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琳是北京城里最早玩烟斗的一批人,其位于后现代SOHO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除了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烟斗,还有不少他四处收集来的古色古香的物件。十几年来,他从喜欢玩烟斗、收藏烟斗,发展成自己设计、制作烟斗,每支烟斗几乎都是刚一做成就被斗友们“抢”走。他说,制作烟斗是自己对烟斗之美的一种表达方式。
烟斗是男人的玩具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烟斗客中很流行:香烟是妓女,享受过后就丢掉;雪茄是情人,需要大量的金钱;烟斗是老婆,不弃不离悉心收藏。还有人用时间来体现抽烟斗所需要的从容:一支8厘米的香烟,大约燃烧8分钟。而享用一斗烟丝,则需要40分钟甚至更久。
张琳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男人迷恋烟斗,除了因为抽烟丝时带来享受,还在于它是男人的一个玩具,可以细细把玩,慢慢欣赏。虽然从装填烟草,点烟,保持不熄火,抽毕清理烟斗,到烟草的保存,窖藏陈化,以及烟嘴的翻新、松紧调整等,无不需要丰富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但男人们偏偏沉迷于此,乐此不疲。
优质手工烟斗,大多是用上等的石楠根制成的。石楠根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为适合制作烟斗的材料,石楠多生长于地中海沿岸的山坡及岩壁上,生长极其缓慢。制作烟斗所采用的是其深入地表的根瘤,起码要15年以上的根瘤才可以制作烟斗,根瘤的树龄越高,木质愈好,木纹愈美,价格也愈贵,也有更好的烟草燃烧品质。以石楠根为原料制作出来的烟斗坚固耐用、木质细密、木纹漂亮、透气散热、阻燃力强。
烟斗不仅选材苛刻,之后的工序更体现了木、石雕刻艺术,银器锻制工艺等,总共需要5个阶段75个步骤才能完成全部斗身成型与处理。一把好的烟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成为烟斗客的重要精神乐园。曾有人说:“一个烟斗客至少有七八把烟斗,抽上一天,至少要放上三天,待其阴干。没有一个斗客只有一把烟斗。”
做烟斗就是玩烟斗
1995年开始他在朋友的介绍下玩上烟斗,并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又萌发了自己也做一支烟斗的愿望。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出能让自己满意的烟斗。虽然那些售价昂贵的烟斗很漂亮,但自己总能挑出些毛病,为何不自己动手做呢?张琳从小喜欢手工,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动手能力,但那个时候的他没有一点制作烟斗的经验,甚至连车床都不会操作。而且那时能制作烟斗的人还很少,很难获取相关知识。张琳一边从网上和图书馆找国外的资料,一边去一一拜访那些制作烟斗的前辈。
很多步骤是需要自己琢磨的,因为没有人会把最关键的步骤告诉你。没有现成的工具,必须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染色的材料配方是找不到资料的,得自己研究到底用什么材料才能着色好看又持久。原材料石楠根的选择也是很有学问的,此外内部结构,外部形状,整体线条,前后比例,整体的协调性,手法,上色,抛光……
他说,那个时候自己应该是全中国做烟斗水平最低的人,因为别人至少是坐在椅子上做烟斗,而他因为屋里地方太小,只能坐在门前的地上磨烟斗。旁边店里的小姑娘奇怪地问他每天这么费劲是在磨什么?他脱口而出,“我在磨自己啊!”在他看来,做烟斗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既然喜欢就要把这件事做好,经历了磨难也许就会看到光明。
那几年,张琳的脑子里每天琢磨的全是关于烟斗的事儿,“制作过程很艰苦,而且对意志力是一种煎熬,到了比较难的部分,有时边做边赌咒发誓,再也不做这样的烟斗了,尤其是起棱线的烟斗,在打磨,上色和抛光时很麻烦,工时是一般烟斗的两三倍,经常会磨到你想放弃,可结果还是抵御不了诱惑。”
有时候一只烟斗从选材到设计都非常满意了,可做到一半时打孔打歪了,这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了。有时候看到一块有着美丽纹路的木头,立刻心跳加速,心想可是找到了一块好材,可翻过来发现有一个小小的虫孔。经历的多了,张琳的性格慢慢沉稳下来,不急不躁不急于求成。有时设计有了,但为了找到一块合适的木头,他宁可等上几年。
2000年,张琳成立了伍佰烟斗俱乐部,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开始时,朋友们常常挤在他20多平方米的小店中聊到深夜,虽然条件不好但充满了欢乐。直到小店被迫搬走,几经周折才有了现在的工作室,张琳多年来的愿望——做一个带工作室的真正的烟斗俱乐部,并且让喜欢动手的朋友可以一试身手,终于实现了。
很多人在挑选烟斗时,非常在意烟斗的造型和外表,但是在张琳看来,烟道对烟斗最重要。“一支烟斗是给你天堂的美妙感觉还是地狱般的煎熬,都是靠烟道和斗室的配合来决定的”,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研究最多的。对于烟斗,他认为理想状态是,烟斗的魅力和把玩的快感,只在你不用的时候存在,一旦使用的时候,这支烟斗最好是不存在的:1.最好可以轻得像羽毛;2.最好咬嘴可以薄得像树叶;3.冷得像没点火;4.顺得像没有烟斗!
除了烟斗,张琳还喜欢研究玉雕、古董家具、瓷器、紫砂壶等,在他看来,这些都蕴含着中国文化,与自己心中一直想做出的“中国风格”烟斗息息相关。他说,就像明式家具之所以登峰造极,绝不单是工匠手巧,而是当时众多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审美、文化和情趣注入其中了。
木工要对树林负责
现在的张琳做烟斗越来越少了。他说,技术达到一定熟练程度,追求的东西就回到了内心深处,而不是表现手段和方法了。每一只烟斗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断构思、修改,能将自己的设计意图表达完美后才肯动手。一只烟斗“做完”并不等于“做好”。在切割、打磨的过程中,有生命的木头仍在发生变化,如果做得太快,木性就不能充分释放。米开朗琪罗说:“大卫不是我雕刻出来的,是他本来就在这块石头当中,我只是把多余的部分去掉而已。”对张琳来说,做烟斗也是一样,“拿到一块木头,我会始终把它放在那儿,没事了就拿起来看一看,直到我能看到这支烟斗就在木头里。”在张琳眼中,木头也像人一样,有的温顺,有的顽劣。好木头纹理清晰明确,一看就能想到烟斗的形状。有的木头纹理却不尽如人意,且无法改变,在平常人眼中就是不完美的。但对于张琳来说,木头就像人一样,缺点可能就是特点,如果能读懂它,跟随它,结果也许出乎意料。
四处旅行也是张琳寻找灵感的过程,有一次他在国内跑了一大圈,从南到北走了十几座城市,历时四个多月。看了很多,想了很多,画了很多,却越来越下不去手了,他说:“思绪就像蚕丝,越多手越紧,像茧,作茧自缚。不过,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把这理解为沉淀,茧是要自己去破的。”
对于烟斗的入门级选择,张琳觉得在自身条件的范围内,还是建议新手尽量选择一只质量较好的手工斗。有人认为刚开始抽烟斗,就买一把便宜的练手,免得把好烟斗用坏了。其实质量越好的烟斗越不容易用坏,而且它能让你充分享受烟斗带来的乐趣。此外第一只烟斗也可以收藏起来,因为是它为你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木工要对树木负责,因为树木所失去的生命要在木工的手中获得重生。”这是著名的木匠George Nakashima的一句名言,也是张琳时时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尊重每一块木头,读懂它们,才开始动手,哪怕耗费几年的时间。他对待烟斗的执着态度,最终用自己的作品做了最好的诠释,也得到烟斗客们的一致认可。而来自专家的肯定更令人鼓舞,在上海举办的烟斗大会上,很多烟斗客拿着自己做的烟斗,请国际烟斗协会的会长评价,他都点头说好,只有在看了张琳的烟斗后问他:“你的这些烟斗卖吗?”
(编辑·王文娜)
[email protected]
烟斗是男人的玩具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烟斗客中很流行:香烟是妓女,享受过后就丢掉;雪茄是情人,需要大量的金钱;烟斗是老婆,不弃不离悉心收藏。还有人用时间来体现抽烟斗所需要的从容:一支8厘米的香烟,大约燃烧8分钟。而享用一斗烟丝,则需要40分钟甚至更久。
张琳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男人迷恋烟斗,除了因为抽烟丝时带来享受,还在于它是男人的一个玩具,可以细细把玩,慢慢欣赏。虽然从装填烟草,点烟,保持不熄火,抽毕清理烟斗,到烟草的保存,窖藏陈化,以及烟嘴的翻新、松紧调整等,无不需要丰富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但男人们偏偏沉迷于此,乐此不疲。
优质手工烟斗,大多是用上等的石楠根制成的。石楠根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为适合制作烟斗的材料,石楠多生长于地中海沿岸的山坡及岩壁上,生长极其缓慢。制作烟斗所采用的是其深入地表的根瘤,起码要15年以上的根瘤才可以制作烟斗,根瘤的树龄越高,木质愈好,木纹愈美,价格也愈贵,也有更好的烟草燃烧品质。以石楠根为原料制作出来的烟斗坚固耐用、木质细密、木纹漂亮、透气散热、阻燃力强。
烟斗不仅选材苛刻,之后的工序更体现了木、石雕刻艺术,银器锻制工艺等,总共需要5个阶段75个步骤才能完成全部斗身成型与处理。一把好的烟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成为烟斗客的重要精神乐园。曾有人说:“一个烟斗客至少有七八把烟斗,抽上一天,至少要放上三天,待其阴干。没有一个斗客只有一把烟斗。”
做烟斗就是玩烟斗
1995年开始他在朋友的介绍下玩上烟斗,并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又萌发了自己也做一支烟斗的愿望。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出能让自己满意的烟斗。虽然那些售价昂贵的烟斗很漂亮,但自己总能挑出些毛病,为何不自己动手做呢?张琳从小喜欢手工,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动手能力,但那个时候的他没有一点制作烟斗的经验,甚至连车床都不会操作。而且那时能制作烟斗的人还很少,很难获取相关知识。张琳一边从网上和图书馆找国外的资料,一边去一一拜访那些制作烟斗的前辈。
很多步骤是需要自己琢磨的,因为没有人会把最关键的步骤告诉你。没有现成的工具,必须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染色的材料配方是找不到资料的,得自己研究到底用什么材料才能着色好看又持久。原材料石楠根的选择也是很有学问的,此外内部结构,外部形状,整体线条,前后比例,整体的协调性,手法,上色,抛光……
他说,那个时候自己应该是全中国做烟斗水平最低的人,因为别人至少是坐在椅子上做烟斗,而他因为屋里地方太小,只能坐在门前的地上磨烟斗。旁边店里的小姑娘奇怪地问他每天这么费劲是在磨什么?他脱口而出,“我在磨自己啊!”在他看来,做烟斗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既然喜欢就要把这件事做好,经历了磨难也许就会看到光明。
那几年,张琳的脑子里每天琢磨的全是关于烟斗的事儿,“制作过程很艰苦,而且对意志力是一种煎熬,到了比较难的部分,有时边做边赌咒发誓,再也不做这样的烟斗了,尤其是起棱线的烟斗,在打磨,上色和抛光时很麻烦,工时是一般烟斗的两三倍,经常会磨到你想放弃,可结果还是抵御不了诱惑。”
有时候一只烟斗从选材到设计都非常满意了,可做到一半时打孔打歪了,这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了。有时候看到一块有着美丽纹路的木头,立刻心跳加速,心想可是找到了一块好材,可翻过来发现有一个小小的虫孔。经历的多了,张琳的性格慢慢沉稳下来,不急不躁不急于求成。有时设计有了,但为了找到一块合适的木头,他宁可等上几年。
2000年,张琳成立了伍佰烟斗俱乐部,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开始时,朋友们常常挤在他20多平方米的小店中聊到深夜,虽然条件不好但充满了欢乐。直到小店被迫搬走,几经周折才有了现在的工作室,张琳多年来的愿望——做一个带工作室的真正的烟斗俱乐部,并且让喜欢动手的朋友可以一试身手,终于实现了。
很多人在挑选烟斗时,非常在意烟斗的造型和外表,但是在张琳看来,烟道对烟斗最重要。“一支烟斗是给你天堂的美妙感觉还是地狱般的煎熬,都是靠烟道和斗室的配合来决定的”,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研究最多的。对于烟斗,他认为理想状态是,烟斗的魅力和把玩的快感,只在你不用的时候存在,一旦使用的时候,这支烟斗最好是不存在的:1.最好可以轻得像羽毛;2.最好咬嘴可以薄得像树叶;3.冷得像没点火;4.顺得像没有烟斗!
除了烟斗,张琳还喜欢研究玉雕、古董家具、瓷器、紫砂壶等,在他看来,这些都蕴含着中国文化,与自己心中一直想做出的“中国风格”烟斗息息相关。他说,就像明式家具之所以登峰造极,绝不单是工匠手巧,而是当时众多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审美、文化和情趣注入其中了。
木工要对树林负责
现在的张琳做烟斗越来越少了。他说,技术达到一定熟练程度,追求的东西就回到了内心深处,而不是表现手段和方法了。每一只烟斗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断构思、修改,能将自己的设计意图表达完美后才肯动手。一只烟斗“做完”并不等于“做好”。在切割、打磨的过程中,有生命的木头仍在发生变化,如果做得太快,木性就不能充分释放。米开朗琪罗说:“大卫不是我雕刻出来的,是他本来就在这块石头当中,我只是把多余的部分去掉而已。”对张琳来说,做烟斗也是一样,“拿到一块木头,我会始终把它放在那儿,没事了就拿起来看一看,直到我能看到这支烟斗就在木头里。”在张琳眼中,木头也像人一样,有的温顺,有的顽劣。好木头纹理清晰明确,一看就能想到烟斗的形状。有的木头纹理却不尽如人意,且无法改变,在平常人眼中就是不完美的。但对于张琳来说,木头就像人一样,缺点可能就是特点,如果能读懂它,跟随它,结果也许出乎意料。
四处旅行也是张琳寻找灵感的过程,有一次他在国内跑了一大圈,从南到北走了十几座城市,历时四个多月。看了很多,想了很多,画了很多,却越来越下不去手了,他说:“思绪就像蚕丝,越多手越紧,像茧,作茧自缚。不过,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把这理解为沉淀,茧是要自己去破的。”
对于烟斗的入门级选择,张琳觉得在自身条件的范围内,还是建议新手尽量选择一只质量较好的手工斗。有人认为刚开始抽烟斗,就买一把便宜的练手,免得把好烟斗用坏了。其实质量越好的烟斗越不容易用坏,而且它能让你充分享受烟斗带来的乐趣。此外第一只烟斗也可以收藏起来,因为是它为你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木工要对树木负责,因为树木所失去的生命要在木工的手中获得重生。”这是著名的木匠George Nakashima的一句名言,也是张琳时时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尊重每一块木头,读懂它们,才开始动手,哪怕耗费几年的时间。他对待烟斗的执着态度,最终用自己的作品做了最好的诠释,也得到烟斗客们的一致认可。而来自专家的肯定更令人鼓舞,在上海举办的烟斗大会上,很多烟斗客拿着自己做的烟斗,请国际烟斗协会的会长评价,他都点头说好,只有在看了张琳的烟斗后问他:“你的这些烟斗卖吗?”
(编辑·王文娜)
[email protected]