工或者离开父母,这也使得村庄从以前的热闹有生气逐渐变得安静寂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村子的空巢老人,这些农村老人就负责在家种种地,年老的身体加上空虚的心灵,缺乏向外面世界探索的条件,在各种限制条件下,这群老人之间就应该更有沟通,彼此是邻居,有些甚至全是亲友,那老人之间可以相互扶持,平日里也可以一起消遣解闷,一起充实晚年生活,在农村一个村庄的老人在一起比起城市中住在蜂巢的老人们,农村老人不用搬进养老院从新适应环境,逐渐将生活的重心剥离子女,每天活的有意义有意思,这样就是积极养老。
参考文献:
[1]刘贵平.人口学博士论丛——养老保险的人口学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2]陈为雷.论家庭关系变动中的农村老年赡养问题[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3]刘书鹤,杨继伟,张月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对策[J].人口研究,1999(01).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